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基于ICE2PCS01的有源功率因素校正的电路设计

( 西北 工 业 大 学 电 子信 息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0 1 2 9 )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 针 对 开 关 电 源 中的 整 流 电路 和 其 本 身 的 非 线 性 负载 特 性 产 生 大 量谐 波 污 染 公 共 电 网 问题 . 提 出 了一 种 高功 率
( S c h o o l o f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Xi ’ 帆 7 1 0 1 2 9 , C h i n a )
第2 1卷 第 7期
V0 l _ 21
No . 7
— —
电 子 设 计 工 程
El e c t r o ni c De s i g n En g i ne e r i n g
—
2 0 1 3年 4月
Ap r .2 01 3
基于 I C E 2 P C S 0 1的有 源功率 因素校 正的 电路设计
因素 校 正 电路 。 采 用 英 飞 凌 ( I n f i n e o n ) 公 司的 C C M 控 制 模 式 功 率 因素 校 正 芯 片 I C E 2 P C S 0 1 控 制 驱 动 MO S F E T开关 管, 并 与 升压 电 感 、 输 出 电容 等 组 成 B o o s t 拓 扑 结构 。 输 入 电流 与基 准 电 流 比 较 后 的 误 差 电 流 经过 放 大 . 再与 P WM 波 比较 , 得 到 开 关 管驱 动 信 号 , 快 速 而 精 确 地使 输入 电 流 平 均值 与输 入 整 流 电压 同相 位 。 接 近正弦波。 结果表明 , 该 电路 方案能大大减小输入电流的谐波分量 , 在 A C 1 7 6 V 一 2 6 4 V 的 宽 电压 输 入 范 围 内得 到 稳 定 的 D C 3 8 0 V输 出 . 功 率 因素 高
基于BOOST电路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设计

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减小来提高功率因数,被动式 PFC 包括静音式被动 PFC 和非 静音式被动 PFC。 被动式 PFC 的功率因数只能达到 0.7~0.8, 它一般在高压滤波电容附近。 “填谷电路式”属于一种新型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其特点是利用整流桥后面的填谷电路来 大幅度增加整流管的导通角, 通过填平谷点, 使输入电流从尖峰脉冲变为接近于正弦波的波 形,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0.9 左右,显著降低总谐波失真。与传统的电感式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电路相比,其优点是电路简单,功率因数补偿效果显著,并且在输入电路中不需要使用体积 大重量沉的大电感器。有源 PFC 由电感电容及电子元器件组成,体积小、通过专用 IC 去调 整电流的波形,对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有源 PFC 可以达到较高的功率因数──通 常可达 98%以上,但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有源 PFC 还可用作辅助电源,因此在使用有 源 PFC 电路中,往往不需要待机变压器,而且有源 PFC 输出直流电压的纹波很小,这种电 源不必采用很大容量的滤波电容。
所以,电感电压小信号为
THD 会超过电流基波,PF 不超过 0.6。线路功率因数过低和电流谐波含量过高,不仅会对 造成电能巨大浪费,而且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污染,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电气环境,包 括电力系统本身和广大用户,都对 AC 线路电流谐波做出了具体的限制要求。 为提高线路功率因数,抑制电流波形失真,必须采用 PFC 措施。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 cosΦ 表示, 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 为 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 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 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 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 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传统的开关电源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功率因数低,一般只有 0.45~0.75。导致功率因 数降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线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ψ,另一个是电流或电压的波形 失真。前一个原因人们是比较熟悉的。而后者在电工学等书籍中却从未涉及。其根源是整流 电路后的滤波电容使输出电压平滑,但却使输入电流变为尖脉冲,降低了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比值,即 PF=P/S。对于线路 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弦波波形并且二者相位角为 ψ 时,功率因数 PF 即为 cosψ。 由于很多家用 电器(如排风扇、抽油烟机等)和电气设备是既有电抗的阻抗负载,所以才会存在着电压与 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ψ。 这类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都较低 (一般为 0.5~0.6) , 说明交流 (AC) 电压设备的额定容量不能充分利用,输出大量的无功功率,致使输电效率降低。为提高负载 功率因数,往往采取补偿措施。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这种方法称 为并联补偿。 PFC 方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功率因数补偿", 它是针对非正弦电流波形而采取的提高线 路功率因数、 迫使 AC 线路电流追踪电压波形的瞬时变化轨迹, 并使电流与电压保持同相位, 使系统呈纯电阻性的技术措施。 功率因素校正的概念起源于 1980 年,但被重视和推广则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和 90 年代。综观 PFC 技术的发展,PFC 技术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源 PFC 技术;另一类是 有源 PFC 技术。采用无源元件来改善输入功率因素,减小电流谐波满足标准要求,其特点 是简单,但体积庞大、笨重,有些场合则无法满足要求。 一般分“电感补偿式”和“填谷电路式(Valley Fill Circuit)”。“电感补偿方法”是使交流输入
基于BCM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实现

率 变换 电路 , 功 率 因数 接 近 1 使 。有 源 功 率 因数 校
正 电路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 , 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
收 稿 日期 : 0 2 9—1 0 0—1 1
ma e p we a trr a he 9 k o rfc o e c d 0. 9,t e s se s pe irpef r n e,e c e h e in r q ie n s h y tm u ro ro ma c r a h d t e d sg e u r me t .
