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作文-叙事要完整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场景和事件。

3.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使叙事更加具体、完整。

4. 培养学生反复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点1. 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

2. 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场景和事件。

3. 细节描写在叙事作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叙事作文的完整结构。

2.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2. 示例法:分析优秀叙事作文,展示细节描写的运用。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个别指导。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

五、教学内容1. 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2.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优秀叙事作文欣赏。

4. 学生写作实践。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学的作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强调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重要性。

3. 示范:展示一篇优秀叙事作文,分析其结构及细节描写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反馈: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讨论修改,教师总结优点及不足。

七、教学内容1. 叙事作文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写作方法。

2. 细节描写在叙事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 优秀叙事作文的欣赏与分析。

八、教学设计1. 课堂讲解: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细节描写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叙事作文,要求结构完整,细节描写丰富。

3. 作文讲评:在下一节课上,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文质量: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写作水平,包括结构、细节描写等方面。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叙事作文的完整性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完整性要求难点:如何使叙事作文内容完整、连贯、有趣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完整性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叙事作文的特点实践法:学生动手编写叙事作文第二章: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2.1 叙事作文的定义叙事作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元素的有机组合,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作文。

2.2 叙事作文的基本要素时间: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助于读者对故事的时空背景有清晰的认识地点:设定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事件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场景人物: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事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体现故事的矛盾和冲突2.3 叙事作文的特点真实性强:选取真实的生活素材,反映真实的生活经历情感真挚:通过叙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节紧凑:故事情节连贯,富有悬念,吸引读者第三章:叙事作文的完整性要求3.1 开头部分引入话题:通过引人入胜的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交代背景: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信息提出悬念:设置疑问或矛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2 主体部分详细叙述: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示人物: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其性格特点突出主题:通过事件的发展,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3 结尾部分首尾呼应:开头提出的悬念或问题,在结尾处得到圆满解决留下思考:通过耐人寻味的结尾,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第四章:如何使叙事作文内容完整、连贯、有趣4.1 选材要典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素材,体现故事的主题和内涵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突出事件的独特性4.2 细节描写要丰富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让读者产生共鸣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4.3 情节设置要紧凑合理规划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叙事作文内容紧凑、富有悬念把握故事的节奏,张弛有度,引人入胜第五章:实践练习5.1 课堂练习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叙事作文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5.2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有趣的事件,编写一篇叙事作文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第六章:叙事作文的技巧提升6.1 叙述视角的选择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二人称:增加互动性和说服力第三人称:便于客观全面地展现事件6.2 叙述方式的运用顺叙: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倒叙:突出悬念,引人入胜插叙:丰富故事背景,深化人物形象6.3 语言风格的把握朴实无华: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幽默风趣:轻松、愉快,富有趣味诗意浪漫:优美、典雅,富有文学气息第七章:叙事作文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7.1 叙事不完整原因:缺乏对事件的全面把握,叙事中断或不连贯方法:梳理事件发展脉络,保持叙述的连贯性7.2 人物形象单薄原因:对人物描写过于简单,缺乏性格刻画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段,丰富人物形象7.3 情节平淡无奇原因:选材不新颖,情节缺乏悬念和波澜方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巧妙设置悬念第八章:叙事作文的修改与润色8.1 检查内容是否完整确保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齐全确认故事开头、主体、结尾是否紧凑、连贯8.2 审视表达是否准确检查词汇、语法是否正确确保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运用得当8.3 品味语言是否优美优化词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文采第九章:优秀叙事作文赏析9.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叙事作文分析优秀作文的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特点引导学生从优秀作文中汲取经验和启示9.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动笔,实践所学知识10.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叙事作文在写作中的重要性10.2 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分析自己在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叙事作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元素的有机组合,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作文。

