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作的分析方法
动作分析及动作经济原则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拆卸
IE基础教材
拆卸分析
1. 此动素常为改善。 2. 此动素前常为“握取”,后常跟“运实”或“放手”。 3. 此动素所需时间,常与两物件的连接情况及松紧程度有关。
拆卸改善
1. 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2. 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3. 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改善同 “装配”
4. 工具是否已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具等 3. 是否使用身体的合适部位,如手指、手腕、前臂、肩等 4. 能否用重力来滑运或坠送 5. 搬运设备能否用脚来操纵 6. 是否因物料的搬运或程序的往返,而增加搬动时间 7. 是否可因增加一小工具或放搬运物靠近使用点而取消搬运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IE基础教材
移物
移物改善
8. 搬运方向的突变是否可以取消?各种阻碍物能否搬去 9. 常用物料是否已放置于使用点 10.是否已用合适的工具、小盒子等,且其操作是否按装配顺序
在“应用”。
使用改善
1. 能否用夹具或固定器。
改善同
2. 能否使用自动设备。
“装配”
3. 能否同时装配数件。
4. 工具是否已达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
5. 是否可用动力工具,以减少人的装配时间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拆卸
IE基础教材
拆卸(Disassemble,用DA表示) 定义:对两个以上组合的物体,作分解动作。 起点:两个物体开始分离的瞬间。 终点:两个物体完全分离的瞬间。
检查
IE基础教材
检查(Inspect,用I表示) 定义: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作比较的动作, 叫检查或检验。 起点:开始检验物体的瞬间。 终点:产品质量的优劣被决定的瞬间。 符号:
总裁办项目推广部
IE基础教材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向心工作
离心工作
(三)肌肉工作的性质
2.静力性工作 • 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
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 工作(亦称等长收缩)。静力性工作又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 作和固定工作。 •(1)支持工作:支持工作是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 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环节保持静止姿势。 •(2)加固工作:在悬垂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以对抗外力牵拉而产生的关节分离作用。 •(3)固定工作:在支撑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起稳固关节的作用。
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
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1)利用杠杆省力 (2)利用杠杆获得速度 (3)利用杠杆训练力量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提铃时杠铃贴近身体上升缩短阻力臂,省力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工作条 工作性质 件
脊柱 髋关节 膝关节
屈
方向同(快),M肌+M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 下固定 向心工作
外
屈
方向反,M肌>M外
髂腰肌、股直肌等
近固定 向心工作
屈
方向反,M肌>M外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 近固定 向心工作 腿三头肌等
踝关节
伸
方向反,M肌>M外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近固定 向心工作 等
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 腱肌、半膜肌等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等 趾长屈肌、拇长屈肌等
远固定 远固定
远固定
近固定 近固定
上固定 近固定
工作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

工作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引言工作动作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分析工作任务中的动作和行为。
通过分析工作动作,可以深入了解工作任务的特征、工作流程和绩效要求,为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将介绍工作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术。
