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跨季节蓄热供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简介

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简介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是一种利用水体作为储热介质的太阳能储热系统。
该技术通过收集太阳能热量并将其转化为可储存的热能,以用于实现季节性能量供应平衡的需求。
以下是对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的简介,以清晰的条理呈现。
1.技术概述: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是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可持续能源系统,通过标准的太阳能收集器(例如太阳能集热器或光伏)将太阳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其储存于水体中。
2.工作原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通过循环泵将其传递到水体中。
水体充当储热介质,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和热传导能力,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热能的稳定。
3.设备配置: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太阳能收集器、循环泵、水体储热系统,以及热交换器等组成部分。
4.太阳能收集器:太阳能收集器是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核心部分。
常用的太阳能收集器包括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板等,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5.循环泵:循环泵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的热能传递到水体中,以实现热能的储存和循环。
循环泵通常由电动机驱动,具有稳定的流量和压力特性。
6.水体储热系统:水体储热系统由水体贮槽和相关管路组成。
水体贮槽用于储存热能,通常采用混凝土槽或地下水库形式。
水体储热系统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需要供热或制冷的系统。
7.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水体和供热系统之间传递热能。
常见的热交换器类型包括板式热交换器、管式热交换器和螺旋式热交换器等。
8.应用领域: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供热、制冷和热水供应系统中。
此外,还可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储存和回收利用。
9.优点:水体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水体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和热传导能力,能够稳定地储存大量的热能。
其次,该技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供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供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正在供暖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在供暖领域中可以提供热水和暖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供暖领域的应用研究。
首先,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供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集热器通常由光吸收材料、导热液体循环系统和热储存装置组成。
光吸收材料能够高效地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导热液体循环系统通过将热能输送至热储存装置,实现热能的储存和调度,以满足供暖系统的需求。
其次,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供暖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集热器的性能优化和系统的运行控制。
集热器的性能优化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和热损失的降低。
材料的选择是优化集热器性能的关键因素,需要选择具有高吸收率和低发射率的材料。
此外,结构设计也是提高集热效率的关键,包括集热器的形状、表面涂层和透明罩等方面的考虑。
热损失的降低则通过在集热器周围建立隔热层或使用真空玻璃等技术来实现。
系统的运行控制是保证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供暖的关键。
系统的运行控制主要包括集热器的定时、定温和定量控制,以及与传统能源供应系统的协调和切换等。
定时控制可以根据太阳的辐射状况来决定集热器的运行时间,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
定温控制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外部温度的变化来调整集热器的输出温度,以实现舒适的供暖效果。
定量控制则可以根据供暖需求和集热器的性能来决定集热器的运行时间和热能输出,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与传统能源供应系统的协调和切换可以根据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能源供应系统的需求来决定,以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和系统的可靠运行。
最后,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供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面临一些挑战。
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蓄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 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 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在化工生产和许多工业过程排放的废热是不连续的, 要充分利用这些不稳定的能源, 就需要采用蓄热技术, 将这些热量暂时储存起来, 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去。
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能耗, 又可以减少由一次能源转变为二次能源时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1. 蓄热方式目前主要的蓄热方法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三种。
