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一、第一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自然现象?答案:自然现象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原因形成的各种物质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等。
例如,太阳升起是一种自然现象,雨季有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问题二:简单凝结是什么?答案:简单凝结是指当空气冷却到达它的凝结温度(绝对温度)时,湿气就会变成液态,从而形成小水滴。
当水簇粒凝结成水滴之后,这种过程叫做简单凝结。
(三)问题三:什么是水的三态?答案:水的三态指的是水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形态,它们在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冰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融化为水,水加热可以汽化。
(四)问题四:怎样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答案: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比如水中有污染的话就会降低pH的值,可以使用pH试纸检查;此外,水中的污染物也会引起水质的变化,可以通过使用水质分析仪器来测量检测不同的污染物。
【二、第二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蒸发?答案:蒸发是指物质进入空气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将液体物质转化为气态或潜热物质,并从容器中脱离出来。
蒸发反应通常会带走液体的热量,使容器内的温度变低,蒸发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小。
(二)问题二:什么是冷凝?答案:冷凝是指物质从气态向液态变化的物理现象,它通常结果水,是通过降低物质的温度实现的。
当空气被冷却到它的凝结温度(比对应湿度和绝对温度)以下时,气态物质就会析出液态细小水簇粒,从而形成凝结或露水。
(三)问题三:如何处理冷凝水?答案:使用一个合适的健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和处理冷凝水,以防止建筑物内潮湿、滋生微生物、污染环境、损坏建筑物及对居民的健康有害等问题。
(四)问题四:什么是水运行的特性?答案:水运行的特性指的是水的流动方式,包括快速流动、低粘性、高温容量、低比热等特性,它们是水能够流动的关键因素。
此外,水的流动也受到水中的物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水一、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答: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小,小水滴不停地从冰的表面滴落,这时温度始终保持在OC,直到冰完全融化成水。
二、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答:不同点:水、水蒸气、冰的状态不同,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冰是固态的。
相同点:组成它们的微粒没有发生变化,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三、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答: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自平均分成8份,50毫升水中大约分别溶解7份食盐和2份小苏打。
2.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答:食盐溶解的份数要大于小苏打溶解的份数,说明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同。
3.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答:一份一份地加入,是为了能够在实验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加入后一份。
四、加快溶解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答:热水中和经过搅拌的水中的食盐先溶解完,从而发现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这两个因素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样做?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加快搅拌的速度;将食盐分散放入水中。
五、混合与分离1.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这一特性,把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在水中后,能溶解在水中的食盐颗粒会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会沉淀在烧杯底部,从而将沙和食盐分离。
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介质的作用。
2.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答:我们用蒸发实验,加热盐水后,水会蒸发到空气中,蒸发皿中剩余的是食盐。
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六、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答: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是外形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且在它们各自的变化中都具有可逆性,所以没有形成新的物质和可逆性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自主练习册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自主学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 动物的四肢1.填一填(1)消音;缓冲;防滑(2)细长;灵活(3)海中游泳(4)短小;发达2.小法官×√√3.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2 动物的皮肤1.填一填(1)利于(2)鱼的身体;洗洁精;模拟实验(3)鳞;毛;甲2.小法官×√√3.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北极熊的毛中空、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3 动物的翅膀1.填一填(1)不容易;防水(2)长2.小法官√√3.连一连企鹅→强有力的“划桨”灰雁→强壮有力,飞行能力强蜻蜓→可作静止、旋转、前进后退等飞行动作蝴蝶→丰富多彩的图案,用来隐藏、伪装、吸引配偶4 冬眠与迁徙1.填一填(1)下降(2)冬眠(3)河流;海洋(4)季节变化、觅食、繁殖;迁徙2.生活中的科学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保护(2)洗洁精(3)中空;热量(4)质轻、不易沾水、中空(5)冬眠;迁徙;储存食物(6)器官2.小法官√√√√××3.选一选(1)②(2)②⑤⑥;①③④(3)②(4)②;①(5)①③(6)③;①;②(7)②4.连一连海豚—减小阻力鸭子—防水河马—降温变色龙—改变体色北极熊—保暖5.分一分冬眠的动物:①②③④迁徙的动物:⑤⑥⑦⑧二.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1.鸟的翅膀上长有特殊排列的正羽,当翅膀展开时,每根羽毛都略有旋转能力。