关 键 词 : 源功 率 因数 校 正 ;os 变换 器 ; 界 导 电模 式 有 B ot 临
中图分类号:M 7 T 7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4 7一( 0 0 0 93 2 1 ) 1—0 2 0 9—0 5
I p e e t to f Ac i e Po r Fa t r m l m n a i n o tv we c o
Ke r s: c ie p we a trc re to b o tc n e tr ;b u d r o u t n mo e y wo d a t o rfc o o r cin; o s o v re s o n a c nd c i d v y o
1 引言
有源 功率 因数 校正 ( c v o e at o e — A t eP w r c rC r c i F o
Co r c i n Ci c i s d o r e t r u t Ba e n BCM o
Zh S e hn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电气 电力 IC 6 0 032或 E 10 —— E 10 —— N 6 0 032的 电磁 兼 容标 准要 求 , 电系 统 对 电 子 电器 设 备 的功 率 供
因数提 出 了越 来 越 高 的 要 求 。 功 率 因 数 校 正
・
电能质 量 ・
低压 电器 (0 1 o 1 ) 2 1 N .4
单 相 有 源 功 率 因数 校 正 电路 的 抗 干 扰 设 计
洪 文 , 邓联 文 , 谢 海鹏 , 齐迎 宾 , 顾 升 宇
( 中南大 学 物理 科 学与技 术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8 ) 湖 10 3
d s n d w ih w s a pi o o t z o e a t or t n P C)cru s b s bi i n ie ls i h e i e hc a p l d t pi e p w rfc r cr ci ( F g e mi o e o i i y et l hn a d a w t ct a s g c
Abs r t tac :Bo s o oo y wa n lz d a d a s th c nto ta e ( te te nii e fr n e a lt s o tt p lg s a a y e n wic o r lsr t g t)srngh n a t—ntre e c bi y wa y i
男 , 士研究 生 , 硕 研 究 方 向 为 电 力 电 子
输入有干扰情况下 , 功率因数由 0574提高到 0850 且电压输出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0 , 斤关损耗低。
关键 词 : 率 因数 校 正 ; o s 拓 扑 结 构 ; 干扰 ; 制 策 略 功 B ot 抗 控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二、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基本原理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2.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基本结构3.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工作原理三、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 电路参数的选择a. 功率因数调整范围的确定b. 过零检测器参数的选择c. 控制电路参数的选择d. 滤波器参数的选择2.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步骤a. 过零检测器设计b. 控制电路设计c. 滤波器设计3.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实现方法及注意事项a. 实现方法i) 负载侧串联法ii) 发生器侧串联法iii) 直接并联法b. 注意事项四、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应用实例分析1. 实验平台搭建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五、总结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负荷不断增加,电网中的功率因数问题越来越突出。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用功与视在功之比,它反映了电路的有功和无功的比例关系。
当负载中存在大量的感性元件时,会导致电路中存在一定的无功分量,这会使得电网中的无功负荷增加,降低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和效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设计和实现。
二、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基本原理: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意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是指通过加入适当的无功补偿来改善系统或负载端的功率因数,达到提高系统效率、减少能耗、延长设备寿命等目标。
2.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基本结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要由过零检测器、控制器、滤波器和逆变器等组成。
