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换热站现场布置(7.15)

合集下载

换热站建设标准

换热站建设标准

换热站建设标准换热站工程建设标准1、换热站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

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

2、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的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2米时,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3、换热站内设备间的门向外开,换热站长度大于12米时设两个出口。

4、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0.1m,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0.7m,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0.7m;5、换热站的照明应保证足够的亮度。

安装用于紧急情况处理和人员逃生的事故照明设施,还应备有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照明工具。

6、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的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7、换热站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存在渗水、漏水的现象。

8、换热站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使用中不准拆除接地装置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三、热机系统一般要求1、换热站热机部分由换热器、管道阀门、安全阀、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以及软化水补水装置组成。

2、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符合GB/T16049中的规定;密封材质:一、二次水侧为三元乙丙橡胶,框架材质:Q235-A,环氧煤沥青漆或环氧富锌漆防腐,压紧板采用整体材料,框架能力板片扩容数为≥20%。

3、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应为需求的130%,换热效率90%以上,传热系数K=3000-6000W/m2·℃。

4、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压紧板、螺柱、法兰、接管、垫片等所用的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须具备材料质量证明书。

5、单台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不宜大于150片;板换板片的材质要求不低于不锈钢304L,板片厚度:≥0.6mm。

6、板式换热器应有打压试验合格证明;每台板式换热器必须有介质进、出口标记;每台板式换热器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MPa)、设计温度(℃)、换热器换热有效面积(m2)、质量(kg)、流程组合、产品制造日期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

换热站建设标准

换热站建设标准

换热站工程建设标准为保证换热站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供热质量,达到高效运行、节能降耗的目的,制定如下换热站建设标准.一、环境要求1、换热站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

换热站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换热站内墙面刷内墙涂料。

2、换热站的平面布置设置换热设备区、电气仪表区,并设置单独的值班室和控制室。

3、门、窗、墙、屋顶、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4、换热站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潮、防洪、防火消防设施。

5、换热站内设置连通的排水沟槽,保证管道和设备排水集中引出;站内排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网时,设集水坑和排水泵。

6、换热站内设置足够的设备检修、拆卸空间,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0。

8m,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0。

7米的通道.7、换热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的布置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各种水管道及设备的高处设有放气阀,低处设放水阀。

8、换热站内架设的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

9、供热面积小于5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200平米;供热面积10万平米的换热站的占地面积须≧350平米;供热面积20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550平米。

二、安全要求1、换热站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

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

2、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的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2米时,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3、换热站内设备间的门向外开,换热站长度大于12米时设两个出口.4、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0.1m,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0。

7m,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0。

7m;5、换热站的照明应保证足够的亮度。

安装用于紧急情况处理和人员逃生的事故照明设施,还应备有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照明工具.6、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的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7、换热站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存在渗水、漏水的现象。

换热站建设标准之欧阳家百创编

换热站建设标准之欧阳家百创编

换热站工程建设标准欧阳家百(2021.03.07)为保证换热站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供热质量,达到高效运行、节能降耗的目的,制定如下换热站建设标准。

一、环境要求1、换热站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

换热站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换热站内墙面刷内墙涂料。

2、换热站的平面布置设置换热设备区、电气仪表区,并设置单独的值班室和控制室。

3、门、窗、墙、屋顶、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4、换热站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潮、防洪、防火消防设施。

5、换热站内设置连通的排水沟槽,保证管道和设备排水集中引出;站内排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网时,设集水坑和排水泵。

6、换热站内设置足够的设备检修、拆卸空间,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0.8m,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 0.7米的通道。

7、换热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的布置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各种水管道及设备的高处设有放气阀,低处设放水阀。

8、换热站内架设的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

9、供热面积小于5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200平米;供热面积10万平米的换热站的占地面积须≧350平米;供热面积20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550平米。

二、安全要求1、换热站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

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

2、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的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2米时,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3、换热站内设备间的门向外开,换热站长度大于12米时设两个出口。

4、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0.1m,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0.7m,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0.7m;5、换热站的照明应保证足够的亮度。

安装用于紧急情况处理和人员逃生的事故照明设施,还应备有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照明工具。

6、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的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7、换热站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存在渗水、漏水的现象。

换热站 标准

换热站 标准

有关“换热站”的标准有关“换热站”的标准如下:1.换热站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

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墙面刷内墙涂料。

2.换热站的平面布置设置换热设备区、电气仪表区,并设置单独的值班室和控制室。

3.门、窗、墙、屋顶、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4.换热站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潮、防洪、防火消防设施。

