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球上的水精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讲)-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讲)-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球上的水(讲)考向一、水循环【一讲高考】【例1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 .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 .基本不变B .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 .在冰期相对较低【例2】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 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 2 个月B.3个月C. 4 个月D. 5 个月10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11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例3】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5.图示地区( 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C .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4】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答 6~7 题。

6.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 .塔里木河流域B .长江流域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D B .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D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C .雅鲁藏布江流域D .黑龙江流域 A .水田改旱田 B .植树造林 【二讲典例】 【例 1 】 读某河流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 .修建梯田13 .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A .降水较少 B .落差较大 C .下渗严重 D .蒸发较少 14 .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A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C .流量大,水位季B D .流量小,水位 趁热打铁 】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13 .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A .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14 .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考向二、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讲高考】【例 1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山东卷]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

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低盐度海水更适合浮游植物生长,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M区域海水盐度最低的月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该区域盛行东北风,将来自孟加拉湾的低盐度海水(孟加拉湾入海径流较多,海水盐度较低)自东北吹向西南,受此影响,冬季M区域海水盐度最低,因此浮游植物密度最高,A正确,B、C、D错误。

2.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蒸发B.降水C.径流D.洋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N区域冬季海水盐度比夏季更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季该海域盛行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N区域附近受来自孟加拉湾的低盐度海水影响,海水盐度较冬季更低,D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N区域位于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该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因此N区域受径流影响较小,C错误。

该海域夏季气温更高,蒸发量更大,应导致夏季海水盐度比冬季更高,与题干不符,A错误。

N区域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因此降水不是造成该海域冬夏季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

[2024·黑吉辽卷]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

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

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

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答案:A解析:材料分析如下表所示。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球上的水专题测试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球上的水专题测试含解析

专题五地球上的水专题测试卷一时间:50分钟分值:5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下图示意某流域各月输沙量改变。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流域可能位于( )A.波河平原B.西欧平原C.珠江流域D.黄土高原答案 D 该流域7—8月输沙量最大,说明7—8月河流径流量大,与7—8月为汛期的黄土高原符合,故D正确。

易错分析波河平原位于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区,雨季在冬季;珠江流域5月份进入汛期,5月含沙量应较大;西欧平原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安排匀称,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匀称,输沙量各月份差别不大。

2.近几十年,该流域径流量明显增加,但是径流水位改变很小,此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A.生态环境改善B.农业用水增加C.流域面积扩大D.水库建设增多答案 A 流域内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实力提高,流域径流量会增加;同时水土流失减弱,泥沙沉积作用减弱、冲刷作用增加,会使河床深度加深,导致径流水位改变很小;故A正确。

喜马拉雅山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指绰莫拉日峰至南迦巴瓦峰的一段山脉,大致位于89°10'E至92°0'E,随着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各段冰川均呈现退缩状况。

下图为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东段各坡向冰川面积改变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喜马拉雅山东段冰川退缩速度最快的坡向是( )A.东坡B.南坡C.西北坡D.西南坡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

由图中1990年与2015年面积改变大小,可知选项中总体上东坡冰川退缩速度最快。

4.北部和东部冰川面积较大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气温B.降水降水C.降水气温D.气温降水答案 D 山体高度一样,则雪线越低,冰川面积越大。

北部纬度较高,又是阴坡而气温低,故雪线较低,冰川面积较大;东部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为水汽通道,而降水较多,使其冰川面积大;故D项正确。

学问延长喜马拉雅山整体上呈东西走向,南部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于北部;同时东部有大峡谷,使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能大量进入而降水多。

高考地理单元复习题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

高考地理单元复习题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选择题[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某校位于华北平原,该地年降水量约420 mm。

学校面积约40 000 m2,有围墙与外部隔开。

学校建设前,径流系数(流域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为0.2;学校建成后,径流系数变为0.6。

目前学校要进行校园海绵化改造,使径流系数恢复到0.2。

下图为该校园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后该校园范围内全年产生的径流量接近( )A.3 400 m3B.6 800 m3C.10 000 m3D.17 000 m32.地表径流流入荷花塘前,先进入前置塘,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减小侵蚀力B.沉淀悬浮物C.提高蓄水量D.建设新景观[2021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哈素海(下图所示)地处阴山南麓,原是黄河、大黑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积水洼地,平均水深不超过2 m,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很大。

民生渠建成后引黄河水定期补给哈素海,再经围护堤坝等工程建设,哈素海滋养着周边大片农田。

据此完成3—4题。

3.早期哈素海面积变化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下渗D.蒸发4.从1990年到2014年,哈素海明水区面积显著缩小,可能预示该湖( )A.周边盐碱化B.集水功能增强C.沼泽化D.生态环境优化[2021吉林长春第一次质量监测]乌伦古河是我国西北部的一条内陆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主要山峰海拔在3 000米以上)东段,最终汇入乌伦古湖,每年5月为河流汛期。

