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欧美崛起过程中的奥斯曼帝国

合集下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覆灭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覆灭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覆灭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伟大帝国,它的崛起和覆灭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从奥斯曼帝国的建立、疆土扩张、政治制度、文化与贡献等方面来论述这一历史进程。

一、建立与崛起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可追溯到13世纪末。

当时,一个名为奥斯曼的部落领袖开始在小亚细亚地区崛起,并成功统一了周边部落。

1299年,他自称苏丹,建立了奥斯曼帝国,成为其建立者奥斯曼一世的舞台。

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奥斯曼帝国不断向四面八方扩张。

它征服了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以及北非部分地区。

特别是在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奥斯曼帝国变得更强大,成为一个欧亚大陆上的强国。

二、疆土扩张与政治制度奥斯曼帝国的疆土扩张主要是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

它在军事战略上采取了"穿越"和"链条战略",通过快速移动和攻占关键地点,迅速夺取敌方领土。

同时,奥斯曼帝国也吸收了征服地的人民并保护他们的宗教和文化。

在政治制度方面,奥斯曼帝国实行了一个相对灵活的制度,即"血嫡继承制"。

这意味着皇位会根据奥斯曼家族的血缘关系来传承,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允许其他家族成员登上皇位。

此外,帝国内部还设立了各级行政机构和军事组织,使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更加有序。

三、文化与贡献在文化方面,奥斯曼帝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也容纳了其他宗教信仰和文化。

帝国内部形成了多种语言和文化的共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而且,奥斯曼帝国为了管理庞大的疆土,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宪法,被称为"奥斯曼法典",为帝国的稳定统治提供了法律基础。

此外,奥斯曼帝国在科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也有重要贡献。

它在建筑方面采用了伊斯兰艺术风格,建造了许多壮丽的清真寺和宫殿。

在科学方面,奥斯曼帝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促进了医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四、覆灭与影响奥斯曼帝国的覆灭主要是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过程。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扩张在历史的长河中,奥斯曼帝国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存在。

它的兴起和扩张,不仅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格局,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奥斯曼帝国的起源、扩张和衰落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这一伟大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

当时,奥斯曼一族在小亚细亚地区崛起,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

他们以军事力量为基础,通过征服和吸收周边土地,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14世纪初,奥斯曼一族的首领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起初,他们主要集中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征服,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真正扩张始于15世纪。

在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政策,不断向东南欧和中东地区进军。

他们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独特的战略手段,征服了不少国家和地区,如拜占庭帝国、巴尔干半岛、埃及等。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

在征服过程中,他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首先,他们需要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军事反抗和外交压力。

尤其是欧洲国家,为了阻止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不断组成联盟并发动战争。

其次,奥斯曼帝国还需要解决来自内部的问题,如各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政治和经济的管理等。

这些问题给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并没有止步不前。

相反,它在16世纪达到了巅峰。

在苏莱曼大帝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实现了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

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到了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同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行政重组,提高了帝国的统治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奥斯曼帝国在艺术、文学、建筑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帝国。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帝国的扩张,国内的治理难度也不断增加。

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管理和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傲慢而伟大的帝国,在其八个世纪的统治期间,它控制了从东欧到北非的广大地区。

然而,这个伟业最终也走向了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当时的奥斯曼一世成功地将小部落发展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

通过不断征服领土和扩张疆域,奥斯曼帝国逐渐崛起为一个重要的国家。

在14世纪和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领导者们开始实施一系列创新的军事和政治策略。

他们采取了先进的战术,利用骑兵和火器来增强他们的军事实力。

同时,他们还通过毗邻地区的贸易和征服,控制了重要的贸易路线和港口城市。

这种成功的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注目,包括当时的欧洲大国。

欧洲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感到震惊和恐惧,他们开始采取行动来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经过世世代代的训练和打磨,他们的军事实力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

奥斯曼帝国在其鼎盛时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它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文化中心,吸引了来自不同宗教和背景的人们。