3. 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工作原理: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检测交流信号波形上升沿或下降沿的时刻,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使得负载侧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角度接近于零,从而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
三、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 电路参数的选择:a. 功率因数调整范围的确定: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功率因数调整范围。
临界导电模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

临界导电模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设计作者:崔晶,柴贵兰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第12期摘要:为了使临界导电模式功率因数达到0.99以上,在比较3种导电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讨论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固定升压输出150 W,工作于临界导电模式的APFC系统的设计方法。
它以功率因数控制芯片MC33262为核心,给出实际的设计方案和主要参数的计算结果等。
通过实际设计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能在95~250 V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得到非常稳定的400 V直流电压输出,并使功率因数达到要求,总谐波畸变降低至6%。
关键词:临界导电模式;功率因数校正;Boost变换器;MC33262中图分类号:TN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73X(2009)12-124-03Design of 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Based on CRMCUI Jing,CHAI Guilan(Xi′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710014,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power factor reach 0.99 above,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ree conduction modes,the design of a wide voltage input range,fixed boost output of 150 W active power faction system which works in critical conduction mode focus on the power factor control chip MC33262 are discussed,and practical design project,calculate resul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The result of testing shows that the designed for 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n 95~250 V voltage input range of width can give a very stable 400 V DC voltage output,and makes power factor nearly perfect,the harmonic distortion reduces to 6%.Keywords:critical conduction mode;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Boost converter;MC33262APFC 技术按照电感电流是否连续,可分为断续导电模式(DCM)、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临界导电模式(CRM)。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毛 行 奎 (9 8 ) 男 , 教 授 , 士 , 究 方 向 为 电 力 电 子 高 频 磁 技 术 、 17 一 , 副 博 研 电力 电子 交 流 技 术 。 陈 为 (9 8 ) 男 , 授 , 士 生 导 师 , 士 , 究 方 向 为 电力 电子 高 频 磁 技 术 , 磁 兼 容 诊 断 与 滤 波 技术 。 15 一 , 教 博 博 研 电 基 金 项 目 : 建 省 教 育 厅 基 金 项 目资 助 (A 7 0 ) 福 J 0 0 5
需 输 入 电压 采 样及 乘法 器 , 简化 了控制 电路 结构 ,
减 少 了外 围器 件 , 降低 了成 本 , 因此 , 日益 受 到 关
注
AF P C变换 器 的 电感 取值 较 大 , 入 电 流连 续 , 输 高
频 电流纹 波小 , 关管 电流 应力 小 , 开 更适 用 于较 大
构 复 杂 、 计 繁 琐 、 围器 件 较 多 等 缺 点 , 计 时 设 外 设
性 能 与 成 本 较 难 兼 顾 。新 近 研 究 的 单 周 期 控 制
( n yl C nrlO C) A F O eC c o t , C 的 P C技 术 , 于 无 e o 由
B ot os 变换 器具 有输 入 端有 电感 , 以工作 于 可 D M 与 C M 2种 工作 模 式 , C C 电路 简单 , 效率 容 易 做 高 等特 点 , 种 拓 扑 更 为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A F 这 PC 电路 中 。相对 于 D M 的 B ot C os 变换 器 , C os C M B ot
