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的操作方法

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的操作方法

玉米秸秆做青贮饲料的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准备贮存用的容器。

由于秸秆的重量很轻,原木的贮存容器不能
正常使用,应使用柔软的、小而密实的容器。

除此之外,容器应有足够的
容积,方便存放大量的秸秆。

2,准备玉米秸秆。

应按照存放容量要求,采用正规收购渠道,购买
收割后的玉米秸秆,以确保秸秆质量。

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操作步骤
1、收购玉米秸秆,应根据其重量和长度,判断秸秆的新鲜度和纯度。

秸秆应收购完全新鲜的,长度均匀,杂质含量低。

2,将秸秆运输到贮藏室,将其堆放在室内,避免潮湿环境中的滋生。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情况应避免堆放在雨雪天气中,以免秸秆受潮,影响
质量。

3,将秸秆运送至贮藏室,将秸秆堆放在指定的储物柜中,准备进行
青贮。

4,将秸秆拆分成适宜的1厘米厚度,使其具有较好的开裂效果,在
储物柜中堆放,确保其干燥状态,准备进行青贮。

5,在玉米秸秆青贮之前,有必要对储物柜进行处理,保证储物柜内
温度的稳定,以防止秸秆在储存过程中受潮变质。

6,将储物柜内的玉米秸秆进行青贮,调整恒温控制设备,在青贮过
程中保持温湿度恒定。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要点

苜 蓿锈 病 的 防治 ,除 选用 高抗 锈 病 品种外 , 还 应 采取 下列措 施 : 冬季 在 田间烧 毁枯 枝 蓿 地 附 近 大 戟 属 减 铲 植 物 , 当增施 磷 、 肥 , 高植 株抗 病 力 。病 害发 适 钾 提 生 时 , 时刈割 , 及 避免 多年 在 同一地块 采种 。种 子 田
成 锅 底形 ,四周 及 池 底用 塑膜铺 垫 。
1 地 面 青贮 . 2 选 择 高 燥 、平 坦
的地 方 ,屋 内亦 可, 地 面用 塑 料膜 铺地 , 铡短 的秸 秆 逐层 压 实, 成直 径 将 堆 为 3~5 高 1 2 的馒 头状 圆椎体 , 塑料 膜 盖 m, . 5~ m 用
理必须 重视 的 问题 。 51 褐斑 病 .
褐斑病是 苜蓿生长过程 中的常见病 , 防治方 面 在 的措施是 () 1选择抗病品种 ;2发病后尽早 刈割利用 ; ()
() 3对种子 田采用百菌清和多菌灵可湿剂等喷洒。 52 苜蓿锈 病 .
病初期可喷 120的波尔多液 , %福美双按说明 : 0 5 0 使用。
严 , 从上 而下 堆压用 4 再 0~5 c 的湿土 。 0m 冬季在 周 围堆压 杂草 及秸 秆 , 以防冻 结 。其 它 技术 与青 贮 池 青贮 相 同。该 方法贮 量有 限 , 存时 间不 宜过长 , 保 适 于小 规模养 牛 户 。
5 病 虫 害的 防治
青贮饲草经过 4 d 5 后便可使用 。开池使用时 , 先将池面的覆土及草除掉 , 如果最上层的青贮饲料 变成 黑 色 , 则弃 之 不用 , 后 分段 分 层取 用 , 后封 然 取 严层 面 , 防止二 次 发 酵 ; 品质 好 的青 贮 料呈 黄绿 色 , 有 芳 香 味或 酸 味 , 质地 柔 软 可 口 ; 黑 褐 色且 带有 呈 腐臭 味或 干燥 发霉则 不 宜用来 喂 牛 。饲 喂时 由少 到 多 , 渐 增 加 , 用 时 由多 到少 , 渐 减 少 , 止应 逐 停 逐 防 激 。取 出的青贮 饲料 应 当天用 完 , 不要 留置过 夜 , 以 免变 质 , 喂青 贮料 5 g10 g w核定 。 按 k/0 k . b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一、玉米秸秆青储技术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可以很好地保存其养分,而且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同时,制作青贮料比堆垛同量干草要节省一半占地面积,还有利于防火、防雨、防霉烂及消灭秸秆上的农作物害虫等。

