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写作基础——第一章
歌曲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歌曲写作基础教学大纲歌曲写作基础教学大纲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时间:2010-04-27 浏览: 62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歌曲分析与写作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掌握歌曲写作基本规律而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在音乐创作及音乐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将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等知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基础科目。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理论体系以及歌曲的发展历史。
2.掌握歌曲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以及各类歌曲的创作特征。
3.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各类歌曲,并且指导写作实践,解决写作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1.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2.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实践训练。
(至少每周一首习作,背诵一首名歌。
)3.结合各章教学内容,分析大量作品,以加强和巩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平时成绩不少于5次,占总成绩的20%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五、教学时数本课程总计56 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 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歌曲分析与写作的学科性质和教育目的2.了解歌曲的发展历史。
3.了解歌曲的分类及各类歌曲的艺术特征。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内容] 1.歌曲分析与写作在音乐创作及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2.歌曲的发展历史。
3.各类歌曲的艺术特征。
4.歌曲的演唱形式。
第二章歌词( 6 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歌词的艺术特点。
2.了解歌词的文学特点。
3.学会分析歌词。
[教学内容] 1.歌词与曲调的关系。
2.歌词的艺术特征。
3.歌词的韵辙表现及押韵方式。
4.歌词的写作手法。
第三章曲调的基本构成( 6 学时)[教学要求] 1.掌握曲调的基本构成。
歌曲写作(一)教案音乐学

课题歌曲的体裁与演唱形式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各种体裁、演唱形式以及各种音色的特点及音域、音区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充分调动和发挥演唱者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音色特点及音域教学难点音域范围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歌曲的体裁歌曲的体裁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艺术特点划分如下:(一)、抒情歌曲抒情歌曲一般是指歌词描写细腻、音乐色彩明亮柔和、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舒畅自如的歌曲。
1、颂歌颂歌,是指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英雄人物、歌颂理想和美好生活等内容的歌曲。
音乐特点:宽阔明亮、气势浩大、富有激情;旋律起伏较大,常运用向上的大跳进行;节奏舒展开阔,速度中庸或较慢。
代表作品:王世光《长江之歌》、郑秋枫《我爱你,中国》、王佑贵《春天的故事》等。
2、民谣体抒情歌曲民谣体抒情歌曲,是指在音乐上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常以民歌素材为基础进行改编和创作的歌曲。
音乐特点:多采用五声调式或五声性七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线条流畅;节奏律动比较平稳。
代表作品:铁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阿拉腾奥勒《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红梅赞》、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3、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指歌词内涵深刻,旋律写作精致,情感刻画细腻,钢琴或乐队与声乐并重的抒情歌曲。