和受 控变 量 之 间 既 无 稳 态 误 差 也 无 动 态 跟 踪 误
传统 的有 源 功 率 因数 校 正 ( P C 电路 由于 AF)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电路的设计

直流 电压 。 整流器 加 电容 滤波 电路 是一 种非 线性 组 件和储 能 组件 的结 合 , 因此 , 虽 然输 入交 流 电压是 正
弦的, 而输入交流 电流是一个时间很短 、 峰值很高的
周 期性 尖 峰 电流 , 波形 严重 畸 变 。 如 果去 掉输 入滤 波 电容 , 则 输 人 电流变 为 近似 的正 弦波 , 提 高 了输 入 侧 的功率 因数 并减 少 了输 入 电流 的谐波 ,但 是整 流 电
o n a d v a n c e d l i g h t p o w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 C a l T y o u t u l t r a - l o w s t a r t - u p c u r r e n t , l o w q u i e s c e n t a n d p o we r c u r r e n t . I C c o u l d w o r k i n p o we r c a v i n g mo d e . T h e d e s i g n h a s i n n e r mu l t i p l i e r , t h e o u t p u t v o l t a g e i s c o n  ̄ o H e d b y me ns a o f a
关键词 : 有源功率因数控制; 临界导电模式; 过压保护
中图分 类号 : T N 4 0 2 文献标 示 码 : A
Th e De s i g n o f c u r r e n t - mo d e P FC c o n t r o l l e r I C
NI E J i - p i n g
平 滑的直 流输 出 ,必须 在整 流 电路和 滤波 电容 之 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较好的范围。 本设 计中开 关频率 选择为 l k z 0 H, 0 尖峰失真小, 感的物理尺 电 变大; 关管的峰值电 开 流大( 在相同 容量 情况下,C D M 这样电感量的大小合理, M SE 和 os t 中通过开关器件的 峰值电流为 C M的 C 两倍) , 从而导 寸较小,OFT Bo 二极管上的功率耗损也不 致开关 管损耗增 所以 加。 在大功 A F 路中, 率 PC电 常采 会过多 。 ( Bo 电 感的 3 os ) t 计算 用 C M方式。 C
如 U 37 因其噪声大 , , C81 滤波困难, 功率开关管 上的电压应力大, 控制驱动电平易浮动, 故很少被采
用。
变 频设 备的功率范围 7-0 W的 在 520 0 应用场合, 选择
工作 于连续调制模式下 的平 均电流型升压式 A F PC电 路来 实现较 为适 合。
() 1 压式 2升 降 如”A 8 , A88须用两个功率开关管, 5 D 41, )41 T 其 中 一个功率开关管上的驱动控制信号浮动,电路复
是一 款理想 的 A F P C控制芯 片。 下 面给 出由 C 84 U 35 构成 的有 源功率 因数校正电 路框 图, 如图 1 所示。
() bo ) 4升压式( s ot 此方法被广泛采用 , 其特点为简 单电流型 控制, P 值高, 谐波失真系 T D 效率高, F 总 数 H 小, 但是输出
>& i
」 1 -
电流检测
U35 产一 压检测 C84
图 1 C 84有 源功率 因数校正 电路框 图 U 35
() 1平均电流型 如 M 43 U 35 工作频率恒定, ,C8 , 182 4 采用连续调
制模 式( C 。这种控制方式 的优点是恒频 控制 ; C M) 工 作在 电感 电流连续状态 ,开关管 电流有效 值小 、M EI
监委 在 20 03年 5月 I日以后 对 家电产 品强 制执行 和功率因数校正方案 。
"C 3 认证” 标准。 这些都迫切 需要 可产品 化的 谐波抑制 本文即讨论了 功率因数校正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
着重 分析了校正电路参数 。 2 功率 因 数 林 正 原 理
弦波( 1 且和电 Y , ,) = 压波形同 相位( s=) c - 1 o p 。在理想情 况下, 可将整流器的负载等效为一个纯电阻, 此时的 P 值为 1 F , 所以有时又把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叫 做电阻
4 电路主要参数设计
41 . 主要设计要求 输人电压 A 8 20 :C -6V 0 输出电压 D 4 V :C 0 0 输出功率 2O :5W 4 . 2主要参数设计 () 1振荡 器的输 出和乘 法器的最 大输 出调节 电阻
摘要 : 主要 介绍 了有源 功平 因数校 正 (PC) 工作原理 、 AF 的 电路 分奚。 计 了基于 U 35 设 C84芯 片的一 种有 源电路功 率 因敬 校正 电路方案 , 着重 分析 了电路 参教 的选择 和设计 。实践证 明采用 A F PC后 , 出电压 纹波 大大降低 , 拾 实现 了功率 因数校 正 关健词 : 功率因数 : 有源功率 因数校正 ;C 84 U 35 中图分类号: M4 T 6 文献标识码: A Abtat Pi ie d s o ate wr t crco(PC a irdcd A A F cr ishm i dsnd sd s c rc l a cas ci p e fcr r tnA F ) no ue. PC c t e e ei e b e o r : n p n l f v o a o oe i r t e n iu c s g a n U 35, d cipr e r ae le . ipoe t t otu r p vlg irdcd d wr t i crce a C 84 a cr t a ts aa zd s vd te pt l oae eue a p e f o s r t f n iu a m e r n y I t r h h u i e t s a p n o a r o e d c - t uae A F . e sg o P C r f K y od pw r tr A F U 35 ew r: e f o; C; 84 o a c P C
