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第五课:生产作业场所伤害事故现场急救知识
2024年建筑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三篇)

2024年建筑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大家好,首先欢迎工人师傅们来到我们的工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现在,我就代表咱们项目部,给大家讲一下安全教育的有关内容。
今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生产中常用的术语;2.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3. 施工现场作业安全须知;4. 现场急救常识。
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争取在工作中不出任何事故,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第一章安全生产中常用的术语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中常用的一些术语,这些术语在我们工作当中会经常提到,因此需要大家熟悉这些概念。
1.五大伤害所谓五大伤害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它是指建筑工地上最常出现的五类安全事故,分别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和坍塌伤害。
2.三级教育所谓“三级教育”指的是安全教育中的公司级教育,项目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
我现在给大家做的就是项目级的教育,到了班组里面,各班组长还要对大家进行班组教育。
所谓“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违章指挥是指: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存在有缺陷的条件下仍然冒险作业的,均为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是指:不遵守施工现场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电设备或拆改挪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等行为,均为违章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是指:不遵守企业的各项劳动纪律,比如不坚守岗位、乱窜岗、在工作中嬉笑打闹等行为。
4.三宝所谓“三宝”是指:建筑施工安全防护使用的安全网、个人防护佩戴的安全帽和安全带。
坚持正确使用佩戴,可减少操作人员的伤亡事故,因此称为“三宝”。
5.三不伤害所谓“三不伤害”是指:在生产作业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6.四不放过所谓“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包括以下几点:
1. 火灾应急救援:施工现场存在着火灾的风险,应当配备灭火器材和熟悉灭火常识的人员。
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启动施工现场内的火灾报警系统,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利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扑救。
2. 事故伤员救援:施工现场常见的事故包括坠落、电击、触电、物体打击等,应急救援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
在救援过程中,首先判断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意识不清或者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尽量保持伤者的体温,防止伤者感染和恶化。
3. 化学品泄露应急救援:施工现场常常涉及大量的化学品使用,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应尽快切断泄漏源,保护好自己,迅速离开泄漏区域,防止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对于泄漏的化学品,应妥善处置或交由专业人员处理。
4. 施工设备故障应急救援:施工现场常常使用各类设备和机械,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或切换到手动模式,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避免慌乱和受伤,同时注意向周围人员发出警示。
5.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应急救援:夏季施工现场常常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问题。
应急救援人员应提前做
好防暑降温准备,保持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及时给予中暑人员补水、降温等急救措施。
以上是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的一些内容,具体应急救援措施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事故类型进行相应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工厂事故伤害的识别和现场急救手段有哪些

工厂事故伤害的识别和现场急救手段有哪些在工厂的生产环境中,由于各种设备的运行、工艺流程的复杂性以及人员的操作等因素,事故伤害时有发生。
了解工厂事故伤害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有效的识别方法以及正确的现场急救手段,对于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损失至关重要。
一、工厂事故伤害的类型及识别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工厂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
例如,运转中的机械设备部件,如齿轮、皮带、链条等,如果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可能会导致工人的肢体被卷入、挤压或切割。
识别机械伤害的迹象包括异常的噪声、设备部件的松动或损坏、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等。
2、电气伤害电气事故可能导致电击、烧伤甚至死亡。
电线老化、短路、过载,以及未接地或绝缘不良的电气设备都存在潜在危险。
识别电气伤害的线索包括设备外壳带电、闻到烧焦的气味、出现电火花等。
3、火灾和爆炸工厂中的易燃、易爆物质,如化学品、粉尘等,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高温、明火、静电放电等都可能成为诱因。
识别火灾和爆炸的危险信号包括异常的温度升高、浓烈的气味、冒烟等。
4、高处坠落在有高处作业的场所,如脚手架、吊篮、屋顶等,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工人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识别高处坠落风险的要点包括未安装防护栏、安全带使用不当、作业面不稳固等。
5、物体打击在物料搬运、装卸、吊运等过程中,物体可能意外掉落,击中工人。
识别物体打击的危险可以观察是否有物品堆放不稳、吊运设备故障、作业现场混乱等情况。
6、化学伤害化学品泄漏、挥发或不当接触可能导致中毒、灼伤等化学伤害。
化学品的标签缺失、储存不当、防护装备不足等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现场急救手段1、心肺复苏术(CPR)当工人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呼喊并拍打其肩膀。
如果没有反应,迅速呼叫他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电话。
然后,将患者仰卧在平坦的地面上,解开衣领和腰带,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频率每分钟 100 120 次。
新进场员工进场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内容

