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20章--IS-LM模型与总供求均衡模型资料教程

合集下载

IS-LM模型宏观经济学

IS-LM模型宏观经济学

解: m = 300 k=0.2 h=5
r
ky h
-
m h
r
0.2y
5
-
300 5
LM曲线:r
=
-
60
+
0.04y
y
hr k
m k
y
5r 300
0.2 0.2
LM曲线:y = 25r + 1500
31
三、LM曲线的移动
⑴水平移动:假定斜率、利率不 变,水平移动取决于m=M/P;
❖若价格水平P不变,M增加, ❖则m增加,LM右移;反之左移 ❖若M不变,价格水平P上涨, ❖则m减少, LM左移;反之右移 ⑵旋转移动:取决于斜率=k/h ❖h不变,k与斜率成正比; ❖k不变,h与斜率成反比。
IS-LM模型宏观经济学
本章内容和逻辑
产品市场
均衡条件:I=S
IS关系:物品市场均衡 时r与Y的关系。13.1
货币市场
均衡条件:L=M
LM关系:金融市场均 衡时r与Y的关系。13.2
IS—LM模型: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r与Y的关系 以及影响均衡的因素。13.3
改变均衡条件,均衡的变动情况
分别使用财政、货币政策改变均衡条件对利率 和经济的影响效果。13.3
h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表明货币投机需求L2对r 的敏 感程度(与斜率反向变化)。h越大→LM曲线越平缓。
k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明货币交易需求L1对y 的敏 感程度(与斜率正向变化)。k越大→ LM曲线越陡峭。
26
2.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凯恩斯区域:当利率降到很低时的流动陷阱里,货币投 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因而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 水平状态的区域,称凯恩斯区域(也被称为萧条区域)。 在凯恩斯区域, h→∞,LM曲线的斜率为0。 古典区域:当利率升到很高的时候,货币投机需求曲线 成为一条垂直线,因而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垂直状态的 区域,也被称为古典区域。 在古典区域, h=0, LM曲线 的斜率为无穷大。 中间区域:当利率处于中间区域时,货币交易需求曲线 斜率为负,因而LM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补充知识ISLM模型课件

补充知识ISLM模型课件

货币供给大于需求
市场的自动调整
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利率下 降,刺激投资和消费,导致总需求增 加。
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会引发资金在 不同资产之间重新配置,市场机制会 自动调整利率,使市场重新达到均衡。
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当货币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利率上 升,抑制投资和消费,导致总需求减 少。
LM曲线的移动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综合均衡
总结词
综合均衡是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详细描述
在IS模型中,综合均衡是由商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 的均衡共同决定的。当商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 衡同时实现时,经济体系达到综合均衡状态。综合均衡 状态下,既确定了均衡的商品价格(或物价水平),也 确定了均衡的市场利率。此外,综合均衡还决定了经济 中的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综合均衡的实现取决于经济 中的多种因素,包括货币供应、政府购买、税收政策等。
向右移动。
04
ISLM模型的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ISLM模型用于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 的影响,通过比较货币供应量变化前 后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评估货币 政策的效力。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ISLM模型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 影响,通过比较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 前后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化,评估财 政政策的效力。
通货膨胀与经济状况的关联分析
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
ISLM模型表明,通货膨胀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因为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
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高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增加生产和投资,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和企业 的信心下降,从而抑制经济活动。
经济周期与政策调控的关联分析
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IS-LM-BP讲义

IS-LM-BP讲义
假定财政政策是增长税收,它对经济会有什么影响?不考虑货币政策时,能够得到拟定旳效果。但是,考虑了货币政策旳不同反应,这种增税旳财政政策就会有不同旳可能效果。 如右上图所示,假如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税收增长使IS曲线向左移动从而收入或产量降低,利率下降,这表明增税引起经济衰退。 右下图显示,假如中央银行试图保持利率不变,在增税使IS曲线向左移动时,中央银行必须降低货币供给量才干保持利率不变。货币供给量旳这种降低,使 LM曲线向上移动。能够发觉,利率不下降,但产量或收入旳降低不小于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旳水平,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保持利率不变旳政策加重了经济衰退。
十一、IS-LM模型不论是产品市场均衡还是货币市场均衡,都是单个市场旳局部均衡,只有两个市场同步均衡,整个经济才干处于平衡状态。IS-LM模型拟定了一种特定旳Y和R旳组合点,在这一点上,两个市场同步均衡。这一模型可用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旳配合关系,同步也能够藉此进一步认知财政支出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国家宏观经济旳影响。
LM
IS
IS
Y
Y
r
r
r
Y
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财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因为只有一种利率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造成利率上升。与此相对照,在IS曲线垂直旳场合,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但是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却不会因为利率提升而下降。
第一种情况:如右图所示,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弹性,即LM 曲线垂直。这时,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没有影响,IS曲线旳右移只会造成利率上升,而不会影响产量,这意味着,财政政策旳效应完全被利率旳提升所挤出。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最有效,增长货币供给量,垂直旳 LM 曲线右移,对降低利率、提升产量具有很强旳影响。
IS
IS

