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
学习东北抗联精神演讲稿(合集五篇)

学习东北抗联精神演讲稿(合集五篇) 第一篇: 学习东北抗联精神演讲稿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一部抗日战争史诗《东北抗日联军》正在央视一套热播。
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战史实,真实表现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越的斗争史,堪称抗日剧的新标杆。
《东北抗日联军》让我们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面对残忍暴虐、穷凶极恶的日寇,为了救亡图存,展开的艰苦卓绝斗争。
可以说,《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在我们党领导下,献身反法西斯战争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我们民族先烈抗击日寇彪炳史册的英雄伟绩,他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英勇的牺牲精神。
观之,令人动容,激荡灵魂,坚定信仰,倍增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实干创业的精神动力。
《东北抗日联军》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退出东北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残酷、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团结一心、驱除日寇、光复河山的史实,是一部生动感人的历史教材。
抗联队伍中的共产党员,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赢得拥戴,在14年间对日寇作战10余万次,牵制日军60余万人。
正如杨靖宇将军所说,"抗联斗争,使侵华日军抽不出兵力派往关内,就是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应当说,《东北抗日联军》有力驳斥了一些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主力,是最大功臣的"杂音".如果不是国民党的不抵抗,日寇不可能轻松侵占我们东北,也不可能建成所谓的"满州国".如果不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抗联牵制日军,将使后来的抗日正面战场承受更多攻击而溃败更甚。
因此,个别人以消灭日寇人数来评判抗战主力和功臣的言论,既违背客观事实,歪曲史实,更影响团结,忘记了民族团结奋进才是赢得胜利之本,实不应该。
事实上,《东北抗日联军》真实展示了抗联的生活战斗全貌,着力刻画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批抗日英雄,这些抗日英雄在身后无援、粮弹两无、恶劣天气下,爬冰卧雪,竭尽忠诚,进行的既是为民族解放的信念之战,也是为后人争取胜利的舍身之战,更是表现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尊严之战。
四大精神学习资料

“四大精神”学习材料四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就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包括他的前身东北抗日义勇军、各地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东北抗战的主力军,孤悬敌后,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在东北地区独立坚持14年之久的抗日游击战争,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建立了历史的功勋;而且东北抗日联军广大将士在抗日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抗战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很丰富,有其深刻的内涵:奋起抵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不畏强敌,奋战到底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抗联精神的重要内容;不畏艰难困苦,矢志不渝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抗联精神的重要特征;信念坚定,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抗联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北大荒精神什么是北大荒精神?这便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
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东北抗联精神是指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展示的一种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各族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而形成和培育的一种特殊精神品质。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地区的时候,东北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和压迫。
面对敌人的侵略,东北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成立了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
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展现出顽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之一是坚持团结和合作。
在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抗日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了紧密的战斗团结。
他们共同抵制日本侵略者的侵略,共同保卫祖国的安全,共同展现出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之二是坚持民主和平等。
在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组织和活动都是在民主原则下进行的。
各族人民对抗日斗争的方针和策略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他们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同时,也积极倡导民主权利和平等待遇。
这种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在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之三是坚持自力更生和科学发展。
在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积极开展了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
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生产,提供军需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们也注重科学发展,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北抗联精神的特点之四是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抵抗日本侵略的文化自信。
同时,他们也积极创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为抗日战争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东北抗联精神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它不仅在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联精神的认识

东北抗联精神的认识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抗日武装力量,其成立不仅是代表了东北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立场,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组建东北抗联的过程中,更体现在了东北抗联的奋斗历程中,奠定了东北人民为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基础。
首先,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它是一个具有广泛的抗日基础和民族意义,站在了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反对侵略,坚定不移地愿意为祖国的独立与自由而进行牺牲。
由于东北抗联壮大了抗日武装的力量,为东北人民赢得了团结、自由、平等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使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迅速升华,赢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
其次,东北抗联精神还体现在它艰苦卓绝、英勇战斗的精神。
东北抗联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和不利的条件下成立的。
它的成员都是普通工农群众和地下党员,他们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日军进攻,而且要应对各种困难和不测的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放弃抗争,反而更加坚定信念,不惧牺牲,为国家和人民的胜利而奋斗。
综上所述,东北抗联精神是建立在爱国主义、艰苦卓绝和团结互助的基础上的。
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代表了世世代代中华民族反侵略、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也给人们留下了伟大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记忆,激励人们继续为实现强国富民而奋斗不止。
东北抗联精神的认识

