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勾股定理与弦图讲解

合集下载

通用版五年级奥数《勾股定理与弦图》讲义

通用版五年级奥数《勾股定理与弦图》讲义

华盛顿的傍晚亲爱的小朋友们:“在那山的那边海那边的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位中年人,他聪明又勤奋,他潜心探讨,他反复思考与演算……,那是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加菲尔德。

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

由于好奇心驱使,加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

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

于是加菲尔德便问他在干什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加菲尔德答道:“是5呀。

”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加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说:“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加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加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

他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两个全等的Rt△ABC和Rt △BDE 可以拼成直角梯形ACDE , 则梯形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即(AC +DE )×CD÷2=AC×BC÷2+BD×DE÷2+AB×BE÷2 (a +b )2÷2=a×b÷2+a×b÷2+c×c÷2 化简整理得a 2+b 2=c 2课前预习勾股定理与弦图点评:此种解法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而在我国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又做出了那些贡献哪? 在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叫做勾股形。

五年级 第一讲勾股定理(超二)

五年级 第一讲勾股定理(超二)

第一讲 勾股定理与弦图一.知识精讲勾股定理的概念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若a 、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则222a b c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ABC 的三边分别是a 、b 、c ,其中c 为最长边,若222a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C 为直角.勾股数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1)每组勾股数的相同整数倍也是勾股数.(2)3、4、5是勾股数,又是三个连续整数,并不是所有三个连续整数都是勾股数.(3)常见的勾股数有:3、4、5;5、12、13;7、24、25;8、15、17;9、40、41等.勾股定理的证明外弦图 内弦图二.例题精讲勾股定理初步基础练习:(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6,BC =8,求AC =______________.D CB Ab a a a a b b b ccc c D C B A b a a a a b bb c c c c D CB A a a b b c c AB C a bcAB C(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8,AC=17,求.BC=______________.AB C【例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对角线长为13cm,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厘米?【例题2】如图,请根据所给的条件,计算出大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例题3】如图,四边形ABCD各边的边长均已标在图中,其中∠A=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勾股定理进阶【例题4】假期中,小明和同学们到某海岛上去探宝旅游,按照探宝图(下图),他们登陆后先往东走8千米,又往北走2千米,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了3千米,再折向北走了6千米处往东一拐,仅走了1千米就找到宝藏,问登陆点A到宝藏埋藏点B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题5】矩形ABCD如图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BC=10.求CE的长。

小学勾股定理与弦图基础知识点

小学勾股定理与弦图基础知识点

小学勾股定理与弦图基础知识点
 小学勾股定理与弦图基础知识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在我国,把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特性叫做勾股定理或勾股弦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如图,从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中(边长都是a+b),减去4块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后(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剩下的面积应该是相等的,所以得到: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和斜边满足一下数量关系
a[sup]2[/sup]+b[sup]2[/sup]=c[sup]2[/sup](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弦图证明勾股定理

弦图证明勾股定理

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又译作“勾股论”或“勾股弦”),是古希腊数学家勾股在公元前三世纪时发现的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边的平方之和。

:两条直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可以证明有限多边形的公式以及圆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关系等,是几何学的重要定理,也是三角形讨论的基础。

在上述定理称之为“勾股论”之前,有关数学家都是用弦图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因此,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也被称之为“弦图证明勾股定理”。

弦图证明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为强有力的证据之一,具有普遍性、精确度和易于演示的优点。

该证明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将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放缩到其中的一条直边,就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其次,将正方形的边长复制到另外一条直边,从而得到另外一个直角三角形;最后,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相连合并,就能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这正是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边的平方之和的勾股定理。

以上就是弦图证明勾股定理的基本流程,从而可以以图形的形式证明勾股定理,示范性更强而又更加易于理解。

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可以证明有限多边形的公式,并能够证明圆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关系。

这种特殊的弦图,称之为“等腰三角形弦图”。

其弦图的基本组成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弦图。

在等腰三角形的弦图中,一条从外部接触点指向顶点的弦图是“等腰三角形弦图”的特殊形式。

通过改变三角形的边长,可以得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正方形。

由于这种组合在改变边长时所形成的正方形是斜边的平方也等于两条直边的平方之和的勾股定理的定理,因此,这种组合方式可以用来证明勾股定理。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弦图是一种有着极大几何意义的图形,它可以用来证明各种形状的面积以及周平等两条边的公式,并且可以用它来证明勾股定理,它拥有普遍性、精确度和易于演示的几何学特性。

