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筹资中的税务筹划(一)

合集下载

浅析企业筹资活动中税收筹划

浅析企业筹资活动中税收筹划

浅析企业筹资活动中税收筹划[摘要]筹资决策的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进行最佳筹资组合,合理安排财务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本文对企业筹资税收筹划进行了动因和条件分析,还阐述了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筹资;税收筹划在企业的筹资行为中,不同的筹资行为和方案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企业带来不同的税收征缴的效果。

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比较筹资收益和财务风险,权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确抉择。

1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动因和条件分析1.1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动因分析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税收筹划作为一项企业经营活动,同样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为降低筹资成本,企业需要将向税收筹划方向转移。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规范企业的运行,保证企业筹资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1.2 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条件分析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源自于筹资方式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资金来源方面,更重要的是资金筹集成本的差异。

筹资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筹资成本的差异化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泛空间。

另外,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在筹资税收筹划中提供了方向和操作条件。

2 企业筹资活动中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2.1 企业权益筹资的税收筹划一是,我们在对企业留存收益的筹资进行筹划。

在目前我国税法的规定之中,除去机会成本的因素以外,企业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还是很低。

但是在税负角度上来讲,企业留存收益是企业税后的利润的一部分,所以企业留存收益的税收标准一般较高。

面对这样的问题,企业在留存收益过大的时候,资金成本会很大,企业的节税的手段和效果还不是那么合理。

企业留存收益属企业股东所有,我国税收法律规定,企业税收后利润要提取相应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其余利润要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才能确定分配标准,其中股东分红和股利需要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

对企业筹资活动纳税筹划的探析

对企业筹资活动纳税筹划的探析

对企业筹资活动纳税筹划的探析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其他各项经济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

虽然资金是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但企业自身拥有的资金数额总是有限的。

因此,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在资金保障上满足投资和经营的需求。

政府和纳税人在税务筹划和税收的关系上是双相的,并且这一过程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政府的手上。

调整税收政策,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和执行偏差,都会影响企业业务的节税预算。

筹资活动中的纳税筹划会涉及到一些税法、会计学、金融学的相关知识,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财务活动。

如果有轻微的偏差也可能致使筹划方案的失败。

因此,企业融资活动,税务规划在给其带来优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些风险。

如果任由这些风险肆虐,不防范其发生的话,其结果可能是遭受更大的损失。

所以对税收风险防范和控制规划不可轻视。

一、筹资活动中存在的纳税筹划风险在纳税筹划中产生的因为种种原因而造成无法实现既定目的的可能性就是纳税筹划风险。

不管是民营还是私营企业都要面对的主要融资风险具体包括财务的风险、政策的风险、操作的风险、市场的风险与执法的风险等。

1、财务风险从税收收入和债务增资扩建规划获得企业税收筹划空间规划的角度来看,获得的相关收益越多,与之对应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是我们的生产和经营的大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企业借入的资金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债务比例也相应的增加,最后资本结构的财务金融风险也会相应的增加。

2、政策风险所谓政策风险,就是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筹划的风险。

主要包括政策变化风险和政策选择风险。

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总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政策变化风险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时效具有不确定性。

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会被不断补充、修订或完善,旧政策会被不断废止,新规章也会适时推出。

政策选择风险是指企业不确定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政策,即企业采取的行为可能符合国家的政策精神,实际上却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企业筹资的税务筹划

