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校徽介绍
中国985高校校徽集锦(高清大图无水印)(课堂PPT)

21
同济大学
22
东南大学
23
天津大学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大连理工大学26华东师范大学27
中国农业大学
28
华南理工大学
29
兰州大学
30
西北工业大学
31
湖南大学
32
北京理工大学
33
重庆大学
34
东北大学
35
中国海洋大学
36
电子科技大学
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8
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985高校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复旦大学
4
浙江大学
5
上海交通大学
6
南京大学
7
中山大学
8
武汉大学
9
中国科技大学
10
吉林大学
11
华中科技大学
12
四川大学
13
中国人民大学
14
山东大学
15
南开大学
16
中南大学
17
北京师范大学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
西安交通大学
20
厦门大学
39
中央民族大学
40
中国985高校
41
中国十大名校校徽意译分析

美艺11级6班 张洁 111206013
一、北京大学
1.北大校徽 造型上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 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
2.“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 “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 的 “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 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 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 重任”的想象。
4.英文“FUDAN UNIVERSITY” 表明复旦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宗旨。
5.标志设计整体稳重、深厚、大 气、喜庆、传播全球
三、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徽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 logo外环是中、英文校名,创校时间,表
明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宗旨,历史悠久 的文化底蕴。 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 物”两个词,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 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 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词基本 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也就体 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而清华 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 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 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 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这无疑也将 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 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 标志体现出了,清华的智仁勇德统一、文 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 补。
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logo里梅花是科大人勤奋刻苦、追 求真知和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品格的象征。
2.腾空飞跃的火箭,表达了科大人积 极进取,乐观向上,勇于担当国家使 命、攀登科学高峰的壮志豪情。托起 火箭的四根线条,代表了中国科大的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科技英才。
国内著名大学校标及其含义

1.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
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个词组基本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
而清华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
这无疑也将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
文中论述的小标题依次有:"君子"与"君子人格";智仁勇的统一;文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补;造就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3.复旦大学圆圈正中是古文“复旦”的字样,上方写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下方则是“1905”字样,意为学校建立的年份。
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的校徽分内外两圈,两圈之间的中英文浙江大学字形寓意今日之浙江大学已走向世界,1897表示浙江大学的创建年代可追溯至求是书院,校徽中央展翅飞翔的求是鹰,代表浙大的“求是”精神,寓意浙江大学师生,继承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为将浙江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是由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组成的。
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
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表明交通大学的创办年份。
大学校徽

「在戴上校徽的那一刻,我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神圣与幸福,那些让人顶礼膜拜的巨人似乎都触手可及。
」从北京大学毕业三年之后,高先生回忆起初入校园的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依然有一些激动。
对于很多曾在校园生活过的人来说,校徽可能是他们追忆大学时光的源头。
对公众而言,校徽作为一所大学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更是其历史和传统的积淀。
公众对大学校徽的认可程度如何?他们最喜欢的是哪一所大学的校徽?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是今年4月刚刚发布的,在此次调查中异军突起,以34%的获选率独占鳌头。
其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
据校方称,这三个「人」字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即「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人文为主的特色」。
三「人」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凇沟纫狻?已经度过106岁生日的北京大学,其校徽在调查中以33%的获选率位居第二。
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
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在北京西郊与北大比邻而居的清华大学,在本次调查的排行上以32%的获选率居第三位。
清华大学的校徽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八卦方位排列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字样。
1914年冬,时年41岁的梁启超被邀请到清华演讲时,引用《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卦辞加以阐发,激励清华学子。
演讲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被刻入清华校徽,沿用至今。
不知是否巧合,排名前三的校徽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对「人」的关怀,暗合了时下各大学中「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除此之外,「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中,排在前十位的依次还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大学,它们或以悠久的历史,或以浓郁的民族气息,都获得了相当多公众的认可和喜爱。
中国985、211高校校徽、校门、校训集锦

