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共38张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期语文窃读记课件部编版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记叙一件什么事? 2.“窃读”是什么意思?围绕“窃读”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 店看书的故事。“窃读”意为“偷读”。
第一部分(1—8段)叙述在紧邻“三阳春”的那家书店 “窃读”的经历。
第二部分(9—14段)补叙“窃读”的起因以及经验。
林海音就是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后来的著书成名完全得 益于她小时候读的那些名家名作。她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 她生长的环境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家里供她读书至大 学,但是因为家里条件贫苦,根本没有闲钱给她买书看。但 是,她心中酷爱读书的情结一刻都没有放松,她想尽办法读 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书,为以后的写作道路铺下了扎实的基 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城南旧事》这本书吗?它的作者就 是台湾女作者林海音。林海音小时候家境贫寒,却酷爱读 书,她是怎样读完了一本又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的呢?让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她的读书故事。
作者名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含英,台湾苗栗 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 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 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 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 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出版了众 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 在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上荣获“终身成就 奖”。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该书既是她童 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 具影响力的作品。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英子的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略有 改动。在中国解放前(1949年以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书 店的。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买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有 些穷人家的孩子非常渴望读书,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背着书 包上学;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 书读。读书是富贵人家的享受,没有钱还要读书的人会被别人取 笑,认为是“不识抬举”。在那个社会,男女地位悬殊,“女子 无才便是德”。正因为如此,女孩子读书的很少,读了书的女孩 子学几年也就早早待在家中,等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嫁人了。
【部编版】2017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窃读记》ppt课件02

(第21、22节)
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 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 上。
(第24节)
2019/8/28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国文老师说:“记住,你是吃饭 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 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
2019/8/28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2019/8/28
林海音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教学目标
1、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 理描写; 2、 了解倒叙的作用; 3、 继续训练学生圈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 生品味语言、概括总结的能力; 4、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 力,通过与自己优越的读书条件进行对比,加 倍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读书机会。
2019/8/28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教学重点
1、 学习将两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写法; 2、 加倍珍惜、充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越的读书条件。
教学难点
1、 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 从而充分感受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 2、 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倒叙手法 的运用及作用。
2019/8/28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 开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 穷人有好多苦痛, 该资料富由西的风瘦永马远友情没提供有尝过。
煞有介事
4、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5、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 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 上。
(第24节)
2019/8/28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国文老师说:“记住,你是吃饭 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 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
2019/8/28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2019/8/28
林海音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教学目标
1、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 理描写; 2、 了解倒叙的作用; 3、 继续训练学生圈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 生品味语言、概括总结的能力; 4、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 力,通过与自己优越的读书条件进行对比,加 倍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读书机会。
2019/8/28
该资料由西风瘦马友情提供
教学重点
1、 学习将两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写法; 2、 加倍珍惜、充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越的读书条件。
教学难点
1、 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 从而充分感受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 2、 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倒叙手法 的运用及作用。
2019/8/28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 开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 穷人有好多苦痛, 该资料富由西的风瘦永马远友情没提供有尝过。
煞有介事
4、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5、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废寝忘食 全神贯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 课件 (共38张PPT)

威风凛凛
众目睽睽
shà yŏu jiè shì fèi qĭn wàng shí jī cháng lù lù
煞有介事
废寝忘食 饥肠辘辘
重点词语解释
紧邻:紧紧挨在一起的邻居。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适宜:适合,相宜。本课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我的这环
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本课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 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 会放下书离开。
• 代表作:《城南旧事》《窃读记》。 •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
《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 树)《秋游狮头山》《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童年·骆驼队》 《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
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
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
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那位置
了。 从这一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表现了“我”终于发现书没有卖 出去,“我又可以继续读下去时的 喜悦之情。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上面这句话表现出了什么?
诵读句子,升华情感
•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 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 是读书长大的!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 解。
“吃饭长大”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 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 才是健康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窃读记》(共38张PPT)

