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语文梦工场2019-07-10 08:09:13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一)顺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叙又称直叙或正叙。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
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我与地坛》(节选),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二)倒叙1.倒叙的定义在修辞学上,原本应该顺着这么说,但为了某种需要,却故意将其倒过来说,称为倒装。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就远比顺着文法规律而描述的“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鲜活太多了。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

记叙顺序及作用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经确定好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几种类型。
但是今天我们只讲前面四种,平叙对于初中生不做要求。
一、顺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或空间地点转换顺序写。
发生——发展——结尾作用:叙事有头有尾,结构完整;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二、倒叙①(主要形式)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再从事情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写。
②先写眼前的事,再由眼前的事物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回到眼前的事物。
结局——发生——发展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事平铺直叙,使文章结构一波三折,增加生动性;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
三、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人物或旁人的语言,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发生——发展——其他内容——结局作用:对主要事件的情节或中心做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完整;丰富人物形象,衬托中心人物,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四、补叙在顺叙后,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补充交代。
发生——发展——结局——补充叙述作用:对上文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充实人物形象;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结尾画龙点睛,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注意:补叙和插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后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充的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后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补叙既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补充题型一: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顺序?答题模板:①(一般情况)不能调换。
②第×段写的是……,第×段写的是……③原文的段落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与前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某种规律;符合文章内在的行文思路。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记叙文的四种顺序

写记叙文的四种顺序
写记叙文的四种顺序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本来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局,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这就是顺叙。
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就是倒叙。
倒叙有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效果。
(3)插叙: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后再把原叙述继续下去,这就是插叙。
插叙有追忆往事、补足有关情况的作用。
(4)补叙: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就是补叙。
第1页共1页。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

写作文一般有什么顺序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也叫事情发展顺序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中国石拱桥》第9段成就原因②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③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④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结构⑤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化石—大陆漂移⑥从结果到原因:《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击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从原因到结果等等.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三、论证顺序.1、时间上从古至今;2、范围上由中及外;3、论证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实、具体、权威,有说服力的论据更有论证力度)拓展资料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
表明形状和结构的实物说明文常采用这种顺序。
—就是按实物的空间边线或形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有效率精心安排。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通常按由深人浅、由易到难、由具体内容至抽象化、由直观至繁杂、由主要至次要的顺序展开表明。
中考语文考场作文:记叙文写作顺序6大布局妙招(满分范文赏析)

中考语文考场作文提分秘典——写作顺序与结构布局6条妙招常见的作文写作顺序有: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2.先总后分再总.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
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根据不同的写作顺序类型及其特点,我们总结了6条结构布局妙招:妙招1:纵向发展式即按照时间、空间顺序或事情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布局,有条不紊地写人记事。
但要注意详略得当,切不可写成流水账。
【满分赏析·一】从来没有这样自信人都说学生有“三怕”,其中一“怕”就是怕写作文。
我也曾经怕过,屡次尝试总是不见长进而且问题还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丧失殆尽。
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对于写好作文,我从来没有这样自信!(开头简洁交代全文主要内容,鲜明点题)我曾经为解决不好“写什么”的问题而苦恼。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以《变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刚看到题目时还觉得“挺好写的”,等到列提纲、打草稿时又觉得“无从写起”了:学校有变化、班级有变化,家里有变化、社会有变化,爸妈有变化、朋友有变化,环境有变化、人类有变化………天呐!变化如此之多,究竞该写哪方面的呢?正当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走过来:“怎么还不赶快动笔呀?又没‘米’了?”“这次是‘米’太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我撇撇嘴,摇摇头。
“送你四个字”,老师拍拍我的肩,“避生就熟。
”避生就熟?哦,明白了!内容太多,要善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来写。
我冲老师抱抱拳:“谢了。
”结果那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不但得了个“优”,还被老师选做范文了呢!(从解决“写什么”写起,师生对话生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
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是按哪些顺序写

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是按哪些顺序写记叙的顺序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只有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
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一般记叙文的顺序安排法

一般记叙文的顺序安排法有些同学很喜欢作文,但不会安排文章的顺序,常把文章写得糊里糊涂的。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安排文章的顺序呢?现结合小学语文课本谈点自己的看法。
要掌握安排文章的顺序的方法,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文章的顺序。
文章的顺序就是在作者写作时,把选好的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按一定的关系将它们排列出先后次序,该先说的先说,该后的后说,一层一层地有步骤地表达出来,以达到前后连贯,充分表现主题的的目。
文章顺序的安排是受体裁制约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顺序。
常见的一般记叙文的顺序有以下几种安排法:一、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任何事情,不论简单还是复杂,总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任何人物也都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都有着明显的时间顺序,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事情,是延续、承接的关系。
写人记事的文章就要把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如《东郭先生和狼》一课,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怜狼——事情的发生;藏狼——事情的发展;打狼——事情的高潮;教训——事情的结尾。
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天还未亮——中午时分——半个小时后——黄昏时候——二十分钟后。
采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的层次段落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使事情记叙得有头有尾,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鲜明。
这种方法叫“顺叙”,小学生学习起来最容易。
但以时间为序决不是记流水帐,不是平铺直叙,而应有选择有概括,行文有起伏有波澜,既条理清楚,又曲折生动。
为了使文章写得有起伏,结构更周密严谨,有时可以把事情的结果或发生的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篇首,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对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行叙述,这种方法叫“倒叙”。
如《党费》的开头写道:“每逢我领到津贴费,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间,每逢我看着党的小组长接线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想起了一九三二年的秋天。
”然后,文章回过头去写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事。
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富有吸引力,常常是一开始,读者的心就被事件发展或人物成长过程中十分突出的内容紧紧抓住,给读者以悬念,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记叙文四种写作顺序

记叙文四种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可以按早、中、晚,也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适合写人、记事、写景的作文。
2、地点变换的顺序。
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方位明确,空间感强,适合写景、写物的作文。
这个顺序经常被称作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人在走,景在动。
可以选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由里及外或者由外到里的写作顺序进行描写。
3、事情发展的顺序。
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适合写人写事的作文。
但是有的时候为了记叙的需要,可以先写结果,后写过程,称为倒叙,可以让人产生阅读兴趣。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扩展资料
时间顺序作用:
它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常用的说明顺序还有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
用于跨度比较大的,如,一年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但不能用于一天后,要不就不是时间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文章的叙述顺序,写作顺序是:
1、顺序: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事情的结果,再按事情的先后顺先写。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单调性。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再接着记叙。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其他文体(包括说明文)写作顺序常见的有: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晨、午、暮、夜。
空间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
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
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总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个别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据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复杂的内容介绍的有条不紊。
逻辑顺序主要分12种:从原因的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主要到次要(从此要到主要)、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带具体(从具体到概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