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王世充窦建德传 注释
旧唐书文言文翻译

高祖武德皇帝,讳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也。
其后去王爵,以毕为姓。
高祖曾祖显宗,北周时官至安州总管、司空,封燕国公。
祖逸豆归,仕隋为柱国、亳州总管,追封燕国公。
父友,仕隋末为武阳郡守。
高祖少好读书,尤爱黄老之学。
隋末大乱,乃避地于太原。
时年已四十有二,与刘文静等谋举大事。
高祖与李密、翟让等合兵,破宋老生于荥阳,进围洛邑。
高祖与李密同攻金墉城,高祖独当一面,李密攻城西南,翟让攻城东北。
高祖身先士卒,鼓战甚力,一日之间,金墉城破,李密、翟让引兵退还。
高祖因留镇金墉,威震关中。
李密败后,高祖与王世充、窦建德等争战。
高祖知王世充、窦建德皆非久居人下之辈,遂与李密部将裴仁基等合兵,共击王世充。
高祖军至滑州,王世充遣其将王世充子王玄德、王世充弟王世充等率众来拒。
高祖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生擒王世充子王玄德、王世充弟王世充等。
高祖乘胜追击,遂围王世充于洛阳。
时窦建德亦遣其将刘黑闼等来救王世充。
高祖知窦建德兵势甚盛,遂遣使与窦建德讲和。
窦建德许之,遂罢兵。
高祖因乘胜攻破洛阳,擒获王世充,传首长安。
高祖以洛阳为东京,置百官,始建帝业。
高祖建唐,以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即皇帝位,国号唐,建都长安。
高祖立子建成、世民、元吉为太子、齐王、鲁王,分封诸弟为王。
高祖性宽厚,好文学,常与学士谈论,讲论经史,天下称为圣明之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高祖传位于太子建成,自称太上皇。
高祖在位九年,享年五十二岁。
葬于献陵,谥曰武德皇帝。
高祖武德皇帝,神武英明,雄才大略,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化四方。
其功业昭著,德行昭著,为后世子孙所景仰。
昔人云:“高祖之才,如龙之腾跃,如虎之威猛,如凤之翱翔,如鹰之击长空。
”诚非虚言也。
译文:高祖武德皇帝,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
后来放弃王爵,以毕为姓。
高祖的曾祖父显宗,在北周时官至安州总管、司空,封为燕国公。
《新唐书·窦建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窦建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窦建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新唐书·窦建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窦建德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
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
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
乡人丧亲,贫无以养,时建德方耕于田中,闻之太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
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
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
”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
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
久之,父卒。
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
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以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而动,义安天下也。
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
”建德善之。
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
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
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
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
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
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莱蔬、脱粟之饭。
每倾身接物,与士卒均执勤苦,由是能致人之死力④时秦王攻王世充于洛阳,世充遣使乞师于建德。
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
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
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秦叔宝缠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
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译文:窦建德,贝州漳南县人。
窦建德凌敬,隋唐时期人物,为人足智多谋,有大志,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

窦建德-凌敬,隋唐时期人物,为人足智多谋,有大志,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凌敬。