新进场员工进场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内容一、平安生产教导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二、施工人员的平安基本学问、平安“三宝”:平安帽、平安带(绳)、平安网1、平安帽:是庇护使用者头部,防护外来冲击损害的个人防护用品。
进入施工现场必需戴平安帽,作业时不得将平安帽脱下,搁置一旁;使用时,不要把平安帽歪戴在脑后,这样会降低平安帽对冲击的防护作用;平安帽要系坚固,否则就可能在物体坠落时,因为平安帽掉落遭到损害;不能在帽壳上任凭开孔;不能把帽子当坐垫用。
2、平安带(绳):是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坠落的个人防护用品。
使用时要将平安带系在腰部,挂钩要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牢靠处,不能扣在作业者的下方位置,绳子不能打结,高挂低用,以免被剪力割断;在攀登和悬空作业时,必需佩带,并有可靠的挂钩设施3、平安网:必需随着建造物上升而提高,平安网与作业面的最大高度不超过3m,平安网搭设应外侧比内侧高0.5m,长面拉直挂牢在固定的架子上或固定环上。
4、鞋:进入施工现场,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工作,不能穿塑料凉鞋,这样易碰伤、摔倒;穿汽车胎底或压摸底比较好;对于有触电可能的地方,要穿绝缘胶鞋。
5、行:上下班要按规定的道路行走,注重路中的坑、井、洞、沟;当乘坐车、船等交通工具时,必需遵守有关平安规定,严禁跳车、扒车或强行乘车;驾驶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必需遵守道路交通规章;挖掘机工作时,任何人不得进入挖掘机的旋转半径之内。
6、住: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在宿舍内;照明用灯泡不得超过100W,各类家用电器在离开房屋前,必需切断电源。
三、普通平安规定(一)施工用电基本平安要求电气操作属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需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1、220v以上各种线路不得沿地面明设。
过路要架空或埋入地下,埋入地下必需穿管,管内不准有接头。
2、变压器基座不得低于50cm,不得下陷倾斜和歪裂现象,周围设1.7m高的围栏,并有显然标志牌,严禁放易燃物品,防止小动物进入室内。
施工现场急救知识

施工现场急救知识引言概述: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事故和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了解施工现场急救知识对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施工现场急救知识。
正文内容:1. 急救基本原则1.1 确保自身安全:在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尽量远离火源、有毒气体或坍塌的建筑物。
1.2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
告知相关人员事故的性质和具体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1.3 切勿乱动伤员:在急救过程中,切勿乱动伤员,以免加重伤情。
除非伤员处于危险环境中,需要移动到安全地点。
2. 常见施工现场伤害及处理方法2.1 外伤:施工现场常见的外伤包括切割伤、烧伤、挤压伤等。
处理方法包括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创口,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2.2 骨折与扭伤:在发生骨折或扭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稳定伤处,并用纱布或绷带固定。
然后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3 中暑与中毒: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导致中暑,而误食有毒物质则可能引起中毒。
应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给予足够的水分和休息。
对于中毒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毒物种类,以便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救治措施。
3. 心肺复苏术3.1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施工现场发现晕倒或呼吸困难的伤员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可以用手摇晃或大声呼喊来刺激伤员,观察其反应。
3.2 打开气道:如果伤员没有意识和呼吸,应立即打开气道。
将伤员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仰头抬颏,以保持气道通畅。
3.3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伤员没有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正确的手法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4. 烧伤急救4.1 切勿用手直接触碰烧伤部位:在施工现场发生烧伤时,切勿用手直接触碰烧伤部位。
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烧伤面积和疼痛。
4.2 用湿纱布覆盖烧伤部位:用湿纱布或湿毛巾覆盖烧伤部位,以保持湿润和减少疼痛。
事故应急处置及应急知识培训

