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打油的故事
四十个精彩育人小故事

四十个精彩育人小故事(1)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回文诗

• • • •
• • • • •
• 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
拜访秦观。家人告诉 苏轼,他出外游玩, 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 里去了。于是苏轼写 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 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 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 轼。信上的14个字排 成一圈: •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借字回文体
一朝权在手
`
欣赏回文诗: • 逐句回文体 • 倒句回文诗 • 倒读成词的回文诗
• 丁药园有一首写青年男女之情的《菩萨蛮》词,
逐句回文,真挚别致,反复吟味,情趣自见: • 下帘低唤郎知也,也知郎唤低帘下。 • 来到莫疑猜,猜疑莫到来。 • 道奴随处好,好处随奴道。 • 书寄待何如?如何待寄书。 是这样写的: •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 •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 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月移西楼更鼓罢(不打鼓), 渔夫收网转回家(不打鱼). 卖艺之人去投宿(不打锣), 铁匠熄炉正喝茶(不打铁). 樵夫担柴早下山(不打柴), 飞蝶团团绕灯花(不打茧). 院中秋千已停歇(不打秋千), 油郎改行谋生涯(不打油). 毛驴受惊碰尊驾, 乞望老爷饶恕它。
州官听后拍案称绝,当即传放了朱淑珍的父亲,并还其毛驴.
唐 伯 虎 点 秋 香
• 析字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 藏头诗: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
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 • 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宋代才女朱淑珍的父亲在一次骑驴进城时,不慎将州官撞倒在地,州官大怒,即把 朱淑珍的父亲抓进衙门问罪. 朱淑珍得知消息后即去衙门为其父求情,州官早就知道朱淑珍是个闻名的才女,便 说:"世人都说你的一个作诗能手,今天你若能道出8个"不打"的诗句,同时又不能 提及一个"打"字,本官即赦你父亲无罪,且交还驴子于你."当时天近黄昏,州官便 说以''夜''为题作诗.只见朱淑珍略加思索便当堂吟诵起来:
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3篇

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3篇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1—名妇女漫不经心地将汽车停在禁止停车的指示牌下。
交通警赶忙跑到她的车前,问:"夫人,您知道这个指示牌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妇女回答,"如果你对它有兴趣的.话不妨去问问路旁小摊的女售货员。
"【感悟】:惯于我行我素的概很少认为自己会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
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2一个"盲"乞丐在墙角向路人请求施舍。
当没有路人时,他便把地上的硬币逐个拾起,然后放进衣袋。
"你别装相了!"一个路人识破了他的诡计,愤怒地说,"你根本就不是盲人。
""是的,先生。
我只是来替换每天总是坐在这里的那个真正的盲人,他今天去看电影了,所以请我来替换他。
我实在不是盲人,我只是—个哑巴。
"感悟:为了掩盖一个谎言,人往往不得不再说一个谎言。
结果陷入谎言的大海不能自拔,也就无法摆脱永无休止的痛苦和烦恼。
人还是真诚一点好,最起码能得到心灵上宁静和心理上的和。
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3有一天晚上,丈夫吃请回来,高兴地对妻子说:"今天我们公司的经理请一部分职员吃饭,大家都开怀畅饮,席间,经理拿出三瓶威士忌,对大家说:'在座的诸位,你们谁一生中从没有背叛过自己的妻子,这三瓶酒就归他所有',结果没有一个举手,你说奇怪吗?"妻子听后好奇地问:"那你怎么不举手?"丈夫慌张地说:"你是知道的,我向来喜欢喝啤酒,而不喜欢喝威士忌。
"【感悟】:想得到太多,不满足于眼前,或者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终于有很多人选择了不去诚实地面对他人。
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3篇扩展阅读幽默搞笑哲理7个小故事3篇(扩展1)——幽默哲理小故事幽默哲理小故事幽默哲理小故事1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她的睡床就会摇动。
有哲理的笑话小故事