制作青贮料的技术关键是为乳酸菌的繁衍提供必要条件:一是在调制过程中,原料要尽量铡短,装窖时踩紧压实,以尽量排除窖内的空气。

二是原料中的含水量在75%左右(即用手刚能拧出水而不能下滴时),最适于乳酸菌的繁殖。

青贮时应根据玉米秸的青绿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洒水。

三是原料要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一般玉米秸秆的含糖量符合要求。

青贮玉米秸秆方法甚多,这里仅介绍最基本的一般青贮法,便于广大农村普及推广。

1.挖窖选择土质坚实,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雨水不易冲淹的地方建造青贮窖。

窖形一般有圆形与长方形之分,窖壁平直光滑,不透水,不透气。

窖的宽度一般应小于深度,较好的比例是1:1.5-2,利于原料本身重量将其压实,并能降低损耗量。

窖的大小应根据青贮数量及养畜头数来决定,圆形的一般直径在1.7-3米之间,深度以3- 4米为宜,底部要呈锅底形。

规模养畜场宜采用长方形窖,宽度在1.7-3米之间,深度以2.3-3.3米为宜,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

长方形窖的边角应呈圆形,以利原料的下降和压实。

为减少青贮料的损失,窖底和四周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2.计量青贮窖容量的计算,应根据原料的含水量与切碎程度,先掌握单位体积(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 (如玉米秸在含水量少的情况下,切得细碎的每立方米重量为430-500公斤;切得较粗的为380-450公斤),然后乘以窖的容积(圆形窖是3.14x半径2x窖深;长方形窖是窖长X窖宽X窖深,单位均为米),即得出窖内青贮料的重量(公斤)。

3.制作青贮原料最好当天割当天贮。

装窖前检查窖底与壁是否铺好“垫底”,窖边是否铺好芦席(防原料受污染与泥土进入窖内),而后开机铡草 (切碎长度不应超过3.3厘米),边铡碎边装,尽量避免切碎的原料在窖外暴晒过久。

玉米秸青贮制做方法与技术

玉米秸青贮制做方法与技术

玉米秸青贮制做方法与技术(一)青贮原理收割后的青贮原料附生着各种微生物,其中有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如露天堆放)以腐败菌为主的好氧微生物就会迅速繁殖,使青贮原料腐败变质不能做饲料利用,如及时贮入青贮设备内,造成厌氧环境,那么以乳酸菌为主的厌氧微生物,就会迅速繁殖造成酸性环境并抑制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原料的养分得以长期保存下来,便于家畜利用。

(二)青贮种类1、全株青贮全株青贮是指利用种植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如吉单4011、吉引704、吉单7号、吉单4088等在玉米乳熟期至蜡熟初期全株收获制做青贮。

其特点是植株高大、茎叶繁茂,营养成份含量较高,每公顷产量为6—7公斤。

是国内今后很有开发潜力的一种饲料资源。

2、鲜秆青贮鲜秆青贮是指利用种植的普通商品粮玉米,在子实基本成熟后,茎、叶近一半是绿色时提前收割,完全用茎叶制成的青贮。

其特点是对粮食减产影响不大,约3—5%,而制成的青贮料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都较高,是国内目前比较容易推广的一项技术。

3、青贮方式青贮方式有多种,如青贮塔、青贮窖、青贮壕、青贮堆、青贮袋等。

但就目前,农家饲养规模和利用条件而言,还是利用青贮窖比较实用。

青贮窖建圆形或长方形均可,永久性青贮窖可用石头、砖、混凝土建成,半永久性青贮窖只是一个土坑。

青贮窖的大小由家畜饲养量而定,一般一立方米青贮窖可贮存青贮料500—600公斤。

以羊为例,如饲养50只羊,从11月份至下年6月份,共8个月喂青贮,按每只羊每天喂3公斤计,建一个70立方米的青贮窖即可。

以育肥牛为例,如饲养15头牛,每头牛每天喂15公斤,育肥期120天,共需青贮料27吨,建一个54立方米的青贮窖即可。

4、青贮制做(1)切碎与装填。

玉米秸青贮理想的切碎长度为0.5—1.2厘米,在把青贮原料装入窖之前,要将已用过的青贮设施清理干净。

一旦开始装填青贮料就要迅速进行,以避免原料被好氧菌分解以至腐败变质,一般装填料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制做一窖青贮,最好在5天内完成,总之,装填时间越短,青贮的品质越好。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技术

