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

合集下载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知识与练习题第一节:中小学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学发展的含义(一)、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具有四个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岁)学前阶段4、童年期(6-12岁)小学阶段,相对平稳5、少年期(12-15岁)初中阶段,心理断乳期,危险期6、青年期(15-25岁)高中阶段,身心逐步成熟期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二、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儿童期(童年期,这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时期),主要有如下特点: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从口头到书面;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其逻辑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2、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判道德行为3、在社会化方面,同伴在儿童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现出对同伴的依从性或者同调倾向;4、在个性发展方面,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价自我。

(二)、少年期特点1、从依赖期向独立期过渡(最显著特征)2、从“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3、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三)、青年初期1、智力发展显著(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据主导,并从一般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的利用理论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提高)2、自我意识增强3、性意识发展三、中小学生心里发展的教育意义(阐述见教材)(一)、学习准备(二)、关键期: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

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一个时期。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教育一、小学生认知的一般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对时间的延缓反应困难、对事物清晰、本质、精确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二)、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在记忆上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由具体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试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开展及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

这是心理开展的( )。

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到达多少的儿童( )。

A.130 B.140 C.150 D.1603.使人格各局部整合与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6.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答复:“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他答复:“吉姆。

〞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答复:“没有。

?,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

A.单维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抽象逻辑性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开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小学儿童思维开展的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9.在以下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0.生理自我根本成熟的时间在( )。

A.1岁左右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11.智商()等于( )。

A.智力年龄及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及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及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及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12.(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 C.民主型D.集体型13.提出最近开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7.大约从( )开场,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18.只能进展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开展处于( )。

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9.( )是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D。

A.种系进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B.人类的心理发展C.民族心理发展D.个体人生全程发展2.哈洛(Harlow)的恒河猴隔离实验说明了C。

A.遗传的决定作用B.环境的决定作用C.早期经验对心理发展的影响D.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3.通常说“好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说明了A。

A.遗传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遗传的影响C.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D.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4.鸟类印刻现象说明D。

A.个体发展存在阶段性B.个体发展存在多样性C.早期经验决定个体发展D.个体发展存在关键期5.一般认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C。

A.1-3岁B.3-5岁C.1-5岁D.4-5岁6.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开始具备守恒的阶段是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开始具备“去自我中心”的阶段是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强调语言和交往对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家是B。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科尔伯格9.重视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家是C。

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埃里克森D.科尔伯格10.运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科尔伯格1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个体的B。

A.本我的发展B.自我的发展C.人际关系的发展D.思维的发展12.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所探讨的核心是儿童A。

A.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B.道德情感的发展C.道德意志的发展D.道德行为的发展二、填空题1.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是5岁,儿童音乐学习的关键期是6岁前。

2.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逐渐适应环境,与环境不断取得平衡,并逐渐习得新的图式,从而使心理不断得到发展。

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其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1. 1.(2017.广东)小贝在小组讨论中,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往往会因为前面其他人的发言而摇摆不定。

小贝最有可能属于()学习风格。

[单选题] *A.反思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正确答案)D.场独立型2. 2.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属于()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形式运算阶段3. 3.(2017.山东)5岁的毛毛第一次参观海洋馆,当他看到玻璃展缸中的潜水员时,大声喊:“看,消防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毛毛的认知过程属于() [单选题] *A.同化(正确答案)B.顺应C.平衡D.组织4. 4.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发展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这指的是心理发展的() [单选题] *A.阶段性与连续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正确答案)C.不平衡性D.差异性5. 5.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

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的表现。

[单选题] *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年期D.少年期(正确答案)6. 6.(2014.四川)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 [单选题] *A. 平衡性(正确答案)B.个别差异性C. 阶段性D.顺序性7.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收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认知方式称为() [单选题] *A. 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正确答案)D.发散型8. 8.尽管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和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

例如: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反应迟钝;有的学生开朗活泼,有的学生沉着内向。

这反映了个体心理发展的() [单选题] *A.不平衡性B.方向性和顺序性C.个体差异性(正确答案)D.协调性9. 9.(2013.山西)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 [单选题] *A.2岁(正确答案)B.4岁C.5岁以前D. 1-3岁10.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 [单选题] *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正确答案)11. (2013。

学前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 第二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  第二章

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教师的能力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下列叙述中,属于微观层面的是()A.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B.艺术表达能力C.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D.领域教育能力【解析】D 微观层面教师能力主要是领域教育能力,A、B、C选项都是宏观层面能力的内容。

2.教师人格修养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对儿童、对自己的工作,及对专业发展所应有的()A.知识涵养和人格修养B.职业品质和人格修养C.职业品质和行为能力D.知识涵养和行为能力【解析】B 教师人格修养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对儿童、对自己的工作,及对专业发展所应有的职业品质和人格修养。

