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思考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思考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思考摘要:近年来,各地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受建筑体量大、楼层高、内部结构复杂、人流密集等特点的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一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行动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

消防救援部门要提升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损失。

为此,首先对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及灭火救援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灭火救援工作经验,总结了相关的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灭火救援1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难点1.1火场供水难通过调查发现,高层建筑周围的消防车道通常被绿化带、隔离带、护栏所围绕,消防车道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严重,导致火灾扑救时举高类消防车难以展开,其他中小型消防车也无法近距离停靠在着火建筑周边。

内攻灭火时,消防员一般采用水带沿建筑内楼梯间蜿蜒铺设和水带沿楼梯缝隙或建筑物外部墙体垂直铺设两种方式。

蜿蜒铺设水带时,受楼梯形式的限制较大,所需水带数量较多,铺设的线路较长,出水灭火时产生的水头损失也大,由于消防员负重登楼铺设水带极大消耗体力,当到达灭火作战区域时,很难快速展开作战行动。

垂直铺设水带对水带等器材的质量、水带空中固定的方式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灭火射水压力,就必须增大后方供水压力,这就极易导致火场前方供水的水带发生爆裂;而选择垂直铺设水带,难以快速修补更换,而造成供水中断,延误灭火时间。

高层建筑灭火时,水带铺设的途径不多,成了高层建筑中的一大难点和缺陷,严重影响了火灾扑救效率。

1.2高层建筑火灾群众疏散问题高层建筑的人员居住密度是相对较高的,而在火灾背景下居住人群往往因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其本身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会短暂地陷入停滞状态,同时精神也会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在火灾救援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出现惊慌失措、人群拥挤等问题。

加之烟气、火焰高温等多重威胁让群众疏散问题成为了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过程当中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在人员疏散的过程当中消防队伍还要面对两大矛盾。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像雨后春笋一样,几乎每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拔地而起。

可是,你可知道,高楼大厦不仅让我们住得更舒适,享受了更好的景观视野,还带来了不少隐患,尤其是消防安全问题,真是让人捏把汗。

你想啊,要是火灾发生在高层,救援难度大、损失更大。

光是想象一下火灾发生时,那个可怕的场面,就让人心头发紧。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真的是一根刺在心里,怎么都拔不掉。

咱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一些问题和能做的对策吧,免得到时候真有个火灾,大家都手忙脚乱。

高层建筑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逃生通道的设计。

有些高楼为了节省空间或者追求所谓的“美观”,就把消防通道弄得狭小,甚至设置一些不必要的障碍物。

你想象一下,要是楼上着火,大家都急着逃命,这时候走道里塞满了杂物,门打不开,楼梯也被阻挡住,岂不是成了“火海中的铁笼”?而且有些楼层的消防电梯根本就不具备防火功能,平时一旦发生故障,大家也只能干着急,真到了关键时刻,可就麻烦了。

这种设计上的“短视”简直是拿命在开玩笑。

为了省一时的成本,最后反而可能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呀!再说说消防设备。

有些高层建筑,特别是老旧的高楼,消防设施根本就跟不上现代建筑的需求。

比如说灭火器不够,喷淋系统不全,甚至有些地方的消火栓都没法正常使用。

那该怎么办?消防员来了想灭火,结果水压不足,水枪都是空打——这种情况真的是让人想想就害怕。

而且啊,许多地方的消防设施还经常得不到定期检查,设备老化严重,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那就是“一旦出事,全盘皆输”。

所以,咱们常说的“安全第一”,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如果设备跟不上,就得及时更新,不能等到火灾来了才追悔莫及。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哎呀,不就是消防安全嘛,平时不就检查检查,搞搞演习就行了?没错,消防演习是必须的!可现实是,有些地方的消防演习做得太“走过场”。

你看那些演习,大家站站队,排排队,然后装模作样地走几圈,完事了,大家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的问题及方法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的问题及方法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任务,需要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和科学的方法措施。