总之,弦图证明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最为强有力的证据之一,具有普遍性、精确度和易于演示的优点。

它不仅可以用来证明一些有限形状的面积公式,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小学奥数-勾股与弦图

小学奥数-勾股与弦图

勾股与弦图定 义: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a b ,c .222a b c +=中, ,则Rt ABC △90C ∠=︒222a b c +=直角三角形中常用数:⑴ 整数边:;;;;;()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94041,,⑵ 如果是一组勾股数,那么也是一组勾股数(k 为正数) ()a b c ,,()ak bk ck ,,勾股定理的使用常常会联系弦图,如下图分别为外弦图和内弦图:外弦图内弦图cba C B A【例1】如图,要将楼梯铺上地毯,则需要 米的地毯.【例2】如图,以三角形ABC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三个正方形,正方形内的数代表正方形的面积,求未知正方形的面积.【例3】如图,是由一个直角边都是1的直角三角形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得到,形成一个美丽的螺旋图案,第8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多少?【例4】如图所示,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7,问:除最大正方形外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例5】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例6】下图是学校一个正方形花圃的设计图,图中阴影部分是花圃,空白部分是草坪。

求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例7】 如图,是由四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分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则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长方形的短边是多少分米?【例8】如图,CDEF 是正方形,ABCD 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AD=23厘米,下底BC=35厘米,求三角形ADE 的面积.【例9】如下图所示,两个正方形ABCD 和DEFG 的边长都是整数厘米,点E 在线段CD 上,且CE<DE,线段CF=5厘米,则五边形ABCFG 的面积等于多少平方厘米?FGDECB A【例10】如下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斜靠在墙角上(木板厚度不计),AO距离为8厘米,那么点C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小学奥数模块教程勾股定理与弦图(A级)

小学奥数模块教程勾股定理与弦图(A级)

华盛顿的傍晚亲爱的小朋友们:“在那山的那边海那边的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位中年人,他聪明又勤奋,他潜心探讨,他反复思考与演算……,那是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加菲尔德。

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

由于好奇心驱使,加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

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

于是加菲尔德便问他在干什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加菲尔德答道:“是5呀。

”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加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说:“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加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加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

他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两个全等的Rt △ABC 和Rt △BDE 可以拼成直角梯形ACDE , 则梯形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即(AC +DE )×CD÷2=AC×BC÷2+BD×DE÷2+AB×BE÷2 (a +b )2÷2=a×b÷2+a×b÷2+c×c÷2 化简整理得a 2+b 2=c 2点评:此种解法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而在我国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又做出了那些贡献哪?课前预习勾股定理与弦图在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叫做勾股形。

【培优奥数专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解析版)

【培优奥数专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解析版)一、知识点1、历史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提出“勾三股四弦五”最早由公元前3世纪中我汉代数学家赵爽在《周髀算经》注解时给出相传,公元前55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但其证明方法已失传2、概念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如:两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的长度为c,则a²+b²=c²3、勾股数组概念:指满足算式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常见的勾股数组:(3,4,5)、(5,12,13)、(7,24,25)、(8,15,17)变形的勾股数组:将上面四组勾股数组中任意一组的三个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之后仍然是勾股数组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学习目标1.我能够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

2.我能够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准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我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课前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并牢牢记住答案。

11²=12²=13²=14²=15²=16²=17²=18²=19²=20²=21²=22²=23²=24²=25²=【解答】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解答】略四、典型例题思路点拨如何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

例题11.下列各组数中能恰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4,5,6)B.(16,12,10)C.(10,24,26)D.(5,14,17)【解答】根据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发现只有C符合10²+24²=26²。

五年级奥数几何专项九 勾股定理与弦图(二)

专项九勾股定理与弦图(二)课前预习华盛顿的傍晚亲爱的小朋友们:“在那山的那边海那边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位中年人,他聪明又勤奋,他潜心探讨,他反复思考与演算……”那是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加菲尔德。

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

由于好奇心驱使,加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

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

于是加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加菲尔德答道:“是5呀。

”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加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说:“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加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加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