企业筹资的税务筹划

注:8 087.5﹡=10 000-1 912.5﹡ 实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费用=账面价值×市场利率 溢价摊销=实付利息-利息费用 未摊销溢价=期初未摊销溢价-本期溢价摊 销 账面价值=期初账面价值-本期溢价摊销
第 三 节
第 二 节
筹 第
一 节
其 他 融 资
权 益 筹 资
划 负
债 筹 资
的的的
税税税
务务务
筹筹筹
划划划
第 十 二 章
企 业 筹 资 的 税 务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 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理财 经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 而发生作用的。因而,筹资中的税务筹划,应 着重考虑两个方面:资本结构变动究竟是如何 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 进行资本结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企 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方案1:该厂房建成后每年增加的收益应纳所得税额为:300×33%=99(万元) 净收益为:300-99=201(万元) 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20 000×15%+201)÷22 000×100%=14.55% 方案2:企业每年增加的收益为: 300-2 000×8%=140(万元) 每年增加的收益应纳所得税额为: 140×33%=46.2(万元) 净收益为:140-46.2=93.8(万元) 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为:(20 000×15%+93.8)÷20 000×100%=15.469%
溢价摊销
1 606 1 606 1 606 1 606 1 606 8 030
未摊销溢价 8 030 6 424 4 818 3 212 1 606 0 —
账面价值 108 030 106 424 104 818 103 212 101 606 100 000

浅谈企业筹资中的税务筹划

浅谈企业筹资中的税务筹划
进行纳税筹划。
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 自然人 , 只要发 生有应 税行 为就要 依法纳 税。税 收筹划是企业用 足用好税 务政 策的新课 题 。 在新形 势下企业 作为纳 税 人, 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 会计制 度 , 足用 好税务政 策 , 用税法上 的 用 运 优惠政策为企业 创造经济效益 。 资金筹集的税务筹划 ( 根据资本结构所作 的税务筹划 一)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 筹资是其进行 一系列经 营活动 的先决 条件。 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 的资金 , 就不 能取得 预期 的经济效 益。筹 资作为 个相对独立的理财活动, 其对企业经 营理财业绩 的影响 , 主要 是通过 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 的。因而, 析筹资 中的纳税筹 划时 , 分 应着



重考察两个方面 : 资本结 构 的变动究 竟是 怎样对企 业业绩 和税 负产生 影响的; 企业应当如何组织 资本结构 的配置 , 才能在 节税 的同时实现所 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 目 。 标 资本结构是由筹 资方式 决定 的, 同的筹 资 方式 , 不 形成 不 同的税 前、 税后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 目 标不 仅要求筹集 到足够数 额的资金 , 而且要使资金成本最低。由于不同筹 资方案 的税 负轻重程度 往往存在 差异 。 这便为企业在筹资 决策 中运用税 收筹 划提供 了可能 。企 业经 营 活动所需资金 , 通常可 以通 过从银 行取得 长期借 款 、 生债券 、 发 发行股 票、 融资租赁 以及利用企 业的保 留盈余 等途径 取得 。下 面 比较 各种筹 资方式的筹资成本 , 为企业选择 筹资方 案提供参考 。 1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 析。 . () 1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指借 款期在 1 年以上 的借 款 , 如购建 固 定资产或者无 形资 产这种 大规 模 的支 出就 需要 长期 借 款来 帮助 完 成。其成本包括两部分 。 即借款利息和借款 费用。一般来 说 , 借款利 息 和借款费用高 , 会导致筹资成本高 , 但因为符 合规 定的借 款利息和借 款 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 。 以能起 到抵税作用 。例如 , 所 某企业取得 5 年期长期借款 20万元 , 利率 l%, 0 年 1 筹资 费用率 05 .%, 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 可以计入 税前成 本费 用扣除 或摊销 , 企业可 以

企业投筹资的税收筹划的浅议

企业投筹资的税收筹划的浅议

企业投筹资的税收筹划的浅议【摘要】本文从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投资、筹资环节的税收筹划方法与技巧,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论述,同时,通过大量的案例,对比论证了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可行性、重要性。

本文的特点是实务操作性强,即大部分的案例都来自企业的实务,力求对企业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顺应国家税收政策导向,从而达到减轻税负,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投资筹资税收筹划一、企业税收筹划的概念及意义(一)企业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或延迟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对企业的投资、经营、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的过程。

分析上述概念,税收筹划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税收筹划必须同时达到减轻或延迟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

