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B. 化学只研究纯净物的性质和变化C.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用途的科学D. 化学是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2.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氯化钠溶液C. 蒸馏水D. 铜锌合金3.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元4.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分子是不可分割的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C.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均不含离子键和共价键6.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同时存在B.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不同时存在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不同时存在D.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是同一种物质7.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只能表示化学反应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C.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比8.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B.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理变化C.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D.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自然现象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合成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C.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氢氧化钠()(2)硫酸铜()(3)氯化钾()(4)二氧化碳()2. 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填写反应类型:(1)2H2 + O2 → 2H2O ()(2)CaCO3 → CaO + CO2↑ ()(3)Zn + CuSO4 → ZnSO4 + Cu ()(4)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3.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3)氧化剂和还原剂必定同时存在()(4)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不同时存在()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2)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4)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不变()5.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2)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成正比()(3)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有关()(4)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三、解答题(共30分)1. (15分)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
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的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做催化剂B.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显+3价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做氧化剂解析:河虾与西红柿同食时,河虾中+5价的砷被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还原为+3价砷,表现出维生素C的还原性,同时推断含砷化合物的毒性是由+3价砷造成的。
2.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SO2、CO2等可以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它们同属一类的是( A ) A.SO3B.NOC.CO D.H2O解析:SO2、CO2、SO3都是酸性氧化物,属非电解质,NO、CO都是不成盐氧化物,H2O是电解质,故选A。
3.下列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B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都有丁达尔效应C.加入NaOH溶液都可产生沉淀D.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解析:Fe(OH)3胶体是均一、较稳定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加入NaOH 溶液能聚沉生成沉淀,分散质微粒可透过滤纸;MgCl2溶液也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但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加入NaOH生成Mg(OH)2沉淀,分散质微粒可透过滤纸,故选B。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D )A.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Cl-、Na+、MnO-4、SO2-4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NH+4、K+、CO2-3C.碱性溶液中:K+、Ba2+、HCO-3、Cl-D.常温下碱性的溶液中:K+、Ba2+、Cl-、NO-3解析:MnO-4为紫色,A项错误;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显碱性,OH-与NH+4反应生成NH3·H2O,B项错误;碱性溶液中OH-与HCO-3反应生成的CO2-3再与Ba2+反应生成BaCO3沉淀,C项错误;碱性溶液中K+、Ba2+、Cl-、NO-3能大量共存,D项正确。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需要95 mL 0.1 mol·L-1 NaCl溶液,可选用100 mL容量瓶来配制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D.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2.要从硝酸钾和食盐(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硝酸钾,应把它们( )A.溶解、过滤B.制成饱和溶液,降温后再过滤C.加热、冷却后结晶D.溶解、过滤后结晶3.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C.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5 ℃,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4.标准状况下,现有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a.体积:②>③>①>④ b.物质的量: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其中正确的是 ( )A.abc B.bcd C.abcd D.acd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2 L 0.2 mol·L-1的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②取0.5 L溶液则其中NO-3的浓度为0.1 mol·L-1③取0.5 L溶液则其中Ba2+的浓度为0.2 mol·L-1④取0.5 L 溶液则其中NO-3的总数为0.2N A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 mol氧气 B.4 ℃时,5.4 mL H2O C.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 D.10 g氖7.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 L CO和2 L CO2B.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 L CO2C.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22.4 L H2OD.0.2 mol H2和4.48 L HCl气体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C.3∶2∶1 D.3∶4∶39.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检测题

第一章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①②③3、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B.蒸馏C.过滤D.分液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的氯化钠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C. Ba(NO 3)2溶于水,可将含有 Ba(NO 3)2的废水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5、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 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溜出部分6、右上图是 10 mL 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 之间相差 1 mL ,若 X=5 ,则量筒所盛液体体积是()A. 5.7 mL B. 4.4 mLC. 4.3 mL D. 6.3mL7、若向一较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只有 SO4 2- B.只有 Ag +C.有 SO4 2- 和`Ag + D.有 SO42-或 `Ag +8、用托盘天平称取10.1g NaOH 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 NaOH 放在天平右托盘中的纸片上B.将 NaOH 放入天平左边托盘上已称重的烧杯中C.用镊子取出10.1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D.用镊子取出10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0.1g 位置上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CO 2的质量为 44g/molB. CO2的摩尔质量为 44gC. CO2的摩尔质量等于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D. N A个 CO2的质量与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10、已知 1.505 ×1023个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8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g B. 32g C. 64g/mol D. 32g/mol11、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 3和H2 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12、在 1L0.1mol/L 的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是()A. 0.05mol B. 0.1molC. 0.5mol D. 1mol13、配制 1L 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的 Na2SO4溶液,需要 Na 2SO4的质量为()A. 14.2g B. 142gC. 7.1g D. 71g14、欲配制 100 mL 1.0mol/L Na 2 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 14.2g Na2SO4溶于 100 mL 水中②将 32.2g Na2SO4·10H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③将 20 mL 5.0mol/L Na 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 mL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5、 22g 某化合物含有 3.01 ×1023个甲分子,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1 B .22 C .44 D .6416、工业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可以得到生石灰,下列是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煅烧好的石灰石的一些方法,其中最好的是()A.