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ppt课件

1、眼球纤维膜 即外膜
虹膜
(1)角膜 角膜反射虹膜角膜角 (2)巩膜 巩膜筛板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2、眼球血管膜 即中膜
(1)脉络膜
(2)睫状体: 睫状突、 睫状环、睫状肌
(3)虹膜: 瞳孔、 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
3、眼球内(感觉)膜 即视网膜 视部 睫状体部
盲部
虹膜部
角膜
眼前房
眼后房
脉络膜
视 网 膜 巩膜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
上,来自东方香料(调 现象?和材料二相比,
料)占有重要地位。仅 一份中世纪的货品单上
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列有香料288种。…… 3.你认为这种变化和
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
这些奢侈品也逐渐进入 普通人的饭桌上。
什么事件有关系?为 什么?
——《世界通史》292页
3、“贵如胡椒”
——西方谚语
巩膜静脉窦 睫状肌
虹膜角膜角隙 虹膜角膜角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视网膜的三层 细胞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内层 神经部
外层 色素部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视神经 视神经起始处称视神经盘(视 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 故称为盲点。
视神经盘
( 盲视 点神 )经
盘
请你总结一下,奥斯
曼帝国为什么能发展成为 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练习与评测”)
阅读P49小字部分,巴尔干 地区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政治经济政策怎样?这种政策 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些穆斯林采用当地当
地人的语言,接受他们的许多
风俗,同他们的女子结婚,购
买奴隶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最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练习册习题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基础练习
1.奥斯曼土耳其人最初游牧于中亚地区,13世纪时向西迁徙。
造成其西迁的主要原因是( ) A.蒙古西征的压力B.生存环境的恶化
C.罗马帝国的邀请D.传播宗教的需要
2.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对外扩张中,对待不同的势力集团采取不同的策略。
下列势力集团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组合中,错误的是( ) A.诸突厥邻国——保持友好关系B.蒙古汗国——称臣纳贡
C.拜占庭帝国——软硬兼施D.蒙古汗国——武力征讨
3.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更其名为( ) A.拜占庭B.巴格达C.伊斯坦布尔D.大马士革
4.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对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二、拓展练习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奥斯曼次子奥尔汉(1324—1360)统治时期,初步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基本制度。
奥斯曼帝国的制度深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和塞尔柱国家的影响,以伊斯兰教为立国的基础,《古兰经》是一切权力和法律的最终根据。
奥尔汉开始使用苏丹的称号,苏丹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宗教领袖。
奥尔汉任命其兄阿拉丁为维齐(宰相),下设大法官、财政官、掌玺大臣、近卫军团长、海军司令等,这些官员为国务会议(迪万)的成员。
一《世界中世纪政治史》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奥斯曼帝国的基本政治状况。
第11课--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高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对欧洲征服过程中,推行伊斯兰教,打压基督教 居民,使得巴尔干地域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伊斯兰教与基督 教一神论主张,造成不可调和反抗与冲突。(2分)
1、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穆罕默德二世
第5页
东罗马帝国范围 (中国称之为“大秦”)
第6页
请看图回答:
君士坦丁堡及其城墙堡垒 第7页
拜占庭防御条件怎样?为何?
易守难攻
优越地理位置 坚固防御系统
君士坦丁十三
——拜占庭帝国最终一位皇帝
第8页
伊斯兰化——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
第9页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形成(16世纪)
极盛——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第10页
马其顿帝国 波斯帝国 东罗马帝国
第11页
三、奥斯曼帝国影响
产生影响: 1、 推进了伊斯兰教在更大范围内传输 2、巴尔干地域因民族、宗教复杂化,成 为“火药桶”. 3、控制亚欧商路破坏商业秩序与环境 4、新航路开辟
2、奥斯曼土耳其建国 13世纪末。 小亚西亚。 奥斯曼一世。
第3页
思索:
奥斯曼土耳其建国后在生产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有什么改变?