为了满足生产用水需求,该河上修建了多座水库。

据此完成5—6题。

5.乌伦古河汛期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大气降水D.湖泊水和地下水6.当地冬季不利于水力发电和水利施工的原因是( )A.水量较小B.结冰期长C.含沙量大D.积雪量大[2021河南郑州第三次段考]鲐鱼属于大洋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架及其附近海域,捕捞适宜水温为8—24 ℃,14—16 ℃时渔获量最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球上的水训练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球上的水训练1

专题五地球上的水【考情探究】【真题探秘】命题立意本题以尼日尔河流域的相关资料为命题情境,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考查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解题指导影响径流量的因素:“蓄水”因素如水库、河湖;“来水”因素如降水量、支流数量;“去水”因素如蒸发量、下渗量。

输沙量→水土流失程度→河流流速、植被覆盖率。

参考答案(1)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2)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基础篇【基础集训】考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 )①甲之前②甲到丙③丙到丁④丁到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D(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戊答案 C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 )答案 A考点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 )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答案 C2.解决③地缺水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 D考点三水循环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 )答案 B2.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 )答案 A考点四洋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 )答案 B( )答案 A综合篇【综合集训】考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口湖,湖面海拔2189米。

天池所在区域的水量平衡状况表现为P-R-E=0(P为多年平均降水量,R为多年平均径流量,E为多年平均蒸发量)。

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分项汇编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分项汇编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2021届山西朔州市高三模拟)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非洲局部示意图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

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B.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C.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D.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3.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B.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C.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D.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答案】1.D2.C3.A【解析】1.这一季节应该满足"阳光充足"、"有大量的外来物质"。

冬季,此地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高温少雨的天气阳光充足,同时信风带来大量的沙漠矿物质与水中的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湖泊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故选D。

2.据材料信息,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而达喀尔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推测玫瑰湖所在地区应不属于高原,A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为冬季,结合非洲气候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玫瑰湖所在区域属热带草原气候,该季节应该为旱季,B错误;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从内陆沙漠地区带来丰富的矿物质,C正确;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D错误。

故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是加那利寒流。

图示海域纬度相对较低,海域上空水汽含量较充足,寒流流经海面水温较低,导致海面上空气降温,水汽凝结,使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A正确;加纳利寒流属于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B错误;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可知,甲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C错误;寒流对沿岸环境有降温减湿的作用,D错误。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练习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练习含解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能力1 自然界的水循环(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

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

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解析】(1)选C,(2)选A,(3)选B。

第(1)题,由材料“闭合流域”可判断该流域水循环的支出是蒸发,收入是降水;由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可知,说明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平衡,故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

第(2)题,可能蒸发量与气温和风力有关,而实际蒸发量受控于潜在蒸发量和本区域的水量,水量最小的区域实际蒸发量最小;由于坡面地质为岩石,地表坡度大,不利于积水留存,实际蒸发量最小;而洪积扇、河谷、湖盆水分较多,实际蒸发量都比坡面多。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流域地处干旱地区,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势必消耗较多的水资源,导致汇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湖盆的蒸发量减少;湖水富营养化与人为排放到湖泊中的氮、磷等物质有关;该湖泊盐度饱和,盐度不可能再增大。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1A.影响蒸发的因素B.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C。

影响下渗的因素D.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2)突破1A.影响蒸发的因素B。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C。

影响下渗的因素D.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3)突破2A。

跨流域调水B.植树造林、保护湿地C。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6.0地球上的水(知识清单和高频难点讲解)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6.0地球上的水(知识清单和高频难点讲解)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而积
同地表径流量成正比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上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上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减少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小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 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10 500
7 500
4 500
1 500
国1
47m%"
"U lk|l|)|l|l|ii
:U
1 2 3 4 5 6 7 8
降水前/r ri 'i:
9 10 11 12/
nm 20 60 100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 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700-600
500-400
300-粉
凶2

【知识清单】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1)存在形式,液态水:数量最大
.固态水:仅在高山、高纬度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关系:从水的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a.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时间上:县秋季较丰富,冬春季较贫乏。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地球上的水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体的类型、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河流的特征命题情境以生活情境材料为主,考查频率较高,难度适中;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主要考查陆地水的补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水循环的环节、河流流量曲线、洋流的判读与影响等相关知识,突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复习备考时联系生活,重点掌握河流水文特征、补给类型、水资源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等相关知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与人类活动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洋流洋流的类型、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相互联系的水体下图为某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示意图,图中林木为地带性植被。

读图回答下题。

1.若图示地表河水大量补给地下潜水时,判断该区域为( )A.气温最低的季节B.气温最高的季节C.降水最少的季节D.降水最多的季节答案 D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且蒸发总量有上升趋势。

