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肉瘤样癌带瘤长期生存病例报告一例

合集下载

6.结肠癌典型病例讨论一例

6.结肠癌典型病例讨论一例
(4)参加临床试验。
2018版NCCN中晚期结肠癌方案
2018版NCCN中晚期结肠癌方案
2018版NCCN中晚期结肠癌方案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50 0
CEA变化曲线图
CEA
第二次PD
CEA数值
时间
下一步治疗:
思考
1、肾病综合征,目前停止贝伐单抗,后续XELOX单纯化疗 or其他更优联合治疗?
2、XELOX方案进展后我们还有何较优方案? (1)化疗:雷替曲塞、伊立替康; (2)靶向:瑞戈非尼、小分子VEGFR抑制剂、帕 尼单抗等;
(3)免疫治疗:派姆单抗、纳武单抗,因患者使用的 是5年前的手术标本,新鲜组织再次行MMR检测结果是否会有 不一样?除组织标本外,目前检测技术是否支持血液检测?
• 副反应: • (1)大量蛋白尿: 24h尿蛋白定量 5.15 g/24h ↑; •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27g/l。
• 诊断:肾病综合征
• 因此停止贝伐单抗继续使用,并定期监测尿蛋白 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诊 治 流 程(回顾)
女性 67岁 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诊断: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溃疡型管状腺癌,rTxNxM1,肝、肺,IV期),原发 性高血压(II级 很高危组),2型糖尿病。
药期间,且患者无明显不适,要求继续使用,末次爱必妥治疗时间2018.03.23. 2017.12.8
2018.2.4
二线化疗影像基线(2018.2.4 、2018.4.4 肝、肺 )
2018.2.4
2018.4.4
二线治疗(化疗+靶向)
治疗方案: 2018.03 手术标本加做MMR:MLH1(+),MSH2(+), MSH6(+),PMS2(+)。结论:错配修复基因无缺陷 (pMMR)。

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

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

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概述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一份结肠息肉病理报告范本,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结肠息肉的病理结果。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标本信息•标本类型:结肠切除标本•标本部位:结肠X段病理结果1.病理号:XXX-XXXXX2.标本大小:XXXcm × XXXcm × XXXcm3.切缘情况:–结肠切缘:阴性–黏膜切缘:阴性–肌层切缘:阴性4.肿瘤位置:结肠壁内5.肿瘤大小:XXXcm × XXXcm × XXXcm6.肿瘤形态:息肉样7.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8.病理分级:低度恶变病理描述经镜下观察,所见结肠切除标本中,结肠壁黏膜上可见一具有息肉样外观的肿块。

该肿块呈圆形,边界清晰,大小为XXXcm × XXXcm × XXXcm。

切面呈灰白色,质地较软。

镜下观察显示,该肿块主要由腺瘤组织构成,肿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质丰富,核分裂活跃度低。

周围组织未见肿瘤侵犯。

根据病理特征,将其诊断为低度恶性腺瘤型结肠息肉。

结论所述结肠切除标本中,发现一具有息肉样外观的肿块,其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腺瘤型结肠息肉。

结肠切缘、黏膜切缘和肌层切缘均为阴性,未见瘤组织侵犯。

建议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治疗和随访。

注意事项•本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请咨询医生。

•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结肠息肉的病理报告结果需要与其他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以上为结肠息肉病理报告的范本,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咨询和指导。

结肠癌大病历

结肠癌大病历

结肠癌大病历病历名称:结肠癌病例主诉:腹痛,便血现病史:患者张某,男性,60岁,自述有腹痛和便血症状近3个月,经常感到肠道胀气、排便困难等不适感觉。

患者无明显的消化道疾病史,但家庭中有结肠癌病史。

检查发现,患者腹部指诊有明显压痛感,偶尔有腹部鸣叫声。

腹部CT检查发现结肠癌。

诊断:结肠癌。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结肠病变部分,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类型和癌变程度。

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以探查癌细胞是否扩散至淋巴系统。

术后将进行放疗和化疗。

临床肿瘤学医师和营养学家的协助将对患者重要。

预后:结肠癌治疗的预后通常与癌细胞的扩散程度和治疗方法有关。

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充分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患者的预后可能会受到居住环境、社会经济因素、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术后恢复期间应注意饮食、营养和康复等方面的工作,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都将成为治疗成功的宝贵财富。