否则,税收筹划就是不成功的;二是所有税收筹划的手段必须在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税收筹划也是失败的。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1.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

企业为了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对税法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深学习和研究,对企业具体业务进行合理安排和选择,从而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实现企业财务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纳税人提高纳税意识的过程,同时,企业敢于面对税务机关,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利,做到主动缴税,抑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2.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水平。

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促使其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增强预测、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

为了进行税收筹划,就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建立一支熟知税法的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3.税收筹划有助于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尽管主观上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逐步走上了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助于优化国家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筹资管理的税收筹划(一)

企业筹资管理的税收筹划(一)

企业筹资管理的税收筹划(一)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不断的产生对资金的需求,需要及时、足额的筹措资金。

同时,企业因开展对外投资活动和调整资本结构,也需要筹集和融通资金。

与之相应,企业筹资管理的税收筹划,也是整个税收筹划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企业筹资税收筹划的一般原理在分析企业筹资的税收筹划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筹资结构的变动对企业经营绩效与整体税负的影响;二是企业应如何合理调整筹资结构,以同时实现节税与所有者总体收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

筹资结构是由企业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将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

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筹资、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债券或股票、租赁等。

所有这些筹资方式基本上都可满足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但就税收负担而言,这些筹资方式产生的税收后果却彼此迥异。

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上述筹资方式分为负债筹资(包括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筹资、发行债券)和权益筹资(包括企业自我积累、发行股票)和其他筹资(如租赁)三种类型。

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筹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效果最好,向金融机构借款次之,自我积累最差。

这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两个层面加以分析。

从空间上看,通过企业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涉及的人员、机构较多,这就为企业寻求降低融资成本和实现税收筹划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运作空间:而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效果虽然不如前两种方式,但企业仍旧可以利用与金融机构的长期业务往来关系,寻求一定规模的税负减轻;企业自我积累方式由于资金拥有与使用者融为一体,税收负担难以转嫁与分摊,因而往往难以实现税收筹划。

从时间上看,税收筹划的长期性决定了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紧密结合,最终筹划效果需要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结束之后才能体现出来。

企业的自我积累资金是其长期经营活动的成果,筹集过程非常漫长,而这些资金一旦再投入到经营过程之中,产生的税负则由企业自身负担;而负债筹资却与之不同,其筹资周期较短,并且投资收益可以在企业和出资者之间进行分摊,债权人也要承担一定的税负,由于利息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偿还利息后,应税所得会有所降低。

浅谈企业税务筹划

浅谈企业税务筹划

浅谈企业税务筹划
企业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对财务、税收政策及相关法规的充分研究与分析,利用各种可用的方法和手段,实现合理降低企业税负的过程。

税务筹划不仅是企业运营的必要手段,更是企业合法合规合理经营的良好证明。

企业税务筹划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税收优惠和减少税收负担。

具体来说,税务筹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组织筹划
包括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筹划,例如通过经营费用的充分抵扣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等方式,优化税收结构,减少税收负担。

二、利润管理策略
包括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折旧、摊销、减值等税前扣除项以及利用偏离利润等调整税后利润的方式,合理规避利润所得税,减少税负。

三、税收投资策略
包括企业在选择地域、投资、资产组合方面的策略,利用税收政策中的优惠条款,降低整体税务负担。

四、税务合规策略
包括企业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开展税务合规管理,建立健全税收风险控制机制等保证企业税务合法合规的策略。

税务筹划需要企业有良好的财务和税务知识及深入了解当前税收政策,并辅以科学的理财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实效。

如果企业缺乏专业的税务策划师,也可以请专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稳定性。

试论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税务筹划

试论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税务筹划

水平等。 当债券到期 , 企业支付给债券持有 者的利息仅 占其盈利的
很 小 一 部 分 , 行 者 可 获 得 更 多 的利 益 。 业 债 券 的利 息 费 用属 于 发 企 财 务 费 用 , 接 冲 减 利 润 , 行 企 业 可 享受 扣 减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的优 直 发