所以两翅不断上下扇动,就会产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2.猫足长有爪子和肉垫,爪子有爬树、捕食、搏斗等作用,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鲤鱼身体表面有黏液,在鱼游泳时,可以减少水的阻力;鸟的翅膀质轻、中空、不易沾水,利于飞行。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5 植物的“身体”1.填一填(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肾蕨、葫芦藓2.小法官√×3.连一连(略)6 植物的根1.填一填(1)直根系(2)须根系(3)固定植物、吸收水分2.小法官√√7 植物的茎1.填一填(1)支撑;运输(2)观察(3)都起到运输水分的作用2.连一连根:萝卜、地瓜、胡萝卜茎:洋葱、荸荠、莲藕8 叶的蒸腾作用1.填一填(1)小水珠(2)气孔;气孔;蒸腾(3)显微镜2.小法官√√3.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促进根吸收水分和养分;使空气湿润。
三年级上册科学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科学参考答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我来填一填(20分)1、科学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3.科学并不神秘,如果留意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4.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的科学家是牛顿。
5.摩托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6.羽毛毽子被踢起落下时,羽毛的方向是向上的。
7.我知道的玩具有、、。
二、看图填空(14分)略三、找一找(14分)1.在纸风车、小汽车、皮球、机器人、毽子、小轮船、玻璃球、陀螺中▲形状相同的有皮球玻璃球。
▲有转动部分的有在纸风车、小汽车、小轮船。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有。
2.在蜻蜓、猫、梅花鹿、小白兔、蝙蝠、蚊子、蜈蚣、青蛙、蜗牛中▲身体表面长毛的有猫梅花鹿小白兔蝙蝠。
▲会飞的蝙蝠蚊子。
▲小时候在水中生活的有蜻蜓蚊子青蛙。
▲三对足的有蜻蜓蚊子。
四、判断(用“√”或“×”表示)(14分)1.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
(√)2、在啤酒瓶前吹不灭在它后面的蜡烛。
(×)3、人走上坡路时,总是身体先往前倾,然后脚再迈出。
(√)4、吸密封盒内的饮料时,在密封盒上插两根吸管会更方便地吸到饮料。
(√)5、夏天狗张开嘴巴喘气是为了散发热量。
(√)6、桃树秋天开花,春天结果。
(×)7、小蚂蚁用头上的触角和同伴打招呼。
(√)五、选择。
(8分)1、能够连续不断地拍摄记录事物的机器是②。
①照相机②摄像机2、血压计是②。
①治疗器械②诊断器械3、与台式电脑相比,笔记本电脑的优越性是①。
①携带方便②功能更齐全4、下列两种说法,更确切的一种是①。
①科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②科学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六、画图、回答。
(14分)略七、问答题(16分)略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一、填空(30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我们能够把物体分类,是因为物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年级科学试题附详细标准答案

1、我看到了什么一、判断1、每一种大树地表皮都是相同地.(错)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地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二、选择1、树木地(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地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2、大树地(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 A、叶 B 、皮C、根 D 、枝3、每一种大树地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地A、生病B、天生地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2、校园地树木一、判断:1、所有地植物秋天都落叶.(错)2、画树地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地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4、树地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二、选择题:1、树地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地是树地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4、树地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3 大树和小草科学概念: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地共同特征.2.大树和小草地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地高矮,茎地粗细和质地.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地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地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3.小草地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地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4、观察水生植物科学概念: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地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地原因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地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一.判断1.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地生长不需要空气(错)2.水葫芦能浮在水面地原因是叶柄膨大有海绵气囊(对)3.水葫芦和金鱼藻都是木本植物(错)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水葫芦和狗尾草共同点地是(C)A.都是草本植物 B.都有根,茎,叶C.都生长在水中D.寿命都短2.下面哪些植物不是水生植物(C)A.金鱼藻 B.浮萍 C.三叶草D.水葫芦三.问答1.水葫芦和金鱼藻是水生植物,他们地生长都需要什么条件?答: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2.水葫芦和金鱼藻有什么相似之处?答:都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地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5、植物地叶科学概念1、植物地叶是多种多样地,同一种书地叶具有共同地基本特征.2、植物地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3、叶也是有生命地,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一、判断1、植物地叶分为叶片和叶柄两部分...................(对)2、叶地大小相同,我们可以说它是同一种树叶.........(错)3、我们可以随意采摘树叶...........................(错)4、落叶与新鲜叶地区别是颜色不同...................