以下是一些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的问题及方法措施:
1. 问题: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速度快,烟雾弥漫,能见度低,给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方法措施:采用高喷、水幕等技术手段,利用高空水源进行灭火,同时利用排烟、通风等方法减少烟雾,提高能见度。

2. 问题: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方法措施:加强人员疏散管理,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和应急措施,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在必要时使用逃生器材。

3. 问题:高层建筑火灾时,火场环境复杂,难以确定火源位置和火灾程度。

方法措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线成像、激光扫描等技术,对火场进行探测和分析,确定火源位置和火灾程度,为灭火救援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4. 问题:高层建筑火灾时,火势难以控制,灭火难度大。

方法措施:采用多种灭火手段,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剂,根据火源类型和火灾程度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提高灭火效率。

5. 问题:高层建筑火灾后,可能存在结构受损、电气设备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和重建。

方法措施:及时进行建筑物结构检测和电气设备检修,制定修复和重建方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之,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任务,需要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和科学的方法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火灾,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及对策分析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及对策分析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住进高楼大厦,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便利。

但是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楼房越来越无法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因此高层建筑逐渐增加,缓解了群众的住房购房需求,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

本文从消防灭火救援的角度入手,分析消防灭火救援的难点以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消防救援引言:高层建筑一般是分为三类,第一类高层建筑的规定为五十米以下,第二类高层建筑的规定为五十米以上,七十五米以下,第三类高层建筑的规定为七十五米以上,一百米以下。

高层建筑中管道通道复杂,人员众多,不仅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火灾发生时,也会为灭火以及救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的难点1.1救援难度大首先,高层建筑都在五十米以上,而且使用的建造材质大多含有玻璃以及大型广告牌等,这些物品在高层建筑受到火灾的时候会形成高空坠物,具有安全风险,救援人员以及救援车辆无法靠近高层建筑。

其次,高层建筑之间的距离都比较接近,而且还有植被以及一些景观,消防通道本就拥挤还有可能会有停放的汽车,而且高层建筑内楼层较高,火灾发生时,消防救援人员既有消防车无法停靠在受灾建筑的风险,也有消防救援登云梯的高度低于受灾楼层的风险,增加了救援难度。

1.2灭火难度大首先,高层建筑中需要承载较多的住户进行生活以及工作,因此其中的基础设施、管道、系统等错综复杂,楼道狭窄,整体建筑通风性较差,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建筑内的灾情会通过管道等以楼层为单位进行全方面快速蔓延以及扩散,不利于消防灭火行动。

其次,高层建筑的楼层较高,对于灭火的设备的水压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消防设备的灭火力度以及压强不够,就无法将受灾楼层的火灾进行扑灭,影响火灾救援工作的进行。

1.3疏散难度大首先,高层建筑中,住户的日常出行以电梯为主,而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只能走楼梯,楼梯层数多,楼梯较长,并且由于通风口的设计容易出现大量浓烟,在为住户带来恐慌的同时,也降低了视野的可见度,不仅不利于住户安全地自行疏散,也不利于消防救援人员开展救援行动。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在何处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在何处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在何处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这些高楼大厦在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其中火灾就是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相较于普通建筑火灾,存在诸多难点,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高层建筑的高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现代高层建筑往往高达几十层甚至上百层,这使得火灾发生时,消防员需要攀登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着火楼层。

普通的消防云梯车和登高平台车的工作高度有限,对于较高楼层的火灾往往鞭长莫及。

而且,即使能够到达着火楼层,由于高度的增加,水压也会随之下降,导致灭火水枪的喷射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消防员在登高过程中,需要背负沉重的装备,消耗大量的体力,这也会影响到后续的灭火救援行动。

其次,烟囱效应加剧了火势的蔓延。

高层建筑内部通常有许多垂直的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通风管等。

这些通道在火灾发生时,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烟囱,会形成强烈的气流,加速火势和烟雾的向上蔓延。