5.换热站内设置连通的排水沟槽,保证管道和设备排水集中引出;站内排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网时,设集水坑和排水泵。

6.换热站内设置足够的设备检修、拆卸空间,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0.8m,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0.7米的通道。

7.换热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的布置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各种水管道及设备的高处设有放气阀,低处设放水阀。

8.换热站内架设的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

9.供热面积小于5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200平米;供热面积10万平米的换热站的占地面积须≧350平米;供热面积20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550平米。

10.换热站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

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

11.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的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2米时,需经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12.换热站内设备间的门向外开,换热站长度大于12米时设两个出口。

13.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0.1m,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0.7m,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0.7m;14.换热站的照明应保证足够的亮度。

安装用于紧急情况处理和人员逃生的事故照明设施,还应备有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照明工具。

15.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的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16.换热站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使用中不准拆除接地装置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

标准换热站及二次网建设方案换热站作为供热配套设施使用的永久性建筑物,关系着供热企业的长期安全运行管理及百姓的宜居生活。

为提高供热管网设计的经济可行性,便于建设施工与供热运行管理,结合供热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供热换热站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以下统一要求:一、换热站建设标准1.换热站站房建设标准1.1 换热站标准化建设的施工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2根据建设项目供热面积,换热站位置选择以有利于供热管网合理布置为原则,尽量设在小区的中部位置。

单套换热机组供热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为最佳。

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分区需按现场地形和实际供热参数综合考虑,通常按10层划分,各区配套独立设备及管网进行供热。

1.3换热站的面积、净高度及相关尺寸情况需满足使用要求,分设设备间、控制间和供热服务间。

设备间内单套换热机组按使用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考虑,设备间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

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内墙面刷内墙涂料,机组设备悬挂功能牌,门口设置挡鼠板。

控制间按使用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考虑,配电室门刷防火涂料,要张贴配电室警示标志:禁止入内(粘贴在配电室门口处,不可贴在门上);当心触电(粘贴在配电室内配电柜下方);配电室标识(粘贴在配电室门上方)。

供热服务间主要为供热管理和服务准备,根据客户服务标准要求设办公室,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内设独立卫生间。

换热站净高度不低于3.3米,站内安置两套及以上机组的净高度不低于3.6米。

1.4 换热站的建设尽量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

应合理预留管道基础孔洞。

1.5 换热站的供水、供电须满足负荷要求。

换热站的供水(自来水)、供电接至换热站内相应位置,在换热站外两米内设水表,在箱变内设供电专用装置。

换热站主电缆为三相五线铜芯国标型号,并有可靠接地。

高层建筑小区必须将二次加压自来水管道接入换热站内,并预留水表。

1.6 换热站应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排水管道与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应排水畅通,保证外部积水无法进入站内。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设计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设计

标准换热站及二次网建设方案换热站作为供热配套设施使用的永久性建筑物,关系着供热企业的长期安全运行管理及百姓的宜居生活。

为提高供热管网设计的经济可行性,便于建设施工与供热运行管理,结合供热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供热换热站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以下统一要求:一、换热站建设标准1.换热站站房建设标准1.1 换热站标准化建设的施工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2根据建设项目供热面积,换热站位置选择以有利于供热管网合理布置为原则,尽量设在小区的中部位置。

单套换热机组供热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为最佳。

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分区需按现场地形和实际供热参数综合考虑,通常按10层划分,各区配套独立设备及管网进行供热。

1.3换热站的面积、净高度及相关尺寸情况需满足使用要求,分设设备间、控制间和供热服务间。

设备间内单套换热机组按使用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考虑,设备间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

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内墙面刷内墙涂料,机组设备悬挂功能牌,门口设置挡鼠板。

控制间按使用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考虑,配电室门刷防火涂料,要张贴配电室警示标志:禁止入内(粘贴在配电室门口处,不可贴在门上);当心触电(粘贴在配电室内配电柜下方);配电室标识(粘贴在配电室门上方)。

供热服务间主要为供热管理和服务准备,根据客户服务标准要求设办公室,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内设独立卫生间。