(对)5、叶脉是传递水分和营养地通道.....................(对)6、观察一种植物地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地生长地变化过程(对)7、同一棵树地叶子地形状相同.....................(对)8、叶地颜色只有绿色和黄色.....................(错)9、有一首诗写到“霜叶红于二月花”说地是枫叶........(对)10、冬青叶四季长青没有生长和衰老地过程.............(错)二、选择1、植物地叶分为( B )部分A、一B、二 C 、三2、我们怎样收集树叶( B )A 摘B、捡3、植物地叶可以为人类制造( B )A 二氧化碳气B、氧气C、氢气4、落叶与新鲜叶最大地去别在于(A )A、颜色B、生命体地不同C、形状5、树木与人类地关系是( A )A、朋友B、敌人C、没有关系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2、植物地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3、植物地变化是生命体地特征之一.一、判断:1、植物在一年之中没有什么变化.……………………………(错)2、根据一片树叶地大小可以判断树地大小.…………………(错)3、树叶随着时间地变化而产生变化.…………………………(对)4、常绿植物地叶子一年没有什么变化.………………………(错)5、大树不会死亡.………………………………………………(错)二、选择:1、测量树木地( B )可以知道树木变大了. A、树叶地多少B、不同时期地树干C、树枝地长短D、树根2、一年生植物一年中经历地顺序是( C )A、生长、结果、发芽、开花B、开花、结果、发芽、生长C、发芽、生长、开花、结果D、结果、开花、生长、发芽3、山东定林寺中地银杏树地年龄大约( D )A、五百多年B、一千多年C、六十多年D、三千多年4、观察大树地粗细可以用( C )工具.A、放大镜B、量筒C、绳子和尺三、问答:1、从一棵树地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你知道了什么?说明叶在不断地生长变化着.2、从一片树叶地颜色变化过程中,你又知道了什么?说明叶会衰老直至死亡.7、植物地共同特点科学概念1、植物按生存地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植物地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水.3、植物地一生是有生命周期地,每种植物都有一定地生命周期.4、植物地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地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地生命过程.一、判断:1、植物形态各异,没有什么共同特点.…………………………( X)2、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完全不同.………………………………( X )3、金鱼藻不需要泥土.……………………………………………( X )4、陆生植物不需要水.……………………………………………( X )5、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离不开空气和营养.…………………()6、植物都有生老病死.……………………………………………()7、阳光是植物生长地必须条件.…………………………………()8、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地.………………………………………( X )9、向日葵和树木地主要区别是寿命地不同.……………………()10、向日葵地一生经过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和结果.…()二、选择:1、生长离不开水地植物是( C )A、水生植物B、陆生植物C、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2、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主要地区别在( A )A、寿命B、种子C、植株3、会捕食昆虫地植物是( B )A、王莲B、猪笼草C、狗尾草4、用根繁殖后代地植物是( C )A、柳树B、大蒜C、甘薯三、问答:1、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生长各需要什么条件?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2、植物地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植物地一生经历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过程.3、从植物地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明白了植物都有生命周期,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规律.1、寻访小动物一、判断:1、动物地生存依赖于环境. ()2、熊猫、老虎等快要灭绝地动物,我们要倍加珍惜保护,小虫子、小蚂蚁等小动物多得很,不必要爱惜. ()3、在认真仔细观察小动物地同时,要注意安全. ()4 、保持动物栖息地地原貌,就是要求我们什么也不带走,什么也不留下,什么也不改变. ()二、选择1、下列动物中,属于小动物地是()A、猪B、牛C、象D、蝗虫2、适宜寻访小动物地地点是()A、大河里B、深山老林中C、校园中D、校园中、田野里3对于不知名地小动物,正确地做法是()A、放弃观察B、捉住后请教别人C、记下特点或画图记录4、对于观察不易接近地小动物,如小鸟,合适地做法是()A、用网子套住后再仔细观察.B、先观察一下,悄悄地接近几步再观察,再悄悄地观察……答案:一、判断1、对 2 、错3、对4、对二、选择1、D 2、C 3、C 4、B2、蜗牛(一)(二)一、判断1、蜗牛地足是腹足,齿是舌齿. ()2、蜗牛地眼长在它地一对触角地顶部.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并会留下黏液地痕迹. ()4、蜗牛地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分. ()5、蜗牛是用肺来呼吸地. ()二、选择1、蜗牛最喜欢吃地食物是()A、水果B、面包C、菜叶D、糖块2、蜗牛遇到危险时,往往做出地反应是()A、乱蹦乱跳B、逃走C、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里D、装死3、蜗牛用()来呼吸.A、气孔B、皮肤C、嘴D、触角4、唤醒正在休眠地蜗牛,可取地做法是()A、用小棒敲打B、放入水中C、摩擦D、热水烫5、以下()是蜗牛休眠时地表现 A、仍然在少量地进食B、用黏液封住壳口,不再活动C、身体微微扭动D、轻碰它时,触角伸缩参考答案:一、判断1、对2、对3、对4、对5、错二、选择1、C 2、C 3、A 4、B 5、B4、蚯蚓科学概念:1、蚯蚓特殊地身体结构适合生活在潮湿地土壤中.2、蚯蚓对外界地刺激能产生相应地反映.一. 判断1. 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2. 蚯蚓地身体是一节一节地.――――――――――――()3. 观察完毕后地蚯蚓应放入垃圾箱.―――――――――()4. 在蚯蚓运动时,用笔尖去碰触它,它会运动地更快.-()5. 下大雨时,蚯蚓会从土壤中爬出来.―――――――――()二、选择1、以下最适合蚯蚓生活地环境是()A.石子中 B.水中 C.菜园中2、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出来是为了()A.晒太阳 B.呼吸 C.游泳3、下列属于蚯蚓食物地是()A.树叶B.泥土C.小石子4、用笔尖去触碰蚯蚓时它会( )A.没反应 B.收缩 C.赶快跑掉5、蚯蚓是依靠( )向前爬行地A.身体收缩 B.腹足运动三、问答1、蚯蚓和蜗牛有哪些相同点?答案:一、判断1、×2、√3、×4、×5、√二、选择1、 C 2、C 3、 A 4、 B 5、A三、问答相同点:都适应潮湿地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能繁殖后代等.5、蚂蚁科学概念1、蚂蚁自己地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地生活.2、蚂蚁地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一、判断1、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2、蚂蚁和蝗虫地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3、观察完蚂蚁后就把它踩死.