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 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 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
15
划出第一段中描写老板的句子。
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 —那书店老板,他威风凛凛地 俯视着我。
16
划出第一段中描写老板的句子。
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 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 紧跟着是老板的冷笑:“不是 一回了!”
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
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
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
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读了一会仍没有人理会,而书中
的故事已使我全神贯注,舍不得放下了。直到好大功夫,
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像煞有介事
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6
分段
窃读记
1-8节 在一家书 店窃读,被 老板挖苦。
9-14节 窃读的缘 由和经过。
15节 受屈辱后 十分悲愤。
16-24节 由于对知识的 渴望到其他 书店窃读,得到 店员的同情。Biblioteka 25-28节 点题7
快速阅读课文,想想 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慕名:仰慕别人的名气。 饿。
5
“窃”、 “窃读”的含义:
(1)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2)找出“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
“窃笑”。 (1) “窃读”的一般含义。 (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
来,真是像个小偷似的。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
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玫红色词句:我怕被人发 现所采用的方法。
15
划出第一段中描写老板的句子。
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 —那书店老板,他威风凛凛地 俯视着我。
16
划出第一段中描写老板的句子。
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 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 紧跟着是老板的冷笑:“不是 一回了!”
几本慕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
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
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来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
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读了一会仍没有人理会,而书中
的故事已使我全神贯注,舍不得放下了。直到好大功夫,
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像煞有介事
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6
分段
窃读记
1-8节 在一家书 店窃读,被 老板挖苦。
9-14节 窃读的缘 由和经过。
15节 受屈辱后 十分悲愤。
16-24节 由于对知识的 渴望到其他 书店窃读,得到 店员的同情。Biblioteka 25-28节 点题7
快速阅读课文,想想 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慕名:仰慕别人的名气。 饿。
5
“窃”、 “窃读”的含义:
(1)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2)找出“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
“窃笑”。 (1) “窃读”的一般含义。 (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
来,真是像个小偷似的。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
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玫红色词句:我怕被人发 现所采用的方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PPT课件

16-24节由于 对知识的渴望 到其他书店 窃读,得到 店员的同情。
25-28节 点题
讲授新课
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
──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讲授新课
第一段总结 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这句话以及第一段中描写窃读的句子和描写老板的句子 写出“我”热爱读书和老板冷酷无情。
解析: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 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 里边来了 。
解析: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
第三段总结 因窃读受到店主羞辱后,我的心灵受到创伤,将一 首像为我写照的小诗抄录下来,并贴在床前诵读。
讲授新课
第四段总结 由于对一本新书的渴望,使我再度一试窃读,这次的经 历使我感受到了一位店员的关爱,使我备受感动。
第五段总结 我在读书中成长,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讲授新课
分析人物形象
1.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 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 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采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板的粗暴。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板的势利。
讲授新课
2.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 后面紧跟着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
讲授新课
“记”:就是指记载描写事或物的文章,就像同学们平时 写日记、周记,也会写游记、参观记。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11窃读记

窃 读 记
林海音
她,无疑是大陆读者最熟悉和喜欢的台湾女作家之一。
她,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生成就奖;1999 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 ” 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她,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 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最为著名。
❖ 为了读书,隐藏自己……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 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 ,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 ,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 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 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 去。
窃读是滋味是 惧怕、痛苦,幸福、快乐与 天真、机灵等众多感受的交织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11、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 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读的滋味是快乐与惧怕的交织
❖ 在阅读中感受书籍带来的智慧,同时又怕 遭到驱赶
❖ 放学后匆匆赶到书店的快乐,交织着回顾 昨天读书带来的不安
❖ 饥肠辘辘地读书,一两个小时的站立读书 ,腰酸背痛,但同时也享受着读书带来的 幸福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课文
默读:1、请用一句话,说说文章写了一件 什么事情?
作者童年因读:文章详写几次窃读经历?结果如 何?除了这些,作者围绕窃读还写了什 么?
第一次,被老板驱赶 第二次,得到店员帮助
为何开始窃读、怎样窃读等相 关内容(插叙)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窃读”的滋味
窃读的滋味还有爱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 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 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 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 曹雪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 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 以书为伍,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清纯; 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儒雅。仿佛与圣贤 相对而坐,聆听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 思想豁然开朗。
林海音
她,无疑是大陆读者最熟悉和喜欢的台湾女作家之一。
她,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生成就奖;1999 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 ” 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她,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 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最为著名。
❖ 为了读书,隐藏自己……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 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 ,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 ,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 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 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 去。
窃读是滋味是 惧怕、痛苦,幸福、快乐与 天真、机灵等众多感受的交织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11、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 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读的滋味是快乐与惧怕的交织
❖ 在阅读中感受书籍带来的智慧,同时又怕 遭到驱赶
❖ 放学后匆匆赶到书店的快乐,交织着回顾 昨天读书带来的不安
❖ 饥肠辘辘地读书,一两个小时的站立读书 ,腰酸背痛,但同时也享受着读书带来的 幸福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课文
默读:1、请用一句话,说说文章写了一件 什么事情?
作者童年因读:文章详写几次窃读经历?结果如 何?除了这些,作者围绕窃读还写了什 么?
第一次,被老板驱赶 第二次,得到店员帮助
为何开始窃读、怎样窃读等相 关内容(插叙)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窃读”的滋味
窃读的滋味还有爱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 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 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 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 曹雪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 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 以书为伍,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清纯; 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儒雅。仿佛与圣贤 相对而坐,聆听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 思想豁然开朗。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11窃读记