换热站净高度不低于3.3米,站内安置两套及以上机组的净高度不低于3.6米。

1.4 换热站的建设尽量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

应合理预留管道基础孔洞。

1.5 换热站的供水、供电须满足负荷要求。

换热站的供水(自来水)、供电接至换热站内相应位置,在换热站外两米内设水表,在箱变内设供电专用装置。

换热站主电缆为三相五线铜芯国标型号,并有可靠接地。

高层建筑小区必须将二次加压自来水管道接入换热站内,并预留水表。

1.6 换热站应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排水管道与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应排水畅通,保证外部积水无法进入站内。

换热站安装方案

换热站安装方案

换热站安装方案1. 引言换热站是在供热和供冷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设备,它负责将传输介质中的热量或冷量传递给终端用户。

本文将介绍一个换热站的安装方案,包括设备选择、安装位置、管道布局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2. 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换热站设备是安装方案的关键一环。

根据具体的供热和供冷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换热站设备,如板式换热器、管壳换热器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其传热效率、适应性、维护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3. 安装位置换热站的安装位置应该考虑到供热和供冷系统的整体布局以及用户需求。

一般来说,换热站宜选择距离供热或供冷源较近的位置,以减少输送介质的损失和能耗。

另外,还需要确保换热站的安装位置方便维修和保养。

4. 管道布局合理的管道布局可以提高换热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设计管道布局时,应尽量减少管道的弯曲和阻力,确保介质流通畅通。

同时还要注意管道的绝热措施,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5. 安全措施安全是换热站安装方案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安装防爆装置、设置过温过压保护装置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完善的防火措施和密封措施,以防止发生事故和泄漏。

6. 维护保养换热站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在安装方案中,应考虑到维护保养的便利性,包括设备的拆卸和更换、管道的清洗和检修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

7. 成本估算最后,安装方案需要进行成本估算,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成本估算应包括设备采购成本、场地改造成本、安装人工费用以及维护保养费用等各方面。

同时,还应考虑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能耗,以评估整体运营成本。

8. 结论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安装位置、管道布局和安全措施等,我们可以设计并实施一个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换热站安装方案。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成本估算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可靠的供热和供冷服务。

换热站建设统一要求及标准

换热站建设统一要求及标准

换热站建设统一要求及标准
一、安全要求
1、机械设备:所有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应按
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和有关设备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保证
可靠安全运行。

2、电气设备: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安装、运行和维
护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电气标准和有关设备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保证可靠安全运行。

3、技术要求:要求设备技术参数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
工程设计要求,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要求适应工程应用场所的具体要求。

4、卫生要求:设备在安装、操作和维护时应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
确保设备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操作环境。

二、质量要求
1、制造质量:设备制造厂应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和过程控制要求,保证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质量可靠。

2、安装质量:设备安装应按照相关质量规范和标准,保证安装过程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可靠。

3、调试质量:设备调试应按照相关质量规范和标准,保证调试过程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上墙的内容
(1)热力站各类规章制度
(2)热力站系统流程图
(3)热力站温度调节曲线
2、环境标识类
(1)换热站入口处统一设置“换热站名称标识”。

(压克力)
制作尺寸:A:400mm B:500mm
(2)换热站入口处应布置标识,制作尺寸见附录“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制作方法。

制作尺寸:A:400mm B:320mm A1:92mm B1:244mm D:244mm ,禁止指示牌制作尺寸参见禁止操作类指示牌制作方法。

悬挂位置:
(3) 室内各种电源开关、插座标识:
(4)设备启动按钮
(5)安全警戒线
安全警戒线尺寸:C=80mm
(6)定位标识:
①清洁工具定位标识
卫生定位工具线宽度:C=50mm
②灭火器材定位标识
灭火器定位线宽度:C=50mm
③工具定位标识
④安全帽定位标识
(7)换热站巡检路线
巡检线路箭头大小,如下图所示,指示箭头间距1500mm。

巡检点序号直径200mm。

3、电器设备安全警示类
使用方法:悬挂于配电柜、电器设备等有触电危险的设备旁。

制作尺寸:A:400mm B:320mm A1:195mm B1:244mm
A2:92mm
4、设备标示类
(1)工艺管道介质流向
具体尺寸参数如下表:
管道涂色标记:
(2)转动设备防护罩标记
转动设备配备防护罩,防护罩外壁刷红色,画白色旋转方向箭
头。

(3)傻瓜现场操作标示牌
(4)电器开关标示
(5)禁止操作类
悬挂位置:运行时悬挂于不能随意开关或调节的重要电器开关、阀门处。

制作尺寸:A:300mm B:240mm C:14mm D:183mm A1:69mm B1:183mm D1:146mm
(6)设备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