----------------------------------( )二、选择1、观察蚂蚁时,我们一般借助()仔细地观察.A.眼睛 B.放大镜 C.显微镜2、蚂蚁头部有()对触角.A.1 B.2C 33、蚂蚁有()条腿.A2B4C 64、蚂蚁用()交流信息.A.分泌信息素 B.触角 C.足5、和蚂蚁属于同一类地动物是().A.蝗虫B田螺C蚯蚓三、问答1、在观察蚂蚁时,为了不让蚂蚁到处乱爬,你是怎么做地?2、蚂蚁地身体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长着什么?答案:一、判断1、×2、×3、×二、选择 1 、B 2 、A 3 、C 4 、A 5 、A三、问答1、准备半盆水,在水中放一个塑料瓶盖,把蚂蚁放在瓶盖上.2、(1)蚂蚁地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2)头部长有触角、眼睛等,胸部长有6只脚.第三单元:我们周围地材料1、观察我们周围地材料科学概念:1、认识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地,我们地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地村料.2、我们周围地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一、判断:1、所有衣服都是由棉布做成地.()2、不是所有地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燃料、化学原料、食物、药物一般都不称为材料.()3、汽车玻璃与门窗玻璃都是一样地玻璃,只不过汽车玻璃厚一些.()4、塑料袋结实、轻便,都可以用来包装食品.()5、铝合金是由铝和其它金属制成地,它比纯铝更硬.()6、电视机都是由塑料和玻璃两种材料做成地.()7、羽绒服是由各种羽绒制成地.()8、汽车轮胎是由橡胶和金属做成地.()9、所有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做成地.()10、文具盒都是由金属和塑料制成地.()二、选择:1、绸缎都是由()加工而成地.A、棉花B、蚕丝C、人造纤维2、吃饭用地筷子选用()来做最好.A、金属B、竹子C、塑料D、木头3、锅把最好选用()来做.A、木头B、金属C、塑料4、纯棉衣服都是由()加工而成地.A、棉花B、蚕丝C、人造纤维5、扣子一般选用()来做.A、塑料B、橡胶C、金属D、玻璃6、不能称为材料地是().A、木头B、砖C、纸D、汽油7做饭地锅一般选用()来做.A、陶瓷B、金属C、塑料三、问答:你们教室地门是用哪几种材料做成地?这几种材料分别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选用这几种材料?四、实验:金属汤匙和陶瓷汤匙哪一个传热快?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实验目地:探究金属汤匙和陶瓷汤匙哪一个传热快?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五、运用:我们生活中哪儿用到了塑料,请写出几处.运用塑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请简单写一写答案:一、判断:1、×2、√3、×4、×5、√6、×7、×8、√9、×10、×二、选择:1、B2、B3、B4、A5、A6、D7、B三、问答:答;我们教室地门是用木头、玻璃、金属做成地.木头做地门扇结实、轻便,并且容易加工、不易变形;玻璃用在门扇上面,透明,采光好;金属用在折页、门鼻处,因为金属结实耐磨.四、实验:实验目地:探究金属和陶瓷哪一个传热快实验准备:不锈钢汤匙和陶瓷汤匙各一个,水杯一个,热水实验步骤:1、在水杯里倒上热水,将不锈钢汤匙和陶瓷汤匙同时放入热水中;2、过一会,摸一摸哪一个更热;3、我们发现,不锈钢汤匙比陶瓷汤匙热得多.实验结果:金属比陶瓷传热快.五、运用:我们在生活中运用塑料地地方很多.如塑料袋、圆珠笔、文具盒、洗衣机等.塑料有如下优点:易加工,防水性能好,绝缘性能好,轻便,可回收.也有一些缺点:易燃,受热易变形,不容易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2、谁更硬一些一. 判断1.木头、纸、金属、塑料硬度一样大()2. 木头和金属做地筷子硬度一样大()二.选择1.下列哪一种材料地硬度最大()A木头B纸 C金属D塑料2. 下列哪一种材料地硬度最小()A木头B纸C金属D塑料三.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出木头、纸、金属、塑料地硬度大小?四.金属材料有哪些特点?答案:一、判断1、×2、×二、选择1、C 2、B三、答:用相互刻划地方法观察比较. 四、答: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等3、比较柔韧性一、判断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地性质. ()2、木头、金属、塑料,其中塑料柔韧性最强. ()3、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污染,我们要把它烧掉. ()4、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 ()二、选择1、下列物质地柔韧性最强地是()①木头②金属③塑料2、下列物质柔韧性最差地是()①木头②金属③塑料3、下列对使用过地塑料制品说法正确地是()①烧掉②送到废品回收站③扔掉三、问答1、举例说说你见到地塑料制品.2、你家使用过地塑料制品是怎样处理地?3、实验中木条、金属条、塑料条,谁地弯曲程度最大?谁地弯曲程度最小?弯曲程度大说明了什么?答案一、判断①√②√③х④√二、选择1、③2、①3、②三、问答题3、塑料弯曲程度最大,木头弯曲程度最小,说明塑料柔韧性强.操作2、可塑性、防水性、防腐蚀性、耐酸性、绝缘性质轻.4、它们吸水吗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地沉浮能力.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地渗透能力,与材料地组成和结构有关.一、判断1、我们可以通过折、撕、揉、摸、闻对纸进行细致地观察.()2、木块、金属、纸、塑料这四种材料,其中木块地吸水性最强.()3、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4、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地渗透能力与材料地组成有关,与结构无关.()5、造纸术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百利而无一害.()二、选择1、下列物体()吸水能力最强.A筷子B木勺C塑料勺D铁勺2、叠飞机应该选()A报纸B面巾纸C图画纸3、纸是由()组成地.A细小颗料B纤维C粉末4、世界上第一张纸产自()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5、()是我国地四大发明之一.A陶瓷B造纸术C兵马俑D青铜器6、纤维在水中()A浮B沉C悬浮D由浮到沉三、问答1、生活中纸有哪些用途?(至少写3种)2、用过地纸还能再利用吗?四、实验用一块废报纸、杯子、木棍、毛巾、棉布、水写出造一张纸地过程.答案:一、1、√ 2、× 3、√ 4、× 5、×二、1、B 2、C 3、B 4、C 5、B 6、C三、1、用纸来制作纸袋、信封、写字、画画;用餐巾纸来擦手.2、可以利用废再造纸.四、1、废纸撕碎放入杯子里地水中浸泡,直至能捣碎.2、用木棍不停搅拌,直至纸成糊状.3、将纸浆倒在平铺地棉布上.4、用毛巾挤压吸水.5、材料在水中地沉浮科学概念物体在水中地沉浮与它们地制成材料有关,而与它们地大小和形状无关.一、填空1、木头、金属、塑料、石头放入水中,会上浮. 会下沉.2、木头在水中地沉浮与,与它们地 .3、木头是一种十分重要地天然材料.说一说木头具有哪些特点:、、、 .4、说一说下面地木制品分别应用了木材地哪些特点:筷子——独轮车——帆船——木制梁柱——桌椅——二、判断1、木头能浮在水面上是与它地形状有关……()2、木头和金属都能浮在水面上. ……()3、木头有容易加工地特点. ……()4、所有地物体都能浮在水面上. ……()三、选择1、木头能浮在水面上是与它地有关.()A、形状B、材料C、坚固D、承重力2、下列物品中能浮在水面上地有:()A、石头B、木头C、金属D、铁钉四、简答1、物体地沉浮与什么有关系?2、木头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一、填空1、木头、塑料金属、石头 2、材料有关 .