代表作品:赵元任《叫我如何不想他》、贺绿汀《嘉陵江上》、陆在易《祖国啊,慈祥的母亲》等。
4、通俗歌曲通俗歌曲,是指表达人们的自我心理感受,比较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歌曲。
音乐特点:常用电声为主兼有其他乐器的伴奏形式。
代表作品:王立平《大海啊,故乡》、台湾校园歌曲《龙的传人》、谷建芬《烛光里的妈妈》、张丕基《乡恋》等。
(二)、队列歌曲队列歌曲,是指旋律明快、情绪昂扬,结构规整,节律鲜明,速度适合于队列行进步伐的歌曲。
多以集体群像为特征,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代表作品:聂耳《义勇军进行曲》、黄准《娘子军连歌》、麦新《大刀进行曲》等。
歌 曲 写 作 基 本 知 识

歌曲写作基本知识讲座2010.12----2011.03大家好!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黄冈艺术学校的音乐教师,水平不高,态度很好,大家就叫我江老师吧。
大家都是自己学校的骨干老师,中坚力量,都很忙,你们学校的领导难得放你们出来学习一次。
希望你们这次出来,有所收获。
这次的校园歌曲写作班,是市教科院曾主任亲自督办的,她很辛苦,为办这个班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工作,大家应该感谢她才是。
是她提供了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也应该感谢她。
校园歌曲是当今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
广义的校园歌曲,应该包括校园爱国歌曲、传统校园歌曲、校园流行歌曲、校园民谣、校园情歌以及校园艺术歌曲等等,后面会讲的。
校园歌曲其实是歌曲艺术门类中的一个品种,校园歌曲并没有她单独的、专门的作曲法,因此,学习校园歌曲写作,也就是要从学习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开始。
校园歌曲写作,只是这次安排的内容当中的一部分。
第一讲:学习歌曲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或者说,学习歌曲写作,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基本素质和能力?学习歌曲写作,或者说,应该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想做一件事,不难。
想做好一件事,就有点难。
学习写歌,就像我们打乒乓球、下象棋一样,上手很容易,但要打出高水平,并且参赛拿个奖杯、奖牌,那就需要花一番功夫了。
同样,学写歌并不难,但要写好就不易了。
不会写,不要紧,从不会写到学着写,再到写得好,有一个知识积累、逐步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
对于不会写歌的朋友来说,现在,就是学着写歌的开始。
学习歌曲写作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基本素质,概括起来,不外乎下面几点:第一,要热爱生活,会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平时,在生活中要多看、多听、多分析,扩大视野,增加生活积累。
不但要对各种人、各种事善于观察、分析,还应对美好的大自然有更深的了解。
只有这样,当你想写有关题材的歌曲时,才不至于脑子空空,毫无联想。
有了生活体验,又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就应“勤写多练”了。
学到的知识如果只停留在书本概念上,不去实践,不经常磨练,是写不出好的曲调来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歌曲写作》教学大纲.doc

《歌曲写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50726英文名称:Songwriting授课对象:录音艺术专业(电子音乐制作方向)、音乐编导、音乐经理人、流行音乐表演开课学期:四学分/学时:4/64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方式:理论讲解,范例写作、谱例分析、弹唱试听考核方式:考试。
本课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考试:卷面考试:片断写作与整体写作相结合,题型多样。
作品考试:给指定歌词创作完整歌曲,要求既有纸质乐谱,又有音响(保存为MP3、MIDI、WAV 等格式)。
课程简介:《歌曲写作》是作曲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创作实践特点。
课程教学以歌曲创作所涉及的作曲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通俗歌曲、民歌改编等风格的作品创作。
在授课过程中,将声乐作品的基本写作规律、作曲技巧、歌曲分析三者结合,具体内容涉及主题构思、旋律写作、曲式安排、词曲结合、歌曲改编等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本门课程旨在系统培养学生一定的歌曲编创能力,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歌曲的艺术特色,能够掌握歌曲的创作语言和基本写作技巧,胜任一般声乐作品的创作(主要是通俗歌曲),并在创作实践中提升音乐修养,适应当代传媒领域对音乐传媒人才素质和能力多元化的要求。
教学要求: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趣味、内容与形式、风格与技术、理论与实践” 的统一,教学内容不在于理论精深,而在于实用有效。