在很短的时间内,火势就可能从低层迅速蔓延到高层,使整个建筑陷入火海。

而且,烟雾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会迅速充满整个建筑,给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

再者,人员疏散难度大是高层建筑火灾的又一突出问题。

高层建筑内人员众多,且分布较为复杂。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容易惊慌失措,出现拥挤、踩踏等情况。

而且,由于楼层较高,疏散通道有限,疏散距离长,疏散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再加上烟雾弥漫,视线受阻,很容易导致人员迷失方向,找不到安全出口。

此外,一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如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应急照明不足等,也会给人员疏散带来很大的阻碍。

另外,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复杂性也给火灾扑救带来了麻烦。

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内部布局多样,给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搜索和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而且,现代高层建筑大量使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这些材料往往具有易燃、可燃的特点,一旦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热量,不仅会对人员造成伤害,也会给灭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难点分析及建议

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难点分析及建议

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难点分析及建议发布时间:2023-03-02T01:51:49.417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20期作者:周勇[导读] 高层建筑的数量逐年递增,高层建筑火灾也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多的挑战,周勇信阳市潢川县消防救援大队摘要:高层建筑的数量逐年递增,高层建筑火灾也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多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从高层建筑火灾日渐增多的趋势中清醒地看到我们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高层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以信阳市潢川县为例,仅中心城区共有各类高层建筑383栋。

从全国来看,高层建筑火灾也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造成社会人员和救援人员伤亡的不在少数。

尤其是今年9月份,湖南省长沙市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大厦起火,给公司员工和救援人员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加强对高层建筑的认识,了解其火灾特点,做到知己知彼,针对性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处置难点(一)体能消耗较大。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对消防员体能要求极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负重爬楼体力消耗大,由于火灾情况下电梯使用受限,测试数据显示,消防员佩戴空气呼吸器(28MPA)、携两盘水带攀登至20层,平均用时4分钟,心律达到140次/分钟以上,严重影响后续灭火救援战斗。

二是高温烟气环境阻挠灭火进程,高层建筑内作业面狭小,诸多障碍物影响人员拖拽水带等行动,考验内攻人员力量和耐力,也导致体力消耗极快。

(二)高层供水困难。

火场供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供水线路难建立,当前绝大多数商用高层建筑均外覆玻璃幕墙,高层建筑公共走道开窗数量少,底部设有裙房等,导致建筑外部缺少水带铺设面,而内部沿楼梯缝隙或楼梯蜿蜒铺设水带,不仅受楼梯形式限制较多,而且需耗费大量人力,难以快速展开。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详解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详解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详解在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然而,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却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结构和复杂环境,火灾扑救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相关问题。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火势蔓延迅速高层建筑内部通常有大量的垂直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通风管等。

这些通道在火灾发生时,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的向上蔓延。

此外,高层建筑中的易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火势很容易迅速扩大。

2、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疏散距离长,疏散通道有限。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容易惊慌失措,导致疏散秩序混乱。

同时,烟雾和高温会影响人员的视线和呼吸,增加疏散的难度。

3、灭火救援难度大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消防车辆和设备的举升高度有限,难以直接到达火灾部位。

消防员需要通过内部楼梯进行登高灭火,体力消耗大,救援时间长。

而且,高层建筑外部的风力较大,会影响灭火效果。

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1、登高作业困难目前,消防云梯车的举升高度有限,对于一些超高层建筑,往往无法直接到达火灾楼层。

消防员需要携带沉重的装备,通过楼梯进行登高,这不仅耗费时间和体力,还增加了救援的风险。

2、供水难度大高层建筑火灾需要大量的水来灭火,但由于高度的原因,水压不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供水问题,灭火工作将难以进行。

3、通信联络不畅在高层建筑内部,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电磁干扰,通信联络往往会受到影响。