他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两个全等的Rt△ABC和Rt△BDE可以拼成直角梯形ACDE,则梯形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即(AC+DE)×CD÷2=AC×BC÷2+BD×DE÷2+AB×BE÷2(a+b)2÷2=a×b÷2+a×b÷2+c×c÷2化简整理得a2+b2=c2点评:此种解法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而在我国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又做出了那些贡献哪?在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叫做勾股形。

小学奥数 勾股定理 知识点+例题+练习 (分类全面)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

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o勾膻定理勾股数★满足关系a2+b2=c2的3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①3,4,5;②6,8,10;③8,15,17:④7,24,25;⑤5,12,13;⑥9,12,15…注意:①3,4,5既是勾股数,又是三个连续整数,它们非常特殊,不要认为三个连续整数都是勾股数;②每组勾股数的相同倍数也是勾股数;(如:3,4,5;6,8,10;9,12,15)③勾股数必须都是正整数,(如:0.3,0.4,0.5都是小数,因而不是勾股数)3米例2、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的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多少米?巩固、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巩固、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站着不动的女孩头顶正上方4000m 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女孩头顶5000m,则飞机速度是多少?例3、暑假中,小明和同学们到某海岛去探宝旅游,按照如图所示的路线探宝.他们登陆后先往东走8km,又往北走2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km,再折向北走6km处往东一拐,仅走1km就找到了宝藏,则登陆点到埋宝藏点的直线距离为km.丄埋宝藏点632登陆点8巩固、轮船从海中岛A出发,先向北航行9km,又往西航行9km,由于遇到冰山,只好又向南航行4km,再向西航行6km,再折向北航行2km,最后又向西航行9km,到达目的地B,求AB 两地间的距离.例4、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多少厘米?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A和B是这个台阶两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昆虫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昆虫沿着台阶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分米?B例5、下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巩固、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是cm2.巩固、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例6、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BC,AC的长分别为3cm和4cm,那么CD有多长?巩固、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10,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最长边上的高为巩固、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6,8,则X2=例7、等腰三角形ABC的腰长为10,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的长为多少?巩固、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

五年级 第一讲勾股定理(超一)

第一讲 勾股定理与弦图一.知识精讲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平方后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注:勾——最短的边、股——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

勾股定理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②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勾股数:满足a 2 +b 2=c 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常用勾股数:3、4、5; 5、12、13;7、24、25;8、15、17。

弦图:外弦图 内弦图二.例题精讲【例题1】(1)求下列体形的周长与面积。

GFEH(2)一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AB=3,BC=4,DC=13,AD=12,木板的面积为。

【例题2】(1)如图在美丽的毕达哥拉斯树中,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所有的正方形面积总共是80,那么最大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2)下图是由一个直角边都是1的直角三角形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得到,形成一个美丽的螺旋图案,第8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多少?如果一直螺旋下去,第几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100?【例题3】(1)一根竹竿AB紧靠在竖直的墙上,竹竿滑下来,顶端A下滑了0.3米,底端B向左滑了1.5米,那么竹竿有米。

(2)如图,三角形ABC中,AB=9,AC=11,BC=10,过点A作BC边的高AD,求BD,DC的长。

【例题4】下图是一个长为16,宽为10的长方形,沿着图中虚线的位置将这个长方形折叠成一个等腰梯形,则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例题5】(1)如图,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

AB平行于CD,又AB=3,AC=9,BD=12.试求梯形DC的面积.(2)已知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其中对角线BD为15厘米,梯形的高DE为12厘米,此梯形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例题6】(1)如图,一个边长为17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斜靠在墙角上(木板厚度不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面积。

⑴大正方形边长为:a+b
⑵小正方形边长为:a-b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8 厘米,两个直角边的长度差为2 厘
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例 7】(★★★★★)
从一块正方形玻璃上裁下宽为16 分米的一长方形条后,剩下的那块长方形的面积为336 平方分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自我检测
1.将长为10 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上端到墙的底端距离为6
米,则梯足到墙的底端距离为__________米.
2.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和斜边分别为17 和145 ,则另一直角边
为___________。

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
是。

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 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5.如图在△ABC中,AB =15,AC=13,高AD=12,则△ABC的面积为?
易错题
(1)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路上,公路两端的车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开出一辆公共汽车,该行人发现每隔30分钟就会有一辆公共汽车追上他;而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迎面开来.问车站每隔多少分钟开出一辆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