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

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

大西海子水库建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沿河两岸胡杨林面积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材料三图1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图2为“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图1图2(1)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原因是。

(2)196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是,A、B曲线分别代表阿拉干和英苏,代表英苏的曲线是,理由是。

答案(1)甲河甲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乙河主要靠博斯腾湖湖水补给,径流稳定(2)地下水水位下降 B 越往下游河水补给越少,地下水埋藏越深知识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图为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此图最可能是( )A.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B.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C.中国水资源分布图D.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答案 C2.若图中A、B、C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则影响三地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农业规划C.活动积温D.地貌地势答案 A知识3 水循环2018年夏季,武汉、徐州等地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读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海绵城市建成后,图中各环节的变化正确的是( )A.a增多B.b减少C.c增多D.d减少答案 C2.海绵城市带来的直接益处有( )①加快城市地表径流汇入河道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3.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2015年,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2015—2035年“北部大开发”的发展规划。

“北部大开发”的范围大致位于该国境内南回归线以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

澳大利亚北部1月和7月相比,水循环更活跃的是月,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 1 1月份处于雨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知识4 洋流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a为等温线,b为洋流,图2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1图21.图2中洋流与b洋流相符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B2.b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B.形成著名渔场C.加快污染净化速度D.加快轮船航速答案 C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潜水是指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等水位线是潜水面上的等高线,随地形起伏而起伏。

图1为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某湖区等水位线图,图2为苏木吉林湖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图21.(2020届扬州期中,9)苏木吉林湖( )A.湖面的海拔是1180米B.夏季排泄量小于补给量C.主要补给来自冰雪融水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答案 D2.(2020届扬州期中,10)苏木吉林湖补给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年均温较低B.周边地区海拔较高C.湖区年降水量少D.周边地区植被茂盛答案 C考点二资源的合理利用(2020届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一模,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1%,水资源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瓶颈。

2018年7月河北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

材料二下图为2016年京津冀地区相关指标构成分布示意图。

下表为2015—2016年北京市耗水变化及产业产值变化统计表。

北京市耗水产值消费量(亿m3)增长(%)产值(亿元)增长(%)合计38.8 4.5 25669.1 7.7第一产业6 -6.3 129.8 -7.5第二产业4 -1.7 4944.4 6.1第三产业16.8 3.8 20594.9 9.1生活消费8.7 3.7 ——输水损失3.3 5 ——(1)简述水资源已成为京津冀发展瓶颈的社会经济原因。

(2)比较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2015—2016年北京耗水量及其变化的主要特点有,第二产业耗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4)为保证“一泓清水送京津”,山地面积较大的河北承德正在实施“产业兴水”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水兴业,以业养水”。

试简述其具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工农业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

(2)河北水资源总量明显大于北京、天津;河北人均水资源量大于北京、天津;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高于河北。

(3)第三产业耗水量最大;第一、二产业耗水量减小,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及输水损失耗水量增大;总耗水量增大工业结构的调整;节水工艺的不断进步(4)积极发展林果业;推进水利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兴建水电站);发展涉水生态旅游业。

考点三水循环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南京、盐城三模,9)图中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 )A.a—b—d—fB.b—d—fC.a—b—c—i—nD.a—b—d—h—o答案 B2.(2019南京、盐城三模,10)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 )A.a—b—c—iB.a—b—c—g—kC.a—b—d—h—lD.a—b—d—j答案 A考点四洋流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简图(图中箭头表示7月份表层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届海安中学二模,13)影响7月份甲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B.地形、地转偏向力C.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D.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答案 D2.(2020届海安中学二模,14)1月初( )A.斯里兰卡岛各处降水稀少B.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乙处洋流使得马累降温减湿D.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答案 D应用篇知行合一探究小水滴的故事——河流特征的描述【应用集训】(2019湖北沙市中学高三测试,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之一,全长1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

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答案(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

(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人为筑堤束水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创新篇守正出奇【创新集训】生态混凝土是指利用高强度黏结剂将特定粒径骨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稳固成型,然后利用骨料之间的空隙存储能使植物生长的基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江苏大联考二,11)城市推广生态混凝土的影响是( )A.削减地表径流B.增加降水量C.扩充土地资源D.增强热岛效应答案 A2.(2019江苏大联考二,12)下列不适宜布局生态混凝土的地方是 ( )A.停车坪B.楼顶C.机动车道D.河堤答案 C【五年高考】考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2015江苏单科,27(4),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图甲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图甲图乙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答案雨水冰川融水2.[2019江苏单科,27(1)(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Ⅰ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Ⅱ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图Ⅰ图Ⅱ(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3分)(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4分)(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3分)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考点二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下题。

(双选)1.(2016江苏单科,25,3分)与2003年相比,2013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答案AC2.[2019江苏单科,27(4),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