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1 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_教案设计1
中图版选修1高一生物第六章第1节课件: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中图版选修1高一生物第六章第1节课件:蛋白质
的提取和分离
导读:本文中图版选修1高一生物第六章第1节课件: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图版选修1第六章第1节《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pt 学习导航
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重、难点]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___________的蛋白质。
2.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______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高中生物 6.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课件 中图版选修1

深度剖析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
程,样品分子的带电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都 会影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分子的变性温度 无关,故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 D
归纳提升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及相关原理比较: 方法 原理
凝胶色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谱法 根据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 电泳法 大小、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离
(
)。
C.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包括带电颗粒的性质、电场强 度、溶液的pH等
D.电泳支持物有滤纸、大分子凝胶、醋酸纤维薄膜等
解析 现象。 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
答案
B
2.电泳过程中,什么样的分子迁移速度最快 A.纤维状、大分子 B.纤维状、小分子
(
)。
C.球状、大分子
解析
D.球状、小分子
2.电泳技术 (1)概念 氨基 和_____ 羧基 ,是_____ 两性 电解质,在一 蛋白质含有游离的_____ pH条件下带有电荷,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 定___ 相反 的电极方向移动,这就是电泳现象。 荷_____
(2)原理
越多 ,移动_____ 越快 ;电荷数相同时, 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_____ 相对分子质量_____越小 ,移动_____越快 。 (3)结果
接触皮肤,但在具有自由基团体系时就能聚合。引发自由
基团的方法有化学法和光化学法两种。采用不同浓度的 Acr、Bis、Ap、TEMED使之聚合,产生不同孔径的凝胶。
因此,可按分离物质的大小、形状来选择凝胶浓度。
(2)电泳结果
不同的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 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 质。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说课稿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包括蛋白质的性质、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原理等。
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详细阐述了如何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分离和纯化。
教材内容条理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机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操作过程和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2、教学难点(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操作。
(2)电泳法中各种试剂的作用和操作要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教学设计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是《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5.3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等基本知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凝胶电泳的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血红蛋白分离与纯化”实验不仅是学习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而且也是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对蛋白质有了一定的了解,“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体验从复杂细胞混合物体系中提取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原理清晰,动手机会较多,学习兴趣很高。
学生有必修“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学生在进行实验前还是能大概了解影响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因素的,再者经过老师的指导,实验能取得良好的结果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从血液中提取蛋白质的原理与方法。
2.说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点。
2.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血液中提取蛋白质;凝胶电泳分离纯化蛋白质。
【教学难点】样品预处理,色谱柱的装柱,纯化分离操作。
四、实验实施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
学生按学科能力的强中弱平均分组,各组尽量平衡,各组自行分工,并由实验员统一安排实验过程。
2.实验材料:血液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离心机、研磨器、透析袋、电泳仪等。
试剂:20mmol/L磷酸缓冲液(pH为8.6)、蒸馏水、聚丙烯酸铵、生理盐水、5%醋酸水溶液等。
【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蛋白质分离纯化”,了解蛋白质的相关信息。
2.进行分组。
五、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评价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六、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七、课时安排两个课时(80min)一个课时用来讲述理论部分知识:样品处理与色谱柱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原理与方法;另一课时用来进行实验。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图版选修

实验材料:选择新鲜、无污染的蛋白质样品 实验步骤: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避免遗漏或错误 实验环境:保持实验室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实验安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避免受伤或污染实验环境
实验结果和结论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成功 蛋白质的纯度较高 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均匀 蛋白质的活性保持良好
实验结果:成功提取和分离蛋白质 结论: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是可行的 分析: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结论: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 61蛋白质的提取和分 离汇中报人:图版选修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 的原理
实验材料和步骤
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问题和改进