事故应急处置及应急知识培训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知识水平,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事故应急处置及应急知识的培训内容。
一、事故应急处置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1.2迅速通知他人,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撤离疏散。
1.3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对火源进行扑灭,如果无法扑灭,应尽量避免火源。
1.4遇到无法控制的火灾,应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行逃生,尽量避免烟雾吸入。
1.5逃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优先选择安全的疏散通道。
2.漏电事故应急处置2.1发现漏电事故后,首先需要切断电源。
2.2避免直接接触漏电部位,使用绝缘材料或绝缘工具进行救助。
2.3迅速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漏电现象得以消除。
2.4如果受伤者出现触电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急救,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突发事故应急处置3.1发生突发事故后,应迅速通过警报器、广播等方式通知员工,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撤离。
3.2尽可能保持冷静,使用应急设备(如灭火器、防毒面具等)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
3.3遇到化学品泄漏事故时,迅速远离泄漏源,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3.4在疏散途中遇到封闭空间时,注意保持通风,尽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4.交通事故应急处置4.1发生交通事故后,尽量保持冷静,确保人身安全。
4.2立即报警并向现场维护秩序。
4.3在保护现场的同时,寻找伤者并进行急救或者送医救治。
4.4协助保险交警和保险公司核实事故责任,如有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1.了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且熟悉自己所在部门的应急预案。
2.掌握常见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方法,如火灾、漏电、燃气泄漏等。
3.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4.掌握如何使用和注意事项,如灭火器、疏散通道、逃生绳等逃生工具。
6.了解应急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如紧急灯、安全气囊等。
7.参加实际的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实践能力。
通过事故应急处置及应急知识的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处置,从而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产现场急救知识

生产现场急救知识生产急救知识到底有哪些呢,平时的急救知识的积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很大的作用的哦,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产现场方面的急救知识,供大家参考。
生产现场的紧急救护知识1.发生触电事故,人已失去知觉,还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应使用胸外心脏挤压法急救法。
2.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创伤现场尤其是外伤现场救护的主要技术是指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技术。
3.心肺复苏(简称CPR)目的是保护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并尽快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大脑、循环、呼吸功能。
4.心肺复苏适用于各种原因(外伤、疾病、低温、中毒、高温、淹溺、电击等)引起的猝死者,即突然发生的呼吸和/或心跳骤停。
5.确认患者有无意识应采用在患者耳边呼叫、轻轻拍打患者肩部、触摸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有无搏动等措施。
6.现场急救时,抢救者应双腿跪于(或立于)患者的一侧。
7.对病员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正确的安放位置为平整的硬表面。
8.进行心脏按压时,应将手掌的掌根部位放在按压位置。
生产现场常见的急救触电的急救方法1、火速切断电源。
立即拉下闸门或电源开关,拨掉插头,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施救者利用竹竿、扁担、木棍、塑胶制品、橡胶制品、皮制品等挑开接触病人的电源,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
2、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手直接拉碰触电者,这样会导致自己也立即触电而伤,因为人体是导体,极易传电。
3、如患者仍在漏电的机器上,应赶快用干燥的绝缘棉衣、棉被将病人推拉开。
4、确认触电者心跳停止时,急救者在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后,才可使用强心剂。
5、触电灼烧伤患者应合理包扎。
在高空高压线触电抢救中,要注意再摔伤的可能性。
6、急救者宜穿胶鞋,跳在木板上保护自我。
心跳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可往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血压低者可注射阿拉明、多巴胺。
呼吸不规则者可注射尼可刹米、山梗菜碱。
注意事项救护时直接用手拉触电者也极其容易引起触电。
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
员工安全培训紧急救援和急救知识