这座城市也成为了伊斯兰文化和艺术的中心,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艺术品。

然而,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

内部的腐败和分裂开始削弱帝国的力量和统一。

同时,欧洲国家也在发展新的军事技术和战术,以对抗奥斯曼帝国。

这使得奥斯曼帝国的军事优势逐渐被削弱,无法抵抗外来侵略。

此外,奥斯曼帝国还面临着内外交困的挑战。

它的财政状况不佳,债务累累,无法有效地管理和维持庞大的帝国。

这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人民对帝国的统治产生不满和反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逐渐萎缩。

欧洲国家先后夺取了帝国的重要领土,使其失去了对地中海贸易的控制。

加上帝国内部的不断内战和分裂,奥斯曼帝国的力量逐渐衰退。

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完全崩溃。

战争爆发后,帝国支持了德意志帝国,但最终被英法等联盟国彻底击败。

在战争结束后,奥斯曼帝国被迫签署了《塞夫尔条约》,削减了其领土并接受外国势力的控制。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从小亚细亚到巴尔干半岛的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从小亚细亚到巴尔干半岛的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从小亚细亚到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从小亚细亚到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在中世纪初期,奥斯曼帝国崛起于小亚细亚,并逐渐扩张至巴尔干半岛。

这一历史时期的奥斯曼帝国,不仅仅是帝国的形成以及领土的扩张,更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本文将从小亚细亚扩张、欧洲之旅到巴尔干半岛的征服等方面,逐一探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历程。

一、小亚细亚的征服从13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始于小亚细亚地区的战争。

当时由奥斯曼一族领导的军队,成功征服了小亚细亚的苏丹国。

这一胜利使得奥斯曼一族成为该地区的统治者,并确定了该地的行政、军事组织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斯曼帝国不断扩大领土,通过与邻国的战争,向东南方向进军。

在小亚细亚的扩张过程中,奥斯曼帝国采取了多种策略。

首先,他们通过不断的征服和民族融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队。

其次,他们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和水系资源,发展了农业、渔业和贸易,确保国家的财富和经济发展。

同时,他们还大力推崇伊斯兰教,通过宗教信仰和普世价值的传播,稳定了社会秩序,使帝国的统治更为稳固。

二、奥斯曼帝国的欧洲之旅随着对小亚细亚的扩张而来的是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逐渐侵略。

14世纪,他们率领军队通过跨海行动,征服了欧洲东南部的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帝国的新首都。

这一征服为帝国进一步拓展欧洲领土创造了条件。

随着欧洲领土的扩张,奥斯曼帝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帝国。

帝国内部实行的民族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存。

同时,帝国还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丰富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此外,奥斯曼帝国的商业和金融活动也十分发达,吸引了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商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三、巴尔干半岛的征服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和欧洲扩张的成功,为他们征服巴尔干半岛创造了条件。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开始向巴尔干半岛进军,并相继征服了塞尔维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君士坦丁堡等国家。

奥斯曼帝国兴起

奥斯曼帝国兴起

奥斯曼帝国兴起奥斯曼帝国,也被称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伟大帝国。

其兴起始于13世纪,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扩张与巩固,最终成为16世纪的强大国家。

本文将探讨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背景、政治制度、领土扩张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兴起背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与中亚土耳其人奥斯曼一世及其家族紧密相关。

13世纪,奥斯曼一世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王国,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

奥斯曼一世的继任者们不断扩大领土,成功地征服周边地区的部落和国家,逐渐形成了奥斯曼帝国。

二、政治制度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以苏丹为中心。

苏丹是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位居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最顶端。

苏丹的权力是继承而来的,传统上由苏丹的儿子继承。

除苏丹之外,帝国中还设有贵族和行政官员,他们以各种方式管理帝国的各个地区。

此外,奥斯曼帝国采用了伊斯兰法作为法律体系。

三、领土扩张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小小的王国起步,奥斯曼一世及其继任者们不断征服周边地区,逐渐扩大了帝国的领土。

特别是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完成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征服,并将其作为帝国首都。

此后,奥斯曼帝国进一步向东南欧、西亚和北非扩张,形成了庞大的领土版图。

四、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对于东西方贸易枢纽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占领君士坦丁堡,帝国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并掌控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航线。