压和基波电流之间的相移因数。
炉、 变频电 冰箱, ( I 感应加热) 变频洗衣机等。 H 饭堡、 但
是 电力电子装 置中 的相 控整 流和不可 控二极 管整 流
所以功 率因数可以 义 定 为输人电流失真系数() Y 与 相移因 c d 的乘 数( s) 积。 or 可见功率因数( ) P 由电流失真系数O M 波电 F O 压、 基波电流相移因数( s ) c r 决定。 。O 则 oh 低 O S 表示用 电电 器设备的无功功率大, 设备利用率低, 导线、 变压 器绕组损耗大。同时, 值低, 则表示输人电流谐波分量 制定 了限制谐波 的国家标准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 师协 大, 将造成输人电流波形畸变, 对电网 造成污染, 严重 会( E) ( E、 I E 国际电 工委员会( C ( ) 际大电网 I 和国 E 会议(- 时, 相四线 ( C I 对二 制供电, 还会造成中线电 位偏移, 致使 GE R) 纷纷推出了自 己的i波 f 标准。 t 我国政府也分别 于 用电电器设备损坏。 18 94年和 19 年制定了限制谐波的有关规定 。我国 93 功率因数校正 PC oeFcr r tn技 F ( wr t Crco) P ao o i e 加人 W O 国产家电产品将面临人世的严峻挑战。 术, T 后, 从其实现方法上来讲 , 就是使电网输人电流波形 为获得与国外同 类产品同等的市场竞争地位 , 国家认 完全跟踪 电网输人 电压波形 使得输 人电流波形 为正 使输人电流 波形发生严重畸变, 不但大大降低了 系统 的功率因数, 还引起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另 , 外 硬件电 路中电 压和电 流的 急剧变化, 使得电力电子器件承受 很大的电 应力 并给周围的电 气设备及电波造成严重 的电磁干扰但 I而且情况 日 M) , 趋严重。 许多国家都已
作用 在输出电容 C 卜 保持高 电压 , 所以电容 C的体积
匣
广 |
小、 储能大; 在整个交流输人电压变化范围内 能保持 很高的功率因 输人电流连续, 数; 并且在A F 开关瞬 PC 间输入电流小, 易于 E I M 滤波; 升压电 L 感 能阻止电
压、 电流的瞬变 , 了电路的可靠性 。 提高 3 . 2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
电压高于输人电压 。适用 于 7 -00 功率范围 的应 520W 用场合 , 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以下优点 : 中的电 电路
t . , _ n1 U d
中 迎 翁
5]
感L 适用于电流型控制; 由于升压型A F 的预调整 PC
压与输出电 压的比 值有关,即当 输人电压变化时, 功 率因数P 值也将发生变化,同 F 时输入电流波形随输
入电压与 输出 电压的 比值 的加大 而总谐 波失真 系数
的最大值, 且乘法器输出电流不能超过乘法器的前馈 交流 输人电流的2 综合考虑后选取R,1K 倍, } 5o = () 2开关频率的选择 开关频率高可以减小 AF 路的结构尺寸, PC电 提 高功率密度, 减小失真; 但频率太高会增大开关损耗 ,
S nHog u, n
1 引言 2世纪 7 年代 家用电器开始逐步变频化, 现 0 0 出
了电磁烹 任器 、 变频照 明器 具 、 频空调器 、 变 变频微波
式中: 表示输人基波电流有效值 ; 表示输人 I 、 孺 电流有效值;
Y 表输 电失 系 ; 示波 示人 流真 数O表 基 电 = 兴 C s ,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电路设计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C法 就是在 AF ) 整流器和负 载之间接一个 D -C C D 变换器, 应用电流反馈技术, 使 输人端电流波 形跟踪交流输人正弦波 , 形 从而把功率 因数提高到 09 更高。 有源功率因 .或 9 由于 数校正电 路
P一 =,C F 二 V, Io s_
仿 A 。功 率因数校正技术大致 可以分为无源 和有源 器
功率因 P) 数(F是指交流 输人有功功率() P与输人 视在功率( 的比 S ) 值。即:
两种, 考虑到无源 PC的体积庞大且性能较差, 此 F 因 本文只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AF (cv P e PC te r Ai o w Fc r e i ) 术做些探讨。 at Crco 技 o o tn
结构模式有若千种 , 需要进行 比较后确定一种结构 。 31 .按有 源功率 因数校正 电路结构分 () 1降压式
如 M 41 S 5 , , 3 1 L8 G 6 工作频率固定, 3 采用不连续
调制模式 ( C . D M) 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设 . 3 计 基于以上各种 电路 结构的特点分析可 知, 虑到 考
S VI, , 孙宏; 师 讲
念o YO IsC mQ O c二S
() 1
‘ 嵌入式系统应 用翻选 2 0 》 0例
争 自‘”号2 3 “ 2- , 局”:46 一5 8 6 4 - 。 9 元
电子 设 计
中文核心期刊 《 微计算机信息)嵌入式与S C20 年第 2 ( O ) 6 0 2卷第 3 期 - 2 () 4 电压跟踪控制型
功率 因数校 正的前提 条件 是使输 人 电感中 电流
一2 6一 6 元 / 邮局订 A号 :296 4 30 年 8 -4 (L P C技术应用 20例 》 0
电子设计
波形平均值取决于电感输人电流 ,
由于 R 二直接影 响到 U 35 C 84中乘法器输 出电流
() 流型。 3峰值电 如 M43 M 322工作频率可变, , 46, L81 C 采用不连续 调制模式 (C . M采用跟随器方法具有电路简 DM)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