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03年气候公报

浙江省2003年气候公报

摘要------------------------------------------------------------------------------------------------------1一、基本气候概况-----------------------------------------------------------------------------------21、气温-------------------------------------------------------------------------------------------22、降水-------------------------------------------------------------------------------------------43、日照-------------------------------------------------------------------------------------------7二、重要气候事件-----------------------------------------------------------------------------------91、高温-------------------------------------------------------------------------------------------92、干旱------------------------------------------------------------------------------------------113、热带气旋------------------------------------------------------------------------------------134、暴雨------------------------------------------------------------------------------------------145、冬春季阴雨---------------------------------------------------------------------------------146、寒潮------------------------------------------------------------------------------------------147、大雪------------------------------------------------------------------------------------------148、大雾------------------------------------------------------------------------------------------15三、气候影响评价----------------------------------------------------------------------------------161、气候与农作物-----------------------------------------------------------------------------162、气候与水资源-----------------------------------------------------------------------------163、气候与生态--------------------------------------------------------------------------------174、气候与交通--------------------------------------------------------------------------------18 特写:人工增雨斗旱魔-------------------------------------------------------------------------封三2003年度(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浙江省气候突出特点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总量偏少,夏秋严重干旱,梅雨来迟去早。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一、介绍杭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浙江省省会,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气候特点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和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杭州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尤以6月至8月为盛。

三、近期天气情况1. 温度近期杭州的气温整体较为适宜。

白天最高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夜间最低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

晨起需要注意室外温度的变化,早晚温差较大。

2. 降雨近期杭州的降雨情况较为平稳。

每天都有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但不会对出行造成太大的影响。

需注意携带雨伞出门,避免淋湿。

3. 风力近期杭州的风力较弱,多为微风和轻风。

气流相对较稳定,出行时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

4. 大气质量近期杭州的大气质量整体较好,空气清新。

但在早晚的高峰时段,需避开交通繁忙路段,注意呼吸道健康。

四、未来天气预报1. 温度未来一周杭州的气温将持续适中,总体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

尽管有时会有一些局部高温天气,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

2. 降雨未来一周杭州的降雨情况较为分散,大部分时间为多云天气,偶有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

需要注意防备局部雷雨天气,尤其是下午时段。

3. 风力未来一周杭州的风力仍然较弱,以微风和轻风为主。

出行时不需过多考虑风力因素。

4. 气象提示未来一周杭州的气象条件较为适宜,但仍需注意防晒和及时补水。

出行时请根据天气实际情况穿戴合适的衣物,并合理安排行程。

以上是本次杭州气象文字报告的内容摘要。

杭州的气候特点、近期天气情况以及未来天气预报都得到了详细介绍。

希望对大家了解杭州的气象情况有所帮助,祝大家在杭州的旅途愉快!。

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概述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是中国制定的用于评估建设项目对气候的影响的技术规范。

本文档将简要介绍该技术标准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背景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建设项目对气候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以及为建设项目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制定了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目的该技术标准的目的是通过系统评估建设项目对气候的影响,确定并推荐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对气候的不利影响,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主要内容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范围和适用性:明确适用该技术标准的建设项目范围,并规定评价的方法和流程。

2. 气候影响评价指标:列出用于评估建设项目对气候影响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风险、气候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等。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指导如何收集和分析与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相关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环境数据等。

4. 评价方法和模型:介绍评估建设项目气候影响的方法和模型,包括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

5. 影响评估报告:规定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报告的结构、格式、数据呈现等。

6. 推荐措施:提供减少建设项目对气候影响的推荐措施,包括气候适应性措施和减排措施。

7. 技术支持:提供本技术标准的实施指南和技术支持。

结论建设项目气候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是用于评估建设项目对气候影响的重要技术规范。

它的实施可以帮助建设项目减少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提高项目的适应性。

建议相关单位和项目管理方遵守该技术标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舟山七份气候影响评价

舟山七份气候影响评价

舟山市七月份气候影响评价(2013年)发布单位:舟山市气象局发布时间:2013年8月4日舟山市七月份气候影响评价(2013年)摘要7月份舟山天气气候特点是:月均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多地均破历史记录;日照偏多。

五项主要天气日数:全市雨日偏少九成,创历史最少记录;大风嵊泗偏多,其他三地偏少或未出现;大雾未出现;雷暴偏少,仅岱山出现1次;灰霾惟嵊泗出现。

本月天气概况: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市1日出梅后即迎来持续晴热天气,上旬气温比常年偏高2℃左右。

13日夜里至14日,受台风“苏力”外围环流影响,出现月内唯一一次大范围小量级阵雨,气温略降。

“苏力”过后,气温回升。

下旬尤其是从24日起,气温快速攀升,出现持续8天高温时段。

受降水偏少和持续高温影响,本市水库蓄水大幅减少,市电网用电量屡创新高,土壤干旱出现,并正继续加剧,对我市经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一.主要气候要素概述1.气温7月本市气温平均为27.9℃,同比常年偏高1.0℃,相比上年偏低0.1℃。

四地月平均气温为26.9℃(普陀)~28.6℃(定海、岱山),同比常年偏高0.5℃(普陀)~1.4℃(定海);相比上年,定海、岱山偏高0.1℃、0.2℃,嵊泗、普陀偏低0.1℃、0.6℃。

定海、岱山月均同为28.6℃,并创两地历史同期次高;嵊泗、市均月均27.6℃、27.9℃,同列历年同期第4高。

7月份气温呈“V”状起伏波动。

上旬,受副高控制,1日出梅后,全市持续晴好无雨,气温上升,四地旬均比常年偏高1.4℃(普陀)~2.2℃(定海),定海28.4℃、岱山28.3℃、嵊泗27.4℃和市均27.7℃,分列历年同期最高第3、5、6、5位。