有哲理的笑话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他在一座寺庙里跟着老和尚修行。
这个小和尚非常勤奋,每天都早早起床念经、打扫寺庙,对待修行的事情十分认真。
有一天,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我们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呀?”老和尚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徒儿,你先去把后院的水缸装满水。
”小和尚虽然不明白师傅的用意,但还是乖乖地去提水了。
小和尚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累得气喘吁吁,可水缸还是没有装满。
他有些不耐烦地跑回老和尚面前说:“师傅,这水缸太大了,我怎么都装不满。
”老和尚看着他说:“你觉得累了,就先休息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又继续去提水,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水缸还是差一些才满。
小和尚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脸委屈地说:“师傅,我真的装不满这水缸。
”这时,老和尚走到他身边说:“徒儿,你看看水缸里现在有多少水?”小和尚看了看说:“虽然没有满,但也有不少了。
”老和尚摸了摸小和尚的头说:“修行就像这装水的过程,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圆满,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不是吗?”小和尚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又累又渴。
它看到前方有一个水瓶,瓶里有一些水,可是瓶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
乌鸦想了很多办法,它试着把瓶子撞倒,可是瓶子太重了。
它又试着用爪子去够水,可还是够不着。
就在乌鸦快要绝望的时候,它突然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于是,乌鸦灵机一动,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终于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多动动脑筋,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给您讲一个。
有一天,张三和李四一起去爬山。
他们爬了很久,终于爬到了山顶。
张三兴奋地大喊:“哇,风景真美啊!”李四却愁眉苦脸地说:“唉,山这么高,下去可怎么办呀?”张三笑着说:“别担心,既然我们能爬上来,就一定能走下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像李四一样,只看到困难和挑战,却忘记了自己曾经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_卖油的老翁

从前,有个卖油的老头经过一个大庄园时,看到三兄弟在演练箭法,旁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三兄弟个个精神抖擞,骑在马上,搭弓射箭。
箭弦响动处,箭镞往往十有八九正中靶心,引得周围的人们喝彩,唯独这位卖油的老头只是会心笑了一下,并没有任何表示。
卖油老头儿的举动被兄弟中的老三看在眼里。
他马上来到老头面前,说:“大胆老头子,你竟敢看不起我家兄弟的箭法么?”
卖油老头沉稳地说:“不敢,不过,小老儿自以为这也没什么了不起。
”
“嗯,难道你也有百步穿杨的射箭本领么?”老三气恨恨地问。
“射箭本领我是没有,不过倒是有一项雕虫小技可以献丑。
”卖油翁说着,从腰间取出一枚小铜钱放在一个空瓶嘴上,然后用盛器取出缸里的油,离开有三尺多高,让油徐徐地流成一条细线进入瓶子里。
瞬时间,瓶子已盛满了,而瓶嘴的铜钱竟连一滴油也未沾上。
卖油老头淡淡地对惊奇不已的年轻人说:“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
告诉孩子
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平凡也会变得不平凡。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敬业与乐业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敬业与乐业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敬业与乐业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课前学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梁启超其人其文;2、通读课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3、查阅相关资料,把文中涉及的古文名言警句摘录下来,并尝试用现代汉语写出它们的大意。
课堂学习:一、故事导入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听完,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听故事的最大感受,并简单解释。
故事:一位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打油。
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小和尚别打翻了油罐洒了油。
小和尚一路上小心谨慎,一直盯着油罐,可到山上时,油罐里的油还是所剩无几。
第二次,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去打油的路上,顺道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但不要误了回来的时间。
小和尚提着油罐,一路倾听鸟语领略花香,回到山上的`寺庙时,居然一滴油也没有洒落。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过渡: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总在提倡的“专心”竟没有带来好结果?是故事骗了我们还是我们理解错了故事?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二、通读课文,概括每一段落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提纲。
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善一份用作全班交流的提纲。
三、精读文章内容,赏析论据在文中的表达效果1、过渡:条理清晰的结构层次有助于我们认识、把握作者的观点。
但是要是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充足的材料加以支撑。
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呢?给出示例: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两件事,证明人的地位有高下,但“凡职业”“其性质都是可敬的”。
《高老庄收服猪八戒》读后感200字_读后感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600字_600字读后感做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应该给她怎样的“幸福”童年?我想这是很多父母考虑过的问题。
当我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看见小学生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习四处“奔波”,我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我有我的教育理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当我的孩子快乐的跨入小学的校门,看见有的家长们喊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无法理解!因为我有我的教育观,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学习生活!但是,当我周末还快乐地象小鸟一样,带着我的孩子到处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当我时不时沮丧着,看着孩子在学校里的一次次成绩的时候,我开始犹豫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了。
现实似乎让我迷失了原来的方向。
我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好似掉进了万恶的“漩涡”,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唐老师在孩子作业上的批语——“太多了吧!会增加孩子负担?!”(前一天我给孩子的听写作业,整整三张纸!)这让还沉浸在对孩子听写结果不满的我,顿时有了一些不知所措。
翻开“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其中“小和尚打油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厨师的苛刻要求,给小和尚带来无比紧张,结果油洒了一半;而老和尚注意的是过程,结果小和尚心情放松,碗里的油一滴未洒。
”我恍然大悟,想起唐老师的批语,在孩子作业的签字栏欣然写下:“唐老师,您好!昨天确实给孩子听写太多了……但孩子坚持的态度让我感动!……我觉得您是从关心孩子长远发展来考虑的,是正确的提醒,所以我一定听取您的建议!谢谢您!祝您全家幸福安康!”我想这就是唐老师和卢勤的书给我带来的改变。
当我看见孩子的分数,我不再一味地责备,而有了一份坦然,因为毕竟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
那么,我的孩子应该如何成长?我应该给她怎样的幸福童年呢?有一次,班主任唐老师因为改错了我女儿的试卷,在班级群里表示歉意。
打油诗讲段子,老典故新禅意