3.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视角来重新审视幼儿教师角色,下列关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B.由权威的统治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C.由权威的统治者向活动的参与者转变D.由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研究者转变【解析】C 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视角来重新审视幼儿教师角色,认为幼儿教师角色应该有所转变,具体地说,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由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研究者转变、由权威的统治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

4.教师只是尽可能地用最好的技能和技巧来使学生掌握某种学习,这种职业角色属于()A.执行者B.治疗者C.辅助者D.解放者【解析】A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执行者,即教师只是尽可能用最好的技能和技巧来使学生掌握某种学习。

5.格兰布斯将教师角色分为两大类,即()A.社会代表者和同事B.教学指导者和社会文化传播者C.执行者和治疗者D.教学指导者和执行者【解析】B 格兰布斯将教师角色分为两类:“教学指导者”角色、“社会文化传播者”角色。

6.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体现的是幼儿教师角色结构中()A.教师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B.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C.教师是幼儿的榜样D.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解析】C 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亲近者与权威者,因而成为儿童心目中主要的学习榜样之一。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一、辨析题。

1、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2、埃里克森认为6~11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3、同一性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

()4、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5、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6、两个IQ分数相同的儿童,他们IQ分数的构成完全相同。

()7、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12~18岁的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8、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9、维果茨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

()10、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它影响学习的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1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因此前一阶段发展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12、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智力。

()13、个体早期才是智力培养的关键期,青少年时再来培养已为时太迟。

()14、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的阶段属于()15、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二、选择题。

1、在小学阶段,学校不开设化学、物理课程,这是受()单项选择题A、学生认知发展制约B、师资力量制约C、仪器设备制约D、课程复杂性制约2、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低级机能()单项选择题A、思维B、逻辑记忆C、形象思维D、有意注意3、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生理自我4、在价值辨析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会把你知道的选择途径告诉你的同学吗”,这属于()单项选择题A、选择阶段B、赞赏阶段C、行动阶段D、思考阶段5、心理的发展可以因发展的速度、完成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连续性B、定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6、4—5岁是以下哪种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单项选择题A、书面语言B、口头语言C、形状知觉D、人际交往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获得物体守恒概念是在()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高级机能()单项选择题A、感觉B、有意注意C、机械记忆D、形象思维9、在中学阶段,个体需要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这是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单项选择题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D、自我整合对绝望感阶段10、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单项选择题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评价D、自我监控11、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单项选择题A、2岁B、4岁C、4—5岁D、5—6岁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单项选择题A、羞耻感B、内疚感C、挫折感D、自卑感13、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且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这是认知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小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

小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

小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小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总分:91分及格:0分考试时间:100分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 人格人格B. 性格性格C. 气质气质D. 倾向性倾向性(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 婴儿期婴儿期B. 幼儿期幼儿期C. 童年期童年期D. 少年期少年期(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A. 幼儿期幼儿期B. 童年期童年期C. 少年期少年期D. 青年初期青年初期(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B.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C. 性格特征性格特征D. 能力能力(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 思考过程思考过程B.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C. 决策方式决策方式D.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

A. 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和顺从型B. 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和内倾型C. 中动型和沉思型中动型和沉思型D. 辐合型和发散型辐合型和发散型(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冲动型冲动型B. 沉思型沉思型C. 场独立型场独立型D. 场依存型场依存型(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 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B. 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C. 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 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9)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

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第二章)熊老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心理一、选择题1.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2.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

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

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恐惧症3.方老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好几所学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研究B.个案实验C.描述性研究D.实验室实验4.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他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B.自我反省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5.在英语学习中,某同学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这种现象属于( )。

A.分化B.泛化1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14、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A、不可逆性B、单维性C、自我中心D、集中化15、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A、信任对不信任B、自主对羞耻C、勤奋对自卑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解析]心理学不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而且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2.D[解析]在公共社交场合出现情绪紧张、脸红等症状属于社交恐惧症。

3.C[解析]描述性研究指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描述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实验研究指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特定的实验处理,并分析处理效果的研究方法,包括个案实验、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