完整叙事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完整叙事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门口”为具体地点。
人物:
要求:1.确定好主要人物。 2.根据情况加入人物。 3.恰当运用刻画人物的方
法。 4.主要人物是我和小孩,
添加人物是小孩妈妈。
事件的起因 :
要求:以“小孩趴(摔倒)在地上” 为起因
注意事项: 1.想象好小孩趴在地上的样子; 2.观察要有一定的次序:先远远 地看见,然后是走近看到的。
记叙的六要素
• 时间 临近考试 • 地点 家里 • 人物 我、爸爸、妈妈 • 事件的起因 临近考试,几个要好的
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的事, 让父母得知。 • 事件的经过 父母争吵 • 事件的结果在我的调解下父母和好
写好作文要做到
• 首先要思考客观事物是怎样发展变 化的,掌握发展过程,写的时候要 把实际发展过程写完整。
写作 叙事要完整
——写作指导之一
叙事完整写作技巧
一、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二、结构完整,首尾照应 三、叙事要有合理的顺序
一、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 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这六个 “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
• 其次是抓重点过程写,重点过程要 详写,一般过程要略写。
• 最后就是观察要仔细,要全面了解 事物。
题目:今天,我很高兴
原因:我扶了一个小孩
时间:
要求: 1.时间要写具体。 2.时间的表现和表达要灵活。 3.特定时间。 4.以“早晨上学就要迟到啦”
为特定时间。
地点:
要求:1.确定好具体位置。 2.以“上学路上,一家
小结:如何做到叙事完整
1、记叙“六要素”的完整。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并做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教师:科目:语文班级:七(1)●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1][1]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作文辅导:叙事要完整

作文辅导:叙事要完整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
因为通知上没有交代 清楚集中的时间、地点、 人物及内容。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
明确《尝试》一文的记叙要素:
时间——暑假里的一天; 地点——家 里;人物——“我”和爸爸; 事件——我尝试给爸爸打针;原因—— 爸爸体温升到三十八度多,当时家里只 有“我”一个人可完成此项任务,爸爸 是医生,可以指导“我”打针; 结果——“我”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并且悟出了很多道理。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 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 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 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 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 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 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 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 晚,等等。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
有这样一件事:前不久,为了能在“迎国庆歌 咏比赛”上获得好成绩,某班班长决定利用假期时间 集体练习,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本班同学集中到来, 他百思不得其解,来到写通知的小黑板前,只见小黑 板上写道:
通知 我班决定在本周末集中,请准时参加,不得 有误! 班委会 9月23日
这时班长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这份通知上。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家没来参加集体练唱的原因吗?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
事情的经过,不论其简单还是复杂, 总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要把 事件的过程和结局叙述清楚,揭示其发展 变化的原因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使读者 对整个事件有全面完整的印象,了解事件 的意义。有时,重要的细节要具体叙述或 描写。人们了解一件事,总想知道它的来 龙去脉,总爱问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也总爱推测事情的结局。这就是对事件的 原因和结果要有所交代。

记叙文写作导航:叙事要完整

记叙文写作导航:叙事要完整

叙事要完整写作导航(一)参考题目1.童年的一件趣事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3.根据下边的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体育课时,王勇同学没做准备活动就“跳山羊”,结果把脚给崴了。

4.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二)例题简析1.童年,是五彩缤纷、充满趣味的。

回忆童年,写一件趣事,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很容易的,也应该是情不自禁的。

在“童年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中,“童年”是叙事的大前提,是叙事遵循的范围;而“一件”则是同学们应该注意的细节,文章只能写一件趣事,不能情不自禁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舍弃,符合要求的趣事只能写一件。

当然,还应该全面构思、精心选材,把这件趣事叙述完整。

2.“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这个题目明确而又直接,文章是标准的叙事记叙文,其中,“上中学后”规定了事件的大范围,从时间和地点方面有一定限制和明示;“一件事”就不是两件事或者多件事,事情应该是“你”遇到的,要叙述完整,有真情实感。