定期进行随访检查,检测癌症是否复发,对患者的生活和疗效评估都十分重要。

预防: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正常调整对于预防结肠癌十分重要。

主食应慢慢过渡到粗粮、杂粮、蔬菜和水果,并保证每日位移量为8000附近。

限制脂肪、红肉和含糖食品的摄入,同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减少食品添加剂和化学保鲜剂的摄入。

对于具有遗传性的结肠癌,应该每年接受结肠镜检查,以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结: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注意正常饮食、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减少患病的几率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结肠癌,及时的治疗和配合适当的恢复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治疗失败和复发的可能。

同时,要尽可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坚决抗击癌症。

病例分享: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肺转移长期无病存活1例

病例分享: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肺转移长期无病存活1例

病例分享: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肺转移长期无病存活1例
孙谊副主任医师医师简介:孙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肝胆胰良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肝脏及胰腺的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

负责索拉菲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有效性安全性临床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肺转移长期无进展生存1例1病情简介
2术前影像学检查肝脏MRI:
胸部CT:
初步诊断:
乙状结肠癌 IV期 cTxNxM1 肝转移(同期)
肺转移(同期)
不完全性肠梗阻
治疗(由于存在不全梗阻):
治疗:新辅助化疗
肝转移评价:
肺转移评价:
疗效评估:
靶向 + 化疗前肝肿瘤LD之和 87mm 靶向 + 化疗后肝肿瘤LD之和 31mm 未出现新发病灶
根据RECIST标准,化疗疗效评价为 PR
3肝转移手术方案
4术后复查
术后辅助治疗:
肺转移随访:
瘤标随访:
随访:目前患者已无进展生存3年,肝内未见复发。

Biscayne Bay, Greater Miami, Florida,Photo: Wolfgang Volz 1983 Christo
End?大家周末愉快。

病例讨论:结肠多发息肉并直肠癌的处理

病例讨论:结肠多发息肉并直肠癌的处理

【体检】:生命体征可,营养好。未能扪及浅 表淋巴结肿大。肛门指检:截石位12点距肛 缘5cm处可扪及包块,质硬脆。易出血,轻微 压痛,大小约4cm, 活动度可。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胸片,心电图,出凝 血时间正常。大便常规隐血阳性。 CEA,AFP,CA199正常,肝功能示碱性磷酸酶 稍高,肾功能正常。
75,74,70,69,68,65,60,23,18,16,12cm处见多发广基及亚蒂息肉,共约37枚。其中 70cm处息肉有分叶,取材质软,易出血。距肛门5-8cm菜花样隆起,质硬。肠腔变硬、
狭窄。
【病理】结肠:粘膜中度慢性炎 直肠:中分化腺癌
【术前检查】:腹部B超,腹部增强CT未发现 转移灶,腹膜后淋巴结未发现肿大。

【诊断】初步诊断直肠恶性肿瘤可能。
【治疗经过】在静脉全麻下行直肠包块切 除术。术中见:包块基底约3cm,如菜花,切开 后略成鱼肉样改变,占肠道约1/3,其余改变 同查体。
【病理】直肠(包块)管状-绒毛状腺 瘤灶区癌变
: 结直肠镜检 进镜85cm到回盲瓣,进镜回肠末端3cm无异常,退镜距肛缘
病例讨论:结肠多发息肉 并直肠癌的处理
【病史】:2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肛门处 隐痛不适,有大便表面带鲜血。痛呈阵发性, 在解大便时明显,便后有大便未尽感。解出 大便成型,大便表面有鲜血。无腹痛腹泻,无 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黑便。无大便形 状改变。曾在当地镇医院诊断为“痔疮”, 经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食欲可,体重无明 显改变。现到我院经门诊以“直肠占位性 病变”收入院。
【手术】做好手术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 下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 opration).
术中见:直肠包块(已切取活检)侵达肠壁肌层, 周围器官无肉眼受累。

