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

3、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等。

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和关键酶。

2、难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物质代谢的调控机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生物化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过程。

3、实验教学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提问“什么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主题。

2、生物化学概述介绍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强调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领域。

3、生物大分子蛋白质讲解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结构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血红蛋白的结构与载氧功能。

核酸介绍核酸的种类(DNA 和 RNA)、组成单位(核苷酸)和结构特点。

阐述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 RNA 的种类及功能。

糖类讲解糖类的分类(单糖、二糖、多糖)和主要功能。

举例说明多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如淀粉和纤维素。

脂质介绍脂质的分类(脂肪、磷脂、固醇)和主要功能。

解释脂质在细胞膜结构和能量储存中的作用。

4、物质代谢糖代谢详细讲解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分析糖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如糖尿病。

脂代谢讲述脂肪的分解代谢(β氧化)和合成代谢的过程。

介绍血脂的组成和代谢,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蛋白质代谢讲解蛋白质的降解途径和氨基酸的代谢途径。

阐述蛋白质代谢与氮平衡的关系。

5、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如蛋白质的性质实验、酶活性的测定等。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3. 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介绍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生物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如光谱分析、色谱法、质谱法等。

3.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介绍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化学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化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生物化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3. 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的分类和作用,蛋白质的功能。

2. 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介绍常用的蛋白质提取和纯化方法,如盐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色谱等。

3.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介绍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如酶、结构蛋白、免疫蛋白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提取纯化方法。

2. 实验教学法:进行蛋白质提取和纯化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生物化学》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核酸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3. 了解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化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3. 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发展趋势2.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 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及应用。

2. 难点: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生物化学》相关章节。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教学图表。

3. 教学PPT或幻灯片:包含生物化学的定义、发展、研究对象和方法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如:“什么是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

2. 讲解概念:介绍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解释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如:“生物化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在未来有哪些潜在的发展方向?”等。

3. 展示实例:通过PPT或教学图表,展示生物化学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如:“生物化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生物化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解答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疑问,如:“你对生物化学有什么疑问?”,“生物化学在你们看来有哪些应用前景?”等。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清晰地解释了生物化学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生物化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

3. 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3.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3.理解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4.掌握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

教学内容:1.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a.蛋白质:氨基酸的构建、肽键和多肽的形成;b.糖类: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组成;c.脂质:甘油与脂肪酸的结合;d.核酸:核苷酸的构建和DNA、RNA的结构。

2.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功能:a.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原肌球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b.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催化作用原理;c.糖类与脂质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糖类的能量存储和脂质的组成;d.核酸的相互作用和功能:DNA的遗传信息传递和RNA的蛋白质合成。

3.生物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a.酶促反应:酶与底物的结合和酶活性调控;b.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的概念;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的产生和利用;d.代谢途径:糖酵解、脂肪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

4.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a.凝胶电泳:蛋白质和DNA的分离和鉴定;b.高效液相色谱: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c.质谱分析:生物分子的质量测定和结构鉴定;d.核磁共振:分析生物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座和课堂演示,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实验:设计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3.讨论: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生物分子的理解和应用;4.学习辅助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实验仪器和电子数据库等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1.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3.参与度评价:考核学生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积极程度;4.学习反馈评价: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1.教科书:生物化学教材;2.多媒体资料:生物分子的结构模型和反应示意图;3.实验室设施:凝胶电泳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分析仪等。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分支学科2. 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2) 具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生物化学的定义(2)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与生物学、化学的关系2.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3)糖类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分支学科(1)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2)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3)生物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化学的定义、概念和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大分子的实例,加深对结构与功能的理解3. 实验演示法:展示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生物化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2. 课件和教案:制作课件和教案,以便于课堂教学3. 实验器材:准备生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4. 网络资源:收集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和技术(2) 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3) 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2. 能力目标(1) 具备生物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3) 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和技术(1)光谱分析法(2)色谱分析法(3)电泳分析法2. 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1)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2)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 生物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1)实验室安全知识(2)实验药品和试剂的安全使用(3)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2. 实验演示法:展示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化学实验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生物化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2. 课件和教案:制作课件和教案,以便于课堂教学3. 实验器材:准备生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4. 网络资源:收集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生物化学》教案(六)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酶的本质和特性(2) 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和动力学(3) 了解酶的应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和解释酶促反应的速率曲线(2) 具备设计酶实验和处理酶反应数据的能力(3) 提高对酶在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的认识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酶研究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酶的本质和特性(1)酶的定义和分类(2)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3)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的温和性)2. 酶促反应的原理和动力学(1)酶促反应的机理(2)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米氏方程、速率曲线)(3)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 酶的应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酶在工业中的应用(例如:洗涤剂、生物燃料)(2)酶在医学和诊断中的应用(例如:药物代谢、疾病诊断)(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酶的本质、酶促反应原理和酶的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酶应用案例,加深对酶的理解3. 实验演示法:展示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酶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七)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代谢途径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3) 了解代谢疾病和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和解释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和调控机制(2) 具备设计代谢实验和处理代谢数据的能力(3) 提高对代谢途径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应用的认识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代谢研究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代谢途径的概念和分类(1)代谢途径的定义和特点(2)代谢途径的分类(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3)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2.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1)糖酵解途径和柠檬酸循环(2)氧化磷酸化和呼吸链(3)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3. 代谢疾病和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1)代谢紊乱与代谢疾病(2)药物设计中的代谢考虑(3)个人化医疗与代谢组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代谢途径的概念、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途径和调控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谢疾病和药物设计的案例,加深对代谢途径的理解3. 实验演示法:展示代谢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代谢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物化学》教案(八)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2) 掌握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机制(3) 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突变的基本原理2. 能力目标(1) 能够分析和解释遗传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结构与功能是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带)