课程学习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需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写作,弹唱和歌曲实例分析的练习,勤于思考创作。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配备器材包括:五线谱板、电钢琴、多媒体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章' 节)重点' 难点学时第一章课程导入第一节歌曲的常见体裁第二节歌曲的演唱形式第三节人声分类及音域第四节关于歌词1.歌词的艺术特征2.歌词的结构形式1•歌曲的演唱形式;2.人声音域及分类;3.歌词韵律与旋律音乐性的和谐结合;4.歌词的句式与段式。
《歌曲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歌曲写作》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歌曲写作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授课时间:—周星期四、节授课地点:艺术楼任课教师姓名:史旻职称:讲师所属院(系):师范学院联系电话:(短号:)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间及课后,于师范学院艺术楼教室或琴房,方式为问答和在钢琴上进行创作实践指导。
二、课程简介歌曲写作是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及音乐表演方向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以一般性歌曲、艺术歌曲和通俗歌曲为主要学习对象,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创作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歌曲创作实践及广泛地接触与分析各类型、风格的歌曲,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知识,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规律,掌握歌曲写作的基本技术,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基本具备分析歌曲、理解歌曲和创作歌曲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歌曲写作的理论知识及进行歌曲创作的实践,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并理解歌曲创作的基本规律,掌握歌曲创作的基本手法,使学生基本具备创作不同风格、结构歌曲的能力,扩展学生在音乐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辨力、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歌曲写作的基本技术,理解单声部旋律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曲式结构的基本理论,并运用其分析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不同风格歌曲的创作,为日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传统曲式体系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教案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后进行,是乐理、基础和声的后续课程,也是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的同修课程,它是掌握作曲及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的基础,通过实践,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歌曲写作能力,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技术理论,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歌词创作基本知识

歌词创作基本知识歌词创作基本知识(1)歌词的格式一、歌词是左右歌曲创作的魔杖歌词创作,是横跨文学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交叉领域,要求歌词的创作者既要具备文学知识,又要对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
利用好原则这把剪刀作词的几项原则:1,歌词与诗是两种艺术载体,歌词与诗虽然有相同的共性,但歌词就是歌词,不是诗,诗也不是歌词,两者表达方式不同,现代流行歌词尤其这样。
2,歌词主题要突出集中,歌词的选材可以宽,但选题要集中,主题一定要突出,不要在一首歌里出现太多事件,太多线索,太多形象,太多人物或太繁琐的时间地点。
3,歌名,标题要有新意,形象且鲜明。
4,歌词要有流行句,记忆点。
5,歌词语言要简洁,口语化和具有时尚性,通俗性。
6,歌词结构要分明,清晰,歌词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字,音节,句式,段落。
其样式是受到一定的曲式结构所限制的,歌曲曲式中最基本的几个结构要素分别为主歌,副歌,插句,以及记忆点。