凌敬。
隋唐时期人物。
为人足智多谋。
有大志。
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
由于屡献其策。
窦建德让他当任国子祭酒。
成为窦军重要谋士之一。
本名,凌敬。
所处时代,隋唐时期。
主要成就,屡献奇谋。
官职,国子祭酒。
身份,窦建德帐下谋士。
简介。
隋唐时期人物。
为人足智多谋。
有大志。
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
由于屡献其策。
窦建德让他当任国子祭酒。
成为窦军重要谋士之一。
在后来的虎牢关之战中。
向窦建德献“进攻怀州。
河阳。
大张旗鼓做出欲进攻汾州。
晋州的姿态。
使李世民不得不退兵”。
窦建德已打算采纳凌敬的建议。
但王世充的使者相继于道。
在窦建德面前痛哭哀求。
同时又贿赂窦建德左右大将。
让他们帮忙。
这些人在窦建德面前纷纷贬低凌敬。
说他书生不知军事。
他的话怎么能信。
窦建德最后没有采纳凌敬的建议。
继续与李世民相持。
结果导致败亡。
结局。
窦建德覆灭后。
凌敬不知所踪。
再也不见于史书。
所献策略。
“夫犬各吠非其主。
今邻人坚守。
力屈就擒。
此乃忠确士也。
若加酷害。
何以劝大王之臣乎?”“今大王使大将军高士兴于易水抗御罗艺。
兵才至。
士兴即降。
大王之意复为可不?”“宜悉兵济河。
攻取怀州。
河阳。
使重将居守。
更率众鸣鼓建旗。
逾太行。
入上党。
先声后实。
传檄而定。
渐趋壶口。
稍骇蒲津。
收河东之地。
此策之上也。
行此必有三利:一则入无人之境。
师有万全;二则拓土得兵;三则郑围自解”。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窦建德》尝破赵州。
执刺史张昂。
邢州刺史陈君宾。
大使张道源等。
以侵轶其境。
建德将戮之。
其国子祭酒凌敬进曰:「夫犬各吠非其主。
今隣人坚守。
力屈就擒。
此乃忠确士也。
若加酷害。
何以劝大王之臣乎?」建德盛怒曰:「我至城下。
犹迷不降。
劳我师旅。
罪何可赦?」敬又曰:「今大王使大将军高士兴於易水抗御罗艺。
兵纔至。
士兴即降。
大王之意复为可不?」建德乃悟。
即命释之。
其宽厚从谏。
多此类也。
建德数不利。
人情危骇。
将帅已下破孟海公。
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传

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传窦建德(573—621),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人。
他家世代务农。
他有胆气,有勇力,在乡里有点名声。
他当过里长,曾因犯法出逃,遇大赦才得回家。
父死,乡里送葬的有一千多人。
人们给他赠送的财礼,一概不收。
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募兵伐高丽,窦建德被选为二百人长。
时县人孙安祖因家中贫苦,不愿应征,县官把他抓起来打了一顿。
安祖一怒之下杀死了县官,投奔到窦建德家。
建德对他说:“往岁西征,疮痍未复,百姓疲弊,累年之役,行者不归。
今重发兵,易可摇动。
大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①因劝安祖往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聚众起事。
高鸡泊在漳南附近,宽广数百里,港汊交错,芦苇丛生,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在孙安祖的同意下,窦建德“招诱逃兵及无产业者,得数百人”,让孙安祖率领往高鸡泊去了。
这时鄃(今山东夏津)人张金称纠集百来人,在河阻中起义,蓨(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聚众千余,在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界中起义。
由于这些起义军不侵犯窦建德的家乡,官府怀疑建德和他们有交结,把建德的家属全杀了。
建德在外听到这个消息,便带领所部两百人投奔高鸡泊的高士达。
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以建德为司兵。
后来孙安祖为张金称所杀,部众数千人归附建德,建德从此发展到一万多人。
建德能“与士卒均执勤苦”,很得部众的拥护。
大业十二年冬,涿郡通守郭绚率兵万余人,攻打高士达。
士达自以智略不及建德,便以建德为军司马,让他指挥战斗。
建德选拔精兵七千,假称和高士达有仇怨,向郭绚投降,引郭至长河地界相会,共图士达。
郭绚信以为真,“益懈而不备”。
于是建德发起突然袭击,大破绚军,杀略数千人,获马千余匹,并追斩逃跑的郭绚。
就在这时,隋将杨义臣消灭了张金称,乘胜至平原(今山东陵县),将进攻高鸡泊。
窦建德看到隋军锐气方盛,劝高士达暂时退却,使杨义臣“欲战不得,空延岁月,将士疲倦,乘便袭击,可有大功”。
高士达不听建德的话,让他留守,亲自率兵迎战。
获得小胜,就“纵酒高宴,有轻义臣之心”。
(考霸推荐)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新唐书 魏征传》原文及翻译(通用)

(考霸推荐)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新唐书魏征传》原文及翻译(通用)原文: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
此二者不可以战。
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翻译: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
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
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
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
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
