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高三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西柳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广西柳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4分)(2020·大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
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
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程的却总是。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学生在学校规则允许范围内的选课,但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功利性”选课无疑违背了当初设立选修课制度的初衷。
选课“功利化”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选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让选修课变得有趣、有用也应同步提上日程。
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因此,选修课要有趣,有趣并不是说老师要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到传播知识的。
同时选修课要有用。
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
其实还有更广义的“有用”,比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辩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 . 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C . 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 .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凤毛麟角权利无可非议目标B . 寥寥无几权利无可厚非目的C . 寥寥无几权力无可非议目的D . 凤毛麟角权力无可厚非目标(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再加上在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柳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

柳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上·淮北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王蒙的作品《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集团惨淡经营, 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
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A . ①③B . ②⑤C . ③④D . ④⑤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B . 《春夜雨霏霏》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第一部处女作,1981年5月发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上。
C . 如同拥有士兵的多寡不是判断将军英明与否的尺度一样,智商也不是衡量聪慧与否的标准。
D . 专家强调,地方性公共场所戒烟规定远不能解决我国公共场所的烟害问题,国家控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劝阻青少年戒烟也显得尤为重要。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现在我们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这门“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A . ②④⑤①③B . ①④②③⑤C . ①③⑤②④D . ②①③⑤④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6分) (2017高一上·腾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
2024届广西部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高考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2024.4(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
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
“嘉靖甲午年春,痘毒流行,病死者什(十)之八九。
”正是这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
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
《种痘新书》记载:人。
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
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
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
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于是他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其中“治卒猢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杀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脑浆敷于被咬处,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
11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痘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
早期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
由于“时苗”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
柳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柳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什么是英雄?词典上解释,指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或指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钦敬的人。
(乙)这些解释证明了一个道理:越是简单的、人们内心熟知的概念,越难言简意赅地讲清楚,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还是到巍峨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去吧,感受一下一方方浮雕讲述的民族救亡道路之曲折,舍身奋斗历程之艰辛,流血牺牲场景之壮烈;感受一下鲁迅先生那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于是你才能明白:英雄就是脊梁。
所谓脊梁,即哪怕千钧重压,依然昂首挺立。
(丙)抗战时期,地质学家丁文江说过一句话:“只要少数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总有希望!”真正的英雄虽是少数,却是危难时刻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钦敬B . 言简意赅C . 才D . 中流砥柱(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B .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在马年元宵节期间重磅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节目形式、内容都十分充实,再掀收视狂潮。
C . 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D . 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3.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钱钟书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柳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卷

柳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7高三下·江苏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学衰败缘于文学自身的蜕变。
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上的传统文学注定要走向衰败。
它是新媒体时代所要摧毁的主要对象。
尽管当前文坛充满垃圾,但文学本身不是垃圾,它是飘荡于人类精神空间的伟大幽灵,寻找着安身立命的寄主。
历史上,文学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寄主。
第一次,文学利用了人的舌头及其语音,由此诞生了“口头文学”(听觉的文学);第二次,文学握住了人手,由此展开平面书写、印刷及其阅读,催生了“书面文学”(文字的文学)。