因此,一首歌词应有段落,有层次,有高潮,有对应和对比。
7,歌词要注意故事性和情节性。
搭好歌词结构框架歌曲与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结构形式的规范不同,这种规范只能称作大体规范。
不规范与规范是相对的,初学写作必须了解清楚歌曲的基本规范。
我们强调的是歌曲有其独特的风格韵味,也有它优美动人的语言,如果初学者忽视歌词创作必须符合歌曲曲式结构的规律,就是最大的错误。
一个词人的思维逻辑常常表现在他们结构布局上。
即大结构的段落,小结构的层次。
结构原则:1;歌词结构必须服从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感情,人物活动,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感情延伸的需要。
2;歌词的结构安排,必须符合事物,故事,情节内在联系,要合情合理,合逻辑。
3;结构安排要层次清楚,连贯,简洁。
4;歌词结构应充分考虑歌曲载体,演出形式等因素,因形式不同而结构不同。
一般流行歌曲的结构是以主歌(A),副歌(B),过度句(插句)(C),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序唱,过门,间奏),(E)等组成,一般来说,单二部曲式最为多见。
歌曲写作技术

歌曲写作与分析第一章歌曲的基本知识歌曲的概念:歌曲,是歌词和曲调相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点:1、文学与音乐相结合。
2、词曲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
3、结构短小、形象集中。
4、受众广泛,易于普及。
5、传播媒体多样。
第一节歌曲的类型•类型:•1、进行曲:曲调简洁、节奏鲜明、句法整齐、结构方整、节拍偶数、速度适合进行步伐、适于集体演唱。
2、劳动歌曲:情绪活泼、热烈,曲调平直、有力,生活气息浓厚,一领众合是典型的演唱形式。
3、抒情歌曲: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表情细腻,富有歌唱性,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多用独唱形式。
•4、颂歌:庄严、宏伟、音调宽广、气势磅礴等特点,多用独唱或合唱形式。
它是对祖国、山川、大海、老师、父母等的赞颂。
5、舞蹈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有规律,乐句对称、结构方整,适宜载歌载舞,常用独唱或齐唱•6、诙谐或讽刺歌曲:曲调与节奏夸张,口语化和歌唱性相结合,旋律开朗活泼、节奏明快,多用独唱形式。
7、叙事歌曲:具有情节性,旋律口语化,缓慢而起伏不大,多用独唱形式。
8、摇篮曲:旋律优美,恬静、安逸而温顺,常采用重复手法。
9、影视歌曲:为剧情服务,表达概括中心思想,渲染特定的情绪、情节等•10、广告歌曲:用歌曲形式作产品宣传,短小精炼11、行业歌曲:厂歌、校歌、会歌等展现行业精神与风范,对外形象宣传,对内鼓舞士气。
•第二节演唱形式与音域•1、齐唱:人数众多,共同演唱相同的旋律,称为齐唱。
•音域:一般在11度之内(c1—f2 )•2、独唱:由一个人单独演唱的形式,称为独唱。
•一般来说,高音明亮、中音柔和、低音深沉。
•女高音(c1—c3 ):女声最高声部,c1—a2,特点是清亮、圆润而富有穿透力。
•女高音细分为抒情、花腔、戏剧三种类型。
女中音(g—g2):音域介于女高与女低之间,音色既富于歌唱性,又有灵活性,给人一种深沉、厚实的感觉。
女低音(e—e2):音色饱满、低沉,比女中音更宽厚,适于表现深厚、稳重的感情。
《歌曲写作》课程标准

《歌曲写作》课程标准开设学期:4总学时:32课时(2学分)编制人:审核: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歌曲写作》是一门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专业理论必修课程。
是继“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以及“和声学”之后进行的基础理论课程。
以班级授课为主。
(二)课程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熟悉和掌握音乐写作手法,提高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演奏、演唱“二度创作”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为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理念上始终坚持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教授学生歌曲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以“服务学生专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专业表演水平,增强学生就(职)业能力”为宗旨。
先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歌曲写作的理论知识,而后激发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写作实践,拓宽就业渠道。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学生在进行创作的同时,应培养其音乐结构、音乐情感、音乐语言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个人音乐作品音乐会。
(二)知识目标1、掌握音乐创作手法中的结构、旋律发展手法等技术要点。