这对于加强欧亚贸易往来、促进交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宗教格局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奥斯曼帝国承袭了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传统,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中心之一。

帝国的宗教宽容政策和治理方式为多样文化和宗教共存提供了典范,对世界宗教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兴起息息相关。

奥斯曼帝国在17世纪后期逐渐衰落,东欧、北非等地的领土也相继丧失。

奥斯曼帝国的兴盛与衰亡

奥斯曼帝国的兴盛与衰亡

奥斯曼帝国的兴盛与衰亡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帝国,它的兴盛与衰亡,是众多历史学家们研究和深思的课题。

本文将探索奥斯曼帝国的兴盛与衰亡之路。

一、帝国的兴起奥斯曼帝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奥斯曼一族成功建立了一个小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斯曼人逐渐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并征服了安那托利亚地区。

这个兴起的过程,既得益于奥斯曼人的战略才能,也得益于他们灵活的政治手段。

二、帝国的扩张奥斯曼帝国在15世纪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

首先,它征服了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这不仅标志着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也终结了东罗马帝国的历史。

随后,奥斯曼帝国向东南方向扩张,征服了埃及、叙利亚等地。

这一系列的胜利使得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帝国的繁荣奥斯曼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也实行了许多有利于稳定和繁荣的政策。

首先,它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罗马法律体系,并且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行政体制。

其次,奥斯曼帝国在许多领域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如教育、经济等,这都为帝国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此外,奥斯曼帝国还保护了不同宗教和民族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多元化。

四、帝国的衰退然而,奥斯曼帝国在18世纪后期开始走下坡路。

造成奥斯曼帝国衰退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内外因素。

首先,奥斯曼帝国内部存在着腐败和腐朽的现象,官僚机构庞大而不作为,导致治理能力下降。

其次,帝国在外交和战争中频频失利,失去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

最后,欧洲列强迅速崛起,对奥斯曼帝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削弱了它的实力和影响力。

五、帝国的解体19世纪是奥斯曼帝国解体过程的关键时期。

大约从1800年起,帝国内部的不满和反抗活动逐渐增加。

当时,帝国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巨大压力,如克里米亚战争、各类起义等。

最终,奥斯曼帝国在1922年解体,土耳其共和国宣布成立,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

六、思考与启示奥斯曼帝国的兴盛与衰亡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首先,帝国的繁荣和衰退往往与内外环境密切相关,既需要良好的治理,也需要正确的外交政策。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奥斯曼帝国(The Ottoman Empire)是历史上一个伟大而庞大的帝国,其崛起与衰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探讨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衰落,以及其中的重要因素和事件。

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帝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一个名叫奥斯曼·贝伊(Osman Bey)的土耳其部落首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土耳其部落,即奥斯曼部。

此后,他的后代继续扩大领土,并将其称为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 地理位置优势:奥斯曼帝国位于欧亚大陆的战略咽喉地带,控制着重要的贸易路线和航道,使得它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军事力量。

2. 军事和政治组织:奥斯曼帝国采用了强大的军事和政治组织,如骑兵精锐的禁军(Janissaries)和行政机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征服和管理各个地区。

3. 宗教和多元文化:奥斯曼帝国采取了宽容和包容的宗教政策,使得各种宗教和文化社群得以和平共处,并为帝国内外的人口增长和贸易繁荣提供了条件。

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与巅峰时期从14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开始迅速扩张其领土,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吞并了东罗马帝国的大片土地,征服了巴尔干半岛,甚至威胁到欧洲大陆。

奥斯曼帝国的巅峰时期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它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大部分领土,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

在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展示了其军事和行政组织的优势,不断征服新领土,打造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帝国。

三、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期。

在这一时期,帝国面临了诸多内外因素的挑战,导致其逐渐丧失了征服和统治的能力。

1. 经济问题:奥斯曼帝国在遭受经济衰退和财政危机方面面临着困境。

长期的战争和征服扩张,耗费了大量资源,并导致了财政困难。

2. 政治腐败: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加剧了其政治体系的瓦解。

官僚机构腐败、统治者的虚弱和无能等问题逐渐浮现。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它从小小的骑士国家发展成为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本文将探讨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原因。