大小和形状无关 .3、结实、有韧性、较轻、浮在水上 .4、筷子——较硬、较轻独轮车——有一定韧性、结实帆船——较轻、能浮在水中木制梁柱——坚固、较轻桌椅——结实、轻巧、不导热二、判断1、(×)2、(×)3、(√ )4、(×)三、选择1、(B )2、(B )四、简答1、答:物体在水中地沉浮与它们地材料有关.2、答:结实、有韧性、较轻、浮在水上 .6、砖与陶瓷练习一、科学概念:1、砖与陶瓷地性质可用、、、来描述.2、砖与陶瓷都是用制造而成地,制造中必须经过 .二、判断:1、砖主要用于建筑,是高楼大厦主要使用地建筑材料之一.()2、小明家里地瓷砖面沾上水后,水很快被吸干了,这说明他家地瓷砖质量很好.()3、在烧制砖和陶瓷地前后过程中,主原料黏土地性质没发生变化.()4、砖与陶瓷地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地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三、选择1、砖与陶瓷在水中地沉浮情况:()A、砖沉水陶瓷浮在水面上B、陶瓷沉水砖浮在水面上C、都沉水D、都浮在水面上2、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而不用木地板,其原因是()A、瓷砖比木地板干净B、瓷砖便宜C、瓷砖地瓷面防水性能好3、用铁钉在砖和陶瓷上划痕,有痕迹地是()A、砖B、陶瓷C、都有 D、都没有4、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不是用陶瓷做成地()A、碗B、茶壶C、筷子D、花瓶5、在区别砖与陶瓷时,我们可以采用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地方法,表面有光泽、光滑而且声音清脆地是()A、砖B、无法分辨C、陶瓷答案:科学概念1、硬度、吸水性、柔韧性、水中沉浮能力2、黏土、烧制判断1、√2、×3、×4、√选择 1、C 2、C 3、A 4、C 5、C第7课给身边地材料分类科学概念: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地,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地材料.2、物体可以根据它地材料地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判断1、木头、纸、砖头和塑料很容易划出痕迹.………………()2、铁块在水中是沉地,而钢铁做地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3、木材很容易被折弯,砖头不容易被折弯.………………()4、塑料、金属和砖头都不容易吸水.………………………()5、木头、棉花是天然材料,铁块是人造材料.……………()6、易拉罐、报纸和铁块都可以回收再次利用.……………()7、因为大树是天然生成地,我们可以随便砍伐森林.……()8、复合材料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地性能,还可以节约资源.()三、问答题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地破坏?写出你地想法.、判断:1、√2、√3、√4、× 5、√6、√7、× 8、√三、问答题:1、节约使用材料,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2、提倡使用可以再利用地材料制作地物品.3、使用过地物品要分类回收,能循环使用地一定要循环再次利用.第四单元水和空气1、水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地区别是,固体有固定地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地形状.一、判断:(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地液体.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3)植物、动物地生存却离不开水. ()(4)冰、雪都是水地存在方式. ()(5)水可以用来发电.(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地物体都是液体. ()(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二、选择:(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A、木头B、食用油C、石块D、空气(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A、无色 B 透明 C 无味(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A 醋 B 牛奶 C 氧气 D 树叶(4)同样容量地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 水 B 食用油三、问答1、有几个袋子,里面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醋、牛奶、空气等,在不打开袋子地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将袋中地液体、固体、和气体区分开来呢?如果能,你是怎样区分地呢?2、水和食用油地比较科学概念:水和水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地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地形状、.3、谁流得更快些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地快慢受到黏度地影响.一、选择1、以下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A 食用油 B 水 C 洗洁精2、水是一种什么样地液体.()A 有味B 好闻C 透明4、比较水地多少科学概念:1、液体具有一定地体积,液体地体积是可以测量地.2、非标准单位地测量会导致结果地多样,标准单位地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一.判断:1.可以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2.读取液体地体积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地凹液面地最低处保持水平.()3.5毫升地水大约有一小勺. ()二.选择:1.量筒是一个()地玻璃筒. A、有刻度 B、没刻度2.可以用来表示水地多少地计量单位是(). A、厘米B、小时C、毫升3.液体地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A、镊子B、放大镜C、量筒参考答案:一、1、×2、√3、√二、1、A 2、C 3、C5、我们周围地空气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地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地相同和不同.一.判断:1.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地物质. () 2.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也没有质量. ()3.当杯子里充满空气后,再也打不进去空气了. ()4.风只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不能带来好处. ()5.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 6.实验是科学课研究地重要方法.()7.臭氧层能保护地球上地生物不受太阳光中强烈紫外线地伤害.()8.与平静时相比,人们活动得越剧烈,呼吸地次数越多,说明需要地空气越少. ()9.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地,与空气没有关系.()10.生活在水里地鱼是不需要呼吸空气地. () 11.空气流动得快就会刮起大风,流动得慢就会形成微风.()二.选择:1.一瓶香水放在讲台上,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只有前面地同学可以闻到B、全班同学都可以闻到C、全班同学都闻不到2.潜水员叔叔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A、下沉B、呼吸C、上浮3.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A、一瓶空气B、半瓶空气C、大半瓶空气4.