4.D[解析]自我调控指对自己的管理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 2009、11整理第二章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l、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生命的哪一阶段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D 】P13 A.幼儿园毕业 B.小学毕业 C.青春期 D.死亡2、人的思维发展是沿着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思维,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B 】P14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逆性3、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说明心理发展有它的【 D 】 P14A.连续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4、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起迄时间、到达成熟的时间有不同的进程指的是【 C】P14 A.发展的阶段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5、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C 】P14A.5个 B.6个 C.8个 D.10个6、哪一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C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7、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I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的时期是【 C 】 P14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8、“关键期”概念是和动物的哪一种行为现象有关……………………………【 A 】P16A.印刻现象 B.学习现象 C.本能 D.无条什反射9、“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一种水平【 C 】P19A.儿童思维现有的发展水平 B. 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C.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 D.最高发展水平10、“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D 】A.现有的发展水平 B.即将达到的水平C.最高的发展水平 D.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的水平之间的距离11、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最高表现是【 B 】P16A.想象 B.逻辑思维 c.动作思维 D.形象思维12、儿童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看到的一样,叫【 A 】P17A.自我中心 B.去自我中心 C.思维可逆性 D.多维思维13、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观念,叫做【 A 】P17 A.去自我中心 B.自我中心 C.思维可逆性 D.多维思维1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能够掌握“守恒”概念其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C 】P17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 】 P17A.守恒观念的形成 B.自我中心形成 C.思维不可逆性形成 D.多维思维的形成16、儿童认识到客体虽然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这说明他们的思想具有【 A 】P17A.守恒性 B.去自我中心 c.多维思维 D.可逆性17.埃里可森人格发展有8个阶段,其中前几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C 】P20A.3个 B.4个 C.5个 D.6个18、埃里克森认为(6—11岁)小学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B 】P21A.信任感 B.勤奋感 C.自主性 D.主动性19、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说,青少年时期处丁的发展阶段是【 C 】P21A.勤奋对自卑 B.亲密对孤独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创新对内疚20、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青少年时期属哪个人格发展阶段【 D 】P21A.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 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2l、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D 】P20A.4个 B.5个 C.6个 D.8个22、自我意识中的心理自我是在哪一时期开始形成和发展【 C 】P24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2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 C 】P24A.青年期 B.儿童期 C.青春期 D.幼儿期2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这种人属于【 B 】P25A.场独立型 B.场依存性 C.沉思型 D.独立型2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1905年的【 B 】 P26A.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 D.芝加哥大学创造性测验26、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多少的儿童【 B 】A.60 B.70 C.80 D.9027、一般认为,智商超过多少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剑l%。

【 C 】P27A.110 B.130 C.140 D.15028、我们平时称为“天才”的人智商(IQ)一定要超过【 C 】A.100分 B.120分 C.140分 D.200分2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B 】P27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止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30、人在感知、汇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动方式属于性格【 A 】P28A.理智特征 B.态度特征 C.情感特征 D.意志特征31、个性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等属于性格的哪一方面特征?【 D 】P28A.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 意志特征32、皮亚杰是依据以下的哪一个概念来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 B 】p16A.思维 B.运算 C.守恒 D. 推理33、(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 B 】P21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34、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B 】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35、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 B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36、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

【 B 】A.6~12 B.11~18 C.6~18 D.10~2037、(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 A 】P24A.认知过程B.问题解决C.自我意识D.行动过程3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D 】P25A.场依存性B.发散型C.冲动性D.沉思型39、(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 C 】P22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二、填空题1、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叫做_心理发展__。

P132、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______8________个阶段。

P203、任何一个正常的学生心理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相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_发展的优势领域___是千差万别的。

P144、___少年期________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错综的矛盾。

P145、__童年期______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时期。

6、少年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抽象的逻辑思维__逐渐占主导地位。

P147、青年初期学生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__理论型____转化。

P158、个体生命早期中有一个短暂的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在这一时期内对儿童进行教育或训练特别有效,这一时期我们把它称为_关键期___________ 。

p169、关键期是指在个体生命的早期,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刺激__特别敏感___________,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P1610、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对某个特殊的刺激特别敏感,在这个时期进行教育和训练效果也特别好,心理学界称这个时期为___关键期______________。

P161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_原有的知识水平_______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

12、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称为_自我同一性___p2113、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的观念,叫做_去自我中心________14、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风格(认知方式)p24 l5、_人格__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____同辈群体______。

17、小学儿童的礼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和__社会性交往___________两方面。

18、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和_认知能力的差异(智力差异)p2419、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_沉思型与冲动型________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P2520、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_沉思型与冲动型_______、;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P252l、认知方式没有__好坏优劣_____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P2722、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是场_依存__的认知方式。

P2523、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_社会性认知________和社会性交往。

24、一般队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__认知成分_______,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

P232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自我监控_______。

P2326、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即认识成分、__情感成分_______、意志成分。

27、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_社会自我_______,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8、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通常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__意志型_______p28(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将性格分为_理智型________、情绪型、意志型!。

P2829、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4___个阶段。

P1730、对于一个红色的三角形玩具,儿童既可以把它归为“红色”的物体一类,也可以把它归为“三角形”一类,说明儿童能够__多维思维_______。

3l、埃里克森理论指出人格发展有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__1___个生物学的成熟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P2032、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____8_____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P2033、一般认为,IQ超过__140_______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全人口中不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