实验拓展和思考
添加章节标题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 的原理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结构多样性:蛋白质具有多种结构,如α-螺旋、β-折叠等 功能多样性: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等 热稳定性: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变性,失去活性 酸碱稳定性: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会变性,失去活性 酶解稳定性: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会分解,失去活性
实验改进: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应用:探讨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在生物技 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提高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离心法:利用蛋白质密度差异,通过离 心作用将其分离
凝胶过滤法:利用蛋白质分子大小差异, 通过凝胶过滤将其分离
实验材料和步骤
● 实验材料:蛋白质提取试剂、离心管、离心机、电泳仪、电泳槽、电泳缓冲液、电泳凝胶、电泳仪电源、电泳仪电 极、电泳仪电极架、电泳仪电极夹、电泳仪电极导线、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 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 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 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 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 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 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 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 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 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 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电泳仪电极导线夹
高二生物选修一第六课时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导学案

第六课时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课标要求】:本课题通过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知识:尝识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能力: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学习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一些基本技术情感: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习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习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课前导学】一、制备蛋白质的粗制品组织破碎_______________细胞破碎_______________酸性蛋白质:_______________蛋白质抽提水溶性蛋白质:_______________脂溶性蛋白质:_______________去除固体杂质______________蛋白质粗制品:可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还可能混有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原理:根据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大小、溶解度的大小、所带电荷的多少,吸附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行的。
2、方法:⑴透析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透过_____________。
⑵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_________,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从而达到分离出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目的。
⑶电泳法①概念: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②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分子直径_________,越接近于____形,所带净电荷_______,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③常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电泳。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6.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图版选修1)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第1节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学习导航
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重、难点]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 单一种类 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___________的
永久性记录,可对凝胶进行拍照,或将凝胶
干燥成胶片。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例2 有A、B、C三种蛋白质,在pH为7的条
件下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请据图回答:
(1) 在 pH 为 7 时 , 带 电 荷 数 最 多 的 是 ____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第六章
蛋白质和DNA技术
变式训练 在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技术中,最为简捷灵敏
的是(
)
B.层析技术 D.盐析
A.离心技术 C.电泳技术
解析:选C。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其 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盐析 可用来提取蛋白质,而不能分离蛋白质。
高二生物选修一 《4.1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教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学科总第课时教案课题一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使用时间:____________ 主备人:_设计定电荷的蛋白质在其中泳动时,到达各自等电点的pH位置就停止,此法可用于分析和制备各种蛋白质。
2.实验原理: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AME)是以醋酸纤维薄膜(CAM)作支持物的一种区带电泳技术,将血清样品点样于醋纤膜上,在pH 为8. 6的缓冲液中电泳时,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荷移向正极。
由于血清中各蛋白组分等电点不同而致表面净电荷量不等,加之分子大小和形状各异,因而电泳迁移率不同,彼此得以分离。
电泳后,CAM 经染色和漂洗,可清晰呈现清蛋白、一球蛋白、一球蛋白、8球蛋白、丫一球蛋白5条区带,比色即可计算出血清各蛋白组分的相对百分数。
布置学生课堂检测,并重点提示。
学生完成课堂检测课后: 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及下一节布置课外作业及下一节预习提纲。
(见导学案)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蛋白质的分离常用的细胞破碎的方法:预习。
抽提方法: 纯化主要是根据: 常用的方法:三、其他补充教学资料(各位教师根据各班教学特点选择补充资料,可另附纸)高二生物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导学案使用时间: _______ 编制人:_一、学习目标:知道蛋白质的分离常用的细胞破碎的方法,蛋白质抽提方法,掌握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二、知识构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的分离常用的细胞破碎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分别可选择哪些抽提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的纯化主要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目标】