原发性肝癌带瘤长期生存1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带瘤长期生存1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带瘤长期生存1例报告王晓丽;袁苏徐【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3(028)004【总页数】1页(P456-456)【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长期存活;预后因素【作者】王晓丽;袁苏徐【作者单位】215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5000,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死亡率高,生存时间短。

我们报道1例已存活13年的原发性肝癌带瘤生存患者。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1岁,因“肝癌术后13年,后腹膜转移10年”入院。

患者1999年体检发现肝脏占位,于上海长海医院行肝左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肝细胞癌。

2002年7月随访,CT检查发现后腹膜占位。

2002年8月29日于我院行后腹膜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后腹膜)转移性分化型肝细胞癌(腺泡型)。

2004年经B超检查发现后腹膜肿瘤复发,肿块大小约2 cm,未行特殊诊治。

后腹部肿块逐渐增大,2011年3月30日在我院外科行剖腹探查术,肿瘤无法切除。

2012年8月患者自觉肿块增大入我院治疗。

查体:贫血貌,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下缘位于右肋弓下3指,脾脏肋弓下4指,腹部正中脐上3 cm处触及一大小约10 cm×8 cm×5 cm肿块,质硬,表面光滑,界限不清。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1.78×1012/L,血红蛋白46 g/L;生化:白蛋白22.5 g/L,γ-GGT:54 U/L,LDH:102 U/L;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1.3 μg/L,CA125 > 600.0 U/mL,CA153 43.8 U/mL,CYFRA211 57.74 ng/ml。

经胸腹部 CT 检查考虑肝癌术后复发,较前片明显增大,脾大。

患者无手术指征,不愿行索拉菲尼靶向治疗及化疗,对症处理后一般情况可,予出院。

2 讨论原发性肝癌按病理类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病案剖析】肠癌病案剖析:孙某某,女,60岁,乙状结肠癌术后9年。

【病案剖析】肠癌病案剖析:孙某某,女,60岁,乙状结肠癌术后9年。

【病案剖析】肠癌病案剖析:孙某某,女,60岁,乙状结肠癌术后9年。

病例简述孙某某,女,60岁,乙状结肠癌术后9年。

2005年5月30日至上海中山医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MT,直肠多发性息肉”,行根治性乙状结肠癌切除术,经肛直肠肿块切除术。

术后病理:(乙状结肠)溃疡型腺癌,分化中等,侵及全层及周围脂肪组织,两切缘未见癌累及,淋巴结(0|6)。

术后化疗6次。

2006年8月27日来我门诊就诊,后一直在我门诊坚持中医药治疗至今近8年,未行其他治疗,身体情况恢复一直良好,定期复查,未发现复发转移情况。

2014年3月最近一次的门诊情况:脉沉缓,舌淡红,苔薄白,眼眶发黑,埃克信15粒/天。

中药方剂如下:生芪20、白术30、枳实12、佛手10、海金沙(包)10、金钱草30、郁金12、丹皮12、夜交藤30、酸枣仁20、川朴12、乌药6、蛇舌草20、香附12、半边枝莲(各)15、天冬15、北沙参20,共28剂。

案例分析上述病例中,患者为乙状结肠癌,行手术及化疗治疗。

之后一直坚持“零毒抑瘤”中医药治疗,也是她康复的关键。

近三十年来,约上千例的案例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大致可概括如下:1、以零毒抑瘤方案配合手术或放化疗,增加西医治疗的成功性,尽可能减少大肠癌的转移与复发机率。

2、对一些不适合作手术或放、化疗者,以中医药的方法为主,零毒抑瘤与辨证辨病相结合,必要时配合外敷、灌肠等法,以有效抑杀肠道部癌瘤,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有不少高龄患者仅以中医药零毒抑瘤为主,即可使肠道内的隆起性癌瘤完全消失,且延寿多年。

3、对术后或放疗后有可能出现的肠粘连、肠梗阻,加用外敷,缓缓图治,以求防范进一步发展。

4、对一些晚期的,已出现肠梗阻或便血、粘冻样便者,加用外敷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既可釜底抽薪,缓解肠梗阻;也可止住便血,或改善放射性肠炎后遗症;长期保留灌肠,对肠癌的姑息性治疗,包括减轻肠癌负荷,控制病灶等均有很大益处。

