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全球眼GBT28181、ONVIF比较浅析
GB T28181规范调研报告(专业内容)

<Name>Camera 01</Name>
<FilePath>1483422881_1483422915</FilePath> 录像文件路径 是下面的起止时间换算为数字时
<Address>Address 1</Address>
间 发送录像下载时 t字段需要这些数值
<StartTime>2017-01-03T13:54:41</StartTime> 录像文件起始/结束时间
<Address>192.168.15.3</Address>
此通道IP地址(当此通道没有摄像头时 这里为 0.0.0.0)
<Parental>0</Parental>
<SafetyWay>0</SafetyWay>
<RegisterWay>1</RegisterWay>
<Secrecy>0</Secrecy>
应用2
16
六.异常数据处理 当NVR上没有要请求的数据时,消息处理如下:
SIP服务器
SIP客户端 (NVR)
1. 发送Invite消息 携带SDP消息体 2. 400 Bad Request 错误的请求
3. ACK确认
应用2
17
开发问题及注意事项
3
1.NVR设置注意事项 2.给NVR发送消息无响应问题
应用2
14
历史录像下载:
SIP服务器
SIP客户端 (NVR)
摄像头 (真正数据来源)
1. 发送Invite消息 携带SDP消息体 3. 200 OK 携带SDP消息体 包含音视频信息
视频监控系统中H.265、SVAC、GBT28181、ONVIF、PSIA有什么区别?

H.264,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之一。
国际上制定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组织有两个,一个是“国际电联(ITU-T)”,它制定的标准有H.261、H.263、H.263+等,另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它制定的标准有MPEG-1、MPEG-2、MPEG-4等。
而H.264则是由两个组织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共同制定的新数字视频编码标准,所以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AVC),而且它将成为MPEG-4标准的第10部分。
因此,不论是MPEG-4 AVC、MPEG-4 Part 10,还是ISO/IEC 14496-10,都是指H.264。
H.265是ITU-T VCEG 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5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
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提高压缩效率、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减少实时的时延、减少信道获取时间和随机接入时延、降低复杂度等。
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H265则可以实现利用1~2Mbps的传输速度传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视频传送。
H.265旨在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仅需原先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智能手机、平板机等移动设备将能够直接在线播放1080p的全高清视频。
H.265标准也同时支持4K(4096×2160)和8K(8192×4320)超高清视频。
可以说,H.265标准让网络视频跟上了显示屏“高分辨率化”的脚步。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SVAC,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
gb28181协议

gb28181协议GB28181是一种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协议,由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制定,旨在实现视频图像在IP网络上传输、存储、管理和控制。
GB28181协议主要包括视频图像传输标准、设备接入标准、平台接入标准和应用接口标准四个方面。
在GB28181协议中,视频图像传输标准主要通过RTP/RTCP协议完成,实现高清流畅的视频传输。
设备接入标准规定了在IP网络上实现设备接入和通信所需的各项要求和规范,保证了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平台接入标准则规定了平台与设备之间的接口形式和数据传输的方法,保证了多种不同平台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最后,应用接口标准规定了GB28181协议的应用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开发接口,使得GB28181协议可以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GB28181协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灵活性强:GB28181协议不仅支持网络摄像机等常见监控设备,还支持开放式的第三方设备接入,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2.易于集成:GB28181协议支持API接口,可以快速方便地将其集成到自己的系统中,与其他业务进行联动。
3.稳定性高:GB28181协议采用了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并具备数据加密和解密技术,使得它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节约成本:GB28181协议无需专门采购专有设备,只需要计算机网络和常见的监控设备即可。
总的来说,GB28181协议是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协议,具有多种优点,包括灵活性强、易于集成、稳定性高和节约成本等。
通过GB28181协议的应用,可以实现视频图像的高清传输,提高安防监控效率和水平,达到更好的保障安全的目的。
聚焦ONVIF和28181

聚焦网络监控标准建设标准是网络监控应用绕不过的话题。
当前,国际上ONVIF、PSIA、HDCCTV标准阵营日益扩大,国内联网监控标准GB/T28181标准的发布,以及一些地方规范的制定(如上海最新发布的针对数字监控系统应用的文件规定),将极大的促进了数字监控尤其是IP高清监控产品的标准化,并推进IP高清应用的扩大。
当前这些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对安防产业的具体影响在哪些方面?安防标准建设还面临着哪些问题亟待解决?ONVIF、PSIA、HDCCTV三大网络监控标准阵营之进展2011年12月,ONVIF推出了Profile策略,用于协调使用不同ONVIF版本的网络视频设备的互通性。
通过Profile策略,用户不需要了解ONVIF各版本间的差异,而只需根据项目的需求,选择适当的Profile,即可确保产品之间能够完全兼容。
通过Profile,终端用户以及系统集成商在建立基于IP的安防系统时将能够更加容易判定产品之间的兼容性,而不用顾及ONVIF协议版本更新了多少次。
据了解,目前ONVIF会员已超过400多家公司,有2000多种产品通过了ONVIF标准认证,加入ONVIF的企业,其视频监控设备销售额占所有视频监控设备销售额的65%以上。
ONVIF组织也一直在对ONVIF协议进行完善和优化,并已将门禁系统纳入标准协议范围。
PSIA联盟的成员分为Board Member、Associate and Venture Member和User Members三个级别。
Board Member包含思科、海康威视、霍尼韦尔、NICE 等在内的17个成员单位。
Associate and Venture Member包含华为、大华股份、LG、D-LINK等在内的22个成员单位。
User Members包含东方网力、JVC、中星电子等在内的26个成员单位。