工作动作分析的定义工作动作分析是指对工作任务中的动作和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工作任务中人的动作和行为,可以获取关于工作任务特征、工作流程和绩效要求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在工业心理学和人因工程学领域,工作动作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用于改进工作系统设计、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工作动作分析的步骤工作动作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确定要研究的工作任务和相关参与者。
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或职业,或者选择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
2.观察和记录: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工作任务中的动作和行为的数据。
观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视频录制或使用传感器和设备来进行。
3.数据分析:对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比如频率分析、时序分析、路径分析等,来获得有关工作动作的定量信息。
4.识别问题:通过分析工作动作数据,识别工作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这些问题和机会可能包括工作流程不合理、工作负荷过大、绩效要求不明确等。
5.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识别出的问题和机会,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这些改进建议可能包括工作流程优化、任务分配调整、工作环境改善等。
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术在工作动作分析中,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术包括:1.工作采样法: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时间采样,记录并分析工作任务中的动作和行为。
可以使用时间日志、观察表格等工具进行记录。
2.实时观察法:通过实时观察和记录工作任务中的动作和行为。
可以通过视频录制、直接观察或使用传感器和设备等方式进行。
3.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工作任务参与者发送问卷,收集他们对工作动作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章《蹲踞式起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
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本次课只学习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40名学生(男女混合班),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
可塑性强、模仿能力较强。
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使85%-90%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身体不能或高或低。
难点:起跑时的迅速蹬地。
六、教法设想:根据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1、导入法:利用各种不同的起跑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性,导入本堂课技术动作。
2、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体操理论教案-稿子

体操理论教案-稿子第一章:体操概述1.1 体操的定义与分类1.2 体操的发展历程1.3 体操的作用与价值1.4 体操的竞赛规则与评分方法第二章:体操动作技术分析2.1 基本动作技术2.2 跳跃动作技术2.3 平衡动作技术2.4 翻转动作技术2.5 徒手体操动作组合第三章:器械体操3.1 器械体操的种类与特点3.2 器械动作技术分析3.3 器械体操的训练方法3.4 器械体操的安全与保护第四章:体操训练方法与手段4.1 体操训练原则4.2 体操训练方法4.3 体操训练手段4.4 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第五章:体操比赛组织与裁判5.1 体操比赛的种类与组织形式5.2 体操比赛的裁判方法与标准5.3 体操比赛的参赛准备与策略5.4 体操比赛的成绩计算与奖励办法第六章:体操训练中的生理与心理调控6.1 体操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的影响6.2 体操训练中的能量系统6.3 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与提高6.4 体操训练中的心理调控与心理训练第七章:体操保护与安全7.1 体操保护的原则与方法7.2 常见体操伤害及预防7.3 安全设施与应急预案7.4 运动员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第八章:体操教学法8.1 体操教学原则与方法8.2 体操动作的教学步骤与实践8.3 团体操与体操表演的组织与编排8.4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第九章:体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9.1 体操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原因9.2 损伤预防策略与措施9.3 