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
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
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
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
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
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
"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
"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每题3分,共12分)
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
避其锋。
郭孝恪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①,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
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
淮精锐。
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
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②,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③.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
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世民善之。
,有删改)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②两寇合从:指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
的军队合在一起。
③偃兵无日: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
B、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
C、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
D、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
6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B、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C、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新唐书-王世充窦建德传-注释

《新唐书王世充窦建德传》注释:一、①耨:nòu②庶妻:shùqī妾的别称。
③忌刻:亦称“忌克”,为人刻薄善妒。
④深阻:指性情深沉而不外露。
⑤龟策:guīcè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⑥推步:tuī bù推算天象历法。
古人谓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
⑦占对:zhàn duì应对,对答。
⑧舞文:wǔ wén亦作“舞文玩法”。
玩弄文字,曲解法律。
⑨辨驳:争辩反驳。
辨,通“辩”。
⑩缘饰:文饰。
二、①阿意:ē yì迎合他人的意旨。
②爱昵:ài nì(爱暱)犹疼爱。
③浮剽:fúpiāo谓不稳定。
④桡法:ráo fǎ枉法。
⑤贷减:dài jiǎn宽宥减罪。
⑥不克:bù kè不能制胜。
⑦偏将:偏将军,是最低等级的杂号将军。
⑧虏获:lǔhuò抓获。
⑨推与:让与。
⑩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三、①鼓行:击鼓行军。
②餧:něi饥饿。
③阳:古同“佯”,假装。
④略:通“掠”。
抢劫;夺取。
⑤裁留:留下一部分。
⑥夷灶:平毁炉灶。
⑦赴难:往救危难。
⑧蓬首垢面:péng shǒu gòu miàn蓬:蓬草,散乱;垢:污秽,脏。
头发很乱,脸上很脏,外表不整洁。
旧时形容多贫苦人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
⑨释甲:脱下战衣。
谓兵士无戒备。
⑩席藁:gǎo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
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四、①良家:旧时指清白人家。
②无繇:yóu同“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③端丽:端庄秀丽。
④计簿:jì bù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
⑤慰勉:安慰鼓励。
⑥裒:póu 聚集。
⑦畀:bì给与。
⑧刀笔吏: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讼师。
⑨无类: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
读通鉴(550)王世充称帝

读通鉴(550)王世充称帝读通鉴(550)王世充称帝1、李家宗族皇上遣派殿内监窦诞、右卫将军宇文歆帮助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守晋阳。
窦诞是窦抗的儿子,娶皇帝女儿襄阳公主。
李元吉天性骄侈,奴客婢妾数百人,喜好让他们被甲,相互搞攻战,前后死伤特别多,李元吉亦曾被伤。
其乳母陈善意苦谏,李元吉借喝醉,发怒,命壮士殴杀她。