长期生存多原发癌患者1例报告

长期生存多原发癌患者1例报告

长期生存多原发癌患者1例报告李明哲;宋新明;陈志辉;何裕隆;黄奕华;蔡世荣;詹文华【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08(014)005【摘要】@@ 1 临床资料rn患者,男,70岁,因"大便习惯改变1月余"于2008年5月4日入院.患者1月余来反复出现便秘,大便4~5 d一次,门诊肠镜检查及病理提示:横结肠近肝曲管状腺瘤、局部癌变(腺癌),收治入院.既往11年前曾因"乙状结肠癌、低位完全性肠梗阻"在我院急诊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近端肠造口、远端肠封闭(Hartmann术)+部分膀胱切除术(肿瘤侵及膀胱壁)",术后病理:乙状结肠黏液腺癌,膀胱及淋巴结未见癌.病理分期:Dukes B期,术后用5-FU+LV化疗4周,1年后择期行"造瘘关闭+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总页数】2页(P362-363)【作者】李明哲;宋新明;陈志辉;何裕隆;黄奕华;蔡世荣;詹文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消化道多原发性癌长期生存1例报告 [J], 郑本波;肖乾虎;刘山2.围手术期并发症对原发性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状况影响的研究 [J], 郑成义;聂荣华;王朝阳;张伟3.131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报告:以医院为基础的真实世界研究 [J], 沈洁; 莫淼; 袁晶; 周昌明; 王泽洲; 张志红; 温灏; 吴小华; 郑莹4.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年轻患者1例报告 [J], 胡洋洋;李维远;杨登科;钱海宁;李东;方震5.多原发癌长期生存二例报告 [J], 孙惠英;杨新华;卢洁;郝俊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 2015, 4, 9-14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5 in Hans. /journal/acrpo/10.12677/acrpo.2015.42002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Colon: Report of a Case of Long-Term Survival with DiseaseYing Sun1, Linli Qu1, Haiyun Song2, Chunyan Hao3, Gengyin Zhou3, Jing Hao4*1Department of Oncology, Qilu Hospital (Qingdao) of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Qilu Hospital (Qingdao) of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3Department of Pathology,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4Department of Oncology,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Email: *hedi0084@Received: May 10th, 2015; accepted: May 24th, 2015; published: May 29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colon is an extremely rare biphasic tumor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malignant epithelial and sarcomatoid cells. The known characteristics are rapid growth, high rate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drugs resistance and poor prognosis with median survival less than 6 months. Precise diagnosis warrante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y and exclusion of other diseases, such as carcinosarcoma, sarcomatous mesothelioma and stromal tumor. Herein we report a case of patient who had a 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ascending colon and still been alive for 44 months with liver and peritoneal metastasis after two subsequent operations and multiple cycles of chemotherapy. By far, only two patients with colon sarcomatoid carcinoma were reported to survive longer than this case, which deserved to be researched in de-tails on diagno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apy and outcome.Keywords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Colon, Immunohistochemistry, Diagnosis, Prognosis结肠肉瘤样癌带瘤长期生存病例报告一例孙颖1,曲琳莉1,宋海云2,郝春燕3,周庚寅3,郝静4*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化疗科,山东青岛*通讯作者。

结肠肉瘤样癌带瘤长期生存病例报告一例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病理科,山东青岛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山东济南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化疗科,山东济南Email: *hedi0084@收稿日期:2015年5月10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15年5月29日摘要结肠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SC)是一种具有上皮及肉瘤样成分的双相分化的极少见恶性肿瘤,往往生长迅速,易出现复发转移和药物抵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

确诊需要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并与癌肉瘤、肉瘤样间皮瘤、间质瘤等鉴别。

本文报道一例发生于升结肠的肉瘤样癌带瘤生存已达44个月,出现腹腔和肝脏转移,先后接受两次手术和多程化疗。

目前报道的肉瘤样癌仅有2例生存时间超过本病例,因此本例的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结肠肉瘤样癌,免疫组化,诊断,预后1. 引言结肠肉瘤样癌是具有双向分化的极少见肿瘤,由上皮样和肉瘤样成分构成[1]。