由HDcctv联盟(HDcctv Alliance ®)推出的HDcctv标准是通过同轴电缆传输非压缩的无损高清视频信号的一个物理电气接口标准,是世界上唯一的综合性高清监控录像的电气标准。
关于上海电信“全球眼”图像监控系统的情况报告资料

关于上海电信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报告市局:根据领导的指示,近日我处邀请了上海电信网络部门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我局对上海电信“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技术探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核心技术“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是由中国电信推出的一项完全基于宽带网的远程图像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增值业务。
它利用中国电信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摄像机前端)进行联网,实现跨地域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其业务重点是通过一个应用广泛的远程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平台,以集中式分区化运营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业务,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监控目标进行监控、管理、观看。
目前中国电信“全球眼”图像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了三种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基于TCP/IP)、数字视频压缩技术(MPEG-4/H.264)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等技术。
因此,从系统结构上来讲这是一种完全依托于电信完善的宽带网络实现压缩图像信息远程传输,采用中心统一授权的管理模式,为用户实现图像资源跨地区、大范围远程集中管理的新型增值业务。
二、“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技术瓶颈“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从其技术实质来讲就是一IP交换机+IP编解码器+IP_SAN存贮阵列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经对这一方案的分析,不难发现有如下优劣对比:优点:全数字化结构,简化了管理层次;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业务且后台应用灵活。
缺点:由于采用有损图像压缩编码,无法有效处理高清晰度非压缩图像,不利于视频实时分析;在IP网络上传输视频、音频、数据,实现QoS代价大;视频业务数据量大,难以实现大容量的视频传输和交换;由于IP网络数据包的交换与传输,误码和丢包故障较多且不易判断;尤其是在公网传输,网络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加上系统延迟大、图像清晰度低,因此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操控性较差。
onvif 协议 标准

onvif 协议标准ONVIF协议标准。
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网络视频接口论坛,致力于发展和推广网络视频监控产品的标准化和互通性。
ONVIF协议标准作为网络视频监控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提高监控设备的互通性和兼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ONVIF协议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家生产的监控设备之间的互不兼容的问题。
在过去,由于各厂家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导致了监控设备之间无法互相通信和兼容。
而ONVIF协议的出现,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监控设备可以遵循统一的协议标准进行通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通和互操作。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不同厂家的监控设备,而不必担心兼容性的问题。
其次,ONVIF协议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监控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统一的协议标准,监控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安全可靠的通讯,有效地防止了数据的泄露和被篡改的风险。
同时,ONVIF协议还规定了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使得监控设备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利益和数据的安全。
另外,ONVIF协议标准的普及还有助于促进监控设备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统一的协议标准,不同厂家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监控设备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发展。
这样一来,监控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选择。
总的来说,ONVIF协议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于提高监控设备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增强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监控设备的创新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ONVIF协议标准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的体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可兼容GB28181与Onvif播放媒体流的视频服务器

Abstract ThenationalstandardGB28181basicallysolvedtheproblemofstandardizationofnetworkaccessforvideo surveillancesystems.However,indeviceswithawidevarietyofdevices,somedevicessupportprotocolssuchasONVIF ratherthanGB28181.How thevideoservercanbewellcompatiblewiththetwoprotocolstoachievemediastream playbackisaproblem thatthecomplexsystem needstosolve.GB28181andONVIFjoinedtogetherbymergingthe communicationprocessandusingRTSPtocontrolmediastream.Inaddition,theobserverdesignpatternwasusedin videoservertocommunicatebetweentwodifferentservicessothatthesetwoprotocolswerecompatibleintheserver.