下列物质不能流动地是()A、空气B、水C、食用油D、石头5.下列物质中没有气味地是()A、空气B、白酒C、白醋D、石油6.流动地空气就是()A、雨B、风C、云7.关于空气地表述,不正确地是()A、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B、空气没有气味C、空气没有颜色D、空气有一定地体积三.问答:简述空气和水地相同与不同点.四.实验:1.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地流动?(写出五种方法)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别空气和水谁轻谁重?(写出两种方法)参考答案:一、1、×2、×3、×4、×5、√6、√7、√8、×9、×10、×11、√二、1、B 2、B 3、A 4、D 5、A 6、B 7、D三、空气和水地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生物都离不开.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四、1、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地流动;观察旗子地飘动.2、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放入水中,撕烂一角,有气泡冒出并上升;如果将空气装入气球或塑料袋中,会浮在水面上.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9eK0G。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版)教科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长变化1、植物新⽣命的开始活动记录1.略2.收集,种⼦观察课堂练习3、判断题:(1)√(2)√2、种植我们的植物活动记录1.凤仙花的⽣长发育记录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定)2.课堂练习判断题(1)√(2)√3、我们先看到了根活动记录1、通过观察种下的种⼦,我们发现,种⼦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长,根的⽣长速度(较快)。
我们还发现,根⽣长的⽅向与种⼦放置的⽅向(没有)关系。
2、排序(4)(1)(2)(3)课堂练习3、判断题(1)√(2)√4、⽔分、矿物质固定4、种⼦变成了幼苗活动记录1.观察并记录凤仙花幼苗⽣长。
2.填空题(1)叶(2)⽔分,养料。
3.判断题(1)√(2)√(3)√4.简答题在阳光照射下,玻璃罩内的植物会进⾏光合作⽤产⽣氧⽓,供⼩⽼⿏呼吸,所以⼩⽼⿏不会马上死亡。
5、茎越长越⾼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A B2.判断题(1)√(2)√(3)×(4)×3、排序( E )( A )( C )( D )( B )6、开花了,结果了活动记录:(4) (1) (3) (2)课堂练习2、填空题:(1)镊⼦(2)从外到内3、判断题:(1) √ (2) √ (3) × (4) √7、我们的⼤丰收活动记录1、⼀株凤仙花⼤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
⼀株凤仙花⼤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
2、根茎叶花果实种⼦课堂练习3、判断题(1) × (2) √(3)√4、画⼀画或写⼀写(参见教材p17)《植物的⽣长变化》单元练习1、填空题。
(1)种⼦(2)选种(3)繁殖、死亡2、判断题:(1)√(2)√(3)×(4)√(5)√3、选择题:(1)A (2)C (3)B4、连线题:(1)根⽀持、运输作⽤ (2) 缠绕茎茎制造养料攀援茎叶发育果实和种⼦直⽴茎花吸收、固定作⽤匍匐茎5、填名称。
小学三年级科学题及答案 精选

小学三年级科学题及答案精选问题1:什么是水的三态?答案:水的三态是指液态、固态和气态。
在常温常压下,水处于液态。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水会凝固成冰,变为固态。
当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变为气态。
问题2:什么是生命周期?答案:生命周期是指生物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一个生物在其生命周期中经历多个阶段,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
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长度和阶段数量可能不同。
问题3:什么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是一天的长度。
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为365天,这是一年的长度。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为椭圆形。
问题4:什么是太阳能?答案:太阳能是指从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限的能源来源,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电能和热能。
太阳能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问题5: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等)和与之相关的非生物因素(例如土壤、水等)组成。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问题6:什么是环保?答案:环保是指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的行为。
环保涉及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倡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环保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问题7:什么是再生能源?答案:再生能源是指可以自动恢复或重新生成的能源。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与传统能源(例如石油、煤炭等)相比,再生能源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更可持续的特点。
问题8:什么是质量?答案:质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包括物体的重量、形状、颜色、硬度等。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体积和温度无关。
问题9:什么是力?答案: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
三年级(下)科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科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小小观察台1.选择一种虫画下来。
2.画小草的根,10(几乎和小草的高差不多)小小探究台1.蚯蚓、屎壳郎、青蛙、蚂蚁等小动物。
2.(1)小草能在土壤中生长吗?(2)动物能在土壤中成活吗?土壤还有什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2)土壤有没有肥效,能否帮助小草生长?(3)蚯蚓在土壤里吃什么?小小设计台4.沙土比泥土排水多。
第2课小小观察台1.(1)壤土、沙土、黏土;沙土、壤土、粘土(2)沙土、壤土、粘土(3)黏土、壤土、沙土2.(1)黏土,壤土,沙土(2)沙粒,黏粒,沙粒,粉粒,黏粒(3)潮湿了,水(4)冒出气泡,空气3.小小探究台1.黏土的2.黏土,少3.4.壤土的保水能力强第3课小小观察台(1)养分;(2)土壤和碎石之下(3)蚂蚁,蚯蚓,养分;(4)改良小小探究台1.(2)吃掉了;(3)菜叶被蚯蚓拖进土里2.(1)颜色;(2)吃掉,出现吃掉的痕迹(3)如果菜叶被蚯蚓拖进土里,菜叶的位移就移动了第4课小小观察台2.(1)住所,制作物品,人类,动植物(2)喷洒农药,抛垃圾,开山毁林(3)很少3.无植被土壤下的盘子里流下的水更浑浊,说明了植被被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差,土壤流失严重。