打油诗讲段子,老典故新禅意原创蒋旭光节日福多多 2019-02-16 22:20蒋旭光,文化圈里最能写打油诗的、打油圈里最有文化那个人。
专注于把国学经典用打油诗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01进了好团队,干活别怕累;翅膀练结实,时来好起飞。
典故新注:有僧人请教常兴禅师怎么做才能成为六祖慧能大师的学生,禅师回答说,就像北雁想南飞,先把翅膀练结实,秋天到了起飞就是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怀疑你缺心眼。
02刚进某某群,算是一新人;个个招呼罢,该干啥干啥。
典故新注:有僧人到山林寺院请教初次禅师,正好赶上用斋时间,禅师直接问他吃过了没有,回答吃过了,禅师接着说,那就去洗碗吧!此僧人即可有所领悟。
03代谢是天理,拉屎是大事。
挑战憋极限,人比屎先死。
典故新注:有僧问禅师学习新东西为啥特别难,禅师回答说,就像拉屎,光吃不拉你试试。
意思是要把心里的各种脏东西和执念处理干净。
04吃饭好好吃,喝茶认真喝。
一路好风景,千万别错过。
典故新注:有僧人请教文钦禅师什么是平常心,回答说“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
”05酒香不愁卖,货美客来勤;只要有内涵,总有欣赏人。
典故新注:有人问禅师,怎么样招待客人最合适,禅师回答说“金果朝来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归。
”06少壮不学习,千金散尽快。
无论富几代,金山不愁败。
典故新注:有人问禅师怎么样做才算按规律办事情,禅师回答说,酷似农夫,春天不耕种,秋天就肯定没收成。
08冷漠兼无趣,不过"亲"回复;懒得搭理你,热脸冷屁股。
典故新注:有和尚问禅师一连串连珠炮模式的问题,禅师很不爽的回答说:“亲,能不能一个一个的问?”“亲”的称呼唐朝就有,比现在的网络用法早了一千二百年以上。
09张口就不对,不说也是错。
到底说不说,尼玛真搓火。
最是犯难处,人鬼烩一锅。
典故新注:有人请教禅师,如何说话才能保证不伤人,禅师回答用诗作答说:“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意思是说,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鬼都在就尽量不说,非说不可的话,就慎重选择胡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让小和尚去打油,给了他一个钵子,并且一再地叮嘱这个小和尚:“千万别洒了,千万别洒了!”这个小和尚就非常紧张了,回来的路上紧紧的盯着这个钵子的油,一会儿洒一点,一会儿洒一点,一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油撒了一半。
回到寺里时,那钵油连一半都不到了。
后来又有一次,另外一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外面山都绿了,路边的花也开了,挺美的,你去看一看吧。
顺便呢,帮我捎壶油回来!”这次回来的路上小和尚的心情特别的好,到寺里时,那钵油还是满的!这是一个故事,可是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在做事时需要一个平和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