青贮前原料的切碎,目的有两个,一是便于青贮时压实以排除原料空隙中的空气;二是使原料中含糖汁液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乳酸菌的迅速繁殖和发酵,提高青贮料的质量。
原料的切碎,常使用青贮联合收割机,青贮料切碎机,也可用滚筒式铡草机,根据原料的不同,把机器调节到粗切和细切的部位。
原料的切碎程度按饲喂家畜的种类和原料的不同质地来确定,一般切成2—5厘米长度,一般说来,含水量多,质地细软的原料可以切得长一些,含水量少质地较粗的原料可以切得短一些,凋萎的半干饲草和空心茎的饲草要比含水分割后的青贮原料经适当晾晒之后,要及时运到铡草地点,若相隔时间太久,易使养分损失较多。
四、切短:原料运到后要及时用铡草机切短,青玉米秸1至2厘米,鲜地瓜秧和苜蓿草2厘米至4厘米, 切的越短,装填时可压的更结实,有利于排除其中的空气, 缩短青贮过程中微生物有氧活动的时间。此外, 青贮原料切得较短,也有利于以后青贮饲料的取挖,牲畜也便于采食,减少浪费。
青贮原料的填装,一是要快速,二是要压实,一旦开始装填,速度就要快,以避免原料在装满和密封之前腐败。一般说来,既使是大型的青贮建筑物,也必须在两天内装满,压实。
青贮料装填时,原料切碎机最好设置在青贮设备的近旁边,还应尽量避免切碎原料的曝晒。青贮设备内应经常有人将装入的原料耙平混匀,原料装入圆形青贮设备时要一层一层地铺平;装入青贮壕时可酌情分成几段,顺序装填,广大农民多采用分段收割法,即人工收刈青贮作物,运回青贮窖附近用切碎机切碎入窖、压实、密封。
一、选择合适的青贮原料
二、适当晾晒:如果收割后的上述青贮原料水分含量较高,可在田间适当摊晒2至6小时, 使水分含量降低到65%至70%左右。
要使青贮原料的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即含水量在65%至70%),首先,青贮作物应在近期内收割( 即全株带穗青玉米要在整棵下部有3至4个叶变成棕色;单纯青贮玉米秸时,要在玉米基本成熟,玉米秸有一半以上青叶时)。其次, 如果原料水分含量过多,可适当晾晒后再贮或适当掺入粗糠、粉碎的干草等,来调节含水量;如果原料含水量过少,可适当均匀的撒水或适当掺入含水分多的青绿多汁饲料。合适的含水量应是用手用力握紧原料,手指缝露出水珠而不往下滴为宜。

玉米秸秆的揉丝青贮方法

玉米秸秆的揉丝青贮方法

玉米秸秆的揉丝青贮方法青贮饲料是喂养牛、羊等大牲畜的理想饲料。

玉米秸秆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揉丝软化、打捆压实、包膜青贮处理后,秸秆柔软、适口性好、采食率高、便于贮运,是秸秆综合利用作畜牧饲草开发的有效途径。

1.工艺流程秸秆存放呻晾晒呻机械揉搓呻添加菌种呻打捆压实-裹包存放。

2.技术要点(1)青贮原料选择收穗后的玉米秸秆,去除杂物。

要求秸秆的含水率在45%~60%之间。

玉米收获后秸秆水分含量较高,需晾晒;玉米干秸秆则需适当加水以达到一定湿度。

(2)挤丝揉搓选用RC500型揉搓机对秸秆进行压扁、挤丝、揉搓等精细加工,破坏秸秆表面的硬质茎节,使秸秆成柔软的丝状物。

(3)添加菌种秸秆揉搓成饲草后,不宜保鲜存贮,一般袋装70天后就会发霉变质,而添加菌种后,不仅可确保饲草营养品质,增加柔韧、膨胀度,且带有浓郁果香。

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菌剂倒入200毫升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

经复活处理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后使用。

配置菌液时,要将复活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然后将其均匀喷洒在秸秆草丝上,充分搅拌便可。