生性喜好田猎,载罔罟三十车,曾说:“我宁可三日不吃饭,不能一日不打猎。
”常与窦诞游猎,蹂践百姓禾稼。
又放纵左右抢夺民物,当街衢射人,观其避箭。
夜里开府门,宣淫他室。
百姓愤怨,宇文歆屡次劝谏不采纳,于是上表报告这个情况。
壬戌,李元吉坐免官。
癸亥,陟州刺史李育德攻下王世充河内堡聚三十一所。
乙丑,王世充遣派其兄长儿子王君廓侵犯陟州,李育德击走他,斩首千余级。
李厚德回省探亲视疾,命李育德守获嘉,王世充合兵进攻李育德;丁卯,城陷,李育德及弟弟三人皆战死。
己巳,李公逸以雍丘来投降,拜杞州总管,任命其族弟李善行为杞州刺史。
隋吏部侍郎杨恭仁,跟从宇文化及至河北;宇文化及兵败,魏州总管元宝藏抓获他,己巳,送长安。
皇上与之有旧交,拜黄门侍郎,不久任命为凉州总管。
杨恭仁一向通晓边事,知道羌、胡情伪,民夷悦服,自葱岭已东,合都入朝进贡。
2、王世充走上不归路突厥始毕可汗带着其军队渡河至夏州,梁师都发兵会见突厥,把五百骑兵授给刘武周,想要自句注入侵太原。
正好始毕可汗卒,其儿子什揼苾年幼,未可立,立其弟弟俟利弗设为处罗可汗。
处罗任命什揼苾为尼步设,使居东偏,直幽州之北。
先是,皇上遣右武候将军高静带着钱币出使于突厥,至丰州,听闻始毕卒,敕纳于所在之库。
突厥听闻后,生怒气,想要搞入侵;丰州总管张良逊遣高静带着货币出塞为朝廷表达心意,突厥才还军。
三月,庚午,梁师都进攻灵州,长史杨则击走他。
壬申,王世充进攻谷州,刺史史万宝战不利。
庚辰,隋北海通守郑虔符、文登县令方惠整及东海、齐郡、东平、任城、平陆、寿张、须昌贼帅王薄等一起带着其地来投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唐书王世充窦建德传》注释:一、①耨:nòu②庶妻:shùqī妾的别称。
③忌刻:亦称“忌克”,为人刻薄善妒。
④深阻:指性情深沉而不外露。
⑤龟策:guīcè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⑥推步:tuī bù推算天象历法。
古人谓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
⑦占对:zhàn duì应对,对答。
⑧舞文:wǔ wén亦作“舞文玩法”。
玩弄文字,曲解法律。
⑨辨驳:争辩反驳。
辨,通“辩”。
⑩缘饰:文饰。
二、①阿意:ē yì迎合他人的意旨。
②爱昵:ài nì(爱暱)犹疼爱。
③浮剽:fúpiāo谓不稳定。
④桡法:ráo fǎ枉法。
⑤贷减:dài jiǎn宽宥减罪。
⑥不克:bù kè不能制胜。
⑦偏将:偏将军,是最低等级的杂号将军。
⑧虏获:lǔhuò抓获。
⑨推与:让与。
⑩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三、①鼓行:击鼓行军。
②餧:něi饥饿。
③阳:古同“佯”,假装。
④略:通“掠”。
抢劫;夺取。
⑤裁留:留下一部分。
⑥夷灶:平毁炉灶。
⑦赴难:往救危难。
⑧蓬首垢面:péng shǒu gòu miàn蓬:蓬草,散乱;垢:污秽,脏。
头发很乱,脸上很脏,外表不整洁。
旧时形容多贫苦人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
⑨释甲:脱下战衣。
谓兵士无戒备。
⑩席藁:gǎo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
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四、①良家:旧时指清白人家。
②无繇:yóu同“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③端丽:端庄秀丽。
④计簿:jì bù古代计吏登记户口、赋税、人事的簿籍。
⑤慰勉:安慰鼓励。
⑥裒:póu 聚集。
⑦畀:bì给与。
⑧刀笔吏: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讼师。
⑨无类: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
⑩阇:dū shé五、①无状:谓罪大不可言状。
②屠戮:tú lù亦作“屠僇lù”。
杀戮,杀害。
③秣马:mò mǎ饲马。
④蓐食:rù shí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谓早餐时间很早。
⑤迟明:zhì黎明天快亮时。
⑥庐落:庐帐;毡zhān帐。
⑦跳奔:逃奔。
⑧绿綟绶:lǜ lìshòu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
古代三公以上用绿綟色绶带。
⑨饰词:掩饰真相的话;托词。
⑩诱纳:招引接纳。
六、①诡妄:怪诞荒谬。
②旒:liú③金根车:以黄金为饰的车。
帝王所乘。
④旄头:máo tóu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
⑤云罕:yún hǎn旌旗。
⑥八佾:bā yì亦作“八溢”。
亦作“八羽”。
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
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⑦宫县:gōng xuán古代钟磬等乐器悬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乐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
帝王悬挂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
县,“悬”的古字。
⑧警跸:jǐng bì古代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谓之“警蹕”。
⑨谶:chèn⑩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
七、①就第:指免职回家。
②复子明辟:fùzǐ míng bì指还政或让位。
③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
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
④谆复:反复丁宁。