这两种文学都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杰出的文本。
现在,文学已离开这种二维书写的寄主,进入多媒体空间。
这是文学幽灵的第三次迁居,它要从那里重获年轻的生命。
这场寄主的变迁,无非就是文学对媒体的重新选择。
它起源于电影,即起源于视觉和图像的叙事。
《魔戒》无疑是新媒体文学的杰作,它超越文学原著的水准,成为影像史诗。
越过银幕和音响系统,不难看到濒临死亡的传统文学幽灵,在多维媒体的躯壳里获得了重生。
进入新媒体寄主的文学,直接触摸身体,以构筑精细的感官王国。
此外还有当下流行的网络游戏,小说在那里演进成一种互动的数码艺术,成了历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符号活动。
新媒体文学还化身为手机短信,以简洁幽默的字词,批评现实,显示了话语反讽的意识力量。
文学已经“蝶化”,进化为瑰丽的“物种”。
不要为它的“旧茧”而感伤,要重新评估文学的自我转型,修正美学偏见,对文学做出全新的定义。
否则,我们就只能跟旧文学一起死掉。
(节选自朱大可《文学:寄主的变迁》,有删改)(1)材料认为文学幽灵的第三次迁居选择了哪些寄主?(2)“文学已经‘蝶化’,进化为瑰丽的‘物种’”一句如何理解?(3)读了这则材料,你觉得有哪些关于文学的传统观念需要修正?2. (9分) (2020高三下·海淀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柳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天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码技术和数码艺术给受众提供了广泛参与的最大可能,也让艺术突破了作者和读者、台上和台下的,使艺术真正意义上走向受众,受众可以在缪斯女神面前充当一回创作者。
如某些剧作中的人物命运安排,情节增删、着色等,受众都可以参与到创作中去。
一部作品的最后完成,可能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一定的物质作为的,可是,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艺术能像数码艺术那样与技术结合得如此。
它摆脱了传统物质媒介的束缚,超越了现实实在物的各种限制,使艺术作品不是象牙塔中的摆设,而是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走向真正的最广大的民众。
因而,我们迎来了艺术审美的的时代,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创造了美的意境和美的氛围。
我们进入了一个“数码复制的时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樊篱平台游刃有余世俗化B . 桎梏载体轻而易举世俗化C . 桎梏平台游刃有余大众化D . 樊篱载体轻而易举大众化(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也可能让这部作品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也就失去了一个结尾。
B . 也可能让这部作品永远没有一个结尾,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
C . 这部作品就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永远没有一个结尾。
D . 这部作品也就可能永远缺少一个结尾,永远处在改编变化之中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使艺术作品不再停留于象牙塔中,而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真正地走向最广大的民众。
B . 艺术作品不再停留于象牙塔中,而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真正地走向最广大的民众。
C . 使艺术作品不再是象牙塔中的摆设,而在艺术质量、艺术形式上有可能走向真正的最广大的民众。
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大爷苏龙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这一带丘陵山岭、田间地头郁郁葱葱,弥漫着浓浓刺鼻味道。
明大爷很喜欢站在高处欣赏这一片片绿,压根不讨厌扑面而来的这种味道,反而感觉精神亢奋、神清气爽。
这时的明大爷两手叉腰,嘴里含着烟斗吧嗒着,好像是威武的将军在检阅大部队。
这丘陵山岭、田间地头种的是黄烟。
用明大爷的话说,咱种的是黄金呢。
别看明大爷话说得轻巧,其实他心里明白:文钱苦路来。
用明大爷的话说,养个娃都没有那么累人。
明大爷的烟叶不论在质量还是等级纯度上都胜人一筹,因而他的烟叶每斤可卖得二十元左右,其他村民每斤卖得十五元算是不错的了。
别人的独门技术都是藏着掖着,明大爷偏不,但凡村民慕名上门讨教,他会毫不吝啬地传授种烟技术。
明大爷还有一个绝活,即便把烟叶切成丝,他都能够凭着眼睛看、鼻子闻、嘴巴抽,判断出烟叶的好中差,说出是在沙地种的还是岭地种的,甚至能在面前摆放的几抓烟丝中认出自家种的烟来,村人无不拜服。
烟贩圏里对明大爷也是满口的赞,因为明大爷对自家生产的烟叶绝不以次充好。
某日一烟贩重金定下了他的几个上等好的“烟包",约定过几天来取。
明大爷家里人瞒着他拆开“烟包",抽出一些烟叶,换上一些稍差的烟叶。
明大爷得知后,暴跳骂人,马上追回烟贩运走的''烟包",当着烟贩的面把“烟包"拆开,重新换上好烟叶,还多送了几斤权作赔礼道歉。
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统编版高三总复习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如何面对、看待以至于对待世间的各种事物?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个人与类群体的关系?人如何面对自己以及应对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这些问题,大体是哲学所要应对的根本问题。
道家哲学的思想特点、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说明。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西方,存在一种相当流行的理论,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价值的原点,人类的利益是道德评价的原始依据。
而在道家看来,世界起源于道,道是先于天地而有的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是共生共在、天然平等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和睦、和谐的关系。
道家认为,不自私其生,是天地之大道。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
”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明显背离了这一大道。
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对其他生物的存在构成威胁与损害。
现代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树立自觉而明确的意识:人作为天地间普通的一物,可以利用天下之物,但人不可以任意残害、破坏天下之物,人不能认为万物为人所用为理所当然,更不可认为天下之物原本就是供人使用的。
人对待他物(包括资源和环境),应当心存敬畏,应当心存忌惮。
这是从传统道家学说中开发出来的思想意识,也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与关键。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强调人做该做的,人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
道家提倡“无为”。
“无为”不是消极意义上的不做事,而是积极意义上的不做事,而是不做不该做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柳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皈(guī)依熨(yùn)帖便(biàn)宜行事媒妁(shuò)之言B. 勖(xù)勉否(pǐ)泰大笔如椽(chuán)怙恶不悛(quān)C. 肄(sì)业翩跹(xiān)舐(shì) 犊情深甘受诟詈(lì)D. 斡(wò) 旋涎(xián)皮卖官鬻(yù)爵法不阿(ā)贵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顾炎武有一句人们有口皆碑的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当今人们借助飞机高铁纵横天下,却远远不及顾炎武一马一骡驮起书箧四处“采铜于山”。
B. 舒女士希望得到医院的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医药费等一系列赔偿;同仁妇科医院则称,不会为不情之请买单,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C.现在就必须着手实现湿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使湿地资源利用具有充分的可持续性。
若等到严重事态出现时再采取行动,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D. 尽管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讲求“传承有谱系”,但我们不应以胶柱鼓瑟的态度来对待,不应在沉湎于古人所创造的辉煌时,却忘了他们所焕发的创造活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断听到枪支管控的言论,但接下来什么都没改变。
我们对枪支管控的日子能否到来越来越持怀疑的态度。
除非奥巴马和国会表现出勇气,否则这样的日子不会到来。
B.曾在茅台新闻发布会上放出塑化剂、三聚氰胺无害论的北大教授李可基,日前接受“中国网事”记者的采访,回应了网友对其为何参与茅台新闻发布会、是否收取代言费等。
C.在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将成为研讨话题,经济政策的民生优先取向将成为可预期目标,打破政府垄断,消除两极分化,将成为改革的两大方向。
