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BTA12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lateral Switch)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它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可以在正向和反向的电压条件下控制电流的通断。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由两个PN结组成,分别称为主PN结和辅助PN结。
主PN结的两个端子分别为主阳极(A1)和主阴极(A2),辅助PN结的两个端子分别为辅助阳极(G1)和辅助阴极(G2)。
当主PN结的A1端施加正向电压,A2端施加负向电压时,主PN结处于导通状态。
此时,主PN结的正向电流从A1流入,经过主PN结和辅助PN结,最终流入G2。
同时,主PN结的负向电流从G2流出,经过辅助PN结和主PN结,最终流出A2。
这样,双向可控硅就完成了正向导通。
当主PN结的A1端施加负向电压,A2端施加正向电压时,主PN结处于反向导通状态。
此时,主PN结的负向电流从A2流入,经过主PN结和辅助PN结,最终流入G1。
同时,主PN结的正向电流从G1流出,经过辅助PN结和主PN结,最终流出A1。
这样,双向可控硅就完成了反向导通。
二、原理图以下是一个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示例:```A1 ───┐│┌┴┐│ │G1 ──┘ ││┌┴┐│ │G2 ──┘ ││A2 ───┘```在原理图中,A1和A2分别表示主阳极和主阴极的连接点,G1和G2分别表示辅助阳极和辅助阴极的连接点。
三、应用领域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领域。
它可以用于交流电的调光、电机的控制、电源的开关等。
由于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可以实现正向和反向电流的控制,因此在电力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可以在正向和反向的电压条件下控制电流的通断。
它由主PN结和辅助PN结组成,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实现正向和反向导通。
双向可控硅在电力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交流电调光、电机控制等。
通过了解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原理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电子器件。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 51单片机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 51单片机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是一种电子器件,其用途是控制交流电的电流。
该器件可在双向传导状态下控制交流电源,因此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照明、电炉控制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51单片机来控制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双向可控硅(BTA)的工作原理。
BTA的结构简单,由四个主要结构组成:PNPN开关、控制电极、阴极和阳极。
当控制电极施加正脉冲时,PNPN开关关闭,电流流向阳极。
当控制电极施加负脉冲时,PNPN开关关闭,电流流向阴极。
通过控制电极施加不同的正、负脉冲,我们可以控制BTA在交流电源中的通断状态。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BTA、电容和电阻。
电容和电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RC电路,用于控制BTA的触发时间。
当交流电源的波形经过零点时,BTA 被触发工作,将电流带入负载。
同时,电容将电压快速充放电,准备下一个过零点的触发。
现在,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控制电机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51单片机来控制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端口来控制BTA。
我们可以使用P2端口的一个输出引脚,比如P2.1或P2.2。
然后,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函数来控制BTA的触发。
该函数的基本思路如下:1. 将控制引脚设置为输出模式。
2. 将控制引脚输出低电平,等待一段时间。
7. 重复步骤1到步骤6,直到需要关闭BTA。
在该函数中,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参数:控制引脚的端口和引脚号;低电平输出的时间和高电平输出的时间;循环次数和等待时间。
最后,我们需要将该函数与控制电机的程序结合起来。
在主程序中,我们需要使用中断函数来检测交流电源的过零点,并在每个过零点时调用BTA触发函数。
可以使用定时器中断或外部中断来检测过零点。
在本文中,我们提供了一种用51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器的方法。
当然,这仅是一种基本方法,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控制算法来实现更高级的控制功能,或使用更高效的电机驱动方法来提高电机控制的效率。
双向可控硅参数表

双向可控硅参数表
双向可控硅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这是指双向可控硅在断态(或阻断状态)下能够承
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2.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这是指双向可控硅在反向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
大电压。
3.通态平均电流(IT):这是指在通态工作状态下,双向可控硅能够承受的平均电流
值。
4.通态不承复浪涌电流(IrsM):这是指在通态工作状态下,双向可控硅能够承受的
浪涌电流峰值。
5.额定结温(Tjm):这是指双向可控硅的额定工作温度,一般在110°C左右。
6.贮存温度(Tstg):这是指双向可控硅的贮存温度范围,一般在-55°C到150°C之
间。
7.门极触发电流(IGT)和门极触发电压(VGT):这是指触发双向可控硅所需要的
最小电流和电压值。
8.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DRM)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这是指双向可控硅
在断态和反向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峰值。
此外,还有通态峰值电压、维持电流等参数也是衡量双向可控硅性能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型号和应用场合会有不同的参数要求,具体可查阅相关产品规格书或咨询专业人士。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引言: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简称BTT,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于交流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