生产关系: 从氏族公社制度向封建生产关系过渡, 政教合一国家。
对外关系: 尚武、扩张,目标指向拜占庭帝国。 与同种同教诸突厥邻国保持友好关系。 对蒙古汗国称臣纳贡。
第4页
二、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帝国形成
高一历史奥斯曼帝国2

第四单元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国、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大帝国的基本史实。
了解奥斯曼帝国军事化的特征。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迅速扩张的原因。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奥斯曼帝国崛起的原因分析,学生懂得从内外因两方面来分析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交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切断了原有的东西方贸易陆路,客观上造成了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近代史拉开序幕埋下了伏笔;在其领土内,特别是巴尔干地区执行的宗教、政治政策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着这些地区。
2.教学难点:无
三、板书设计:
1299年,建国
过程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7年,迁都,后改名
封建生产方式
内因解决国内矛盾
原因正确外交政策
外因:拜占庭帝国衰落
地跨亚欧非大帝国
影响伊斯兰教广泛传播
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
破坏原有东西方商业活动四、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奥斯曼帝国ppt3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 • 7世纪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此后西 突厥的活动中心移往中亚。 •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各部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依 附罗姆苏丹国。
二、奥斯曼人崛起的过程及原因
1、过程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 16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 客观上,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扩大了伊斯 兰教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奥斯曼帝国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疆域范围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政权组织形式
哈里发
苏丹
政教合一,国家领导人既是宗教 领袖又是国家首脑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拜占庭帝 国图( 国图(年 代不详) 代不详)
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奥斯 曼人军队(壁画, 曼人军队(壁画,局部)
君士坦丁堡守军用“希腊火”抵御奥斯曼人的进攻(画作) 君士坦丁堡守军用“希腊火”抵御奥斯曼人的进攻(画作)
陷落后的君士坦丁堡(16世纪的地图 世纪的地图) 陷落后的君士坦丁堡(16世纪的地图)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起源
原为西突厥的一支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 13世纪初, 世纪初 西迁徙 8世纪上半叶,皈依伊斯兰教 世纪上半叶,
不要残忍, “不要残忍,因为对一个国王最 有害的,莫过于残暴; 有害的,莫过于残暴;要主持正 因为正义是王国的根本。 义,因为正义是王国的根本。用 2、建国 一系列美好的胜利, 一系列美好的胜利,来告慰我的 世纪初, 灵魂吧!要珍爱学者,我的孩子。 13世纪初 灵魂吧!要珍爱学者,我的孩子。 13世纪初,依附于小亚细亚的 身边要有懂法律的学者, 身边要有懂法律的学者,因为真 罗姆苏丹国 主的法律是我们惟一的武器。 主的法律是我们惟一的武器。要 1299年 保护好你的臣民,我的孩子。 保护好你的臣民,我的孩子。要 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 公正无私,要仁爱, 公正无私,要仁爱,这样你就能 The Ottoman Turks 建国 得到主的佑助。 得到主的佑助。”((巴)马茂穗 著:《伊斯兰教简史》第362页) 伊斯兰教简史》 362页
奥斯曼土耳其亲兵为步兵 精锐, 精锐,图中服装为礼服
二、攻占君士坦丁堡 1、背景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结束权 1451年 力斗争即位(1421~1451年在 力斗争即位(1421~1451年在 位),再次大规模向外扩张 拜占庭帝国内部统治阶级派别 斗争激烈, 斗争激烈,人心涣散
10第11课 奥斯曼帝国(可直接使用).ppt

共同区域? 8世纪阿拉伯帝国
18世纪奥斯曼帝国
演示课件
不同区域?
演示课件
三、帝国的统治
影响?
1、促进伊斯兰教传播,传承阿拉伯文明。
积极?
演示课件
三、帝国的统治
2、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
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 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 成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
不稳定? 欧洲火药桶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1、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是?
麦加
2、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伊斯兰教
三、帝国的统治
3、对东亚商路的影响:
控制了亚欧商路,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
坏了地中海地区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西欧
开辟新航路。
评价?
西方商品经济发展,实际市场处于形成前夕
演示课件
15世纪前,欧洲和亚洲就有贸易往来。地中海东岸是 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当时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在欧洲市 场很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阿拉伯人 和意大利人的转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当 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 更严重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 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 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价 格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不惜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 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 企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13世纪初
演示课件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起源 起源:西突厥的一支。 8世纪上半叶,皈依伊斯兰教。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
2、建国 13世纪初,依附于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 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建国。
第11课 奥斯曼帝国

一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来由、西迁与立国 (1)来由:西突厥的一支(部落),游牧于中亚 地区 (2)西迁:13世纪初,蒙古西征,迫使奥斯曼人 向西进入小亚细亚; (3)立国: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建立国家 (当时,中国是元朝,1206——1368年)
一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讨论二: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 亚、非、欧的大帝国。请你再列举几个这 一类国家。