GB/T28181与 ONVIF协议的结合可以同时发挥 两者的优势,在 GB/T28181下发挥 ONVIF协议设备 发现及设备信息获取的优势。ONVIF协议和 GB28181 标准对媒体流的播放流程都做出了规定,然而两种协
收稿日期:2017-11-14。韩滨旭,工程师,主研领域:工业控制软件。沈玉玲,高工。王子萍,高工。
摘 要 国标 GB28181基本上解决了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接入标准化的问题,不过在设备种类繁多的系统中有 些设备支持 ONVIF等协议而不是 GB28181。视频服务器如何能够很好地兼容两种协议实现媒体流的播放是复 杂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通过在通信流程上融合保证 GB28181与 ONVIF的衔接并使用 RTSP控制媒体流, 在视频服务器内部使用观察者设计模式沟通两种通信服务,从而可以最终实现两种协议的兼容。 关键词 GB28181 ONVIF 视频监控 视频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0386x.2018.07.033
几大安防行业标准(ONVIF PSIA HDCCTV GBT28181)解读

几大安防行业标准专业解读(ONVIF、PSIA、HDCCTV、GB/T28181)海、天津等城市最新发布的针对数字监控系统应用的文件规定),都在规范行业的健康有序参与情况怎么样?我们将在本文中一一进行对比解答。
一、ONVIF标准(一)ONVIF的组织架构与会员ONVIF的组织架构分为三层,最顶层的是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下包括技术委员会、技术服务委员会、交流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下又各设若干个工作组。
ONVIF论坛的会员分为三个级别:FullMembers、ContributingMembers和UserMembers。
FullMembers 拥有SteeringCommittee投票权,ContributingMembers有除SteeringCommittee(指导委员会)外的投票权,UserMember仅能获取开发工具和论坛。
FullMembers包含AXIS(安讯士)、BOSCH(博世)、佳能、思科、海康威视、霍尼韦尔、华为、LG、松下、三星、索尼、大华股份、西门子、TI等在内的18个成员单位。
ContributingMembers包含日立、中兴等在内的23个成员单位。
UserMembers包含海思、东方网力、科达、宇视科技等在内的390个成员单位。
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IP监控产品已经实现对ONVIF标准的支持。
(二)ONVIF标准的优势特点分析ONVIF标准最早是由国内外几家主要生产数字视频设备的厂商意识到既有的H.264标准的局限性制约了数字视频系统的发展而发起的一个产业标准联盟,它的优势在于为网络视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通用协议,包括装置搜寻、实时视频、音频、元数据和控制信息等。
网络视频产品由此所能提供的多种可能性使终端用户、集成商、顾问和生产厂商能够轻松地从中获益,并获得高性价比、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市场扩张的机会以及更低的风险。
1、ONVIF兼容性更强ONVIF标准比起PSIA标准更为严格,遵循ONVIF标准的产品间兼容性更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眼、28181、ONVIF协议比较文档修订历史记录一、国标文件概述GB/T28181属于推荐性国标(GB/T),全称《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第一章描述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如以下两段所示;第二章罗列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为本标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其他章节的内容在下面的描述中都有概括(标注在相应内容后面)。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以下简称联网系统)中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互联结构、通信协议结构(第四章),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第五、六、七章)和安全性要求(第八章),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第九章)。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及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