西方经济学ISLM模型

西方经济学ISLM模型
4.税收的影响
❖ 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若税收减少,IS曲
线向右移动。
❖ 因为税收的增加要么减少了企业的投资,要么减少了居 民的消费,导致总需求减少,总收入减少;反之,税收 减少要么增加了企业投资,要么增加了居民消费,导致 总需求增加,总收入增加。
第22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2.三个货币需求动机
❖ 第一,交易动机 ❖ 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与收入成正比。 ❖ 第二,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
❖ 谨慎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 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m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
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
第23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1.流动性偏好的概念
❖ 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 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第14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第二节 IS曲线
假定投资函数i=1250-250r, c=500+0.5r,则有 y=3500-500r r=7-0.002y
IS曲线
第15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第二节 IS曲线
IS曲线推导图示
第16页,共4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1.古典学派的观点
❖ 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相关,投资是利 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率越高,人们越 愿意储蓄,从而储蓄越多),当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 就得以决定。

第一讲ISLM模型精品PPT课件

第一讲ISLM模型精品PPT课件
令:r 表示利率,R0 表示本金, R1、 R2、 R3分别表示第1年、第2年、 第3年的本利和,则各年的本利和为:
R1= R0(1+r ); R2= R1(1+r )= R0(1+r )2 R3= R2(1+r )= R0(1+r )3 Rn= R0(1+r )n
3
一般来说,几年后的Rn 的现值为:
y I;c 1 , I y ; 在 B 点 , y > E 要 使 Y = E , I r E
所以新的均衡点必须通过诸如 C点这样的位置上,IS曲线必 须通过A和C点,所以,IS曲线的斜率是负的。
12
IS曲线的斜率的推导之二
r
A
B
C
y
从Y-r空间中任一均衡点A 出发向下移动,得到 B 点,由于y不变, r I E B :E Y Y S I 当 然 , 包 括 Y C Y的 乘 数 过 程 新的均衡点必须是在B 点右边平行于 B 点的某一点 C
出r,如果资本边际效率(r)大于市场利率(i),此 投资就值得,否则,就不值得。
r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
I
6
(4)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R = R1 /(1+r)+ ﹣﹣﹣Rn /(1+r)n + J /(1+r)n 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
本品的价格会上涨,即R(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会增加, 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r 必然会缩小,否则这一贴现 率(资本边际效率)无法使未来收益折合成等于资本 供给价格的现值。
第二讲 IS—LM模型
一、投资的决定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主要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 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 厂房、设备的增加。