本文将介绍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要点。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四层或五层PNPN晶体管结构,具有双向导电特性。
它通过控制控制极和门极之间的电压,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与单向可控硅相似。
当控制极为正向,或门极和控制极间有正向的压力时,双向可控硅将变为正向导通的状态。
当控制极为反向,或门极和控制极间有反向的压力时,双向可控硅将变为反向导通的状态。
双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其常见的控制模式有两种:半波控制和全波控制。
在半波控制中,只有交流电的一个半周期通过可控硅;而在全波控制中,交流电的两个半周期均能通过可控硅。
二、应用领域1. 交流电调光双向可控硅在家庭照明和舞台灯光等场合中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调光控制。
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长和导通角,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整,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
2. 交流电机调速由于典型的交流电机是不能直接调速的,因此需要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来实现调速。
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可以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
3. 交流电能控制双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能控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能的开关调节,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并能够实现电网的防护和电能质量控制。
三、设计要点1. 选择适当的双向可控硅根据实际需求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双向可控硅,包括最大电流、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等参数。
2. 控制电路设计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电路通常由触发电路、门电流限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
触发电路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门电流限制电路用于限制门极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用于保护双向可控硅免受过流、过热和过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 热管理在设计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
BT 双向可控硅中文资料

2.9 2.8 1.3 16.1
T2+ GT2- G-
T2- G+
T2+ G+
控制极触发电压
T2+ GT2- G-
T2- G+
VDRM IDRM VRRM IRRM VTM IH
IGT
VGT
测试条件
ID= 0.1mA VDRM= 520V ID= 0.1mA VRRM= 520V
IT= 6A IT= 0.1A;IGT= 20mA
VAK= 12V;RL= 100Ω
最小值
8.8 9.5 4.2 1.2 φ3.4
9.5 0.43 13 0.75
2.7 2.7 1.2 15.7
深圳市商岳电子有限公司
典型值
9 10 4.5 1.25 φ3.6 2.54 10 0.45 13.5 0.8 5.08
2.8 2.75 1.25 15.9
最大值
9.2 10.5 4.8 1.3 φ3.8
VD= 12V;RL= 100Ω
规范值
最小值 最大值 600 10 600 10 1.7 15 6 6 6 15 1.5 1.5 1.5 1.8
单位
V µA V µA V mA
mA
V
深圳市商岳电子有限公司
TO - 220 外形尺寸图
单位:mm
符号
A B C D F G H J K L N P Q R S Z
名称
符号
VDRM VRRM
IT I TSM Tjm Tstg
额定值
600 600
4 40 110 - 55 ~ 150
单位
V V A A ℃ ℃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lateral Switching Thyristor,简称BST)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能力的半导体器件。
它在电力控制、电子调光、机电控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由四个PN结组成,分别是两个P区和两个N区。
它具有两个控制极,即门极G和门极G'。
当G极和G'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当G极和G'极之间施加反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
在导通状态下,当正向电压施加在A极,负向电压施加在K极时,双向可控硅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当正向电压施加在K极,负向电压施加在A极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反向导通状态。
换言之,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双向导通。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状态由控制极G和G'之间的电压决定。
当控制极G和G'之间的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双向可控硅将开始导通。
此时,只需保持控制极之间的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双向可控硅将向来保持导通状态。
二、原理图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 |A--+ +--K| |G--+ +--G'| |+-------+```在上述原理图中,A极和K极分别表示双向可控硅的两个电极,G极和G'极分别表示双向可控硅的两个控制极。
三、应用示例1. 电力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电力控制领域,如电炉温控、电动机控制等。
通过控制控制极G和G'之间的电压,可以实现对电力的精确控制。
2. 电子调光: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电子调光领域,如室内照明控制、舞台灯光控制等。
通过控制控制极G和G'之间的电压,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
3. 机电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机电控制领域,如直流机电控制、交流机电控制等。
通过控制控制极G和G'之间的电压,可以实现对机电的启停和转速控制。