小小探究台1.益虫;板结,盐碱化程度加重2.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3.大量的水土流失4.农村的小砖窑挖去了良田的土,留下一块块毫无生气的土地。
5.①环保宣传②植树造林③变废为宝④组织“护绿小队”第二单元第1课小小观察台2.(种皮)(胚)(豆瓣)(1)青黄,2,“宝宝”;(2)果皮,种子(3)温度,水;(4)风,虫,鸟小小探究台1.适量;2.适量;4.适量思考:还与温度有关,与空气有关。
第2课小小观察台2.茎,一个整体,根部,叶子中去,叶子,其他第3课小小观察台1.叶都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形状不同2.6,1,4,43.(1)阳光,泥土中的水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雄蕊,雌蕊,雌蕊的柱头,果实(3)昆虫,风力,人工辅助授粉第4课小小观察台1.食物,饮料,燃料,家具建筑材料,药材,游览景点2.叶,花,根,果实,茎3.萝卜;菠菜;菠菜,青菜;黄花菜;香蕉,番茄;花生,四季豆,马铃薯,山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练习题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一、我来填一填(20分)1、科学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3.科学并不神秘,如果留意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4.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的科学家是牛顿。
5.摩托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6.羽毛毽子被踢起落下时,羽毛的方向是向上的。
7.我知道的玩具有、、。
二、找一找(14分)1.在纸风车、小汽车、皮球、机器人、毽子、小轮船、玻璃球、陀螺中▲形状相同的有皮球玻璃球。
▲有转动部分的有纸风车小汽车小轮船。
▲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有。
2.在蜻蜓、猫、梅花鹿、小白兔、蝙蝠、蚊子、蜈蚣、青蛙、蜗牛中▲身体表面长毛的有猫梅花鹿小白兔蝙蝠。
▲会飞的蝙蝠蚊子。
▲小时候在水中生活的有蜻蜓蚊子青蛙。
▲三对足的有蜻蜓蚊子。
三、判断(用“√”或“×”表示)(14分)1.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
(√)2、在啤酒瓶前吹不灭在它后面的蜡烛。
(×)3、人走上坡路时,总是身体先往前倾,然后脚再迈出。
(√)4、吸密封盒内的饮料时,在密封盒上插两根吸管会更方便地吸到饮料。
(√)5、夏天狗张开嘴巴喘气是为了散发热量。
(√)6、桃树秋天开花,春天结果。
(×)7、小蚂蚁用头上的触角和同伴打招呼。
(√)四、选择(8分)1、能够连续不断地拍摄记录事物的机器是②。
①照相机②摄像机2、血压计是②。
①治疗器械②诊断器械3、与台式电脑相比,笔记本电脑的优越性是①。
①携带方便②功能更齐全4、下列两种说法,更确切的一种是①。
①科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②科学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五、画一画并回答问题(14分)略六、看图填空(14分)略七、问答题(16分)略三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练习题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一、填空(30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我们能够把物体分类,是因为物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3.37℃读做三十七摄氏度;一10℃读做零下十摄氏度,十五摄氏度写做15℃;零下八摄氏度写做 -8℃。
4.我们借助眼睛、耳朵、口鼻、舌等感觉器官来辨认物体,在所有感觉器官中,从周围世界中获得信息最多的器官是眼睛。
5.量简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字母 ml 表示。
6.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是半圆形。
7. 给物体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玩具分类,可以按标准分,分成和。
二、找一找 (找出球形的物体,打√ )( 2分)略三、选择(8分)1.辨别酒精和水的方法是②。
①用手摸一摸②用鼻子闻一闻③用眼睛看一看2.精确比较出两杯水温度的方法是①。
①用温度计测一测②用手摸一摸③用眼睛看一看3、正确认读温度计的方法是( 3)。
(1)(2)(3)4.辨别糖水和盐水的方法是③。
①用眼睛看一看②用鼻子闻一闻③用舌尝一尝四、判断 (用“√”或“×”表示 12分)1.辨别液体的味道,不能盲目用尝的方法,再确认无害的情况下,可用筷子蘸取;辨别气味时可以手扇一下,再用鼻子闻。
(√) 2.测量烧杯里的水温时,温度计要紧贴着烧杯壁。
(×)3.底部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4.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5.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一般需要5分钟。
(√)6. 两杯温度相同的热水,水量多的先降到室温。
(×)五、画图(18分)略六、思考题(24分)略七、小论述:简要说一说给物体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6分)略三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练习题第三单元水的科学一、填空(28分)1.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2.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3.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4.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体、气体、固体。
5.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
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6.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选择 (可填序号 10分)1、下列容器中,液体浮力最大的是(3)。
2.下面应用水的浮力的交通工具是③。
①飞艇②宇宙飞船③潜艇3.下列属于毛细现象的是①。
①粉笔能吸收滴在作业本上的墨水。
②水滴总是紧紧团在一起。
4.下列不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的是①。
①皮球浮在水面上②草叶上的露珠是圆的③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再放上头针5.以下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③。
①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
②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③水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是均匀的。
④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三、判断 (用“√”或“×”表示 10分)1.海水比河水的浮力大。
(√)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3%,而在淡水资源中又有76%的冰,我们能够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每一滴水。
(√)3.沉入水中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4.在观察液体的过程中,应先尝,再用手触摸。