将样品继续加热B.将样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将样品溶于水后通入二氧化碳D.将样品中滴加稀盐酸17、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1023个 Cl 2 ()A. 1molH 2 B. 6.02C. 33.6g N2 D. 33.6gO21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一般选择有机物作萃取剂,且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二、填空题19、将 4g 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此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
5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
摩尔是( )。
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D.表示个粒子的集体2。
化学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的应急措施是()。
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盖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4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②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③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④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5。
85g 的固体食盐⑤称完,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A、②③B、②④C、③④D、③5。
将a%的酒精和(100—a)%的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的ω(乙醇)可能为().A.大于50% B.小于50%C.小于或等于50% D.大于或等于50%6。
在容量瓶上,下列标记不存在的是().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规格7。
为了检验溶液中是否有Cl-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银溶液B、四氯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某粒子集体所含该粒子数与0。
012 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B、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表示为6。
02×1023mol-1C、O22—的摩尔质量为34 g/molD、常温常压下28g N2所含分子数约为6。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摩尔是( ).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D.表示个粒子的集体2.化学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的应急措施是().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盖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4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②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③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④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5.85g的固体食盐⑤称完,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A、②③B、②④C、③④D、③5.将a%的酒精和(100-a)%的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的ω(乙醇)可能为( ).A.大于50% B.小于50%C.小于或等于50% D.大于或等于50%6.在容量瓶上,下列标记不存在的是().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规格7..为了检验溶液中是否有Cl-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硝酸银溶液B、四氯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某粒子集体所含该粒子数与0.012 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B、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表示为6.02×1023mol-1C、O22-的摩尔质量为34 g/molD、常温常压下28g N2所含分子数约为6.02×10239.1 mol/L的NaCl溶液表示().A、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B、1 L溶液里含有NaCl 58.5克C、58.5 g NaCl溶于941.5 g水中D、1 mol NaCl溶于1 L水中10.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固体溶解;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C.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蒸发皿中液体防止局部过热发生迸溅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混合物以加快过滤速度11.从碘水中分离出碘(I2),所用萃取剂应具备的条件是().①不跟碘和水发生反应②能溶于水③不溶于水④密度必须比水大⑤密度必须比水小⑥碘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A、①②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⑥D、①②⑥12.关于蒸馏的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B、蒸馏烧瓶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D、苯和水的混合物最好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13.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氢气和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等体积的氢气和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B、氢分子与氧分子大小相同C、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D、氢分子和氧分子本身的大小对于气体体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14.按体积比为1:2:3所组成的N2、O2、CO2的混合气体150 g,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30 LB、60 LC、90 LD、11.2 L15.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3-1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16.配制250 mL 0.1 mol/L的盐酸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后,再分别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量筒2-3次,洗涤液注入25 0 mL容量瓶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水到刻度线17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出Na2CO3溶液后发现取量过多,为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配制0.01220 mol/lNaOH溶液时,固体NaOH溶于水后,待冷至室温后才能转到指定的容量瓶中18.将的溶液与30 mL 3 mol/L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和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A.B.C. D.二、填空题:(本题每空2分,共46分)19、(8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bìxiū)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xiàliè)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yuánlǐ)的是() A.蒸馏(zhēngliú)B.蒸发(zhēngfā)C.过滤D.搅拌【答案】B【解析】海水煮盐即蒸发海水得到盐。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答案】D【解析】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
砝码的取用应用镊子夹取,以防止腐蚀砝码。
滴管的使用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3.(2010年湖北黄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答案】C【解析】C项中的H3PO4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答案】B【解析】因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mol氦气含有N A个原子,故A错;B正确;C中含Na +应为1.2 mol ;D 中18 g 水为1 mol ,其电子数为10 mol ,故D 错。
5.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 gB .32 gC .64 g/molD .32 g/mol【答案(dá àn)】D【解析(jiě xī)】n =N N A =1.505×10236.02×1023 mol =0.25 mol ,M =8 g 0.25 mol =32 g·mol -1。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0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A.蒸发 B.蒸馏 C.过滤D.萃取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7.能够用来鉴别BaCl2、 NaCl 、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 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9.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