以上仅为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的简要介绍。
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及应用

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及应用1. 介绍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Silicon)是一种常见的功率电子器件,具有双向导通能力和可控导通能力。
本文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及应用。
2. 原理双向可控硅由四个PN结组成,构成了一个双向控制的直流电压源。
其原理如下:•当T1和T4同时导通时,正向电流I1流过T1和T4;•当T2和T3同时导通时,反向电流I2在T2和T3之间流通。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能力由控制电压决定。
当控制电压Vg的值为0时,双向可控硅不导通;当控制电压Vg大于一定阈值时,双向可控硅开始导通。
3. 应用3.1 交流电源控制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源控制领域。
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机和导通角度,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
其具体应用包括:•交流电压调速控制•交流电流调节控制•电能质量控制3.2 电机控制双向可控硅也可应用于电机控制领域。
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机和导通角度,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和转向的控制。
其具体应用包括:•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控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控制3.3 光伏逆变控制双向可控硅在光伏逆变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逆变器将直流光伏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机和导通角度,调节交流电压的幅值和频率。
其应用包括:•光伏电站并网控制•光伏发电量调节控制•光伏电池储能控制4. 总结双向可控硅是一种重要的功率电子器件,具有双向导通能力和可控导通能力。
其原理简单,应用广泛。
在交流电源控制、电机控制和光伏逆变控制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掌握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及应用,对于电力电子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实现各种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关于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及应用的介绍,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备注:本文所述的原理和应用为基本概念,具体实现涉及复杂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算法,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双向可控硅原理与应用

双向可控硅原理与应用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Silicon, BCR)是一种电子器件,也称为双向可控整流器。
它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备双向导电特性。
双向可控硅可同时实现正向和反向的控制,对于交流电路的控制和变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由两个普通可控硅组成的,其中一个被定义为正向控制侧(PCT)可控硅,另一个被定义为反向控制侧(NCT)可控硅。
正向控制侧可控硅和反向控制侧可控硅之间通过一个电感L连接。
当正向控制侧可控硅的阳极与交流电源相连时,其阴极通过反向控制侧可控硅的阳极来接地,形成一个旁路通路,使交流电流能够流过它,实现正向电流通路的导通控制。
同样的,当反向控制侧可控硅的阳极与交流电源相连时,其阴极通过正向控制侧可控硅的阳极来接地,形成另一个旁路通路,使交流电流能够流过它,实现反向电流通路的导通控制。
通过正向和反向控制侧可控硅的互相控制,可以实现双向电流的导通控制。
二、应用:1.双向开关控制:双向可控硅作为双向电流开关可以控制交流电路中的开关状态。
例如,在照明系统中,可以使用双向可控硅控制灯光的亮度和开关状态。
2.交流电源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交流电源的开关控制。
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正向和反向控制,可以控制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3.调光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交流电路的调光控制。
通过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度,可以控制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实现灯光的调光效果。
4.电动机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交流电动机的控制。
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正向和反向控制,可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向和转速。
5.逆变器: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逆变器的控制。
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正向和反向控制,可以实现直流电源向交流电源的变换。
总结:双向可控硅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通过对其正向和反向控制,可以实现双向电流的导通控制。
它在交流电路的控制和变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可控硅BTA12-600B温控电路图
在严寒冬天,红外取暖器成为家庭的取暖设备,其发热管大多为三到四支组成,每支发热管由一开关控制,通过选择开关来控温,控温极不均匀,本电路可使用所有发热管同时使用,可实现无级调节。
工作原理:电路如上图所示,IC(555)接成低频振荡器,调节RP可改变C3的充放电时间常数,IC的③脚输出脉冲占空比随之改变,即改变了可控硅的导通与关闭时间比,从而控制了发热管RL上得到的平均功率,达到温控目的。
当RP调到最上端时,IC输出脉冲占空比约为“0”,RL上得到的功率最小;当RP调到最下端时,IC输出脉冲占空比约为“1”,RL上得到最大功率。
因此,调节RP可使IC输出脉冲占空比在“0”和“1”之间连续变化,RL上得到的便是在最大和最小之间连续变化的平均功率,LED亮度相应变化作为平均功率大小指示。
此温控器还可用于其他阻性发热器具作为功率调节器,且不会产生电磁场干扰。
可控硅功率大小选择视发热管功率而定,一般1KW~1.5KW的取暖器可选用
BTA12-600B的双向可控硅,加一片散热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