显热蓄热是利用物质的温度升高来存储热量的。
这种蓄热方式在各类蓄热方式中是最简单和最成熟的, 应用也最广泛, 可用于供暖和发电。
潜热蓄热是利用物质在凝固/熔化、凝结/气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形式的相变过程中, 都要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的原理。
根据相变温度高低, 潜热蓄热又分为低温和高温两部分。
低温潜热蓄热主要用于废热回收、太阳能储存以及供暖和空调系统。
高温潜热蓄热可用于热机、太阳能电站、磁流体发电以及人造卫星等方面。
高温相变材料主要采用高温熔化盐类、混合盐类和金属及合金等。
高温熔化盐类主要是氟化盐、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类物质。
混合盐类温度范围宽广, 熔化潜热大, 但盐类腐蚀性严重, 会在容器表面结壳或结晶迟缓。
化学反应蓄热是指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的结合热储存热能。
发生化学反应时, 可以有催化剂, 也可以没有催化剂, 这些反应包括气相催化反应、气固反应、气液反应、液液反应等等。
2. 蓄热技术的应用蓄热技术作为缓解人类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2.1 太阳能热储存太阳能是巨大的能源宝库, 具有清洁无污染、取用方便的特点, 特别是在一些高山地区, 如我国的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太阳辐射强度大, 而其他能源短缺, 故太阳能的利用就更为普遍。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太阳能供暖系统是一种依靠太阳能进行供暖的一种可持续性能源系统。
它利用太阳能采集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来加热供暖水,实现暖气供暖。
因为太阳能采集器的能源免费,环保,本地资源,所以这种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太阳能供暖系统采用的太阳能采集器通常有不同种类,包括平板等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热水器,光伏热结合太阳能电站等。
这些太阳能采集器不同的结构和原理,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选用。
太阳能供暖系统主要有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太阳能采集器,它是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采集太阳辐射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另一部分是采暖系统,包括供暖水罐,水泵和管道等。
它的作用就是将从采集器中得到热能通过水泵输送到采暖系统中进行加热供暖的操作。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可持续,环保和节能。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太阳能供暖系统可以解决燃气等传统能源供暖时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太阳能供暖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非常小,同样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太阳能供暖系统不需要燃气和电力等常规能源,所以能够帮助用户节约能源,降低采暖成本。
太阳能供暖系统也有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太阳能的收集效率随着天气变化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不同地区间的天气变化和储热能力的不同,导致太阳能的供暖效率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其次,整个系统的建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启动成本较高,而目前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技术成熟度和普及率还比较低。
尽管太阳能供暖系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它仍然是一个电力领域中非常吸引人的领域。
太阳能供暖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例如,通过采用管道内深热源储存,通过地下深层储存太阳能,将热能储存在土壤和地层中,以使热能得以持续存储和使用,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
此外,与地暖等技术的结合,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这种组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流动的旋转量和流体运动,从而提高采暖效率。
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经济分析方法研究

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在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下,寻求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其应用前景广阔。
太阳能供热系统是其中一种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方式,通过吸收太阳能热量,将其转化为供热能源。
然而,太阳能供热系统在季节变化中存在着热能供应不稳定的问题,而跨季节储供热系统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对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的经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系统建模,将太阳能供热系统分为太阳能收集部分、储能部分和供热部分。
太阳能收集部分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储能部分通过储热设备将多余的热能储存起来,供热部分通过热交换器将储存的热能释放,供应给用户。
其次,我们需要对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首先是建设成本的估算,包括太阳能收集器、储热设备、供热设备等的购置费用。
其次是运行成本的估算,包括系统维护费用、能耗费用等。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的寿命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经济寿命。
