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教案设计

5以内的减法知识与技能: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表述,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减法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只是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与学方法:谈话法、活动法、操作法、叙述法、观察法、应用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1、复习5以内的组成(1)师生互对口令(2)生生互对口令二、探究新知1、创设活动情境(1)出示实物投影,让学生看到:有5个苹果,刺猬驮走了2个(2)师问:根据这副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学生提的问题也许很多,有些问题甚至不着边际的,只要学生敢于提问,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
然后在学生所提的问题中抽出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问题“还剩下几个苹果“(3)师问:要求还剩下几个苹果,怎么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交流各自的算法(1)师问:得数3是怎么得出来的?(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教师巡视,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3)请持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算的过程。
3、总结提炼(1)师问:不看图,不用点数的方法,你会计算吗?引导学生想数的组成方法。
使以直观计算的学生逐渐脱离直观,过渡到应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
三、巩固应用1、做一做第一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2)指名说说怎样列式,以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3)学生计算,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
(4)指名说说算法。
2、做一做第二题(1)学生看图动手操作。
(2)填出方框中的得数。
(3)指名说说算法。
3、练习三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
4、练习第8题学生互说图意,完整填空,互说算法。
四、体验引导学生说说一节课的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准确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则。
2. 能运用手写算法和图示法计算小于等于5的数的减法。
3. 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减法思维。
二、教学分析:本节课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概念,学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手写计算和图示计算来巩固理解,运用减法的思维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开展自然班群体讨论,以生动的故事、情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减法的兴趣。
2. 演练法:组织学生利用班内学生订购的文具来进行减法计算的演练,理解运算方式。
3. 图示法:利用课堂小板书,呈现减数,被减数,差这几个概念的关系,用图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1.引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副小于5的家庭动物场景图,利用引导问题,引出实际生活中的减法操作,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法,揭示减法的概念、算法、规则等知识点,深入学生心理,在实质性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得到对减法的直观认识。
3.实际应用(15分钟):被减数是故事中的家庭动物之一,让减数和差的概念和实际生活中的可能性相联系。
小组合作,进行减法计算讨论,带动班内参与度。
4.图示法(10分钟):老师以一个算式为实例,请学生观察板书上的图示,用迅速理解法判断解的正确性,理解提高。
5.操练(20分钟):被减数和减数、差的差值的练习和巩固,组织小组内部互动,瞪大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参与,完成教学效果的实现。
五、教学评价:本次教学方案是基于小学一年级,5以内数学减法实际应用的教学环节,通过多种教学手法的应用和设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学生认知,掌握知识点,培养思维为目标。
同时,在过程中有适当的引导,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协作配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5以内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编数学故事
口头列式
填写算式并计算
思考并回答算法
思考并回答
这道题先让学生看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你能把三个算式都填写完整吗?
(3)集体把三道算式读一读,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3、想想做做2
尹1、想想做做1
(1)你从这张照片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2)提问:从5只里面
去掉(手势表示)1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你能在课本上算出得数吗?
(4)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指出:这里都是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几,所以要用减法计算,计算时,可以想一共的数可以分成几和几算出得数。
2、想想做做4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可以怎样想?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是对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对课堂知识进一步的巩固深化。
教学板书:
5以内的减法
5 – 2 = 3
减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手势表示)2人,还有3人。
追问:图上是从几人里面去掉几人,还有3人?
指导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
(3)感受减法含义
从5人里面去掉2 人还有3人,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我们可以写成减法式子:52=3
追问:像这样的式子叫做什么算式?这个符号叫做减号(板书)齐读,书空
从5人里面走了2人还有3人可以写成哪个算式?你们能再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5) 得数2是怎么想出来的?
3、 学习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减法,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几,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时,我们可以想一共的数可以分成去掉的一个数和几,得数就是几。
5以内的减法教案

5以内的减法教案【篇一:5以内的减法教案】《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执教者:叶近通【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26 27减法的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相应做一做及练习五3、4题的内容。
【教材分析】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上,教材联系生活提供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情境,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了加法和5以内加法的计算,以它来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减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不同,所选择的方法也不同,尊重他们的选择,学会在玩中学,在学中思。
【设计理念】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掌握和建构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事例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小圆片、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顺序填数() 3()5 4()2()2、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3、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1+31+42+24+13+14、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第三单元 5以内数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三单元 5以内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2. 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3. 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演示减法运算的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减法。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减法。
4.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减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减法的概念和意义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引出减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减法是表示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的运算。
3. 演示:通过教具或实物,演示减法运算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练习,巩固对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第二课时: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1. 复习:复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回顾减法运算的方法。
2. 讲解:讲解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规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的练习,巩固对减法运算的掌握。
4.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运算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引出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减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以内减法教案7篇