3.材料所给的情况是“体育课时”“王勇”“没做准备活动”“跳山羊”“把脚崴了”,要求按照材料提出的情况,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按照这些“前因”和故事的开端,同学们可以展开思路,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补写、续写下去,使这个事件合情合理地叙述完整。

4.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第一次”,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认为,这篇作文是以记事为主的,那么就应该把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写作指导写作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

叙述是文章写作中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述说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七年级下册叙事完整作文指导教案

七年级下册叙事完整作文指导教案

学习目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中叙事要完整的方法并会应用。

学习重点:学习记叙文的写作中叙事要完整的方法。

学习难点:会成功应用本课所学叙事方法作文。

训练题目: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训练时数:二课时(一节指导,一节练习写作)一、导入激趣: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则通知:通知我班决定在本周末集中,请准时参加,不得有误!班委会9月20日这则通知里缺少哪些信息?明确:没有交代清楚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

由这则通知,我想到了我们初中阶段的写作重点——记叙文的写作,其实,一篇好的记叙文,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叙事完整,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记叙文的写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变得更加完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使记叙文叙事完整的方法。

二、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

三、学习使记叙文叙事完整的方法:第一步:多媒体出示使记叙文叙事完整的方法:1.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注意叙事的顺序。

3.安排好开头和结尾。

第二步:具体学习各种方法:(一)首先要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1.学生读文章《一件令人伤心的事》雨凄凉地下着,风吹到我的脸上冷冷的,伤心的歌声,正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提醒着我一件将不会改变的伤心的事。

那件令人伤心的往事,给我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至今挥之不去。

记得四年级下学期的一次数学考试,我拿到试卷一看,觉得挺简单的,就三五下地做完了。

这时老师提醒我们,做完了要认真检查,不认真就会出现错误。

我听了以后粗略地检查一遍,就在座位上发呆。

玩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小人……就这样,时间被我一点点的浪费了。

“叮铃铃……”下课了,我觉得最少也能考到90分左右,便胸有成竹地交了试卷。

第二天早晨,我一回到教室,就看见同学们东一堆、西一簇地聚在一起,谈论着考试情况,猜测自己的分数。

我走过他们身边时,好朋友小丽对我说:“你这次考试肯定考得不错吧!”我得意地点点头。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

作文指导《叙事要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叙事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培养学生叙述事情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3.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使叙事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内容:1. 叙事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2. 叙述事情的顺序及方法。

3. 细节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叙事的基本要素。

2. 叙述事情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3.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1. 叙述事情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2.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叙事的基本要素、叙述事情的顺序及方法、细节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叙述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叙事能力。

教案内容请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编写。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叙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叙事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阐述它们在叙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叙述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4.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叙事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叙事作文。

2. 收集一篇自己喜欢的叙事范文,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八、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叙事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九、课后辅导:1.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