最后,通过现金流分析方法,将系统的投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计算出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估系统的经济效益。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对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首先是能源价格的变动,太阳能供热系统能够降低用户的能源消耗成本,但能源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系统的经济性。
其次是用户需求的变化,用户的热能需求量和热能使用方式的改变都会对系统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再次是政府政策的支持程度,政府的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都能够提高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经济性。
最后,我们需要对太阳能跨季节储供热系统的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优化。
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确定合理的模型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天气状况的变化、能源价格的波动等,通过灵活的评估方法来较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跨季节士壤储热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

跨季节士壤储热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跨季节壤士储热太阳能采暖技术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采暖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及土壤储热实验分析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7ZCKFSF00400) 作者简介:王恩宇,(1970-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燃烧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节能技术等。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及土壤储热实验分析王恩宇 齐承英 杨华 张慧川 吕延松(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天津,300401)摘 要 根据天津城郊别墅类建筑的冷热负荷特点,设计建立了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
该系统采用土壤蓄热实现夏季太阳能的跨季节储存,冬季采用太阳能热水或利用热泵提取土壤蓄热进行建筑供热,实现了太阳能的跨季节储热与热泵系统联合运行。
短期的实验数据表明,在36天时间内,储热区土壤温度平均升高了1.3℃,采用垂直埋管换热土壤蓄热系统实现太阳能的跨季节储存是可行的。
长期储热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太阳能跨季节储存及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设计应注意各子系统的合理匹配,以提高系统综合能效。
关键词 太阳能 跨季节储热 地源热泵 建筑供热A SOLAR ENERGY SYSTEM WITH SEASONAL STORAGE FOR BULIDING HEATING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OIL HEAT STORAGEWang Enyu Qi Chengying Yang Hua Zhang Huichuan Lü Yansong(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Abstract A Solar heating system with seasonal storage is designed and built for the villa buildings in Tianjin suburb. The solar energy was stored in the soil in summer, and was taken out by the ground-source heat bump for building heating in winter. The solar energy collected in winter was used directly for heating. The test data in a short-term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heat storage area increased averagely 1.3 centigrade degree after 36 day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at using a vertical duct storage system for the seasonal solar energy storage is viabl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sola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ll be needed further study. To design the solar energy seasonal storage and heat bump combined heating system, the reasonable subsystem design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enhance energy efficiency. Keywords Solar energy Seasonal heat storage Ground-source heat bump Building Heating1.绪论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地源热泵作为清洁、高效的供热空调系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建筑空调领域的热点。
蓄热式换热的原理及其应用

蓄热式换热的原理及其应用1. 原理概述蓄热式换热是一种能够实现能量存储和高效利用的换热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储存和释放热能的方式,实现能量的转移。
蓄热式换热系统通常由热媒流体和蓄热材料组成。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热媒流体负责传输热能,而蓄热材料则充当能量的储存器。
2. 工作原理蓄热式换热系统中,热媒流体通过换热设备将热能输入或输出到蓄热材料中。
当需要储存热能时,热媒流体通过与蓄热材料进行直接接触,将热能传递给蓄热材料。
蓄热材料会吸收热能,并将其存储在其内部的结构中,如微观颗粒、蓄热盘、蓄热钢块等。
当需要释放储存的热能时,热媒流体再次与蓄热材料接触,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储存的热能转移给热媒流体,从而实现能量的释放。