常见体操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9.4 运动保险与运动员权益保护第十章:体操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10.1 体操运动员选材的标准与方法10.2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体系与培养模式10.3 优秀体操运动员的成长经历与案例分析10.4 我国体操运动的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体操的定义与分类补充说明:体操分为徒手体操、器械体操、蹦床体操、艺术体操等,各类体操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二、体操动作技术分析补充说明:基本动作技术是学习各种体操动作的基础,徒手体操动作组合则展示了体操动作的连贯性和美感。
第二章 动作分析方法

第二节 动作分析的要领 如何把已经设想好的动作,分别将它画成原画,这就必须 掌握动作分析的要领,在一个动作或一连串的组合动作之中。 必然会有动作的起止,以及由于动作目的,动作力量、 动作速 度的改变产生动作转折,这都是关键动态的确定原画的选择要 点。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关键动态的定义,下面分两点来说明。
以上四个步骤,是原画创作中必须经过的主要过程。在实 际工作中.它是有机地贯穿成为一体的。为了便于初学者的理 解和掌握,将它分开进行细细讲解。当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 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例如:《哪吒闹海》中的一个镜头其中的一段,导演 所规定的要求是:“哪吒来到海面上,挥舞起手中的火尖枪, 奋力劈开海水。”根据这段文字的要求,原画经过深思熟虑。 构想出一套完整的动作设计。
2 分解: 已经构思好的整套动作,又怎么将它分别画成原画呢?这 就需要进行动作分析,也就是在设想好的一套完整动作之中, 确定哪些地方是动作起止的关键态,哪些是动作的重要转 折。因为,这些重要的姿态就是确定画原画的所在。
3 组合: 这里所说的组合,就是把每张关键动态原画,按照动作的 前后顺序连接起来,通过计算全部动作所需的时间确定动画张 数,编写原画号码,填写摄影表,这样便组合成一套完整的、 符合导演意图、又能体现角色性格和规定情景下行为目的的连 续动作。经过细细揣摩,如果认为某些关键动态选择不当或者 表现还不够到位,便可进行修改或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4 展现: 完成关键动态原画草稿之后,可以将所有画稿按顺序叠在一 起,用手反复翻看动作效果,或者将画面通过动检仪的线拍, 整套原画动作就活动起来,展现在眼前。这时,便可检验所 完成的原画动作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设想的预期效果。
构思:
根据这段文字的要求,原画经过深思熟虑。构想出一套 完整的动作设计。具体地说:哪吒脚踏风火轮降落到海面, 一个转身同时用手怒指海面,趁势挥舞手中的火尖枪,做了 一个亮相的姿势,以示哪吒的神勇。然后,挥枪高举,纵身 跃起,猛地把枪身劈向海面,顿时劈开海水,浪花四溅。这 一套哪吒连续性的动作设想,就是根据画面台本规定内容, 原画进行再创造的完整构思。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工业革命的开始: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的侧重点(掌握)1、日本工业工程协会(JIIE)的定义:工业工程师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日本强调IE应该以人为驱动,通过改善达到经营目的)2、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I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美国强调IE应该以技术为驱动,通过设计达到经营目的)三、工业工程的组成:1、基础IE;属于古典IE,是指方法研究(ME:Method Engineering)和作业测定(WM:Work Measurement);2、应用IE;以基本IE为基础,把生产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作为对象的IE,包括QC、VE、OR等;四、基础IE的组成:(掌握)1、动作分析;动作分析就是对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研究,消除不合理现象,使动作更为简化,更为合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
2、工程分析;对作业集合(即工程,比如完成某一产品生产的一系列作业,如生产电路板的插件、焊接、组装、检查等一系列作业)进行改善。
3、时间分析;找出时间利用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改善。
4、搬运与布置;即现场管理。
第二章一、生产率的含义:(知道)生产率就是衡量企业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
(知道)二、生产率概念的发展:(知道)1、单要素生产率:只考虑一种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既产出量和资源投入量之比。
生产率=产出量总和/某要素投入量2、全要素生产率:考虑全部资源投入所计算出的生产率,既产出量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全要素生产率=产出总量/全部资源投入量三、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测定:(知道)1、实物指标:采用重量、容量、件等单位2、标准实物指标:将实物指标转换成一种标准指标3、价值指标:设定一个标准价值作为计量单位;4、劳动消耗量指标:常用度量劳动量的单位,常“人·日”“人·年”;四、生产率测定方法:(掌握怎么计算)1、静态生产率:静态生产率=测定时期内总产出量/测定时期内要素投入量2、动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测定时期内静态生产率/基准期静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