2、掌握歌曲写作中的词曲结合以及记谱法。
(三)能力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歌曲写作的基本写作能力。
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1、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教学方法建议讲授法为主,音响示范为辅。
(三)教材要求全国统编教材《歌曲写作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句子间的长短关系有齐言与长短之分,根据 词句布局有对称与不对称之分。
齐言是指诗词各句的字数一样(周朝的四言诗、 汉乐府的五言诗、唐代的七言诗)。 齐言诗歌的音乐性主要在于诗句音律、声韵的变 化;非齐言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句式的错落、 节奏节拍的起伏等方面。
长短句式的诗歌兴起于隋唐,至宋形成大潮。其 句式短长交错,节律参差不齐,较之齐言更丰富、 更有活力。
长短句式的诗歌,其长短交错有着十分多样的形 式。
(二)段落 歌词最常见的段落为二句段与四句段。 两句段的句子中常加入各种衬词,使句式的节奏、
音律有相应的变化,语言风格、情趣也更具有区 域特点。
北京腾图联合 电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3,3+2,2+1+2,2+2+1。
七字句有多种音节组成形式:
3+2+2,2+3+2等。
除以上奇数句外,偶数句也是歌词中常见的句式, 如四字、六字、八字、十字句等,音节组成形式
多种多样。
(二)复合句 诗歌中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合句。复合
句是诗歌中常见的句式,复合句的常见类型有三 种:对称的复合句、不对称的复合句、排比性复 合句。 ⒈ 对称的复合句 对称的复合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句子两边有均衡 的性质。 2、不对称的复合句
歌词的艺术特点:分行、押韵、注重声调变化与 形象生动的表达。
歌词的结构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表现等对歌乐 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 歌词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汉语歌词的声韵
一、汉字的四声
汉语从古到今都以“四声”作为声调特征的概 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汉字的声调有 平仄的类分: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 声称为仄声。
汉语有轻声、连读变调、语气和语调,这些都 对诗歌之声有重要的影响。
二、汉语诗歌的韵
韵即“和谐的声音”,也是指“一个音节的收 音”。
押韵是指主元音和韵尾相同。
韵有清浊明暗之分,对诗歌的情境创造与表达 有重要影响,历来被诗人乐家所重视。平声韵 多用来表现清和景明、壮怀激越的诗歌;仄声 多用于表现愁思、独处等意境。
莫里哀(法)
古典主义戏剧大师
代表作:《伪君子》 《悭吝人》
雪莱(英)
(1792-1822)
英国诗人 他支持爱尔兰民族独 立,赞扬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他的作品反 映了坚贞不屈的反抗 精神和未来美好世界 的向往。
巴罗克 洛可可
印象画派
浪漫主
古典主义 义
现实主义
古 典 主 义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
巴罗克风格的建筑
四句段是诗歌中用的最多的段落。四句段形式有 起句、承句、转句、合(或收)句,较容易形成 问答叙事、抒情的完整结构,成为歌词中最基本 的结构
五段句常见的形式是在四句基础上,在段落间或 段落的末尾增加一个句子,形成不对称、不平衡 的结构。
六句段的常见形式为:独立的六句段、在四句 基础上扩充两句的六句段、两个三句叠加而成 的六句段。
2、清粼粼的河水飘过寨
红艳艳的山茶岸边开
2、为以下歌词设计节奏
祖国永恒
宋书林词
山也永恒,水也永恒, 山山水水镌刻着中华的姓名。 山铸中华筋骨,水育中华性灵, 山水塑造的祖国永远年轻。
3、为以下歌词设计节奏 跨世纪的太阳 李幼容词
我们托起信念的太阳, 跨越世纪,放射出辉煌。 明天的太阳已把天空照亮, 今天的太阳要为新时代闪光! 啊!太阳,太阳, 跨世纪的太阳, 是我们崛起的一代腾飞在东方!
第一单元 歌词
歌词是歌曲中与歌乐相配合的诗歌。
古代:歌乐与诗歌浑然一体
宋代: 依乐填词和自度曲
20世纪以来歌曲创作的三种常见类型:
1、根据创作需要寻找或创作歌词,然后为之配 写音乐;
2、为现成音乐配写歌词;
3、为现成歌词新写音乐。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为现成歌词新写音乐是中国 歌曲创作的主要形式;与音乐没有联系的歌词创 作也是居主流地位的歌词创作形式。
不对称的复合句是指组成复合句的各部分长短不 对称。
3、排比句 三个以上连接而成的句子叫排比句(铺展排列、
叠加推进) 4、乐句与词句 词句结构是乐句结构设计的基础,乐句结构词
句结构基础上变化。
二者关系有以下几种: 其一,乐句结构与词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在民歌
中最常见。 其二,乐句结构与词句结构不同,常见的方法是
例题或练习
典答型案例:题A 例题例分题析欧:洲1浪8世漫纪主9义0年文代学至兴1起9世的纪条3件0年是代在欧洲 家文A起宣.坛对扬兴理“起成性理了功主性浪。义王漫法的国主国失”义革望十流命分派前B美,启.欧好这蒙洲,时运工革法动人命国思运胜革想动利命的后刚兴所刚建