5以内减法教案7篇5以内减法教案篇1具体介绍:教案例如??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把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留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教师选择几位学生进展“找伙伴”嬉戏(详细过程探究活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学生争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由于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9+2=11.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假如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学生争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由于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11-9=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争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可能有以下争论结果:(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2)由于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师:通过争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很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日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第(2)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局部是9个红苹果,另一局部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局部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局部数,求另一局部数.所以用减法)依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指名复述想的过程.读算式:9+2=11,11—9=2.2.教学例2.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板书:14-9=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读算式:12-9=3,14-9=5.3.教学例3.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同样方法学习:16-9=7.4.教学例4.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15-9=617-9=818-9=9 5..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日学习的新学问是什么?(十几减9)教师板书:十几减9.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三、稳固反应.1.2.把下面各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9+()=139+()=1613-9=()16-9=()9+()=159+()=129+()=1715-9=()12-9=()17-9=()3.进展“帮小白兔回家”的嬉戏(嬉戏过程探究活动)板书设计教案例如二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把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留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教学重点使学生把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预备口算卡片、投影片、学生每人预备12朵小红花(学具卡片)、14个圆形.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看卡片口算:9+29+59+39+49+99+89+69+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9+()=119+()=179+()=149+()=159+()=169+()=139+()=189+()=12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演示课件“十几减9”(1)出例如1左图.①指名说出图意.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9+2=11.(2)出例如1右图.(先出示11个苹果的集合图,然后用虚线圈起9个)①指名说出图意.②要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1-9.(3)引导学生观看左右两幅图和算式.提问:假如没有图,要算11减9该怎么想?学生争论后汇报,可能有几种状况:①9加2得11,11减9得2.②11可以分成9和2,11减9得2.③10减9得1,1加1得2.④11减1得10,10再减8得2.(4)引导学生比拟哪一种想法计算比拟快?计算11减9,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所以11减9得2.教师板书.(5)指名复述想的过程,再请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6)读算式.2.教学例2.连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1)教学例2左图.①引导学生摆出左图,先摆12朵红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红花?怎样列式?板书:12-9.②12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谈论,再指名答复.(计算12减9,想9加几得12,9加3得12,所以12减9得3.)③读算式.(2)教学例2右图.①出例如2右图,让学生动手去摆,摆后指名说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4-9.②14减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谈论,再指名答复并填数. 3.教学例3.连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1)分别出例如3两幅图,引导学生观看图意,争论如何列式,然后独立列式填数.(2)汇报沟通得多少,是怎么想的?4.反应练习:5.教学例4.连续演示课件“十几减9”让学生独立填写例4的3道题,然后订正,指名说出想的过程.教师巡察,如个别学生计算有困难,可让他们用学具摆一摆.6.学生.三、稳固进展.1.17-9=()12-9=()15-9=()想:9加()得17想:9加()得12想:9加()得152.9+()=129+()=119+()=1412-9=()11-9=()14-9=()3.5+9=()7+9=()4+9=()14-9=()16-9=()13-9=()4.嬉戏.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一同学手拿一张“-9”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口答,如:当“-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时,同桌应立刻答“15减9得6”.四、全课.请同学们向教师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把握了什么新学问?五、布置作业.11-9=14-9=17-9=12-9=15-9=18-9=13-9=16-9=19-9=六、板书设计十几减9教案点评:教案首先通过复习不仅为学习十几减9在学问上做好预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通过直观图和加减法算式的比照,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用加算减的计算思路.教学例2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依靠直观让学生思索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由例3的借助实物图想出得数到例4的脱离实物图看算式来思索计算过程,留意由详细到抽象的过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积极思索,以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提高学生的素养.探究活动找伙伴嬉戏目的复习9加几的学问.嬉戏过程1.选择8位学生起立,扮演数字娃娃.2.教师安排角色(教师扮演“9”,8位学生分别扮演“11、14、12、16、17、13、15、18”).3.教师分别走到8位学生面前,说:“我和谁相加才能得到你?”相应的学生答复后,依据答案的对错,全体学生赐予掌声鼓舞(答对了)或正确答案(答错了),并一起说出算式.帮小白兔回家嬉戏目的稳固十几减9的计算嬉戏预备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算式:“11-9”、“12-9”…“18-9”.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如下列图)嬉戏过程1.将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挨次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套数字卡片(2~9).2.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上面的算式)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案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5以内减法教案篇2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精确快速地进展运算。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26――27减法的认识和5以内的减法,相应做一做及练习五3、4题的内容。
【教材分析】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上,教材联系生活提供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情境,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会了加法和5以内加法的计算,以它来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减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不同,所选择的方法也不同,尊重他们的选择,学会在玩中学,在学中思。
【设计理念】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掌握和建构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事例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小圆片、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顺序填数()3()54()2()2、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3、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1+31+42+24+13+14、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5-3=2(板书“=2”),你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科书P27“做一做”第3题。
4.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28“练习五”第4题后,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5-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并追问算式中的“5”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2.理解算法的多样化。
师:(手指着5-3这道算式)这道算式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看图得出结果。
预设2:从5开始倒着数,5、4、3,还剩2只。
预设3: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自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圆片、小棒。
学生
课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减法相关的知识。
一年级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5以内的减法计算
授课课时
第课时
总课时识与
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过程与
方法
经历减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三句话讲述图画内容,培养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能用数的组成正确的口算5以内减法,并会在减法的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读减法算式。
教具准备:小棒、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复习旧知
请学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动作后说出共有3根小棒,最后列出算式。
(1+2=3)
2、引出课题
教师:如果从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还剩下几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从3个里去掉2个)你会用算式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
(板书:减法)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减号“-”)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桌面上一共有3只纸鹤,小朋友拿走1只,还剩下几只纸鹤?)
教师: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
就是从3里减去
1.(板书:3-1)
2、学习列算式
教师:3减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
3、说一说3、1、2分别表示什么?
4、3-1=2还可以怎样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5、小结:
像这一道题中拿走就是要怎样?(去掉)从3里去掉,也就是从3 里减去1,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三、进一步加深理解
出示P25页汽球挂图
1、观察画面,提数学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该怎样列式?(4-2=2)
4、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说一说4、2、2分别表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5的做一做。
先画三朵花。
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再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列出算式。
2、摆4块磁铁,拿走3块,还剩下几块?
学生列算式计算后教师讲评。
五、找朋友游戏
叫4个学生拿着1、2、3、4的数字卡站在讲台前,10个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