大连海事大学 211
校训:学汇百川、德济四海
第二军医大学 211
校训:求实 创新 严谨 献身
第四军医大学 211
校训:团结、求实、创新、献身
东北林业大学 211
校训:学参 天地 德合 自然
东北农业大学 211
校训:博学笃行 明德亲民
东北师范大学 211
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人民大学 985、211
校训:实事求是
山东大学 985、211
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南开大学 985、211
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中南大学 985、211
校训: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北京师范大学 985、211
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 985、211
合肥工业大学 211
校训:厚德、笃学、崇实、 尚新
河北工业大学 211
校训:勤慎公忠
河海大学 211
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 是、严 格要求、勇于探索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2011计划”
校训:朴诚,奋勉,求实,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 211
校训:仁爱精勤
华北电力大学 211
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校训:明德精学、 笃行致强
内蒙古大学 211
校训:求真务实
南昌大学 211
校训: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
校训:智周万物 道济天下
南京理工大学 211
校训:进德修业 志道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11
校训:诚 朴 勤 仁
南京师范大学 211
校训: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
宁夏大学 211
介绍清华大学的校徽

介绍清华大学的校徽
清华大学校徽是学校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清华大学的校徽象征着其精神和文化,使它成为一所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
清华大学的校徽设计师是世界著名的中国画家蒋士铨。
他完成了他独特的设计,以此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
校徽中心是用一双耳朵组成的清华字样,它是清华大学的标志,也是一个象征。
两个耳朵紧密地围绕清华字样,表达了一致的思想,毫不动摇,也表达了清华大学的愿景,即不断的努力,追求卓越,砥砺前行。
校徽上方是清华大学的招牌“用经典教育推动现代文明”。
它是清华大学的哲学核心,也是清华大学的使命,以及清华大学努力追求的目标。
校徽下方写着校长李鸿章为清华大学写的这句话:“奉献科学,推广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类”。
这句话汇集了清华大学开展各类科学研究,促进文明发展,为国家建设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使命。
在清华大学校徽中,有一把十字架,这是当时蒋士铨画家的民间传说。
据说,在清朝时期,清华大学的创始人李鸿章曾被天使率领穿越迷雾,发现了清华大学的故地。
他看到了十字架,认为这是上帝指引他来此建立新校园的地方。
十字架象征着清华大学对宗教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以及教育价值观的尊重。
清华大学校徽更像一面镜子,它勾勒出清华大学的使命,发扬清华大学的优秀传统,弘扬清华大学的灿烂文化,激励清华大学的学生勇往直前,直至清华教育的伟大理念永恒不变。
总而言之,清华大学的校徽是对清华大学使命的有力体现,也是清华大学文化的标志,是清华人的象征。
清华大学的校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拼搏奋斗,勇于探索,使真理清澈透亮,以弘扬清华大学的精神文化,努力实现清华大学崇高的教育理想。
全国著名大学校徽大全

作为象征,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更是一所学府的历史和传统的积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舊)上海交大(新)同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重慶大學北方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航太航空大學湖南大學北京二外四川大學南昌大學華東政法學院西南交大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河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廣播學院武漢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江西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师大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江大学临沂师范学院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大东南大学西南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鲁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四川师大河北大学北邮武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江西财经长春理工大学潍坊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山西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福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南师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川农业大学希望对大家有用!!!!。
清华北大标志设计理念