员工安全培训紧急救援和急救知识员工安全培训 - 紧急救援和急救知识在现代工作环境中,员工安全是公司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以确保员工的身体和健康不受伤害为目标,紧急救援和急救知识培训应该成为每个员工都必须接受的培训课程之一。
本文旨在提供有关紧急救援和急救知识培训的必要信息,以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一、紧急救援的重要性紧急救援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行为,旨在保护受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
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紧急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如火灾、地震、意外事故等。
如果员工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他们将无法有效地做出应对,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急救知识的必要性急救是在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向患者提供临时救助的关键能力。
掌握急救知识可帮助员工在事故或疾病发生后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伤害和病痛,并为受伤者争取更多时间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
三、常见紧急情况及相应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应该是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应急反应:1. 火灾- 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以通知其他人员;- 沿着安全疏散通道迅速撤离现场;- 尽可能避免乘坐电梯,优先选择逃生楼梯;- 绕过烟雾区,保持低姿势移动。
2. 意外伤害- 如果伤者出现大量出血,尽快使用血止血物或绷带进行包扎;- 如果伤者丧失意识,需进行心肺复苏术;-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准确的事发地点。
3. 中毒事件- 立即向附近的专业人员或急救人员寻求帮助;- 尽快将受害者移离危险区域;- 如果可能,询问受害者所接触的毒物种类,并告知专业医护人员。
4. 呼吸困难- 让患者找到舒适的位置,同时通风;- 如患者需要辅助呼吸,尽可能提供支持;- 避免让患者过度激动或紧张。
四、员工应急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员工安全培训时,以下内容应成为重点培训内容:1. 紧急情况的预防与控制- 防火安全知识和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紧急疏散计划和逃生路线的熟悉;- 预防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第五课
生产作业场所现场急救知识
1、意外伤害急救
(1)遇到意外伤害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3)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伤病员人数、伤病情况、伤病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分类抢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7)对窒息、呼吸困难的伤病员,迅速进行人工抢救。
(8)对伤情稳定的人员,迅速转运就近医院。
(9)现场抢救必须统一服从领导,不得各自为政。
2、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最重要是动作要迅速。
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快速正确地急救。
争取时间,就是争取了生命。
触电急救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人工呼吸法:施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
捏紧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内吹气,时间约为2秒钟,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时间约3秒钟,每分钟约12次。
胸外心脏挤压法: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伤者心窝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挤压后迅速松开,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以每分钟60次速度进行。
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如现场仅一人抢救,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抢救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终止,运送途中也不能终止抢救。
3、中暑急救
中暑是由于高温、日晒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中暑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口渴、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突然晕倒。
中暑又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
中暑急救的方法是:让中暑病人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解开衣服,呈平卧姿势,同时让患者多喝含盐饮料。
对于先兆中暑者,可不进行特殊治疗,让他自然恢复正常。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
4、砸伤急救
(1)立即挖出伤员,注意不要再度受伤,动作要轻,准、快,不要强行拉。
如全部被埋应尽快将伤者的头部优先暴露出来,清理口鼻泥土砂石、血块,松解衣带,以利呼吸。
(2)使伤员平卧,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堵塞呼吸。
(3)伤口出血时应用布条止血和净水冲洗伤口,用干净毛巾包扎好以防感染。
(4)骨折时要用夹板或代用品固定。
(5)呼吸停止者,口对口人工呼吸。
(6)心跳停止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7)搬运伤员要平稳,避免颠簸和扭曲。
有条件时及早输血、输液。
5、高空坠落急救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
(7)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6、火场急救
新到一个地方应先熟悉环境,知道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所在。
着火后不要惊慌,报警与救火、自救应同时进行,如果是初始火灾,分清着火点源后用身边的灭火器具或湿被单覆盖即可灭火;如果火势太大或着火点不在自己屋内,如果门很热,说明室外已是火海,切不可贸然开门,更不要着急跳楼,如果情况紧急,可把被单、衣服等撕成条绑紧后从窗外溜下,或将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洗手间是求生的最佳地方。
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
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地面有火应穿上鞋。
如果身上着火了,千万不要奔跑,要赶快把衣服脱下,或躺在地上打滚把火苗灭熄。
7、淹溺急救
如身边有绳索、木板或其他不易下沉的物件,可抛给溺水者,再拖其上岸;游泳技术较好的,可迅速绕其背后,抓住头发或夹其腋窝,以仰泳方式将溺水者救出水面。
救到地面后,立刻将其平卧,解开衣带,清除口鼻等处泥沙
杂草,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及时控水也很重要。
抢救者单腿半跪,将溺水者头朝下、肚皮贴在自己膝上,使肺、胃内积水排出;或将溺水者扛在肩上,腹部置救治者肩峰上,边快步走动边控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控水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当控水作用不明显时,应抓紧时间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例如,一方面作人工呼吸,一方面作胸外心脏按压,两者协调进行(即平均吹一口气,按压心脏4~5次),最好由两人协调配合进行。
若溺水者牙关紧咬,也可将人工呼吸方式由口——口改为口——鼻,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应持久地坚持下去。
因为相当多的溺水者此时处于“假死”状态,被救希望仍很大。
上述抢救应就地进行以免因送医院而延误时间,同时,应尽快和医生取得联系。
医生在抢救过程中会酌情使用强心药和呼吸兴奋剂,对尽快纠正呼吸循环衰竭常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