2. 鼓励学生多阅读叙事范文,提高自己的叙事能力。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并对作文进行评价。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叙事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强调这些要素在叙事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文二
第一次心碎
心动无痕,心碎却有声,那是一种宛如玻璃打 碎在地上的声音。原来心碎的感觉,是这样令人难 以释怀,第一次心碎,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 (点评:开篇点题,心碎的感觉令人难以释怀。设 立悬念。) 那是冬至的傍晚,路上的行人都赶着回家吃饭, 我与朋友走在街上,遇见了一对老夫妻。这对老夫 妻衣着朴素,身穿蓝色土布做成的衣服,上边似乎 还有些尘土,好像从乡下进城的农民吧。她焦急地 拉着我和我的朋友说:“小同学,我们是进城来看 我儿子的,
妙笔生花
写作要求:我们都有过“第一 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 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 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 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 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温馨提示
1、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 素,要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 2、重点的情节要写得详细些,如当时的情境、 事情的过程、人们的反应等;还要适当描写 当事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甚至心理等。 3、注意开头、结尾要与所拟的标题和叙述的重 点相照应。
①唉,我很沮丧。我就是想和同学们玩一天,爸爸妈妈干吗这么大动肝火?让 人好伤心呀! ②第二天早晨,他们还是余怒未消的样子,谁也不愿意主动和对方说话。 ③我故意往床上一躺,捂着肚子龇牙咧嘴地喊:“哎哟,我好难受啊,疼死 了!”爸爸妈妈吓坏了,马上跑过来,争着问我打底怎么了。看到他们这么着 急,我再也忍不住了,“咯咯”地笑了起来。 ④转念一想,爸爸妈妈还是为我好呀!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得想个妙计,充当 和平天使。 ⑤妈妈愣住了:“文文,你不是不舒服吗?”我晃着脑袋说:“是呀,为了我, 爸爸妈妈成冤家,谁也不理谁,我只好喊肚子疼了。”这时,他们俩你望望我, 我望望你,同时笑了起来。 ⑥妈妈听说我在这紧要关头要出去玩,高声喊“不行,不行”。爸爸却说: “考试虽然重要,但也要劳逸结合。”两人各说各的,互不相让。话不投机半 句多,两人越说气越大。突然,爸爸铁青着脸,“咚”一拳击在桌上。妈妈也 不甘示弱,“啪”地一声把我心爱的小熊摔得粉碎。一场家庭战争全面爆发了。 ⑦考试临近,学习紧张,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着周末出去放松一下。
• 参考例文: •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 知道该怎样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 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 就像打了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 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唉!
• 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 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 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 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 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 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 着他的脸,摇了摇头。他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 提醒我说:“你再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 看着他手指的地方仔细地想了想,忽然明白过 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我们求这个街道 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他的语气也兴 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 数除以户数。”我不等他说完就抢上去说。他 笑着点点头:“对,对,那你看这道题怎么做 呢?”经他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 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 (440字)
经过“具体”写作技巧指导 1、分解法 就是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然 后对每部分、每个动作都作一些描写,最后把这各个部分、各个动作按 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2、扩展法 多问一些“怎样”,但要注意,对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地需要详 写,用扩展法,反之,需要略写的地方还是用概括写法为宜。 3、运用烘托
黄昏,父子俩开始在船舱里做饭了,这里除了他们俩,再没有别的人 家了。这里很空旷。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已经接近日落,在这里, 父子俩只能孤独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 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当锅中的饭 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 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4、涉及的人物能做一定程度的刻画。
以《王几何》为例,我们用上边提到的几个 要素做一下分析。
线索 情节顺序
详细描写
第一节几何课
按时间顺序写:王老师出场;反手画图 形、写名字;说自己的绰号;请同学 上台画圆;说明画圆的用意 王老师出场;说自己的绰号; 请同
写作导引
写法一:分解过程 •案例: 姚明带着球,飞速冲向对方篮板下, 跳起来将球扣入篮中。(26字) 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
•(3)学生尝试分解过程: 接到传来的球——在地上拍了几下——对手拦截——将 球传给前方的伙伴——飞速向前冲,绕过对手——又接过 球——晃过对手拦截到篮板下——纵身跃起——扣篮进球
•写法三、运用烘托 (1)案例: •上文的事情写得很清楚,但我们发现字数还是不足,而且总 觉得缺少氛围感。怎么办? •(2)让学生试图在文中某些处添一两句环境描写的语句。 •(3)明确:环境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心情。
天气闷热,没有一丝凉风,树木被晒蔫。
•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 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第二天小舅他们都回来了,跟小舅说说话,和表 姐玩一玩,转眼就到了下午。下午就得赶到表姐家, 吃过饭后我们赶往宾馆,等着明天的接亲。 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就起来了。只听鞭炮一响,我 们就将门锁起。只要接亲的人给红包,我们就开门。 接完亲后,天开始下起了雪,我们冒着大雪赶到了酒 店。我们一下车,礼炮声鸣响,姐姐和姐夫也下了车, 缓缓的走向礼堂。仪式开始了,主持人讲得滔滔不绝, 神乎其神的,仿佛把我们也带入了这意境。在姐姐讲 话时,我发现姐姐的眼眶湿湿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姐姐突然讲到妈妈你能不能别走。原来,姐姐 是不愿意离开家人,不愿离开我们。我们也很不舍, 看着姐姐眼中的泪光但却不能帮忙,毕竟已经嫁给人 家了,不能回来了!我在心里默默的说,姐姐再见。 仪式结束后,我们离开了河北。 这是一次远行,也是一次真情的见证!
美 文 共 欣 赏:
一根羽毛,或许太平常,但组合起来, 却是孔雀艳丽的彩屏。
一粒砂土,或许太渺小,但堆积起来, 却是大山的脊梁。
推荐理由:“语从平常中出, 意在随意中生。”