窃读记 ——谁解其中味
成都金牛实验中学 王斌宾
解题
窃读记
《窃读记》重点描述了作者哪 几次窃读经历?
“窃读”具体是种怎样的滋味?作 者是如何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修辞手法、重点词语、人物描写等)
小组合作展示(每组至少找三处)
要求:1、组内一位同学展示“窃读” 的滋味。
2、另一位同学展示作者是如何生动传 神地描述出这种滋味的。
“窃读”的收 获
总结精读文章的方法
• 1、分析题目,了解信息。 • 2、初步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3、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
解。 • 4、感悟文章的中心和主题。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成都金牛实验中学 王斌宾
解题
窃读记
《窃读记》重点描述了作者哪 几次窃读经历?
“窃读”具体是种怎样的滋味?作 者是如何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修辞手法、重点词语、人物描写等)
小组合作展示(每组至少找三处)
要求:1、组内一位同学展示“窃读” 的滋味。
2、另一位同学展示作者是如何生动传 神地描述出这种滋味的。
“窃读”的收 获
总结精读文章的方法
• 1、分析题目,了解信息。 • 2、初步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3、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
解。 • 4、感悟文章的中心和主题。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窃读记1

林海音的同名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 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 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文章清丽平实,充分表现了林海 音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风格。品读 课文,我们能真切体会到小女孩窃读时的担忧、恐慌与痛苦,体验到惊喜、快乐与满足。这正是 窃读的百般滋味。文章中充满着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他们阅 读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 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 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 动。通过对课文重点部分的品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A、对书的渴望。B、被 体感知,
拒绝的无助。C、无力 培养学生
购买的痛苦。
自能阅读
TB:小初高题库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
3、作者为什么要“窃读”?
的能力。
(1)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贫穷的句子。
(2)作者为了读到书,历经了许多坎坷,所以作者曾将
一首小诗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窃读的心境写照——
(1)出示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文清丽朴实,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帮助学生 体会作者表达的传神便成为教学重点,而感同身受地体味作者求知过程中的辛酸与幸福,体会作 者窃读的滋味便是本课教学着重要攻破的难点。 六、教学过程
A、对书的渴望。B、被 体感知,
拒绝的无助。C、无力 培养学生
购买的痛苦。
自能阅读
TB:小初高题库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
3、作者为什么要“窃读”?
的能力。
(1)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贫穷的句子。
(2)作者为了读到书,历经了许多坎坷,所以作者曾将
一首小诗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窃读的心境写照——
(1)出示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文清丽朴实,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帮助学生 体会作者表达的传神便成为教学重点,而感同身受地体味作者求知过程中的辛酸与幸福,体会作 者窃读的滋味便是本课教学着重要攻破的难点。 六、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 2018/9/7
? 汗涔涔:形容含不断地 ? 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
流下。
这回事似的。多指大模
?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
事写文章稳当,文中指 书放得很稳。
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
起。也说煞有介事。文 中指装模作样。
? 众目睽睽:指众人都在 注视监督。睽睽,张目
?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 白费力气。
注视的样子。
窃读记 2018/9/7
?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
书。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
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
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
《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
?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
? 慕名:仰慕别人的名气。 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 (2)找出“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 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
“窃笑”。 ? (1) “窃读”的一般含义。 ? (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 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
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
《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
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窃读记 2018/9/7
默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圈划生 字新词。 思考: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我”为什么要窃读呢? 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 “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 了解“窃”、 “窃读”的含义。
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窃读记 2018/9/7
林海音
2018/9/7
? 林海音(1918.3.18-2001.12.1),原名林含英,小名 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 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 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她毕业后任 《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1948年 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 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 《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创办《纯 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 汗涔涔:形容含不断地 ? 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
流下。
这回事似的。多指大模
?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
事写文章稳当,文中指 书放得很稳。
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
起。也说煞有介事。文 中指装模作样。
? 众目睽睽:指众人都在 注视监督。睽睽,张目
?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 白费力气。
注视的样子。
窃读记 2018/9/7
?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
书。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
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
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
《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
?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
? 慕名:仰慕别人的名气。 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 (2)找出“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 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
“窃笑”。 ? (1) “窃读”的一般含义。 ? (2)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 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
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
《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
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窃读记 2018/9/7
默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圈划生 字新词。 思考: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我”为什么要窃读呢? 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 “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 了解“窃”、 “窃读”的含义。
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窃读记 2018/9/7
林海音
2018/9/7
? 林海音(1918.3.18-2001.12.1),原名林含英,小名 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 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 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她毕业后任 《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1948年 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 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 《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创办《纯 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