C.工立业的革社命会的秩继序续使发人展感到D十.维分也失纳望体。系浪的漫建 主立义文学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地反映。其他三个干
扰项都不能构成正确答案。
资料扩展
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和特点
返回
课外探究
活动名称:世界近代文学赏析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资料搜集、阅读、加工、 整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能力和 创新精神。
活动方式和步骤:
1、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由 组长组织每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
1、通过朗诵形成歌词的朗诵语言节奏 2、在朗诵语言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节奏幅度的伸缩, 形成歌词节奏。 3、在歌词节奏轮廓的基础上进行词曲结合,为歌词节奏配 上曲调节奏,一句歌词可配以多种不同的曲调节奏。 二、根据以下歌词的朗诵语言节奏,为其配出几种歌词节奏 并进一步写出曲调节奏。
1、旋转起来,太阳 旋转起来,月亮
叶成为现代汉语歌词中最常见的体裁。
六、吸收外国语言的汉语歌词 以汉语为主吸收外国(主要是英语)语言的歌词,
分行、押韵仍然是其主要特征。 第三节 汉语歌词的形式 一、独立句与复合句 (一)独立句 独立句是歌词中最常见的句式,每句字数以三、
五、七言为多。
五字句有四种常见音节组成形式:
2、每小组选择自己喜欢或了解较多的文学家及其作品 进行研究,三个组长对各小组研究内容的选择做适当 地协调,避免大家都集中在几个人物上。
3、学生协作,进行资料搜集、加工整理,最后以书画 (想象画)的形式展示出文学家的创作生活或文学作 品思想内容、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制作成一 个图文并貌的PowerPoint,上课时由学生对自己再创作 的作品进行解说。
三、宋词
宋词是中国诗歌由齐言转变为长短句的标志。宋 词是依乐填词的。词有词调(即词牌、歌谱), 词调不同,则音乐唱腔不同,声情也不同。
词的押韵较诗宽。韵位与音乐的停顿大体相当是 词韵的又一特色。词的形式比诗更加丰富。
四、元曲 元曲的长短句式与词相同,但吸收了民间市井语
言,从而具有新的语言风格。曲更注重音乐。 五、长短句式的自由诗 长短句式的自由诗自20世纪以来迅速发展,至中
中国的诗歌一般是偶数句押韵,也有句句押韵。 押韵有同韵、近韵的分别。有一韵到底,也有 转韵(换韵)。
汉语音韵经过长期的整理逐渐形成了影响很大 的“十三辙”(即十三韵)。
第二节 汉语歌词的体裁 中国诗歌史上的诗歌体裁以诗、词、曲和新诗最
有影响。可大致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一、格律诗 格律诗是一种较严格的诗歌形式。中国唐代以来
歌。 古体诗从广义上说也可属于自由诗一类,其句数、
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均较自由。
“五四”以来以现代汉语所写的新诗仍以古体诗 作为其重要的体裁,其注意音律、句式齐整、偶 数句押韵等特征,符合歌唱的要求,因此常被选 作新式歌曲的歌词。
20世纪下半叶,齐言形式的诗体已非主流,而长 短句式或杂言句式的诗体更为多用。
七句段较少见,一般是三句加四句或四句加三 句的形式。
八句段也是常见的段落形式之一。一般以独立 的八句或两个四句叠加而成为多。
比八句更多的段落在现代自由诗中较为多见。 一句段与三句段在歌词中也可见到。
(三)词段与乐段的关系
以词段的句数,句子形态等为基础构思乐段, 是乐段写作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处理有两类: 其一是乐段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于词段;其二是 乐段结构不同于词段结构。
(四)歌词的段式与歌乐的段式
歌词或歌乐都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四 段式以及更多段式的结构形式,歌词的段式与 歌乐的段式又各有其特点。
(五)歌词段式与歌曲段式的区别 歌词的段落形式对歌乐乃至歌曲的段落形式有重
要的影响。有同步和不同步两类。 第二章 歌词的艺术风格 歌词的艺术风格包括歌词的时代风格、语言风格、
歌词的不同风格 三、不同民族诗歌的不同风格 四、同一民族语言,通用语与方言的不同风格
粤语歌曲、闽南语歌曲、吴语歌曲等。
补充:词曲结合基础 一、词曲的节奏关系 1、旋律的节奏应符合歌词的朗诵节奏 一般实词词组常在较强的拍头位置起唱,虚
词一般处在较短的弱位置。 如《假如你耍认识我》(施光南曲)中的片段:
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个性风格等。 第一节 歌词的时代风格 上古诗歌以短句为多,近古诗歌的主流是长短句。
今人依古代诗词谱曲的作品成为当代歌曲创作中 古典优雅的艺术歌曲,其词多出自古代文学作品。 20世纪以来的歌词是自由体歌词大发展并成为主 流的时期。
第二节 歌词的语言风格 一、民歌与作家作品的不同风格 二、不同语言
2、词句的最后一字一般都安在小节的拍头位置。 如《歌唱井冈山》(莎莱曲)中的前两乐句:
《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曲)中的片段:
3、读音长的字音乐节奏可拖长些。 如《我的祖国》(刘炽曲)中的前两句:
4、旋律节奏应符合歌词的情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