其他信息系统可参考采用。
”另外,除了9个章节,标准还有11个附录(A~K),附录与各章节的主要对应关系如下:第5章——C;第6章——D、E、F、G;第7章——A、B;第9章——H、I、J、K。
其中,第九章“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和与之对应的附录J“信令消息示范”占据了标准的60%多的内容,也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最需要了解的部分。
这些内容主要定义了“注册和注销”、“实时视音频点拨”、“设备控制”、“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网络设备信息查询”、“状态信息报送”、“设备视音频文件检索”、“历史视音频的回放”、“视音频文件下载”、“校时”、“订阅和通知”这11部分的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
二、国标与全球眼的对比及思考自从IP时代开始,才逐渐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视频监控平台。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起到催化剂作用的中国电信全球眼标准,中国电信在通信标准化协会相关标准制定中,推动了七个行业视频监控标准的制定,并与合作伙伴在国际立项了四项国际标准,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
包括我们的国标都是借鉴了全球眼的标准。
国字号标准的优势不言而喻,在未来它将得到最多视频监控产品的支持,也将成为其能否进入这个有巨大利润市场的重要标签。
然而,国标相较于全球眼的不足却也是相当明显的,它只是一个在宽泛的范围内让视频监控基本互通的标准,解决基本的融合问题,很多功能、参数配置和诸多细节方面都没有涉及或者需要完善。
比如,在OSD标准、视频分析等方面没有涉及到;在视频码流部分,当前采用的H.264、PS流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尚显不足。
在标准中,也明确提到“联网系统中视频压缩编解码和音频编解码应符合附录J的相关要求,采用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MPEG-4,在适用于安防监控的SVAC标准发布后,优先采用适用于安防监控的SVAC标准”。
这也说明当前采用的视频编解码的标准将来会进行完善和改进。
针对公安部提出的GB/T28181协议,未来不将是哪家的平台越符合标准,哪家就越有竞争力,也不再是谁的平台做得好、功能多就越有优势,相反,这些都很有可能在标准化过程中成为累赘。
GB/T28181是以SIP协议为交互基准,不过前期主流平台都较少采用SIP协议,后来可能有部分平台商基于SIP协议进行开发,然而由于各家SIP系统在标准的实现细节上却有很大差异,加之绝大部分都对基本协议有扩充,由此,即便先前用SIP网络结构、流程架构是SIP的平台,相互之间也无法直接与GB/T28181规定的SIP互通。
同时,各厂家所依据的软件开发协议互不兼容,导致平台直接对接困难重重。
由此看来,新标下的视频管理平台恶战不可避免。
如何兼顾国标并对自身优势有所偏重是公共监控领域的平台商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三、我司平台中的国标和全球眼GB28181是一种协议规范,是用来协调各个厂家设备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对接,至于像我们平台的后台模块那样,根本不可能发生与其它协议模块对接的情况,那么国标并没有“企图”去规范它,不存在不同协议间进行协调的通信是没有必要去按照国标进行设计的。
我们所谓支持国标的平台,在需要与平台互联或前端设备通信的流程上都是按标准规范实现的;个别标准规范未定义的和无法实现的定制功能是通过对标准信令或者流程的扩展实现;我们内部模块之间使用的内部信令和流程基本上都是保留了原来电信全球眼的规范;而“符合国标”其实是“包含国标”(从流程到内容),实际中可能比国标更丰富些。
比如SIP信令,国标和全球眼的都会发;比如内容,具有更多的关键字、参数,从而提供了更多的验证方法。
有些多出来的内容根据是工程项目中的需求,而有些仅仅是为了实现方便,例如……例如,在“客户端主动发起的实时视音频点播流程”的过程中,全球眼与GB28181分别是按如下两图方式定义的:全球眼GB28181关于CU实时视频点播的信令流程,现在只关注和前端交互的那一块:全球眼是这样:国标“书面上”是这样:相较之下,国标PU少了“100Trying”和“101DialogEstbashment”的发送步骤。