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及其动作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动作描写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片段。
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关注葛朗台的动作描写。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第二章:葛朗台的动作描写分析2.1 葛朗台的人物形象介绍葛朗台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背景。
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特点,如吝啬、狡猾、冷酷等。
2.2 葛朗台的动作描写片段选取《守财奴》中具有代表性的葛朗台动作描写片段。
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片段内容。
2.3 动作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的手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
讨论这些手法在塑造葛朗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动作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3.1 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探讨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之间的联系。
分析动作描写如何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3.2 葛朗台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联结合具体的葛朗台动作描写片段,分析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动作描写的欣赏与创作4.1 动作描写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感受其细腻和生动。
讨论如何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
4.2 动作描写的创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创作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动作描写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动作描写片段。
强调动作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5.2 拓展学习建议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动作描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第六章:动作描写与情感表达6.1 动作描写与情感的关系探讨动作描写如何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中的情感色彩。
6.2 情感表达的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分析方法》课程电子教案课程:《原画设计》
课题:动作分析方法
课时:40课时
教学目的:正确与科学的动作分析方法,使学生们学会分析与分解动作,帮助大家在原画创作中完成漂亮的动作设计。
是动作设计的思维因数。
教学重点:1原画创作的基本流程。
2 原画点的选择与概念。
3构思、分解、组合、展现。
教学难点:组合.展现
导入:
为什么说动作分析是原画的基础呢?前面已经讲过,原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剧情和导演意图,完成动画镜头中各类角色的动作设计,并且画出一张张不同动作和表情的关键动态画面。
因此,当原画人员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和规定情景下角色的活动内容之后,不可能随便凑合几张不同的动作姿态,马上就动手将它画成原画的,必须有一个创作构思和动作分析的过程,这就是原画工作的基础,也就是常说的再创造。
然后,才能具体着手原画面的绘制
新授:
(一)如何进行动作分析
究竟如何进行动作分析?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将动作分析的方法具体分为四个步骤,用八个字来概括:构思、分解、组合、展现。
下面分别细述:
1 构思:
俗话说想动作,就是把导演对每一个镜头提出的要求,由原画进行再创造,将它具体地表现出来。
因此,首先要进行构思。
动脑筋想出最能表达规定情景下角色的典型动作,例如:《哪吒闹海》中的一个镜头其中的一段,导演所规定的要求是:“哪吒来到海面上,挥舞起手中的火尖枪,奋力劈开海水。
”根据这段文字的要求,原画经过深思熟虑。
构想出一套完整的动作设计。
具体地说:哪吒脚踏风火轮降落到海面,一个转身同时用手怒指海面,趁势挥舞手中的火尖枪,做了一个亮相的姿势,以示哪吒的神勇。
然后,挥枪高举,纵身跃起,猛地把枪身劈向海面,顿时劈开海水,浪花四溅。
这一套哪吒连续性的动作设想,就是根据画面台本规定内容,原画进行再创造的完整构思。
2.分解:
已经构思好的整套动作,又怎么将它分别画成原画呢?这就需要进行动作分析,也就是在设想好的一套完整动作之中,确定哪些地方是动作起止的关键动态,哪些是动作的重要转折。
因为,这些重要的姿态就是确定画原画的所在。
现在仍然用上面那套哪吒的动作构思,进行具体分解。
即:(1)哪吒转身一边抬手;(2)转身结束手向前指;(3)双手握枪开始挥舞;(4)枪杆换手向右画
个半弧;(5)紧接盘腿屈膝,身体半蹲,同时把枪收到腋下,做个亮相姿势;(6)开始准备挥枪上举,身体前倾;(7)纵身向后跃起,长枪举过头顶;(8)哪吒用力将枪身朝海面劈下,枪尖劈入水中,浪花四溅。
以上八个姿态,就是经过对全套动作的分析、分解后,
所确定的关键动态原画。
(图102)
3.组合:
这里所说的组合,就是把每张关键动态原画,按照动作的前后顺序连接起来,通过计算全部动作所需的时间确定动画张数,编写原画号码,填写摄影表,这样便组合成一套完整的、符合导演意图、又能体现角色性格和规定情景下行为目的的连续动作。
经过细细揣摩,如果认为某些关键动态选择不当或者表现还不够到位,便可进行修改或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4 展现:
完成关键动态原画草稿之后,可以将所有画稿按顺序叠在一起,用手反复翻看动作效果,或者将画面通过动检仪的线拍,整套原画动作就活动起来,展现在眼前。
这时,便可检验所完成的原画动作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设想的预期效果。
以上四个步骤,是原画创作中必须经过的主要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它是有机地贯穿成为一体的。
为了便于初学者的理解和掌握,将它分开进行细细讲解。
当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二)动作分析的要领
如何把已经设想好的动作,分别将它画成原画,这就必须掌握动作分析的要领,在一个动作或一连串的组合动作之中。
必然会有动作的起止,以及由于动作目的,动作力量、动作速度的改变产生动作专责,这都是关键动态的确定原画的选择要点。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关键动态的定义,下面分两点来说明。
1、动作的起止。
任何一个有目的性的动作,总是由开始和结束组成。
选定这两个状态作为原画,就能达到完成这个动作的目的了。
起止状态是创作中最基本的原画。
2、动作的转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做一件事情,往往要通过几个动作来完成。
这些动作的转折。
同样是确定原画的关键。
动画镜头中的角色表演,是根据剧情的要求,通过许多连续性的组合动作来体现的。
例如《哪咤闹海》中小哪咤从铜鼎中趴出的一幕,有探头、爬、站、走等10张关键动态转折的原画组成。
再如《三个和尚》中的胖和尚的一组饮水动作,就是舀水、
托瓢、畅饮、舒坦等七张关键转折组成。
(图105)
另外在动作开始往往有一张准备的动作,结束时有缓冲的状态。
这些都是原画该画的关键状态。
如沉香踢腿的动作(图106)(三)主要动作与追随动作
上面所述,原画动作分析时,为了充分表达角色的动作目的、力量和速度,必须准确的把握关键的动态设计,这是动作的主体。
除此之外,在画原画的时候还不可以忽视因为主题的影响,角色身上各种配件的追随运动变化。
这也是动作设计的一部分。
举例来说:当表现一个身穿斗篷的角色,从站立到奔跑,然后又停止奔跑,恢复站立状态。
原画在表达这一组奔跑的关键动态时,除了设计角色奔跑和站立的主体动作外,还必须考虑由于角色向前奔跑的冲力,气流会将身上的斗篷托起,拖在身后随风飘动。
它与角色的奔跑动作,呈不同方向的曲线运动,原画就应当表现斗篷自身的运动规律。
当角色停止奔跑,身体站定不动时,身上的斗篷不会立即停止飘动,仍然以它自身的运动方式在继续,朝下飘落到逐渐停止。
假如原画设计动作时,对追随动作不加考虑,人奔跑,斗篷不扬起,仍保持下垂状态;人停止奔跑,斗篷也突然停止飘动。
那么,尽管角色奔跑的主体动作画得还可以,但是整个动作的设计忽略了追随动作,就不能算成功。
原画在实际创作中,会碰到主体动作与追随动作之间各种不同的情况。
所以,准确处理这两方面动作的协调,是原画应当掌握的技巧。
(四)画好形体动态线
想什么,画什么,像什么。
当已经设想好整套动作,并且选定了关键动态,那么,就需要准确地将设想中的角色姿态画出来。
这就是原画的基本功。
为了画好形体动态,掌握以下两点十分重要。
1.了解形体的基本特征动态线
要画出男、女、老、幼形体的基本特征,首先要把握住支撑人体脊椎的基本动态线。
例如:男人站立时的一般姿态是:含胸、收腹。
他的脊椎线应该像图例A那样。
女人站立时的一般姿态是:挺胸、撅臀。
她的脊椎线,应该像图例B那样。
老人站立时的一
般姿态是:驼背、凸肚。
他的脊椎线如图例c那样。
小孩站立时的一般姿态是:以挺肚为最明显的特征。
他的脊椎线如图例D那样。
(图108)
以上图例,对原画如何画好各种性别、年龄角色形体特征的基本动态线.将会有一定的启发。
在每一部动画片里,美术设计根据导演的要求,会对某些角色造型,设定一个形象基本姿态,作为角色的形体特征。
那么,原画就应该研究并掌握它的形体基
本动态线,作为设计固定姿态或动作时的依据。
(图109) 2.掌握各种动作的形体动态线原画为了画好每个角色的动作.特别是在运动中的各种姿态,充分表达出动作的内容和动作的力度,以求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那么,首先要勾出动作的形体动态线,把握住角色的总体动态。
然后,再逐步完成角色形态
的细节。
这样的做法显得十分重要。
动画片的动作,充满着想象和夸张,特别是设计夸张动态时姿态更加确,并能得到加强。
(图110)
教学小结:
动作分析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要领,与之匹配的是动作表演和模仿,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尝试将他们有机的组合起来。
对我们的原画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与练习:
自行创作动作一套,要求只出现原画,填写摄影表,拍摄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