释放后的热媒流体可以被再次利用,进而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3. 应用领域蓄热式换热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3.1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的设备,其中蓄热式换热技术被广泛应用。
在太阳能热水器中,蓄热材料通过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并将热能储存在其中。
当需要使用热水时,蓄热材料释放储存的热能,使得水可以得到加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并且在夜晚或阴天时仍能提供热水。
3.2 工业余热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余热,将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蓄热式换热技术可以用于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中,将产生的余热转移到蓄热材料中进行储存,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热能供给生产过程或其他需要热能的设备使用。
这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对环境进行保护。
3.3 寒冷地区采暖系统在寒冷地区,采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蓄热式换热技术可以用于寒冷地区的采暖系统中,通过储存夜间或低峰期的热能,在高峰期将储存的热能释放,为居民提供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有助于减少对传统暖气设备的依赖,节约能源。
4. 优势和挑战蓄热式换热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高效利用能源:蓄热式换热可以充分利用能量储存和释放的特性,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跨季节蓄热供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李明云1,XXX1,XXX1(1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分析了国内现阶段的冬季供暖状况,利用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解决了夏热冬用的技术难题,它能够有效的减少CO2 的排放进而减弱全球的变暖趋势,通过四季沐歌实际工程可以看出,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能够提供50%或者更高的太阳能保证率。
文章介绍了季节性蓄热中的水蓄热、砾石-水蓄热、埋管蓄热以及含水层蓄热的四种显热蓄热方式,分析了各个蓄热方式的特点及各自的应用场合。
针对前期对蓄热系统进行的调研,分析并探讨了蓄热系统的保温、密闭性以及系统造价等。
重点对太阳能地下土壤储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对地下土壤储热系统的埋管进行了设计计算。
关键词:太阳能辅助加热;季节性蓄热;埋管换热器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bout 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s withSeasonal StorageLi Mingyun1,XXX1,XXX1(Beijing sijimicoe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Beijing,102600)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hina at this stage about heating in the winter,The use of CSHPSS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summer heat in winter to be used .CSHP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2 emissions and global warming.Through the sijimicoe actual engineering can be seen, CSHPSS can provide 50% or more high solar fraction. Four sensible heat storage mode is introduced about hot-water thermal energy store、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e、aquifer thermal energy and gravel-water thermal energy st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regenerative way and their respective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heat storag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eat insulation system、leakproofness and the system cost etc. The focus is on the analysis about solar energy storage in underground soil about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is paper preliminary to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underground soil heat storage system about buried pipe.Key words Solar assisted district heating; Seasonal heat storage; Buried pipe heat exchanger0 引言近年来,我国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方地区出现了连续的低温雨雪天气,南方供暖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
2001年我国发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该标准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采暖空调提出了与没有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节能50%的目标。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在我国夏天资源比较丰富,通过季节蓄热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冬季采暖、工业预热等各个领域。
太阳能的供热分为短期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CSHPDS(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s with diurnal storage)和跨季节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CSHPSS(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s with seasonal storage)。