但实际对国标(上)前端抓包发现和之前全球眼(下)的流程是一样的,只是内容(SDP)有一点点差别……国标全球眼现在假设有另外一家按照国标设计的前端,和我们平台对接时不会发送“100Trying”和“101DialogEstbashment”,那么这样的前端一样能正常使用。
实际上,这个就类似于你打电话,在电话还没有正常接通之前你所听到的嘟嘟嘟的声音,就是表示正在连接中,请等待的意思,就是一个状态通知;那我不嘟嘟嘟,一直等他200ok一样可以通信。
可以理解为这是电信全球眼的规范,而我们的国标前端为了省事(除非改底层库)没必要删了这两个步骤。
四、ONVIF简介2008年5月,由安讯士(AXIS)联合博世(BOSCH)及索尼(SONY)公司三方宣布将携手共同成立一个国际开放型网络视频产品标准网络接口开发论坛,取名为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并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定开放性行业标准。
是一个提供开放网络视频接口的论坛组织。
截止到2011年3月,已有279个公司加入ONVIF成为会员。
2008年11月,论坛正式发布了ONVIF第一版规范。
2010年11月,论坛发布了ONVIF第二版规范。
规范涉及设备发现、实时音视频、摄像头PTZ控制、录像控制、视频分析等方面。
ONVIF规范中设备管理和控制部分所定义的接口均以Web Services的形式提供。
ONVIF规范向视频监控引入了Web Service的概念。
设备的实际功能均被抽象为了Web Service的服务,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单元以客户端的身份出现,通过Web请求的形式完成控制操作。
Web Service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执行特定的任务。
Web Service 主要利用 HTTP 和 SOAP 协议使数据在 Web 上传输。
Web 用户能够使用 SOAP 和 HTTP通过 Web 调用的方法来调用远程对象。
客户端根据WSDL描述文档,会生成一个SOAP 请求消息,该请求会被嵌入在一个HTTP POST请求中,发送到 Web Services 所在的Web 服务器。
WebServices 请求处理器解析收到的SOAP 请求,调用相应的Web Services。
然后再生成相应的SOAP 应答。
Web 服务器得到SOAP 应答后,会再通过HTTP应答的方式把信息送回到客户端。
WSDL是Web services 描述语言(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的缩写。
是一个用来描述Web服务和说明如何与Web服务通信的XML语言,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说明书。
SOAP是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的缩写。
是基于XML的一种协议。
一条SOAP 消息就是一个普通的XML 文档,包含下列元素:必需的Envelope 元素,可把此XML 文档标识为一条SOAP 消息可选的Header 元素,包含头部信息必需的Body 元素,包含所有的调用和响应信息可选的Fault 元素,提供有关在处理此消息所发生错误的信息在向Web Service发送的SOAP请求中,Body元素中的字段需与WSDL中数据类型的相符合。
在构建SOAP的过程中,必须从WSDL文件中获取并映射这一种对应关系。
ONVIF规范的内容:设备发现设备管理设备输入输出服务图像配置媒体配置实时流媒体接收端配置显示服务事件处理PTZ控制其他五、全球眼与ONVIF的对比全球眼基于SIP;ONVIF基于SOAP。
全球眼与ONVIF规范的内容有差异。
全球眼标准主要面向电信运营商,出发点是制订电信级标准,基于IMS架构实现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业务与接入无关、各网元间接口标准化、分权分域、可管可控,提供统一的平台与其他业务融合。
因此全球眼标准是非常符合电信运营商的需求的。
但是,由于网络架构并不没有真正的扁平化、业务实现涉及网元过多、控制消息需要几十条,导致效率低下,实现难度较大,对设备提供商要求较高,而且用户体验并不是很好。
因此,全球眼标准并不适合于行业以及企业级市场。
而ONVIF则面向全球,出发点是制订一个完全开放的标准。
ONVIF完全基于Internet思想,采用Internet最成熟的协议来实现点到点之间视讯业务接口的标准化。
ONVIF中实现视讯业务非常简单,就是点到点,基于标准WebService的commands、RTP/RTCP、RTSP和WSDL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而设备的统一呈现、管理则基于一个类似于门户的逻辑单元。
因此,ONVIF更适合于企业级市场,从目前来看不能满足运营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