消防员之间、消防员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会影响指挥决策和灭火行动的协同。

4、排烟困难火灾产生的大量烟雾在高层建筑中难以排出,不仅影响人员疏散,也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策略1、做好火灾预防工作预防是减少高层建筑火灾损失的关键。

要加强建筑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同时,要加强对居民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A person is like a watch whose value is determined by action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里也如雨后春笋拨地而起。

由于高层建筑高,层数多,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加之各种管道竖井纵横交错,以及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困难,势必酿成损失大、伤亡大。

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一)高楼起火为何难灭消防部门将高度超过24米或8层以上的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

随着社会大建设大发展,高楼会越来越多,其中又以住宅型高层居多,高楼防火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是高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从楼外扑救的难度很大,如果建筑内未设置消防电梯,消防队员也很难及时到达失火楼层进行扑救。

火灾一旦形成,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大烟囱,在这种效应下,一栋二三十层的高楼,火焰从一楼烧到顶楼只需几分钟;二是高层建筑因为楼层太高,电梯不能使用,居住在楼内的居民,在黄金时间内从楼梯疏散出来非常困难。

一般的消防车,只能将水打到一二十米高。

必须使用超高的云梯车才能打水到100多米高的楼层。

目前,国内最高的消防云梯车高度也只有101米,落户杭州。

一部类似的云梯,价值都在数千万元,对地面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小区楼间距之间的小路面,根本容不下这个庞然大物。

同时,因为高层建筑内的电梯井、管线井很多,一旦失火,容易产生烟囱效应,形成立体燃烧,给消防兵力部署和展开,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面临哪些难题据了解,高层建筑火灾存在着三大特点:疏散困难,扑救困难,火势发展快,容易造成群死群伤,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高楼一旦起火,往往很难扑灭。

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六大救援难题:一是建筑四周消防登高救援场地不落实;二是建筑消防器材被挪用或配置不到位;三是安全疏散通道损坏严重;四是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低下等;五是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度较高,所以风力较大,风助火势,如果建筑装修中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火灾一旦形成,火势蔓延会非常迅猛,这时候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个个大烟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烟囱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大火的蔓延速度是很可怕的,据调查,一栋二三十层的高楼,火焰从一楼窜到顶楼只需几分钟,但是人们逃生几十分钟都不一定够,所以高楼火灾的生还几率很小;六是由于少数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使用不合格甚至假冒伪劣的消防产品,再加上一些高层建筑功能复杂,消防安全管理不严,导致高层建筑内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也造成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时面临诸多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缓解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各个省市的高层建筑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呈现着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安全问题,并且简单论述了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有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有关问题;思考
我国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呈加速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 ,城市建筑趋向高空延伸 ,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

对于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有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措施、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以及火灾的控制等等安全方面的问题,是高层建筑物在采取火灾预防及其救援对策时必须谨慎细致考虑分析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安全问题
1.高层建筑一些重要部位一旦失去力的平衡,非常容易出现坍塌事故
“”事件时,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在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后轰然坍塌,多少人在这次事件当中遇难;“万寿宫”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在这座楼发生火灾的时候,灭火救援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大楼突然倒塌,阻碍了该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灭火救援设施如果失效,将会加大灭火救援的难度
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时候,经常由于灭火救援困难、水源供应困难以及排烟困难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高层建筑物灭火施救变得非常困难,施救工作开展迟缓,效率低。

例如;莫斯科电视转播塔发生火灾时,由于莫斯科电视转播
塔周围都是存在很多裙房,从而导致消防云梯车以及登高车等无法对建筑物主体楼层进行及时的灭火,而且楼层内部的消防电梯失效,消防人员只能通过高强度的攀爬楼梯进行施救工作,施救效率和效果都很低下;对高层建筑物实施灭火救援工作需要大量的水,但是由于莫斯科电视转播塔内部供电系统和供水系统大部分出现故障,因此,消防水只能通过消防车进行供应;发生火灾时,不论是自然排烟还是机械排烟,都可能在风力等的影响下发生故障,出现失效的情况,烟气在高层建筑物内部肆意的弥漫,从而影响到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措施的开展。