ISLM模型PPT课件

ISLM模型PPT课件
第36页/共132页
4、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表达式:
y1i0g0 (1Ttr)
1
政府购买乘数: k g 1
税收乘数:
kt
1
实际上,乘数 就是均衡收入 表达式中各因 素的系数
转移支付乘数:
kr
1
注意: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税收增加将引起收入减少
第37页/共132页
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
乘数概念是凯恩斯的学生卡恩在《The Relation of Home Investment to Unemployment》一文中首先 提出来的:就业乘数
凯恩斯将乘数概念推广到国民收入领域,提出了投资 乘数概念,其思想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确定投资乘数。
第25页/共132页
• 在收入决定公式
y i 1 • 中,假定投资i不变。
四部门模型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y c i g (x m) (均衡表达式)
c ( y t)
(消费函数)
i i0 g g0
(投资函数) (政府购买支出函数)
x
x0
m m0 y
(出口函数) (进口函数)
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 1 i 0 g 0x01 t1m 0
第23页/共132页
练习题
• 设一个国家的社会消费函数为c=300+d,自主 投资为500,政府购买支出为150,总税收为200, 转移支付为80,出口量为300,进口函数为m= 50+(单位都为亿元人民币)。
• 试求这个国家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第24页/共132页
(三)乘数理论
1、乘数理论
用来说明经济变量,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的变 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程度。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is-lm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is-lm
•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 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 它的斜率为正值。
• 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 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 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C Y & I e d r
I S ( 均 衡 条 件 )& S Y C ( 定 义 )
I Y C Y Y
Y I e d r Y r 是 减 函 数
1
1
三,IS曲线的斜率及其移动
在两部分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可以写成:
Y e d r / 1
收入 产出 Y
第二节 流动偏好理论
• 本节涉及两种利率决定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宏微 观区别:
(一)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
• 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古典的利率由资金借贷市场上的 供求均衡决定,而且资金的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都是 内生的,也显然是微观的观点。此外,利率也会对资金的供给 (储蓄)和需求(投资)进行调节。
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持有货币,由于 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 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 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 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出现这种情况,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完全被投机性货币需求吸收, 不再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
L (r )
MP
M/P
实际货币余额
三、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余额市场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
f
(W P
)3 (W P
)2
W
( P
)1
AS
(4)
G
古典区域
F
E
D
C
A
B
W P
O
N 萧条区域 中间区域
y (3)
y f(N,K)
W
P
O y0
.
y1 y2 y3 yf
y
37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曲线的形状及推导:
长期中,由于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灵活变动 性质,经济的就业水平或产量并不随着价格 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 态上。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 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 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产 出水平增加,于是总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
22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1.宏观生产函数的概念: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 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 产出之间的关系。
.
26
3.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可以改变。 宏观生产函数为:
y*f(N*K , *)
其中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 期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的变化没有被明确表示 出来,y*为各期的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y*也被称为潜在产量。
.
27
二、劳动市场均衡理论(完全竞争的要 素市场)
代数法 借助IS-LM图形
总产出-总支出法
.
13
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两部门经济中, IS曲线的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37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两政策的协调配合
⑴假定单独运用财 政政策来扩大产出。当 IS曲线向上平移到ISf 时, 与LM相交于点F,就可 以实现产出Y2。但由于 财政政策的运用导致利 率大幅度上升,这反过 来不利于刺激投资和消 费。
(20)38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 IS-LM模型说明,两大政策必须协调运用, 并避免单独使用一种经济政策可能产生的不 良影响。
(20)35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两政策的协调配合
(20)36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两政策的协调配合
3. 图中,经济运行原来 的均衡点是 A点,均 衡产出为Y1。假定政 府希望经济运行能够 实现产出Y2,有可能 分别运用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实现这个目 标产出。
从长期角度看IS-LM模型
1.把价格不变作为设定的前提,这是以短期考 察为条件。而在相对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必须 把价格看作是可变的。
(20)41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从长期角度看IS-LM模型
LM曲线右移、左移,产生不同的结果:
(20)29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货币政策
(20)30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货币政策
2. 模型显示,货币当局可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 政策来调节产出。
(20)31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0)15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IS曲线
1. 这一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总 产出均衡水平的位置,或者说商品市场处于均 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 它的代数表达式:
iaI01mpY c
b
b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mpc<1,所以IS曲线的 斜率小于零,并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状态。