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始于13世纪,当时的奥斯曼骑士国家位于今天的土耳其西北部。

在奥斯曼一世的领导下,奥斯曼帝国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密不可分。

奥斯曼一世建立了一支精良的军队,他采用了骑兵和步兵的组合战术,并鼓励单兵作战的勇猛精神。

这支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不断击败对手,扩大了领土。

此外,奥斯曼帝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行政和经济措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奥斯曼帝国建立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并实行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法律体系。

同时,他们还鼓励农业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然而,奥斯曼帝国在18世纪后期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外因素。

内部原因主要有政府腐败、军队衰退和社会动荡。

奥斯曼帝国的政府逐渐腐败堕落,官员贪污腐化,导致了国家的行政效率低下。

同时,帝国的军队也逐渐衰退,无法与外敌抗衡。

而帝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也为外敌入侵提供了机会。

外部原因主要有欧洲列强的压迫和经济发展滞后。

在18世纪后期,欧洲列强如英国、法国等开始侵略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导致帝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经济没有跟上工业化的步伐,无法与欧洲列强竞争,逐渐失去了经济优势。

三、奥斯曼帝国的启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基础。

奥斯曼帝国凭借其优秀的军事力量迅速扩张,形成了强大的国家。

而在衰落阶段,军队的衰退成为帝国无法抵抗外敌的原因之一。

其次,政府的廉洁和高效是保持国家稳定的关键。

奥斯曼帝国的腐败政府导致了国家的动荡和不稳定。

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可以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欧美崛起过程中的奥斯曼帝国、印度、日本和中国
第一节奥斯曼帝国
王三义:“奥斯曼帝国移动的边疆与脆弱的霸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黄维民:“奥斯曼帝国社会改革的历史考察及评析”,《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邵永灵、时殷弘:“地缘政治经济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

一、帝国早期的辉煌
1、疆域的不断扩大
从奥斯曼国家的建立者奥斯曼(1299-1326年在位)起,经几代君主的征战,1517年,奥斯曼国家变成跨三洲的帝国,1683年,帝国疆域达到最大。

2、早期的辉煌与加齐传统A、相对平等的精神。

B、宽容精神。

二、17-18世纪帝国的内忧外患
1、帝国内部的瓦解与衰弱A、作为帝国军事支柱的军事采邑制逐渐解体,农业迅速瓦解。

B、宫廷权力斗争和腐化之风盛行,军事行政效率日衰。

C、总督、地方封建权贵割据一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失效。

2、帝国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
三、帝国晚期的改革及其失败
1、谢利姆三世改革(1792-1807)
组建一支新军;在各省组建国民军;重建炮兵部队;聘请英法专家改造炮兵工厂、枪械厂等;建立陆军工程学校和海军工程学校。

2、马赫穆德二世改革(1807-1839)
军事改革:重建新式步兵军团、首都卫戍部队和山地骑兵部队;在各省恢复国民军等。

中央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中央政府部门的职能;苏丹直接控制伊斯兰法庭;成立最高司法委员会。

省级管理制度改革:废采邑制;中央政府派专职税收官直接征税。

教育改革、社会习俗改革等
3、“坦志麦特”改革(1839-1876)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最高委员会改为国家委员会;在省以下设区、县和乡。

法律改革:颁布商业法、新刑法和海上法。

建立民事刑事混合法庭、商业法庭。

财政改革:建银行,发行纸币。

教育改革第二节近代的印度
庄万友:“莫卧儿人的统治及其对英国人在印度统治的影响”,《南亚研究季刊》1994年第1期。

林承节:“对殖民时期印度史的再认识”,《世界历史》2006年第5期。

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一、莫卧儿帝国的兴衰(1526-1858)
巴布尔、胡马雍是帝国的开拓者,阿克巴完成帝国建设,至奥朗则布时期,帝国疆域达到最大。

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

阿克巴改革
(1)整顿政治制度
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机构以皇帝为中心,设置四大臣;将帝国分为15个省,省组织如同小帝国组织;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司法机构。