⑤百绪:各种各样;千头万绪。
⑥勤笃:dǔ勤奋专一。
⑦听受:听从接受。
⑧衢肆:qú sì街市。
⑨救时:匡救时弊。
⑩士人:即读书人,而士人政府则指由读书人组成的政府。
八、①众望:众人的希望。
②伊阙:地名。
③暴禁:苛法。
④告免:请求免罪。
⑤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多用于否定)。
⑥营田:官田的一种,募人耕种,量收租利。
⑦命将:任命将帅;派遣将帅。
⑧孥:nú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
⑨三崤:xiáo崤山道上有石崤(西崤)、千崤(东崤)和土崤三山,合称“三崤山”或“三崤”。
⑩馈粮:kuì运送粮食。
九、①奉正朔:正就是正月,朔是月初,正朔即指一年的第一天,所以也用正朔来代表历法或皇帝的年号。
奉正朔即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表示对王朝的效忠和拥戴。
这个词一般用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有一些人拥戴新的统治者,就叫做“奉正朔”。
②重违:zhòng wéi犹难违。
③瓚:zàn④婴城:谓环城而守。
⑤惶惑:惶恐疑惑。
疑惑畏惧。
⑥属吏:shǔlì谓交给执法官吏处理。
⑦赉:lài赐予,给予。
⑧嫚逆:màn轻侮悖逆。
⑨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⑩篡:cuàn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十、①苗裔:yì后代,子孙。
②材力:勇力,膂lǚ(脊梁骨)力。
③然许:许诺;信守诺言。
④縻:mí捆,拴。
⑤曳:yè⑥刓弊:wán bì亦作““刓敝”。
凋敝。
⑦创夷: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疾苦。
⑧危骇:wēi hài惶恐惊骇。
⑨高鸡泊: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县城西南,旧为漳水所汇,广袤数百里,葭苇阻奥,芦苇丛生,可以避兵。
⑩阻奥:谓道途阻隔遥远。
十一、①违难:避难。
②承间:chéng jiān趁机会。
③椎埋:劫杀人而埋之。
亦泛指杀人。
④鄃:shū⑤蓚:tiáo同“蓨”。
古县名,在今中国河北省景县。
⑥鄙:边邑;边境。
⑦闾:lǘ1.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2.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
⑧麾下:huī指将帅的部下。
⑨倾身:qīng shēn身体向前倾。
多形容对人谦卑恭顺。
⑩接物:谓与人交往。
十二、①执苦:吃苦受累。
②死力:最大的力量。
③厌伏:yàn用权威和强力制伏、折服。
④自效:见“自効”。
意为愿为别人或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生命。
⑤屯啸:tún xiào犹啸聚。
⑥逆战:迎战。
⑦死胔:zì死尸。
⑧尊任:尊崇信任;重用。
⑨弛备:放松戒备。
⑩跬:kuǐ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
十三、①腾藉:téng jiè亦作“腾籍”。
奔腾践踏。
②乘城:登城。
③大临:聚哭告哀。
④退舍:退却;退避。
⑤饬:chì⑥素服:居丧或遭到其他凶事时所穿的白色衣服。
⑦面缚:miàn fù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
古代用以表示投降。
⑧军门:指营门。
⑨徽纆:huī mò绳索。
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
⑩谊士:yì shì义士。
恪守大义、笃dǔ行不苟的人。
十四、①旌擢:jīng zhuó表彰提拔。
②三族:1.指父、子、孙;2.指父族、母族、妻族。
③准:仿效,效法。
④故事: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⑤侔:móu相等,齐。
⑥大逆不道:逆:叛逆。
道:指封建道德。
不道:违反封建道德。
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⑦杖顺:谓顺循天理人心。
⑧扶义:犹仗义。
⑨姻里:指帝王的姻戚。
⑩撞车:古时攻城或守城的器械。
十五、①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多用于作战。
②枭首:旧时酷刑,斩头而悬挂木上。
③辕门: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④槛车:囚车,用栅栏封闭的车,用于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
⑤约素:节俭朴素。
⑥脱粟: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⑦纨绮:精美的丝织品。
⑧恣听:听任。
⑨道里:路程,里程。
⑩结欢:交好。
十六、①暕:jiǎn lán②郧:yún③珉:mín④废教弃制:教,指政教。
制,法律制度。
废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⑤自拔:自己主动地从痛苦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⑥修好: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
⑦吠非其主:fèi吠,狗叫。
狗朝着外人乱叫。
旧比喻各为其主。
⑧伏节:犹殉节。
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⑨持兵:带兵。
⑩连和:联合;交好。
十七、①乞师:请求出兵援助。
②觇:chān看,偷偷地察看。
③饟:xiǎng④盈给:yíng gěi丰足;充足。
⑤涂炭:陷入泥沼,坠入炭火。
比喻极其艰难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