叙 事 要 完 整
写作导引
• 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件事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 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 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交代清楚这六个“要素”是叙事完整 的基础。
第一步:审题
1、"我的第一次”为话题,不能作为 题目。 2、自拟题目,如“第一次读书、第一
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 次帮妈妈做事”。
3、本文是叙事作文。
第二步:选材 • 选择印象深刻的 • 有新意的事情
写作的要求:
1.开头要简洁,入题要自然; 2.要围绕中心事件选取合适的材料,注 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各种表达 方式; 4.结尾要简洁,首尾要呼应; 5.书写认真,格式规范,不少于500字。
毒辣的阳光无情地打在人们身上, 毒辣的 无情地 使得这九月的空气也分外闷热。柏油路 在炙热的阳光下不停冒泡;树荫下的哈 巴狗吐着舌头;树枝上墨绿的叶子有也 垂头丧气 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在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词。 忽然,一阵清凉的风迎面吹来,耳边传来 清凉的 声声惊叹,阵阵欢笑。 声声惊叹,阵阵欢笑 要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让学生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场景,把这 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写一段具体的话: • 姚明在后场扬起右手熟练地勾住了同伴传 过来的球,习惯地在地上轻轻地拍了几下,猛 地将球从拦截过来的对手头顶砸向在前方招手 的同伴,同时迈开双脚,闪电般地越过对手。 刚刚接到球的那位同伴见姚明已冲过了中场, 就把球又传给了姚明。姚明跳起,接过了球, 便运着球,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两名 后卫的阻击飞速冲到篮板下,纵身一跃,同时 右手持球扣篮,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已经 从篮网里撞到了地上。(188字)
• 写法二、扩展情节 •案例: • 我们常常看到同学们写出这样不具体的文章: •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 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 (64字) 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让人 如闻如见之感。
• 多问几个“怎样”: • 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 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 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 我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 通过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 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把这 情节给写下来,然后交流。
例文引路 第一次出远门
寒假到了,妈妈说去河北,姐姐要去河北结婚,正好顺便 看看在河北的姑姥。这可是天大的喜讯,这是我第一次出这么 远的门。本来以为就我和妈妈去,没想到我们一大家子都去, 我高兴极了。 到了出发的那一天,我起得比谁都早。早早的就准备好了, 因为我早已激动睡不着了。上了车后我们说说笑笑,又是打扑 克,又是讲笑话,虽然路途遥远,但我们早已把路途中的劳顿、 疲倦抛在脑后。就在临近晚上的时候,因雾太大,交警把高速 公路封了。这可怎么办呢?30分钟只让行10辆车。而我们还排 在最后面。这时,我们发现小车可以从旁边的小道溜走。我们 就钻空子,总算从高速出来了。现在已是0点多了,如果我们再 去的话既危险又慢。所以大家提议明天再走。而我不愿意,因 为我早就盼着见到姑姥了。于是大家还是选择了继续走。等到 了目的地却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姑姥给我们做了饭菜,吃完就 睡了,我跟姑姥睡在一起。我们聊聊天,叙叙旧,就睡着了。
(7 、6 、2、 1 、4、 3、 5)
顺叙好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得很清楚; 条理很清晰;层次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