(2)改革经济体制
整顿和改革印度的农业、工业、外贸、货币和价格,以推动印度经济发展。

(3)治理军事事务
重视炮兵和骑兵建设;设海军部;整顿和治理军队机构臃肿、后勤机关庞大的问题。

(4)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对伊斯兰教以外的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废除非穆斯林的人头税,禁止奴役战俘等。

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和统治
1、东印度公司除有商业独占权,还有政治特权。

A、对公司职员的立法和司法权。

B、建立要塞、武装防卫、任命官员管理的权利。

C、建立军队的权利。

D、铸造印度货币的权利。

E、对非基督教民族的宣战媾和权利。

F、建立市政府和法院的权利。

G、处理战争所得领土的权利。

2、东印度公司由商人组织向国家政权转变的过程
A、争取合法贸易地位,谋求贸易特权。

B、公司活动越出贸易范围:1请求在商馆所在地设防。

2建立小块殖民地以确保地位和利益。

3插手印度内讧,建立对某些王公的政治控制。

4征服孟加拉。

三、1857年反英大起义1、一些王公和士兵对英国统治不满。

1857年初的“涂油子弹事件”成为大起义的导火索。

2、大起义是印度第一次突破种族和地域局限反英大起义,成为印度民族意识觉醒的宝贵资源,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英属印度帝国1、对印度进行政治和军事改革。

2、建立印度文官体系。

3、进行交通建设,兴修水利工程,加大投资。

4、提倡英式教育。

马克思的殖民统治双重使命论: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节日本
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求是出版社,1988年。

赵德宇:“日本近代化溯源——洋学”,《日本学刊》2004年第4期。

一、江户时代
(一)幕藩体制
日本近世时期的社会组织和结构,即由幕府和藩组成的统治体制。

该体制形成于17世纪初,18世纪后期走向解体,19世纪中期解体。

基本特征:A、全部土地归武士阶级所有,德川将军拥有最高土地所有权。

B、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

C、社会被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

(二)工农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三)对外关系
1、禁教
16世纪中叶以来,天主教在日本快速传播。

日本统治阶级对天主教的态度矛盾。

1612年,德川幕府首次发出禁教令。

1633-1639年,发布了5次涉外禁令,最终目标是取缔天主教。

2、“锁国”
“锁国否定论”、“锁国肯定论”
“锁国”提法是否妥当?
取缔天主教,并不意味着切断了日本与海外的联系。

日本仅与荷、中、朝外来,是当时日本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实际状况,而非幕府的决定。

3、洋学
近世洋学经历南蛮文化、兰学和幕末洋学三个阶段。

起初西洋人辗转东南亚到日本,被称为南蛮人,他们带来的文化被称为南蛮文化。

兰学是日本知识界以荷兰语为媒介学习、研究西方近代科学和社会思想并了解世界的学问。

幕末洋学是将西方科学、学术广泛应用于实践的社会活动。

在学习和研究西洋的过程中,洋学家们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理解了社会原理,还形成了一个以洋学为职业的社会集团,并在幕末洋学运动中广为实践,从而成为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至关重要的原始推动力。

二、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阶级矛盾的激化
农民<——>封建主和新地主
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和新地主<——>封建主
大资产阶级<——>封建主
统治阶级内部的严重分化(下级武士)
2、尊王攘夷与倒幕运动
主要来自西南诸藩的下级武士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积极进行宣传活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1858年,幕府与欧美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尊王攘夷派进而发展为倒幕派。

(二)1867-1868年的革命
1、戊辰战争
2、废除封建制度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C、土地改革,确定土地所有权,实行新地税。

(三)明治政府建国三大政策1、殖产兴业2、文明开化
3、富国强兵
(四)明治宪法
帝国议会——日本由专制走向立宪的重要标志;其组织和运作,已具备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立法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拥有议会应具有的立法权和预算审议权两大基本权力。

内阁——由国务大臣组成,拥有最高行政权,但只负责国家行政,不得参与皇宫内事务。

天皇——
无限的权威,以确立核心,确保统一和稳定;
有限的权力<——架空、分割、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