喷洒菌液水时,应掌握喷洒的数量,使秸秆含水率在45%~60%之间,过湿易烂包,过干效果不佳。

(4)打捆压实主要是将物料间的空气挤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秸秆的氧化。

一般草捆容重为500~600千克/立方米,压缩率40%左右。

可选用MK5050-C型青贮圆捆机完成该工序。

(5)包膜草捆需用专门青贮塑料拉伸膜包裹,使其处于一个最佳的密封发酵环境,经3~6周,最终完成乳酸型自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

包膜工序可由YBS~5050型圆捆包膜机完成。

上述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秸秆青贮过程的有氧阶段,否则既损失养分,又影响质量。

玉米秸秆青贮的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的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的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玉米秸秆的切碎:为了保证无氧环境形成,玉米秸秆必须切碎,长度以2至3厘米为宜。

小规模青贮池可人工铡碎;大型青贮池必须用切碎机切碎;玉米全株青贮,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大型青贮联合收割机直接到玉米地里收割。

2、玉米秸秆的填装:在填装时必须集中人力和机具,尽量缩短原料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填装越快越好。

小型池应在1天内完成,中型池2-3天,大型池3-6天。

填装前,先将青贮池打扫干净,池底部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秸秆或软草,以便吸收上部踩实流下的汁液。

大型青贮池从一端开始装起,用推土机推压结合,逐渐向另一端,以装至高出池口1米左右为宜;小型青贮池从下向上逐层装填,每装30厘米人工踩实1次,一直装满青贮池并高出池口70厘米左右。

青贮饲料紧实度要适当,以发酵完成后饲料下沉不超过深度的8-10%为宜。

在装填时,适当添加0.5%的尿素和0.3%的食盐,能明显提高其营养价值。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玉米秸秆青储技术就是将尚未老化的玉米秸秆经特殊处理技术保存起来,以便于用作秋冬季节的家畜饲料,能将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存的近乎完好如初,让牲畜在冬天里也能享受到夏天的绿意、入秋的草香,这一技术具体应用在禾本科与豆科类的植物上。

收获工艺我国农区在调制玉米青贮饲料时,收获玉米所采用的工艺多数是以分段收获为主,即人工将玉米植株割倒后,用畜力或其他运输机械运到青贮设施旁,再由人工输送给铡草机,经加工切碎后,装入青贮设施进行青贮。

这种收获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整个作业分几个阶段完成,并以人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青贮过程一般需要3~5天。

而联合收获工艺,则是利用专用的青饲料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玉米植株的切割、输送、切碎及将切碎物装入饲料拖车等作业。

拖车将饲料装入青贮设施,经压实密封,就完成了玉米青贮的全部工艺过程。

原料采收为了兼顾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好将含糖分较高的易于青贮的饲草类与含蛋白质丰富的不易青贮的豆科草类混合青贮,青贮的配制比例,禾本科与豆科为2:1或1:1。

清理准备根据青贮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青贮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清理,除去脏土、剩余的原料等,泥土脱落的地方应加以修补。

确定补水以青贮原料含水率65%为准,不足部分需补加到量。

例如:含水40%的玉米秸秆在青贮时需加水(以1吨计),1000;65%-1000;40%=250千克,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新收获的青草(秸秆)含水量超过70%,应稍加晾晒或加入含水量少的干草粉等物质使其水分降到65%左右。

原料处理青贮前应将原料粉碎、切短,目的有三,其一是便于压实,排净物料中间的空气。

其二是增加接种剂和物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迅速繁殖。

其三是使原料中的汁液充分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提高青贮的质量。

原料切碎的程度应根据饲喂家畜的种类、原料的品质来确定。

一般含水量大的青绿原料可以切的长些,饲喂大牲畜的草料可以切的长些,含水量小的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可以切的细些,或打成细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08-1-18 9:07:55 被阅览数:1396 次来源: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文字〖大中小〗
DB62/T1438—2006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玉米秸秆青贮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青贮原料、青贮设施、青贮技术、启用、品质鉴定和饲喂注意事项。

本规范适用于甘肃省玉米种植区各类饲养场及农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647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
DB62/T798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
DB62/T799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饲料青贮
把新鲜的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青贮塔、窖或其它密闭容器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成一种多汁、耐贮、可供全年喂用的饲料的调制方法。