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进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3.尝试提取和检测牛奶中的酪蛋白。
4.尝试卵清蛋白的分离。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蛋白质分离和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进行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过程】
一、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
1.将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加以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甚至是单一种类的蛋白质。
2.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其中,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二、电泳技术及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1.电泳现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电泳常用的支持物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由此而来的技术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1)蛋白质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
(2)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小,则移动越快。
(3)不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在经过同一个电场电泳后,会在凝胶上形成不同的带纹。
每一种带纹可能就是一种蛋白质。
将这些带纹一个一个地剪下来,分别予以洗脱,然后对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分离。
如果待测洗脱液不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很可能含有一种单纯蛋白质。
如果待测洗脱液还能再分离,则这个带纹中含有多种蛋白质,需要作进一步分离,直至提纯。
三、血清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新鲜血液在体外凝固后,会析出清亮的淡黄色液体——血清。
血清中含有丙种球蛋白、
凝集素等多种蛋白质。
2.过程:
(1)点样:取新制血清与蔗糖溶液及溴酚蓝指示剂等体积混匀后,小心加到电泳样品槽的胶面上。
(2)电泳。
(3)染色:取出凝胶,放入质量分数为0.05%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
染色与固定同时进行,使染色液没过胶板,染色30min。
(4)脱色:用体积分数为7%的醋酸溶液浸泡漂洗数次,每隔1~2h更换脱色液,直至底色脱净,背景清晰。
(5)制干胶板:将已脱色的凝胶板放在保存液中浸泡3~4h,然后放在两层透气玻璃纸中间,自然干燥即可获得血清蛋白的电泳谱带。
四、其他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1.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检测:
当pH=4.8时,酪蛋白的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沉淀。
用酒精除去酪蛋白沉淀中的脂肪后,即得到纯的酪蛋白。
酪蛋白中含有酪氨酸,能与米伦试剂起颜色反应,首先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变成红色。
2.卵清蛋白质的分离:
选取鸡、鸭、鹅、鹌鹑等动物的新鲜卵清做实验材料。
采用电泳法分离卵清蛋白质。
自主思考:
可否利用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快速诊断早期癌变?
提示:可以。
只需从早期患者的尿液、血液或细胞裂解液中提取少量蛋白质样品,采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就可以更加快速、简便、准确地对细胞癌变做出诊断。
探究一:蛋白质的分离原理
问题导引:
为年老多病的人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身体的抵抗力。
在动物体内,丙种球蛋白和许多蛋白质混在一起。
要获得纯净的丙种球蛋白,就必须进行提取和分离。
你能提供分离蛋白质的思路吗?
提示:可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等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名师精讲: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1.薄膜透析法:
(1)原理:蛋白质水溶液具有亲水胶体溶液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2)目的: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如无机盐、单糖、二糖、氨基酸等。
(3)常用的半透膜:肠衣、玻璃纸等。
(4)步骤:将待纯化的蛋白质溶液装入透析袋内,再把透析袋放入透析液中即可。
2.离心沉降法:
(1)原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分子沉降速度不同,从而被分离。
(2)目的: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彼此分离。
3.电泳:
(1)概念: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2)原理:不同的物质所带电荷不同,颗粒的大小、形状不同,因此,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同。
(3)影响泳动速度的因素:带电颗粒的性质,即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的多少;此外还有电场强度、溶液的pH等因素。
(4)泳动规律:带电颗粒直径越小、越接近于球形,所带净电荷越多,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5)常用方法:支持物电泳。
(6)支持物:滤纸、醋酸纤维薄膜、大分子凝胶等。
【例题1】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
下列关于物质提取、纯化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透析技术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B.电泳技术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C.电泳速度受颗粒大小、形状和所带净电荷多少影响,还与电场强度、溶液pH有关D.离心技术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
解析: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利用透析技术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电泳速度还与电场强度、溶液pH有关。
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也可分离不同的蛋白质。
答案:A。
探究二: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问题导引:
血清蛋白提取和分离的步骤是什么?
提示:点样、电泳、染色、脱色、制干胶板。
名师精讲:
1.由于制备凝胶的聚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且容易被皮肤吸收,因此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或通风处进行。
2.将电泳凝胶片放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中染色30分钟后,多次更换脱色液直到背景清晰。
脱色后,可将凝胶浸于保存液中,长期封装在塑料袋内使其不会降低染色强度。
为保存永久性记录,可对凝胶进行拍照,或将凝胶干燥成胶片。
三、易错点排查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移动的过程。
()
2.蛋白质分离提纯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电泳技术最为快捷灵敏,简便易行。
()
3.蛋白质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
()4.蛋白质作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移动得越快;电荷数相同时,分子量越大,则移动越快。
()5.电泳需要支持物,常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
()
6.点样要用血清、蔗糖溶液、溴酚蓝指示剂、醋酸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