权 益 筹 资 税 务 筹 划
税务筹划 l A A I L NN N X T ON P A I G T
试论企业筹资活动 中的税务筹划
苏 州市 职 业 大 学 程 斌
筹资是通过一定渠道 、 采取适 当方式筹措资金的财务活动 , 是
企 业 生 存发 展 的重 要 环 节 。 业 只有 筹 集 到 一 定 数 量 的 资 金 , 能 企 才 减 少 税 负 ,为 企业 寻求 降低 融 资 成 本 和 实 现税 务 筹 划 提 供 了较 为
出租人提供融资便利 ,承租人分期付款购买租赁物。对承租人来
说 , 人 的 固定 资 产 可 以计 提 折 旧 , 旧计 入 成 本 费 用 , 而 减 少 租 折 从
积 累资金投入生产 经营之后 , 负全部需要 由企业 自负。 税 这种筹资
方 式 积 累时 间跨 度 大 , 累速 度 慢 , 适 应企 业 规 模 的迅 速 扩 大 , 积 不
不必 付息。凶此 ,在还本付息的方式上公 司可 以考虑选择定期付 息 。 于 债 券 发 行 的 折 溢 价 的摊 销 方 法 , 至 目前 新 会 计 准 则 规 定一 律 采取 实际利率法 , 因此税 收筹划 的空间不大。
三 、 赁 筹 资 税 务 筹 划 租
法规定 , 支付的股息是从税后利润支付 , 因此发行股票不能获得税 收上 的优惠 , 收成本较大 , 税 节税效果不 明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筹资中的税务筹划(一)
摘要:税务筹划是企业用足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企业作为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筹资税务筹划
税收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

不论是企业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发生有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

税收筹划是企业用足用好税务政策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企业作为纳税人,熟悉了解税法及财务会计制度,用足用好税务政策,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一、资金筹集的税务筹划
(一)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

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财活动,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

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究竟是怎样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由筹资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

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最低。

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运用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发生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利用企业的保留盈余等途径取得。

下面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为企业选择筹资方案提供参考。

1.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1)长期借款成本。

长期借款指借款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如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这种大规模的支出就需要长期借款来帮助完成。

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

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抵税作用。

例如,某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6.63万元。

(2)债券成本。

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

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

例如,某公司发生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生费用率为5%,由于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9.6万元。

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生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3)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

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

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所获的收益率,企业就应该将留存收益分派给股东。

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券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做出准确的测定。

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

(4)普通股成本。

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股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

例如,某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资金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必须在所得税后分配。

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33%=3.3(万元)
2.筹资成本分析的注意问题。

企业筹集的资金,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债务资本与
权益资本。

债务资本需要偿还,而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只需要在有嬴利时进行分配。

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属于债务资本,留存收益、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本。

根据以上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1)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

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

(2)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资本结构通盘考虑。

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3.根据资本结构所作的税务筹划。

一般来说,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留存收益)筹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企业间拆借资金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

这是因为从资金的实际拥有或对资金风险负责的角度看,自我积累方法最大,企业内部集资入股方法最小。

因此,它们承担的税负也就相应地随之变化。

从纳税筹划角度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产生的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法效果最差。

这是因为通过企业的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到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寻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益的途径。

金融机构贷款次之,但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减轻税负的目的。

自我积累(留存收益)方式由于资金的占有和使用融为一体,税收难以分割或抵销,因而难于进行纳税筹划。

以下仅以负责筹资与权益筹资(即发行股票)为例,对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影响加以比较。

企业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就是负债,具体又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两种。

其中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构成关系,通常称之为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合理与否,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

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节税及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包括税前和税后)等方面。

其中节税功能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抵减应税所得额,从而相对减少应纳税额。

在息税前收益(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收益)不抵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效果就越显著。

当然,负债最重要的杠杆作用在于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及普通股的每股盈余(税后)方面。

这从下式得以反映:权益资本收益率(税前)=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权益资本(息税前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