3.2 饲料添加剂
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3.3 日粮
一个个体饲养动物在一昼夜(24h)内所采食的总饲料组分的数量。

4生产环境条件
4.1水源、空气质量
水源、空气质量、生产技术应符合DB62/T798和DB62/T799的要求。

4.2环境条件
青贮制作环境和原料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DB62/T798要求。

5 青贮原料
5.1 全株玉米
在果穗达到乳熟期,刈割全株用来专做青贮饲料的玉米。

5.2 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
收获玉米果实后的玉米秸秆,应在玉米秸秆上多保留绿色叶片时青贮最佳。

6 青贮设施
6.1 青贮窖(壕)
6.1.1
窖址。

青贮窖(壕)址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土质坚硬,排水良好,避
风向阳,距畜舍较近,四周有一定空地的地段。

切忌在低洼处或树荫下建窖,并避开交通要道、路口、粪场、垃圾堆等。

6.1.2
窖(壕)形式。

青贮窖(壕)的底部应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依据地下水位状况确定窖(壕)的形式。

地下水位低采用地下式,地下水位高可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上式。

6.1.3 窖形与大小。

根据地形、畜群种类、数量和原料情况确定窖形与大小。

6.1.3.1 窖形。

根据容积确定青贮窖形状。

容积较大选长方形窖,容积小选圆柱形窖。

6.1.3.2
窖的大小。

长方形窖宽度一般以2.5m~3.0m为宜,深度以3.0m为宜,长度以原料多少而定,但不宜超过25.0m。

且上口宽稍大于下底宽。

圆柱形窖直径以2.0m 为宜,深度以3.0m为宜。

窖壁应平滑。

长方形窖的宽度,圆柱形窖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窖的深度。

6.1.4 容量。

计算公式:
圆柱形窖的容量(t)=π×半径2(m2)×深(m)×青贮玉米秸秆0.5t~0.6 t /m3
长方形窖的容量(t)=长(m)×宽(m)×深(m)×青贮玉米秸秆0.5t~0.6 t /m3
6.1.5 建筑结构。

根据经济条件和土质状况选择砖水泥结构,石块水泥结构,砼结构或土质结构。

6.1.6 质量要求。

6.1.6.1
青贮窖(壕)应在青贮前1d~2d(天)准备好。

若用旧窖(壕),应进行清理修补。

窖壁应光滑平直,不透气,不透水,四角呈弧形,窖底呈锅底状。

6.1.6.2
用土坯制成的地上式或半地下式青贮窖,地上部分窖壁外侧与地面所成之直角三角形内回填土石踏实,其斜边与地面成45°角,且不宜过高。

6.2 青贮塔
为砼结构永久性塔形建筑物,塔顶圆形,上部有顶,内壁用水泥抹光,在塔身上、中、下间隔2m开0.6m×0.6m窗口,装时关闭,取空时敞开,原料由顶部装入。

一般高度12m~14m,直径3.5m~6m。

适用于大型奶牛场。

6.3 地面堆贮
地面堆贮利用高燥、平坦的地方,屋内亦可。

一般堆高1.5m~2.0m,堆宽1.5m~2.0m,堆长3.0m~5.0m。

贮量有限,保存时间不宜过长,适于小规模畜群。

7 青贮技术
7.1 原料准备
7.1.1 清选。

剔出带有泥土的玉米根和腐烂变质的玉米秸秆。

7.1.2 切碎。

用机械切碎,切碎长度不应超过2cm。

7.1.3 调整湿度。

含水量应在65%~75%之间,用手握紧切碎的玉米秸秆,指缝有液体渗出而不滴下为宜。

7.1.3.1
玉米秸秆含水量不足时,可在切碎玉米秸秆中喷洒适量的水,或与水分多的青贮原料混贮。

若3/4的叶片干枯,青贮时每100kg需加水5kg~10kg。

7.1.3.2 原料含水量过大,可适当晾晒或加入一些粉碎的干料,如麸皮、草粉等。

7.1.4
添加剂使用。

为了提高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或改善适口性,可在原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