3.高层建筑当中如果遇到疏散通道封锁并且火灾程度严重的时候,建筑物上部人员的疏散极其困难
1996年香港嘉利大厦出现火灾的时候,我们知道由于该高层建筑物内部主要是既没有防火措施也没有防烟措施的电梯,而且在灭火救援的时候消防直升机的云梯的降落高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及时进行最大限度地施救工作,另外,在嘉利大厦的高层大部分是办公楼,人员非常密集,疏散时间长、难度大、效果极低,高层人员在烟气的威胁下,人们在恐惧心理和求生心理的作用下,大量的涌向逃生梯造成了拥挤和踩踏等事件,从而大大降低了逃生的机率,所以在这次火灾当中建筑物上层的人员基本上都被活活烧死。

4.如果灭火救援的设备和设施无法正常使用,那么火灾蔓延速度将会加快,人们的生命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高层建筑物当中,办公楼、商业百货大楼、饭店、酒店等为了满足其使用功能大部分采用的装修材料都是可燃性的材料,例如:酒店的家具、用品等等;排水管道、排气管道电缆管道以及空调管等基本上都是呈水平方向或者垂
直方向布置于高层建筑物当中,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这些管道极易因不密封以及防火防烟阀失效而助长了火势的蔓延,变成烟囱;火灾可以通过破裂的窗户在风力的作用下向楼房的上层蔓延,里应外合,使得室内的可燃性物体大量燃烧,因而,形成立体式的火灾,并且会很大程度上引发室内的可燃性气体燃烧,严重时会出现大范围的爆炸现象。

二、关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有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1.严格规范落实高层建筑物消防系统的预防性措施
在高层建筑物内部要对应急照明、疏散通道、供水设备、防火栓、火灾预警系统以及灭火救援系统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为了降低或者避免火灾造成的损失,高层建筑物的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在装修的时候尽量难燃甚至不燃的材料;对高层建筑物内部的灭火救援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这些消防设备和设施处在良好的使用状态下;培训高层建筑物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定期对他们进行消防演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消防素质和消防技能。

2.科学地使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灭火施救工作
高效利用火灾预警系统,相关人员根据该系统提供的起火楼层、蔓延趋势等信息,结合高层建筑物内部灭火救援设备和设施的相关情况制定高层建筑物的灭火救援方案;科学合理地运用高层建筑物的安全通道、消防楼梯等等消防设备,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对高层建筑物人员进行有组织性、有纪律性的疏散,引导上层人员有序的向高层建筑物的屋顶平台和疏散楼梯灯方向逃生;采用消防水泵、消防栓、消防水带以及多车多泵等供水方式进行消防水量的供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消防所需用水;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的风向和烟气的走势等
情况,将门窗自动排烟与机械排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高层建筑物内部烟气的弥漫和流动,从而进一步改善灭火施救工作的条件;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的施救方案呀结合楼层内部烟气的流动方向以及楼层的内部功能等,利用登高车、云梯等进行内外结合的方式实施救援工作,以确保达到良好的灭火救援效果。

3.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层建筑物火灾的损失,一旦发现火情要尽快报警
为了保证弱势群体遇到火灾时能在黑暗等情况下及时报警,相关部门应该改革当前的报警求助方式,避免号码多、不易记等现象的出现,运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技术建立和完善智能化、协调化和高效化的报警救援运作机制,确保社会中的所有人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援和帮助,同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误报和骚扰电话。

三、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促进人口不断向城市圈内外靠拢集中,城市用地逐年紧张。

高层建筑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城市化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但是高层建筑的出现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几年,各个省市的高层建筑屡次出现过火灾险情,因此,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不同的省市根据本省市具体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火灾预防措施和灭火救援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火灾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有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2]曹英杰;关于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3]张全灵;关于灭火救援装备学习使用问题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年0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