清华北大标志设计理念
清华北大是中国两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标志设计也备受关注。
下面就清华北大标志设计理念进行介绍。
清华大学的校徽设计理念:
清华大学校徽的设计理念是“清华之光,厚德载物”,寓意着清华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光辉代表。
校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十二生肖中的龙,凤,麒麟,龟,蛇,马,羊,猴,鸡,狗,猪,牛,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和美好寓意。
校徽的中心是一个红色的“清华”字样,代表着学校的名称和荣誉。
整个校徽的设计简洁大方,寓意着清华大学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责任感。
北京大学的校徽设计理念:
北京大学的校徽设计理念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寓意着北京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光辉代表。
校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字,五个字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五种美德和道德准则。
校徽的中心是一个红色的“北大”字样,代表着学校的名称和荣誉。
整个校徽的设计简洁大方,寓意着北京大学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责任感。
总体来说,清华北大的标志设计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成就,寓意着学校的荣誉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标志设计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光辉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徽赏析新校徽,以钟为主图案,有时间、积聚与警示的意义。
表明我院始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而源远流长,同时取其“钟铎声声,人文日新;昌明博大,蒸蒸日上”之意,预示着我院恢宏壮阔的发展前景;以正圆围绕方钟,表示具有“自强不息、发展不已”精神的湛师人追求完美与和谐。
钟取“人”形,喻示教育以人为本。
圆周上部的校训,说明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圆周两侧的三层枝叶,表示我院已枝繁叶茂,正蓬勃发展。
圆周下部的中英文校名以蓝色为背景,既表示我院地处南海之滨,又喻示了学院“立足湛江,面向全省,走向全国,胸怀世界”的发展定位。
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以绿色调为主,1902说明了它的创办历史,上面三座古老、对称的房子勾勒出了一个南师大的形象,再上面的草与花给人以积极奋发向上的基调,周围以中英文标以"南京师范大学",整个画面简洁明了。
校徽中的椭圆形富有新意,地球寓意办学国际化。
同时,校徽中含有我校的中英文校名、校训以及校标,信息量大。
校徽的设计者为我校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李春富教授。
1994年学校领导委托当时的工艺美术系青年教师肖红代为设计一枚校徽,并沿用至今。
该校徽图案为正圆形,外圈与内圆为蓝色,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间黑体英文字母与下放的创校年号为绿色,代表教育与勃勃生机;蓝底下的“河大”两字为由右至左的篆书题,给人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校名下方的水浪,象征位于黄河岸边、中原文化与文明发祥地的河南大学历史久远校标及说明1、该标志的整体造型由江苏工业学院的英文首字母J、P、U形成,采用一只弯曲变形的铅笔作为主要的设计形象,反映出学院具有浓郁的学术气息和文化氛围。
2、外形又似一磁铁,这说明了学校吸引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院内部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象征学院团结向上的精神。
3、这种弯曲的造型,一头代表学校,另一头代表社会,这又深刻的寓意着学生通过在这里学习生活后能在校内学习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平衡点,很好处理二者关系。
4、在用色方面,墨绿代表稳重,中黄代表活力,两者的结合体现了学校既具有浓厚的底蕴,又不乏活力和现代感。
北京交通大学新校标(试用)的设计借鉴了二十年代北京交通大学校标的特点,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由圆、盾、小篆文字和英文标识等基本元素组成。
整个标识古朴厚重、简练大气,体现了北京交通大学根植于人文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
标志主体上方的阿拉伯数字“1909”为学校建校年代,左右的扶轮和通讯图案的剪影,象征着学校管理和通信学科的特色。
环绕英文校名两边的四个五角星,寓意学校历史上由四校合并的办学历程。
标志主体图案为实体盾形构成。
采用盾形图案的创意,取材于二十年代北京交通大学校门的图形,并借鉴了二十年代校标主体为盾形的特点,旨在吸收交大历史图案的精髓,引申交大历经沧桑,但坚忍不拔的刚毅执着的办学精神。
盾形中央的“T"为四所交通大学校标共用的元素——铁锤的剪影而成,给人以刚强有力的感觉,同时该图案也是“通”拼写的开头字母,寓意学校广纳良才、博采众长的办学理念。
标识中央的“交大”二字,采用中国传统小篆文字,既具有艺术的美感,也突显出交大深厚的文化积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由外圆环,中英文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图案等4部分组成,中间DNA双螺旋结构巧妙构成小麦麦穗,标志我校小麦育种闻名中外,体现了我校的特点及肩负着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另外,图案犹如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水利,也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之一(农业水利为国家重点学科)。
同时,其寓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格的写照。
校徽由我校89级畜牧系毕业生陆青设计,在充分考虑专业人士及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后,几经改进,由我校校长办公室审议通过。
校徽为圆形,内圆为绿色,中间白色草书“天山”图形,表示石河子大学位于天山北麓的绿洲新城,同时象征着石河子大学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外圆以白色为底,上半部是江泽民主席题写的“石河子大学”,字为橙红色,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关怀和重视,下半部是英文书写的石河子大学“SHIHEZI UNIVERSITY”,为绿色。
山东理工大学校徽——“理工之星”介绍校徽为圆形,由内外两部分组成。
外圆部分上方为“毛体”书写的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
内圆部分为中心图案。
中心图案为“理工”汉语拼音首字母“L、G”的变形笔划,同时构成一草书“山”字,指山东理工大学;两笔划相连处缀一颗星,表征着山东理工大学人的智慧光芒,也预示着山东理工大学的辉煌前程。