D. 接下来青岛队将接连面对多支CBA劲旅,有圈内人士预测,青岛队的开局连败场次将超过10场。
青岛队核心麦蒂赛前表示,本球队实力尽管很差,但他绝不会中途离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现在,。
,;。
;。
我们已经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赏土地的悲壮和美丽。
①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无限②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③我们被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包围了起来④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⑤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⑥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A. ①③⑤②⑥④B. ④③⑤②⑥①C. ④⑤③②①⑥D. ①⑤③②⑥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俞平伯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
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
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
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
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
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
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
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
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
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
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
这篇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
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鲧”——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
”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
《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这是特识、特笔。
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
赏识这“直”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
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
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
所以必须把《红楼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
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5.对“《红楼梦》的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的依据,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
宝玉、黛玉对话时常引用《西厢记》内容。
其中第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就是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
B.《红楼梦》也深受《金瓶梅》影响。
写秦可卿棺殓一节,《红楼梦》几乎完全袭用了《金瓶梅》中写李瓶儿之死的文字;《红楼梦》的“色”、“空” 观念,明显来自《金瓶梅》。
C.《红楼梦》受《庄子》影响也明显。
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回写宝玉摹拟《庄子·箧篇》,但这还不是这种影响留下的最大痕迹。
D.《红楼梦》也有《离骚》影响的痕迹。
在《离骚》中,屈原赏识品质“直”的“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赞赏“鲧”,这不是文字上的沿袭,而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西厢记》的内容令宝玉大倒胃口。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 由“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可见,曹雪芹认为晴雯的性格和命运近似于“鲧”。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脂砚斋明确地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砚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点。
B.《红楼梦》具有鲜明的传统性,这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
C. 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D. 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佟国珑,字信侯,奉天人,隶汉军①籍。
康熙三十年,由笔帖式②授山东文登知县。
县俗愚悍,有劝治宜严峻者。
国珑曰:“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之而已,严峻非民之福也。
”副将某以暱妓蚀饷,军大噪,夜半斩关出屯东郊。
国珑闻变,单骑往谕曰:“吾与军民同疾苦,有冤当诉我,何妄动为?”众犹汹汹,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
”众动色,曰:“公廉明,军何敢犯,然事已至此,奈何?”国珑力任保全。
究其故,得实。
缚妓抶之,众泣拜而散,副将寻被劾去。
岁饥,奸民骚动,国珑历村墟,给赈抚谕,捕治凶渠,民赖以安。
邑豪宋某以邻妇贷钱不偿息杀之。
吏役得赂,皆为豪掩,又以千金贿国珑。
国珑怒,覆验妇有重伤,鞫得其情,置豪于法。
邑故濒海,副将林某缚商舶之泊岛屿者数千人,指为寇,国珑讯释之,别捕诛真盗四十余人。
五十年,擢山西泽州知州。
岁祲,发常平仓③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
又减耗羡④,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民情大悦。
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某嗾人诬揭之,坐罢任。
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
既而得白,留原任。
时平阳民变,巡抚檄国珑以兵往,国珑曰:“是速之乱也。
”单骑驰赴,民皆额手曰:“佟公至,吾属无虑矣!”乃安堵受抚。
五十九年,以疾乞免。
后以所属高平令亏帑,被逮,责偿万金,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云。
【注释】①汉军:清旗籍的一种。
凡汉人于明季降清者,依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
②笔帖式: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
③常平仓:官府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④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另征的部分。
8. 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赈抚谕,捕治凶渠渠:首领,头目B.某嗾人诬揭之嗾:唆使C.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诣:到,前往D. 既而得白,留原任。
白:报告9.以下各组句子,全都体现佟国珑体恤百姓的是:①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之而已②究其故,得实。
缚妓抶之③减耗羡,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④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⑤国珑曰:“是速之乱也。
”单骑驰赴⑥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佟国珑为官不尚严峻。
他任文登县知县时,由于该县民风愚顽彪悍,曾有人劝告他要措施严厉,国珑则认为严厉峻急不是百姓之福。
B. 佟国珑为官还清正严明。
文登富豪宋某因借贷事杀害邻妇,还妄想贿赂国珑以图逍遥法外;国珑经调查发现了该富豪罪行,并依法处置。
C. 佟国珑善于处理突发事件。
任文登县知县时,他妥善平息了军人闹事;任泽州知州时,州民罢市闹事,他没有依上级命令发兵镇压,而是单骑前往安抚。
D. 佟国珑受到百姓的爱戴。
因所管辖的高平县县令亏损了公款,国珑遭逮捕,并被责成赔偿上万钱,百姓捐钱到州府库,替国珑偿还了一半。
第Ⅱ卷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
”译文:⑵岁祲,发常平仓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
译文: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其后的问题:(8分)暑旱苦热北宋·王令①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