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NaOH溶液,则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提示Cl2+H2O=HCl+HClO) ()A.H2B. Cl2C. SO2D.CO2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1.用托盘天平称取 10.1g NaOH 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将 NaOH 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B. 将 NaOH 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右边托盘上C. 用镊子取出标定为 10.1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D. 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 0.1g位置上12.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 一定有SO42- B. 可能有SO42- 或Ag+ C. 一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2-13.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瓶C.烧杯 D.量筒14.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15. 量取10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为()A.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黄色 B.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C.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D.液体分层,下层为水层,黄色16. 萃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列有关蒸发皿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D.将灼热的蒸发皿放置一段时间变凉后,放在冷水中冲洗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 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A.B.C.D.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6.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7.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28.4B .28.4 g /molC .71D .71 g /mol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 /L 的NaCl 溶液950 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 的质量分别是( )。
A .950 mL 111.2 gB .500 mL 117 gC .1 000 mL 117 gD .任意规格 111.2 g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4 g 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 N AB .16 g CH 4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 .17 g NH 3 所含中子数目为10 N AD .18 g 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 A10.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1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 23CO 、OH -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 (NO 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 3溶液;④滴加Ba (NO 3)2溶液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D .④②③②①12.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
以上条件的组合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
A .①③④B .④⑤⑥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⑤13.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 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 2。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时,总质量为m 3。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2912m m B .2913m mC .291213m m m m --D .291312m m m m --14.300 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 g 溶质。
现欲配制1 mol /L 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 .1∶4B .1∶5C .2∶1D .2∶3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2.4 L N 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B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水的质量约为18 gC .22 g 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 .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6.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 2、MgCl 2及Na 2SO 4,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 2CO 3、②NaOH 、③BaCl 2、④HCl ,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②①③④D .①③②④17.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 /L 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 /L 的NaClB .75 mL 3 mol /L 的NH 4ClC .150 mL 2 mol /L 的KClD .75 mL 2 mol /L 的CaCl 218. 某10% 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得到80 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6.25 mol /LB .12.5 mol /LC .7 mol /LD .7.5 mol /L19.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 mol /L NaOH 溶液100 mL ,下面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称取8 g NaOH 固体,放入250 mL 烧杯中,用100 mL 量筒量取100 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8 g NaOH 固体,放入100 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20.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和压渗法等。
下列方法中,不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A.过滤法B.蒸馏法C.膜分离法D.离子交换法二、填空题21.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 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
22.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 H2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的H2C.20 ℃时45 g H2OD.常温下,16 g O2与14 g 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三、实验题2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若采用俯视的方法量取20 mL液体,则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比20 mL ,若量筒中实际有20 mL液体,而你读数时采用了俯视的方法,则读得的数据比20 mL 。
24.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25.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①,②,③,④,⑤,⑥。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
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四、计算题26.将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 0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密度为1.20 g/cm3的稀硫酸。
求:(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2)所需水的体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解析:考查加热仪器及操作,试管、蒸发皿、泥三角、燃烧匙都可直接加热。
2.D解析:考查蒸发、蒸馏、分液、萃取等基本操作。
萃取时选择的有机萃取剂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别较大即可。
3.D解析:考查简单仪器及使用方法。
如果没有试管夹,也不能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以防烫伤。
4.A解析:考查安全标识,浓硫酸属于腐蚀品。
5.D解析:考查过滤、分液等基本操作,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不能接触试管内壁,以防污染药品。
6.B解析:现象分别为产生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气体。
7.D解析:先据体积计算出n =0.2 mol ,再据M =nm,计算出摩尔质量M =71 g /mol 。
8.C解析:实验室没有950 mL 的容量瓶,应先配出1 000 mL 的溶液待用。
9.D解析:其中A .2.4 g 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1.2 N A ;B .16 g CH 4所含原子数目为5 N A ;C .17 g NH 3所含中子数目为7 N A 。
10.C解析:考查分液、蒸馏、萃取三种分离方法使用的情景。
11.B解析:若先滴加AgNO 3溶液,会让Cl -、CO -23、OH -都沉淀,所以AgNO 3溶液应最后滴加;若先滴加Mg (NO 3)2溶液会让CO -23、OH -都沉淀,所以不能最先滴加;而先滴加Ba (NO 3)2溶液只能检验出CO -23一种离子,所以最先滴加Ba (NO 3)2溶液。
12.A解析:无法求得溶质的物质的量。
13.C 解析:依据BAB A =M M m m 进行计算,即: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其质量比等于相应的摩尔质量比。
14.A解析:原溶液浓度为5 mol /L ,根据c 1V 1=c 2V 2,原溶液体积与稀溶液体积比为1∶5,则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1∶4。
15.C解析:其中A 没说明温度压强;B .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D .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16.B解析:Na 2CO 3的作用除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 2,还起着除去过量的BaCl 2的作用,所以只有①在③之后的顺序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