校徽图形设计色泽鲜明、简洁明快、虚实结合、动静统一,将山东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校徽使用颜色主色为蓝色(C100、M80),次主色为绿色(C100、M50、Y100),辅色为红色(M100、Y100),将主要用于代表学校的各种出版物、纪念品、标识铭牌(物)、参展物品以及网络信息资料等。
含义:1、中间图案实体部分为一“人”字,虚体部分为一“文”字,表示学校人文社科类大学的性质。
人形还表示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张开双臂以示开放办学,迈开双腿以示稳步发展。
2、中间图案为一奋发向上的箭头,冲破内圈,表示“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代表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奋斗目标。
3、“1948”和“中国武汉”表示学校建校的时间和学校所在地点。
4、上半圈为邓小平题写的学校校名。
下半圈为校名英文,代表学校面向世界、建设国际知名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奋斗目标。
该徽标由两股海浪和一些说明性的文字组成,两组海浪的形状与数字90相似。
每股海浪又包含三个浪头,象征着三个校区共同欢庆河海90华诞,同时也象征着三个校区齐头并进,锐意发展。
徽标的主体图案——海浪充分体现了河海大学的水利特色与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勇于探索的河海精神和朴素、求实、严谨的河海形象。
校徽以中山大学发源地"大钟楼"为设计主体,运用中国园林的意境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图二)与大钟楼(图一)形象组合成"中山"二字图案,两边的树林由大到小形成一个深远的空间,增强标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标志中间的负形(图三)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图四),点明中山大学的地理位置。
图形与绿色相衬,象征着南国苍郁的康乐园充满活泼、盎然的生机,绿色暗喻着生命、发展、永恒。
与建校年代"1924"形成的一条纵深大道,意蕴大钟楼既是中山大学的光辉历史见证,同时也是激励全体师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的时代召唤。
校徽庄重大方,具有强烈的张力。
其内聚性、外拓性、向上放射性凝聚了中山先生提倡的"博学、审问、明辩、慎思、笃行"的治学精神,也体现了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1.校标主图案,如一个“人”字,坚实而有动感,象征学校充满青春活力的个性,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强调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2.校标主图案,又如一座山峰,挺拔而秀美,表示我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芙蓉峰下,同时象征师大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3.校标轮廓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内圆设计为绿色背景,外框为墨绿色的实线,代表的是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外圆设计为灰色背景,无外框,体现时代性、国际性、开放性的特点。
4.“1956”为我校创办时间,说明学校办学历史、文化底蕴。
校体字“浙江师范大学”与英文校名相对应,寓意师大传统与现代一脉相承,本土与国际融合相通。
5.整个标识在审美艺术效果上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易于认同和传播。
标志主体图形元素取材于东汉时期的“汉画砖舞蹈人”,以此图作为创作元素,意在挖掘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承性,并借此体现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使命。
1.历史性:历史的厚重感,符号舞院的发展历程。
2.文化性:舞蹈文化渊源感,符号舞院文化积淀。
3.专业性:舞蹈人形的动态突出了舞蹈的专业性,突出了舞蹈艺术的特点。
4.国际性:运用提炼后的传统图形元素“汉画砖舞蹈人形”与单纯的圆形结合,是一组纯粹的国际化视觉语言符号,可读性强,符号舞院国际化学院形象的传达需求。
标志的色彩设定为金黄色,寓意舞院肥沃的舞蹈土壤及璀璨的明天。
标志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简练,易于传播。
中国农业大学新的校标图案呈金黄色,整体外形成盾形,上部有中英文校名,中间主体核心图形为农科大学校门的手绘图案,并嵌有“1905”的数字,两侧有两条成熟的麦穗呈“两手相对”的托举图形,底部采取了齿轮和书本的组合造型。
新的校训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校风维持不变: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一、标志形状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
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毛体“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
二、标志释义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三、将图书馆作为标志的主体有以下考虑:1、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知识创新的殿堂。
2、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余三个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3、兰州大学图书馆造型庄重、典雅、优美,其塔楼的挺拔之姿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力量。
4、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形状已被历代兰大人所认同,且作为兰州大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品。
同济大学校徽理念蕴涵一、名称1、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2、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
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
二、历史1、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2、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三、文化1、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2、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3、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4、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为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