短期蓄热主要是满足宾馆、学校等的部分用热水和采暖的需求,它所提供的热量占用户全年需用热量的15%~20%。
跨季节蓄热可以满足全年的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的需求,它所提供的热量可以占用户全年使用热量的50%。
早在1996年,在欧洲的几个跨季节采暖试点工程已经开始研究并实施。
现阶段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冬天大部分的能源的使用方式电加热、燃气加热和锅炉加热,因此跨季节蓄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为减少南方冬季能源消耗和CO2的排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1 系统概念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以太阳能集热器为热源,热水通过地下盘管对房间进行供暖。
地板辐射采暖的温度可以利用不高于60℃的热水传热介质,在达到同样效果采暖的情况下,地板辐射采暖比其他采暖形式的室内设计温度低2~3℃,季节性蓄热的蓄热温度为0~40℃,经过适当的提升温度,就可以满足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要求。
图(1)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示意图根据上海、武汉、北京、大连四个城市采暖季模拟分析别墅采暖面积为180㎡,室内设计温度为16℃,其他参数按照冬冷夏热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工程的实际选取。
模拟结果如下表1。
表(1)室内设计温度16℃时建筑热负荷模拟结果城市上海武汉北京大连全年热负荷/KWh 5549.02 7074.05 14688 15782采暖季热负荷指标/W·m-211.98 14.91 28.37 30.48 由于地球表面上太阳能量密度较低,且存在季节和昼夜交替变化的特点,这使得短期蓄热太阳能供热系统(CSHPDS)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从而使太阳能利用效率也变得很低。
采用季节性蓄热技术将夏季的热量蓄积到冬季用来供暖,提高太阳能系统的设计保证率,实现太阳能全年综合利用。
这就很大程度克服了CSHPDS的缺点,从而能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资源。
CSHPSS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末端供暖系统、供热中心和热力交换站等组成。
夏季,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的热水首先进入地下蓄热水池,蓄热水池中的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把热量传递给自来水,通过生活热水管道到达各用户用水点,各用户自备辅助加热器,当由太阳能加热的生活热水达不到设定温度时,则启动辅助加热器加热生活热水。
冬季,被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的热水首先进入地下蓄热水池中,蓄热水池中的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给锅炉房内的采暖回水管道,若经换热后的采暖回水达到50℃,则不经过锅炉房换热器,直接回到锅炉房内的分水器经输配系统输送到采暖末端,若温度不够,则需要经过锅炉换热。
2 太阳能蓄热系统的设计根据蓄热温度的差异,CSHPSS系统可分为低温蓄热和高温蓄热两种形式。
低温蓄热的温度范围通常为0~40℃,而高温蓄热则为40~90℃。
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普遍为低温蓄热,因为对于高温蓄热如何降低热损失是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对于一个圆柱蓄热装置热损失主要有底面、侧面和顶面三部分组成,其中顶面热损失最大,占热损失的35%~40%(无隔热材料)或15%~20%(有隔热材料)。
一般而言,高温CSHPSS系统最小的储存容量应在10000m2以上。
CSHPSS中蓄热装置的蓄热性能是评价系统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蓄热介质的不同蓄热装置可以分为四类,热水蓄热(Hot-water Thermal Energy Store 简称HTES);地埋管蓄热(Borehole Thermal Energy Store简称BTES);含水层蓄热(Aquifer Thermal Energy Store 简称ATES);砾石-水蓄热(Gravel-water Thermal Energy Store简称GWTES)等四种方式。
不同的蓄热方式根据建设地点的土壤、岩石、地下水情况及投资规模确定。
热水蓄热地埋管蓄热含水层蓄热砾石-水蓄热图(2)四种蓄热方式的类型表(2)四种蓄热方式比较蓄热类型热水蓄热地埋管蓄热含水层蓄热砾石-水蓄热蓄热介质水土壤/岩石砾石-水沙石/水热容量kWh/m360~80 15~30 30~50 30~40与1m3水热容量相同的体积1m33~5 m3 1.3~2 m32~3 m3地质要求结构稳定无地下水深5-15m钻井方便导热性好热容量大深度30~100m结构稳定无地下水深度5~15m含水层水的流动性较好地下水位低或无地下水砾石厚度为20~50m2.1热水蓄热在这四种蓄热方式中热水蓄热具有单位体积热容量、流动性好,存取较为便捷。
热水蓄热装置一般为圆柱形,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小形体系数,以减少热损失。
热水蓄热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于水箱围护结构的设计和隔热,例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组成的新型复合壁面材料或膨胀性聚苯乙烯(EPS)传统的水蓄热系统中的水箱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水箱一般完全或部分埋入地下,而且至少需要在其顶部和四周进行保温。
另外由于保温材料受潮其保温效果会下降,因此还需要注意保温材料的防潮。
为了减少水蒸气通过周围的混凝土墙体扩散所造成的热损失,也就是所说的蓄热体的水密性问题,解决这种水蒸气扩散的常规做法是在蓄热体内部加装不锈钢或聚氨酯材料内衬,但是这种方法造价太高,经济上不可行,随着低蒸汽渗透率的高密度混凝土(HDC)的出现,可以不用不锈钢内衬直接进行蓄热,经济上比较合理。
图(3)CHSPSS 中热水蓄热设计方案保证较大的蓄热容积(10000m 3以上)以减少热损失,蓄热设备四周均保温,通过过程措施避免冷桥。
选取吸水率防水性好,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小的材料,例如聚氨酯发泡材料,玻璃棉等。
当水箱容积大于10000m 3时蓄热体热损失小于10%,当水箱容积小于2500 m 3时,蓄热体热损失随体积缩小而损失量变大。
在聚氨酯保温厚度达到0.6米时,蓄热介质热损失率为10%。
厚度到1.2米以上时热损失率无明显变化。
若池底不设保温,25天以后损失率达100%。
太阳能采暖系统所需热量随太阳集热器的集热量与建筑热负荷之间差值增大而增加;蓄热水箱容积随蓄热温差增大而减少,当蓄热水温达到80℃时,在各种地面采暖系统取水温度下,单位集热器面积所需的蓄热水箱容积趋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