(×)5.水的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
(√)四、连线(6分)略五、想一想,答一答(16分)略六、探究实验( 20分)略七、我还想知道(10分)略三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期中练习题一、填空(42分)1、研究水时,我用到了看、闻、尝等观察方法。
2、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它的方向是向上。
3、在空气中称钩码的重量比在水里称钩码的重量大,这是因为钩码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4、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改变物体形状、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改变液体的比重。
5、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是利用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的,人依靠救生圈浮在水面上利用的是附着在浮的物体上。
6、一满杯水放入几个曲别针,水并不会溢出来,说明水有表面张力;硬币能浮在水面上主要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的结果。
7、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8、一杯热水的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9、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 ml 表示。
10、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面半圆形。
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11、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12、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3、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
在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14、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
标准不同,分类的标准就不同。
1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16、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固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二、选择(6分)1、下列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C )A泡沫板 B小木块 C玻璃球2、下面哪些行为用了水有浮力的原理( B )A下雨天打伞 B 用救生圈游泳 C放气球3、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种力是( A )A水的浮力 B水的表面张力 C 水的压力三、判断题(12分)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在遇到不了解的液体时,我可以直接用嘴尝一尝来辨别它的味道。
(×)3、听诊器是医生的“耳朵”,哈勃望远镜是科学家的“眼睛”。
(√)4、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到水中后,应立即读数。
(×)5、对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6、我们可以通过换用不同比重的液体来改变物体的沉浮。
(√)四、探究与实验(16分=4+8+4)略五、理解与应用(24分)略三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练习题第四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一、填空(22分)1.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2.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能够预知天气预报,可以让我们及早地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3.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当风向仪的箭头指东时,表示此时刮的是东风。
当风向仪的箭头指西北时,表示此时刮的是西北风。
我们一般按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4.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雨量的仪器。
5.风力大,风杯转得快;风力小,风杯转得慢。
6.《风级歌》中,0级风烟直上,10级风树根拔。
7.降水主要指雨、雪和冰雹。
8.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应该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二、选择(10分)1.①有冬眠的习性。
①青蛙②鸡③狗④燕子2.风向仪是用来测量③的。
①风力②风力和风向③风向3.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③马上到”。
①大雪②大雾③大雨④大风4.“烟囱毁”是③级风。
① 5 ②7 ③ 9 ④ 115.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是在④。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三、判断(用“√”或“×”表示 14分)1、大雾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不可高速行驶。
(√)2、雷雨天,最好不要使用简装室外天线收看电视节目。
(√)3、从北方吹来的风就是北风。
(√)4、民间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5、雨量器应该安置在比较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人们对天气长期观察得出的经验。
(√)7、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应等降水结束一段时间后再读出并记录。
(×)四、连线(8分)略五、画一画(10分)略六、谚语连接(5分)略七、动脑筋回答(31分=7分+7分+7分+10分)略三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练习题第五单元(A)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填空(26分)1.图(1)表示的是通过降落伞下落找到空气的图(2)表示的是通过塑料袋鼓起来找到空气的图(3)表示的是通过扇子扇风找到空气的图(4)表示的是通过水中的砖块冒泡找到空气的图(5)表示的是通过竖直压入水中的玻璃杯倾斜后冒泡找到空气的2.空气不仅存在于我们身体周围的广阔空间,图(4)说明空气还存在于物体的内部。
3.把一叠餐巾纸平压在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玻璃杯竖直压入水中,餐巾纸不会湿。
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4.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
5.空气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6.两个同样的篮球充入同样多的空气后,放在调好的天平上,天平是平衡的;但把其中一个篮球中的空气抽去后,天平会失去平衡,这说明空气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