添加剂必须与原料混匀。

喂牛、羊的青贮玉米秸秆可加尿素,也可加入食盐。

尿素的添加量为玉米秸秆总重量的0.3%~0.5%,食盐的添加量为玉米秸秆总重量的0.10%~0.15%。

7.2 装填
7.2.1 在不影响籽实产量的前提下青贮用玉米秸秆应提前收获,做到边收边运,边运边铡,边铡边贮。

7.2.2 装贮前应在底部铺垫15cm~20cm厚的秸秆。

7.2.3 土窖或未上水泥面的砖窖,在窖底及窖壁铺衬一层塑料薄膜。

7.2.4
将铡碎的玉米秸秆逐层装入窖内,每装20cm厚时可用人踩踏、石夯、履带式拖拉机压等方法将原料压实,特别注意将窖壁四周压实。

7.2.5 原料装至高出窖口30cm~40cm,使其呈中间高周边低,圆形窖为馒头状,长方形窖呈弧形屋脊状。

7.2.6 圆柱形窖或小型容积窖应在1d(天)内装完。

在装填过程中避免雨水进入窖内。

7.3 密封
密封前,在原料上面铺一层厚20cm~30cm的秸秆,或用塑料薄膜将玉米秸秆完全盖严。

在秸秆或塑料薄膜上从周围开始自下而上压一层厚40~60cm的湿土,打实拍光。

7.4 检查
为防止雨水渗入窖内,青贮窖四周距窖口50cm处挖20cm×20cm 的排水沟。

贮后经常检查,发现下沉或有裂缝,及时修整,填平封严。

地面堆贮注意防鼠,发现有破洞,及时修补。

8 启用
8.1 启用时间
封口贮存45d(天)后,便可启封。

8.2 启用方法
8.2.1
圆形窖、青贮塔自上而下剥掉覆土,揭去塑料薄膜或去掉秸秆,分层取喂,取面要平整,每次取料厚度不小于5cm,取后及时盖好薄膜或秸秆,防止料面暴露,产生二次发酵。

8.2.2
长方形窖4~6月份应自北端启用,11~3月份应自南端开始启用。

用8.2.1方法剥去覆盖物后,从青贮料横断面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取到底,以此为起点向里每次取用,直至用完。

8.2.3 地面堆贮玉米秸秆,应首先利用,其次再启封青贮窖(壕)、青贮塔。

8.3 注意事项
青贮窖启封后,应连续使用直到用完。

切忌取取停停,以防霉变。

开窖后加强管理,防止暴晒、雨淋、结冰及混入泥土。

严禁掏洞取料。

每次应取足畜群一天用量。

取出后不宜放置过久,以防变质。

9 品质鉴定
9.1 上等青贮玉米秸秆
颜色呈绿色或黄绿色,具有浓郁酒香味,质地柔软,疏松稍湿润,pH值为4.0~4.5。

9.2 中等青贮玉米秸秆
颜色呈黄褐色或暗褐色,稍有酒味,柔软稍干,pH值为4.5~5.0。

9.3 劣等青贮玉米秸秆
颜色呈黑褐色,干松散或结成粘块,有臭味,pH值大于5.0。

禁止饲用。

10 饲喂注意事项
10.1 只有上等或中等的青贮玉米秸秆才能饲喂家畜,劣等青贮玉米秸秆不能饲喂家畜。

10.2 初喂青贮玉米秸秆时,数量应由少到多或与精料及其它习惯性饲料混合饲喂。

如家畜出现拉稀,可酌减喂量或暂停数日后再喂。

10.3 质地不好或冰冻的青贮玉米秸秆不能饲喂怀孕家畜。

10.4
青贮饲料的喂量一般不应超过日粮总量的1/2,奶牛及肉牛的喂量可达日粮总量的3/4。

根据饲喂实践,各种家畜青贮玉米秸秆用量如下:乳牛15
kg ~20kg/ d(天)·n(头),肉用牛8 kg ~12kg/ d(天)·n(头),役牛10 kg ~15kg/
d(天)·n(头),犊牛3 kg ~5kg/ d(天)·n(头),马5 kg ~10kg/ d(天)·n(头),羊1.5
kg ~2.5kg/d(天)·n(只)。

10.5 饲喂奶牛应在挤奶后进行,切忌在挤奶房内堆放青贮玉米秸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