东北抗联精神的认识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人民为了保卫家园、抵抗侵略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了抗日斗争中东北人民的坚定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对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在日本侵略者肆虐的年代,东北人民深受战火摧残,他们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知自己的家园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因此,他们挺身而出,毅然加入抗联组织,与日寇浴血奋战,捍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
他们抛弃了个人私利,把民族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东北抗联精神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民族团结。
在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
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同胞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他们不分民族,同仇敌忾,共同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
这种民族团结的精神凝聚了东北人民的力量,使他们能够与日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斗争的胜利。
东北抗联精神还体现了一种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联队伍处于劣势地位,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武装,他们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但是,东北抗联队伍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斗志,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坚决捍卫自己的阵地,绝不向敌人低头。
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终于取得了抗日斗争的胜利,赢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始终保持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要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进;要发扬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一颗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
东北抗联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前赴后继,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牢记东北抗联精神,传承这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意义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的意义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抗日武装力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以东北地区为主战场,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时间、艰苦卓越的斗争。
东北抗联的精神内涵丰富,其传承的意义也深远而重要。
以下将从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当代意义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实行残暴统治,严重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
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抗联应运而生。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吸纳了各界人士加入,形成了以人民军队为主体的抗日武装。
东北抗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通过游击战争、地下工作和群众组织等多种方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为中国全面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精神内涵1. 爱国主义精神:东北抗联始终以保卫家园、拯救民族为己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贯穿其中。
在日寇残暴统治下,东北抗联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祖国的解放而毫不退缩地进行斗争。
2. 为民主自由而斗争:东北抗联追求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反对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
他们倡导平等、公正、自由的社会制度,积极组织群众,推动农村改革和妇女解放,彰显了人民权益的重要性。
3. 革命意志和坚强毅力:东北抗联面临着强大的敌人,但他们从未屈服,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和毅力。
无论是在艰苦的游击战中,还是在被敌人追捕的逃亡中,他们始终坚守信念,坚韧不拔,展现了真正的革命意志。
4. 团结合作精神:东北抗联充分发挥了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了广大民众的力量。
他们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形成了紧密的革命群体,展现出团结合作的重要精神。
三、传承的意义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东北抗联的传承可以引导人们坚定爱国之心,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在现代社会,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可以激发人们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2. 坚守正义与公平:东北抗联强调平等、公正、自由的价值观念,传承这一精神可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东北抗联精神:白山黑水间永立的不朽丰碑

东北抗联精神:白山黑水间永立的不朽丰碑东北抗联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组织,其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白山黑水间,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见证了东北抗联精神的永存。
东北抗联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在日军侵略的恶劣环境下,东北抗联以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与日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
他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游击战争,采取灵活的作战方式,不断打击日军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不畏艰难”。
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始终坚持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用革命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支持着战斗。
他们不怕艰苦,不畏困难,坚定地走上了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道路。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信念和“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东北抗联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不仅是历史上的壮举,更是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内部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我们需要像东北抗联那样树立坚定的信仰,奋起向前,以艰苦的实践和不畏困难的斗争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白山黑水间永立的不朽丰碑,向世人展示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始终铭记这段历史,向这些英勇的前辈致敬,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不断奋斗!东北抗联的游击战争战术,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法。
他们在敌我势力的悬殊下,采用了“打游击、打流动、打短促”等战术,以小股部队袭扰大批敌军,以灵活的机动性消灭敌军,并利用敌后的广袤地域能够有效地截断日军的物质输送线,严重干扰日军的行动计划,而使东北抗联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闪电战专家。
抗联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甚至令日寇倍感惊惧,十分重视。
于是,更加残酷的反游击战争进行了数次。
在抗联的长期斗争中,以刘伯承、聂荣臻、谭震林等一批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共产党员为主要骨干,他们在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不断探索战争的方法,创造性地发挥了民兵的作用。
他们努力发展训练农村群众,普及防御常识并反复演练,使游击战争逐渐实现“战斗纪律严明、工作抓得实、群众照顾到位”的特点。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东北抗联精神是指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勇敢精神。
它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谈论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
一、坚定的抗日决心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抗日决心。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时候,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的重要目标。
东北抗联成立后,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抗日斗争中来,展现了坚定的抗日决心。
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都投身到东北抗联的队伍中,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顽强的战斗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顽强的战斗精神。
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斗争,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他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战斗意志。
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城市,他们都能组织起来,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战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三、团结协作的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东北抗联中,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
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统一战线。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东北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奉献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奉献精神。
东北抗联的战士们为了抗日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毅然投身到抗日战斗中去。
他们放弃了家庭的温暖,放弃了个人的前途,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只为了实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他们的奉献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忠诚的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是忠诚的精神。
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态度。
他们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他们的忠诚精神为东北抗联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表现出的一种坚定意志和勇敢精神。
它具有坚定的抗日决心、顽强的战斗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奉献精神和忠诚的精神等多个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抗联精神
二十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抗争,不畏牺牲,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持久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的斗争,直到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创造出永恒不朽的光辉业绩,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
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
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
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1.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即在国家、民族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反抗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号召广大民众组成东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投身抗日斗争,同仇敌忾,义无返顾,奋起抗战,勇赴国难,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
东北抗联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
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
三是在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组织性。
2.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
即面对凶残的敌人和恶劣的条件,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勇猛杀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抵御外侮的坚定信
心和必胜信念。
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发展之根本,力量之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所创辉煌业绩的集中体现,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坚强基石。
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坚持斗争到最后,直至获得民族的解放,靠的就是这种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只要具备这种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和困难。
因此说这一精神是东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我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
东北抗联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性。
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斗争经历的曲折性。
三是敌人力量强大,统治严密。
3.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
为了中华民族不受外族侵略而英勇斗争,广大抗联将士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体现了把忠于祖国、捍卫主权重于个人生命、为国捐躯而在所不惜的高尚品格。
东北抗联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为了国家主权、民族解放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理想信念。
二是为祖国解放、领土完整而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决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
4.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即在极端艰难困苦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以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进行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侵略战争。
他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与敌人苦斗周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精神,表现了抗联将士们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奋斗精神。
东北抗联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一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艰苦性。
二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残酷性。
三是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复杂性。
5.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即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旗帜下,中、朝、苏人民面对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一致团结,并肩作战,生死相依,抒写了一篇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团结御侮的英雄篇章。
东北抗联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一是斗争目标的一致性。
二是紧密团结的合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