《生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2)掌握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理解酶的催化作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的调控机制;(4)掌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5)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和途径;(6)掌握生物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7)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基本概念(1)生物化学的定义(2)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2.生物分子(1)糖类(2)脂质(3)蛋白质(4)核酸3.酶(1)酶的概念和特性(2)酶促反应动力学(3)酶的调控机制4.生物膜(1)生物膜的结构(2)生物膜的功能(3)物质跨膜运输5.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2)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6.生物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1)生物能量代谢(2)生物物质代谢7.分子生物学技术(1)基因工程(2)蛋白质工程(3)生物芯片技术三、教学安排1.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48学时(2)实验教学:16学时(3)小组讨论:4学时2.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实验法(4)小组讨论法3.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2)网络资源(3)实验设备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1)课堂参与度(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表现2.结果评价(1)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3)平时成绩五、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完整)

《生物化学》教案(一)第一章:生物化学导论1.1 生物化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3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1.4 生物化学实验安全与实验室规范《生物化学》教案(二)第二章:蛋白质化学2.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2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2.3 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2.4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分析方法《生物化学》教案(三)第三章:核酸化学3.1 核酸的基本组成与功能3.2 核酸的分类与结构特点3.3 核酸的生物合成过程3.4 核酸酶与核酸分析方法《生物化学》教案(四)第四章:酶学4.1 酶的基本概念与特性4.2 酶的分类与命名4.3 酶的作用机制与动力学4.4 酶的调节与应用《生物化学》教案(五)第五章:碳水化合物与脂质化学5.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功能5.2 脂质的分类与功能5.3 糖脂与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5.4 碳水化合物与脂质的代谢途径《生物化学》教案(六)第六章:代谢途径与能量转化6.1 概述生物氧化与代谢途径6.2 糖酵解途径6.3 三羧酸循环(TCA循环)6.4 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生物化学》教案(七)第七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7.1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与功能多样性7.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7.3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7.4 脂质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教案(八)第八章:生物膜与信号传导8.1 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8.2 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8.3 信号传导途径与细胞内通信8.4 生物膜与信号传导在生理与疾病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教案(九)第九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9.1 DNA复制与损伤修复9.2 转录与翻译过程9.3 遗传密码与氨基酸序列9.4 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分化《生物化学》教案(十)第十章:生物化学实验技术10.1 光谱分析技术与色谱法10.2 电泳技术与质谱法10.3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巧10.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生物化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研究内容与方法、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全)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全)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目录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 (1)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 (3)实验三多糖的实验 (4)实验四糖的旋光性和变旋现象 (5)实验五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7)实验六人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测定 (8)实验七牛奶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9)实验八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11)实验九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12)实验十氨基酸的纸层析 (14)实验十一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16)实验十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8)实验十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0)实验十四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22)实验十五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3)实验十六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5)实验十七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6)实验十八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28)实验十九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29)实验二十溶菌酶的提纯结晶 (30)实验二十一酵母RNA的提取 (31)实验二十二 RNA的定量测定(苔黑酚法) (32)实验二十三 D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3)实验二十四荞麦中总黄酮的定性定量研究 (33)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莫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杜式(Tollen)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教案
【首页】
第1页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2页
第3页

川 大 学 教 案
【医 科】
第4页
第5页

川 大 学 教 案
【医 科】
第6页
第7页

川 大 学 教 案
【医 科】
第8页
第9页

川 大 学 教 案
【医 科】
第10页
第11页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12页
第13页

川 大 学 教 案
【医 科】
第 14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15 页
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 16 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17 页
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 18 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9页
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20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21页
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22页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3页
四川大学教案
【医科】
第2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