IS-LM模型与两政策的协调配合
⑵假定只运用货币 政策来实现目标产出。 当LM曲线向右平移到 LMm时,与IS交于M, 就可以实现产出Y2。
推动LM曲线右移 的基本途径是扩大货币供应量。而一味扩大货币供 应,将导致利率的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的过分下降也会有不利后果。
(20)39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 IS曲线,是在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而 只考察与利率有关的那些支出因素变动的条件 下确定的。所以,当那些影响总需求而又与利 率没有关系的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确定新的IS 曲线位置。 这包括:自主性消费、与利率没有直接关 系的投资支出和进出口活动以及政府支出,等 等。
(20)23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Yad CIG NX
(20)7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模型的基础理论框架
如暂时不考虑政府支出G 和净出口NX 两 个因素,往往可以简单表示为消费C 与投资I 这两个部分之和:
YadCI
4. 需要分析:哪些因素决定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 求,并进而决定了总需求的状况。
(20)8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式中 I0 表示与利率无关的投资额,b为投资的 利率弹性,i为利率。 4. 投资支出属自主性支出,在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一定 时,资金成本的大小即利率水平的高低对投资活动 具有重要影响。至于Y,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
(20)10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消费、投资与总需求函数
5. 消费需求 C 与投资需求 I 确定,总需求也就确定。
(20)26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IS曲线与LM曲线的共同均衡点
(20)27
第二十章 IS-LM模型与总供求均衡模型
第二节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 和财政政策
(20)28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货币政策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作为外 生变量而增大时,导致利率下降,LM曲线向 右下方平移;当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而减小 时,导致利率上升,LM曲线向左上方平移。
(20)14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收入决定模型的简单概括
可归纳为三点: ⑴总需求包括不受收入影响的自主性支出以 及受收入影响的非自主性支出。 ⑵产出水平取决于需求水平,总需求函数的 变化将导致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水平的变化。 ⑶需求导致产出或收入的变化主要通过支出 乘数的作用实现。
消费、投资与总需求函数
1. 消费C 的大小,取决于消费函数:
2. 式中的 a 指自主性的消费;
式中的
,即边际消费倾向。
自主性消费的数值与边际消费倾向都是比
较稳定的。这就是说,收入水平成为影响消费
的主要因素。
(20)9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消费、投资与总需求函数
3. 投资 I 是专指投入实际经济领域的投资活动,其结 果可以使社会生产能力提高。投资的大小,取决于 投资函数:
(20)16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IS曲线
2. 利率与总需求(或产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说明在封闭的市场经济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利率是高还是低,反作用于投资活动和总需求 的变化。 Y b i 1mpc
(20)17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IS曲线
这样,
就是总需求函数。
6. 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收入水平或供给量与总 需求相等。供需均衡时的产出称之为均衡产出或均 衡收入。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的轨迹,形成了一条 45˚ 线。
(20)11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消费、投资与总需求函数
给定一个总需求函 数 Yad′,就可以找到由 总需求函数所确定的曲 线与45˚均衡线的交点E。 如果产出水平不在点 E 上,经济运行不处于均 衡状态,则有向点E方 向运动的趋势。
(20)20曲线
3. 设定货币供给是严格的外生变量,依据货币 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LM曲线的代数式:
4. LM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处于这条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着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与这一点相对应的产出和利率则是货币市场处于 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
(20)12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支出乘数
1. 需求的变化如何引起产出或收入变化,需要 引入支出乘数分析。需求水平决定收入水平, 所以可以用需求函数来表示收入,即:
Y=C+I
(20)13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支出乘数
2. mpc,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处于0与1之间的常 数值,所以,1/(1-mpc) 必然是大于1。这就是 说,自主性支出的增减,会使Y呈大于1的倍数 增减。 1/(1-mpc) 即支出乘数。
IS-LM模型与财政政策
1. 财政支出 G 是构成的因素。G 的增减必将影响 总支出,从而会使IS曲线平移。 由财政支出变动导致IS曲线右移或左移, 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结果:
(20)32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IS-LM模型与财政政策
(20)33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Y Yad
(20)5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模型的设定前提
2. 等式的经济含意也包含:一定时期人们支出的 多少决定了该时期收入的多少,或者说市场需 求的多少决定了市场供给的多少。
3. 市场供求不可能时时处于均衡状态,价格也不 可能不变。IS-LM模型以“价格水平不变”为 分析前提,是设定供求的均衡会由供给方的调 整来实现。
(20)6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模型的基础理论框架
1. IS-LM模型是在凯恩斯产出决定理论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2. 凯恩斯的“简单的收入决定模型”主要说明: 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如何决定总产出或总收 入的水平,以及需求影响收入或产出的机制。
3. 总支出或总需求Y ad 的构成如下式:
3. IS 这一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 产出均衡水平的位置,或者说,IS曲线上所有 的点都表示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上使产品市场实 现供需均衡的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
处于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都意味着产品 市场的供不应求;处于曲线以上的任何一点, 则都意味着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非均衡的产 出,对应的是非均衡的利率。非均衡的产出与 非均衡的利率必将趋使各该点向曲线移动。
导致IS曲线与LM曲线位移的因素
2. 一条 LM曲线,是在假定货币供给不变而只考 察收入和利率对货币需求作用的情况下确定的。 所以,当货币供给变化,以及收入和利率以外 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如自主性货币需求) 发生变化时,就将确定新的LM曲线位置。
(20)24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IS-LM模型与两政策的协调配合
4. 如果协调运用财政政 策使IS曲线移动到ISfm, 运用货币政策使 LM 曲线移动到LMfm,两
条曲线相交于FM点,
实现产出Y2。 这样,财政扩大支出的压力会小一些,而货
币当局扩大货币供应的压力也会有所缓和。
(20)40
第二十章第二节 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0)18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IS曲线
(20)19
第二十章第一节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