1.波斯帝国 2.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帝国 4.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5.阿拉伯帝国 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
讨论三: 比较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异同
相同: 1.地理位置上都发端于西亚,都是亚洲国家 2.宗教上都是伊斯兰教国家,都以战争为主要 途径传播 3.文化上都是多元文化 4.对外政策都实施扩张路线 5.被征服国多数是环地中海国家,都是地跨 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6.国家性质都是军事封建帝国
2.对外扩张与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 (1)扩张的原因 A 周边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指阿拉 巴帝国封建制度) B 从氏族公社跃入封建社会 C 社会分化加剧内部矛盾,为摆脱困境
一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2.对外扩张与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 (2)扩张的策略:交强攻弱 A 交强:与诸突厥友好,对蒙古称臣纳贡 B 攻弱:攻击摇摇欲坠的拜占庭帝国 (3)扩张的结果 A 充实国力 B 扩大疆域 C 伊斯兰教迅速传播
讨论一:奥斯曼国家是什么时候独立的?什 么时候迁都君士坦丁堡?为什么能成为地 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1299年独立建国;1457年,迁都君士坦丁 堡,后将其改名伊斯坦布尔。 • 从部落到地跨亚非欧大帝国的原因: 1.主观上: (1)新生产方式的活力 (2)对外扩张的内驱力 (3)正确的外交策略 2.客观上:周边国家的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
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政权、对外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直至走向衰落的基本历史进程。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迅速扩张的原因。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历史上影响。
技能:
根据要求列举同一类别的历史事实。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比较历史事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运用内因和外因的哲学范畴,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从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确立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的观念,谴责延缓或阻滞历史潮流的行为。
二、重点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2、帝国的统治
三、难点
1、奥斯曼国家的形成(没有经历奴隶社会)
2、帝国统治的影响
(1)、伊斯兰教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2)、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
(3)、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传授+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来由、西迁与立国
(1)、来由:西突厥的一支(部落),游牧于中亚地区;
(2)、西迁:13世纪初,蒙古西征,迫使奥斯曼人向西进入小亚细亚;
(3)、立国: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建立国家。
(当时,中国是元朝,1206——1368年)
2、对外扩张与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
(1)、扩张的原因:周边地区(主要指阿拉巴帝国封建制度)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从氏族公社跃入封建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为摆脱困境,对外频频用兵。
(2)、扩张的策略:交强攻弱
A、交强:在东南两面取守势,保持与诸突厥邻国的友好关系,对蒙古汗国称臣纳贡;
B、攻弱:对摇摇欲坠的拜占庭帝国,集中力量,软硬兼施,不断兼并其领土。
(3)、扩张的结果:
A、充实国力;
B、扩大疆域;
C、伊斯兰教迅速传播。
(二)、攻占君士坦丁堡
1、原因
(1)、主观上:奥斯曼人对外扩张的需要,君士坦丁堡是矛头所向;
(2)、客观上: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且内讧不断,给奥斯曼人提供可乘之机。
2、过程
(1)、攻陷:1453年5月,穆罕穆德二世率军攻陷,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阵中;
(2)、迁都: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
3、直接后果:
(1)帝国的建立
A、时间:16世纪后
B、疆域:横跨亚、非、欧,拜占庭和阿拉巴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圈入奥斯曼国家的版图。
C、性质: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问题:读图学史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比较本课与第10课地图,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区域,哪些不同的区域。
(提示:指导学生重点观察欧洲部分。
阿拉伯帝国的欧洲部分主要在伊比利亚半岛,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主要在巴尔干半岛。
)
(2)、伊斯兰教更大范围的传播。
(三)、帝国的统治(影响)
1、政治上:改变了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例如巴尔干地区因民族、宗
教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涉及到一战的爆发与科索沃战争等;
2、经济上:控制亚欧商路,使欧洲另行开辟新航路,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开始向世界奔
涌。
六、小结(以问题的形式,由学生发言)
1、练习与测评P50
(1).奥斯曼国家是什么时候独立的?什么时候迁都君士坦丁堡?为什么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299年独立建国;1457年,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土耳其从一个部落迅速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其原因须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
主观上:
①新生产方式的活力。
立国前后,奥斯曼土耳其在周边先进制度影响下,氏族制度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制度刚刚建立,具有一定活力。
②对外扩张的内驱力。
内部分化带来的矛盾,奥斯曼人热衷对外扩张,摆脱困境。
③正确的外交策略。
对突厥和蒙古取守势,集中进攻拜占庭帝国。
客观上:周边国家的衰落。
尤其是拜占庭帝国至15世纪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且统治阶级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人心涣散,奥斯曼土耳其攻灭君士坦丁堡。
并先后占领蒙古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
(2).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请你再列举几个这一类国家。
﹡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
2、比较两大帝国的异同(培养归纳、辨别能力)
同——
地理位置上都发端于西亚,都是亚洲国家;
宗教上都是伊斯兰教国家,都以战争为主要途径传播;
文化上都是多元文化;
对外政策都实施扩张路线;
被征服国多数是环地中海国家,都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国家性质都是军事封建帝国。
异: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沟通东西、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奥斯曼帝国则相反,使亚、非、欧三洲交汇地区的社会日趋不稳定,而且控制亚欧商路,中断了亚欧文化、经贸的陆上交流。
七、作业
1、练习与测评P50
(1).奥斯曼国家是什么时候独立的?什么时候迁都君士坦丁堡?为什么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请你再列举几个这一类国家。
2、比较两大帝国的异同
3、预习:第12课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