病理诊断尚缺乏统一标准,形态复杂与很多疾病难于鉴别。

临床上以腹部肿块、腹痛为主要表现,往往生长迅速,易出现复发转移和药物抵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1] [2]。

人们对该病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易出现误诊或漏诊。

2. 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石棉接触史20余年。

2011年7月患者因“右上腹间断疼痛半月”于当地医院就诊,增强CT (图1(a),图1(b))示:右中腹部占位性病变,局部与结肠肝区分界不清;肝右叶包膜下结节强化灶,转移性病变不除外,初步诊断:腹腔肿瘤。

2011年7月19日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升结肠近肝曲,病变大小约8 cm × 8 cm × 6 cm,已经浸润浆膜层成缩窄性生长,肠腔狭窄并不全梗阻,周围淋巴结见轻度肿大,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侧腹膜有粘连。

术后病理:大体所见:肠管一段,长28 cm,距一侧切端11 cm,粘膜下见7 × 6.5 cm灰白硬肿物。

镜下见:癌组织由上皮样和梭形细胞组成,二者之间有移行(图2(a))。

梭形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明显,核大深染,核分裂相多见(图2(b))。

病理诊断:结肠肉瘤样癌,癌组织侵达浆膜层,未累及上下手术切缘,肠周淋巴结(3/13)内见癌组织转移,另于肠周查见癌结节(2个)。

免疫组化结果:CK(+)、EMA(−)、VIM(+)、CD117(−)、CD34(−)、S100(−)、SMA(−)。

术后行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6周期,末次化疗结束时间2012年3月。

2012年6月术后复查肝右叶包膜下方转移灶(图2(c))。

2013年8月复查腹部增强CT示(图1(d),图1(e)):肝右后叶VI段占位性病变。

2013年8月22日行腹壁肿瘤切除+ 肝脏VI段部分切除+ 膈肌部分切除+ 腹腔结节活检术,术中所见:腹水(−),肝脏VI段与腹壁关系密切,仔细分离可见腹壁肿瘤大小约8 cm × 4 cm,累及膈肌,侵及肝脏。

胃肠(−)。

肝左外叶处膈肌可见多个硬质结节,大小均约0.2 cm,小网膜可见多枚粟粒样结节,切除小网膜结节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示脂肪及结缔组织内低分化腺癌浸结肠肉瘤样癌带瘤长期生存病例报告一例(a) (b) (c) (d)(e) (f) (g) (h)(i) (j) (k) (l)Figure 1. CT imaging of 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ascending colon. (a) - (b): preoperative ascending colon mass with sus-pected right hepatic lobe envelope and abdominal lymph nodes metastases (2011.07); (c): right hepatic lobe envelope me-tastasis (2012.06); (d) - (e): enlargement of the right liver lobe envelope and abdominal lymph nodes metastasis before second operation (2013.08); (f): abdominal lymph nodes metastasis after second operation (2014.04); (g) - (h): stable dis-ease after four cycles of gemcitabine and dacarbazine (2014.10); (i) - (j): progressive disease after six cycles of gemcitabine and dacarbazine (2015.01); (k) - (l): progressive disease after second cycles of Pemetrexed (2015.03)图1. 升结肠肉瘤样癌CT表现(a)~(b):2011.07术前升结肠占位,肝右叶包膜下方转移灶、腹腔淋巴结肿大;(c):2012.06术后复查肝右叶包膜下方转移灶;(d)~(e):2013.08二次手术前肝右叶包膜下方转移灶较前增大、腹腔淋巴结肿大;(f):2014.04二次手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g)~(h):2014.10吉西他宾联合氮烯咪胺方案4周期后复查(疗效评价稳定);(i)~(j):2015.01吉西他宾联合氮烯咪胺方案6周期后复查(疗效评价进展);(k)~(l):2015.03单药培美曲塞方案2周期后复查(疗效评价进展)润。

镜下诊断:肿瘤组织镜下呈双相分化:部分细胞弥漫分布,呈肉瘤样,圆形、卵圆形、多边形、梭形及蝌蚪形,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胞质丰富嗜酸性,瘤细胞间血管丰富,部分呈巢团或腺管状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