中旬,受台风“苏力”外围环流影响,气温下降,距平幅度收窄,四地中仅定海偏高0.2℃,其他三地和市均比常年偏低0.1~0.5℃。

下旬,副高西伸增强,气温快速回升,三地旬均岱山29.8℃、定海29.6℃、嵊泗29.0℃,比常年偏高1.9~2.0℃,分列历年同期第1、2、2高,普陀27.1℃与常年持平。

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

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

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0 引言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多样化的地形地貌,给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农产品种类丰富独特,品质优秀。

农作物的优质高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为此从2012 年起,积极探索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包括制订业务规范,统一标志管理,完善评价模型等; 经过3 年的实践,逐步在全省推广并渐趋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科学评价技术不断提升。

1 制订业务规范,统一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标志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是指天气气候条件对作物品质影响的优劣等级的评定。

1. 1 制定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规范为适应气候变化和现代农业生产优化布局发展需求,提升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水平,推进浙江气象为农特色服务工作,提高为农服务效益,为农民提质增效,浙江省气象局率先提出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为了确保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省局组织制定了《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暂行规定》,并以浙气发〔2012〕47 号文件行文下发,对农产品认证工作的认证流程、等级规定、标志管理,以及省市县气象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了规定。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依据农产品品质与气候的密切关系,通过相关数据的采集收集、实地调查、田间试验、对比分析等技术手段方法,设置认证气候条件指标,建立认证模式,综合确定气候品质评价等级。

农产品气候品质等级统一划分为4 级,按优劣顺序分别为: 特优、优、良好、一般。

1. 2 统一全省气候品质认证标志管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使用全省统一的标志。

农产品气候品质标志由标识图和批号代码两部分组成( 见图1) 。

标识图以中国气象图标为主题图形,蓝色、绿色为主色调,寓意气象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标识图包含标志名称、气候品质等级、认证机构等信息。

2 稳步推广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气象部门深化气象为农服务、助推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龙岩市气候影响评价-龙岩市气象局

龙岩市气候影响评价-龙岩市气象局

龙岩市2016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一、气候概况龙岩市2016年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的基本气候概况是:季平均气温正常,雨量异常偏多,日照显著偏少。

季内较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有5次,霜冻或结冰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中旬中后期、1月下旬中前期和2月上旬后期及中旬中期。

季内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暴雨、寒潮、冰冻雨雪、低温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气温、降水等多项历史极值记录均被打破,其中1月22-25日强寒潮天气给本市造成较严重经济损失。

二、主要气候特征1.气温冬季全市平均气温11.4℃,属正常。

各县(市、区)介于9.8~13.0℃,异常度-0.4~0.5,与常年比较,全市各地气温均属正常。

各月情况:12月正常至偏高,1月正常,2月偏低至正常。

季内极端最低气温-6.4~-2.9℃,均出现在1月25日,其中,连城县气象观测站极端最低气温达-6.4℃,突破该站有历史纪录以来1月极小值,长汀、连城、上杭和新罗4个观测站的最低气温创2000年以来历史最低值;1月24日平均气温除漳平、永定外,其余县(市、区) 创2000年以来历史日平均气温最低值。

冬季霜日数:北部7~9天,南部 1~5天。

2.降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510.1毫米,属异常偏多。

全市各地冬季降水量总和介于461.0~578.6毫米之间,与常年比较,全市季降水量均属异常偏多,雨日全市为41~49天,与常年比属偏多。

各月降水分布情况:12月和1月全市各县(市、区)均异常偏多;2月上杭显著偏少,其余县(市、区)均偏少。

冬季较明显降水过程出现在12月上旬,1月上旬中期、中旬前期和下旬,2月上旬前期。

季内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市暴雨日数15天,较常年偏多14天,冬季、1月全市暴雨日数均创有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暴雨日数最多记录,12月全市暴雨日数6天、平1971年最多记录,各地降水多次打破历史极值。

其中,长汀、上杭、漳平和新罗12月雨量破同期雨量最多记录,1月各县(市、区)均破1月雨量最多记录。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80万件(套)内衣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年产80万件(套)内衣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义乌市心上人服饰有限公司年产80万件(套)内衣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义乌市心上人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忠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051号编制日期2018年6月目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8)3、环境质量状况 (15)4、评价适用标准 (20)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8)7、环境影响分析 (29)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3)9、建议与结论 (35)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附件2: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3:不动产权证复印件;附件4:环评单位承诺书;附件5:浙江省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备案通知书;附件6:关于《义乌市心上人服饰有限公司配套染色车间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义环中心【2006】115号)。

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所在地卫星图;附图3:项目所在地四至照片;附图4: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5:项目所在地水功能区划图;附图6: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图;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0、纺织品制造中其他(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除外)类别,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义乌市心上人服饰有限公司委托杭州忠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在对项目区域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踏勘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1.1.2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2016.7.4修订,2016.09.1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正,2018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10.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4.28修订;(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2013.5.1;(12)《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1)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13)《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14)《关于实施环境功能质量标准(GB3098-2012)的通知》,环发[2012]11号;(15)《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7.1;(16)《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次修正,2018.1.1实施);(17)《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本)》,2013.12.19;(18)《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8年修正本),2018.3.1;(19)《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令682号,2017.10.1;(20)《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21)《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浙环发[2012]10号。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07.21•【文号】环办环评函〔2021〕346号•【施行日期】2021.07.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1〕346号河北省、吉林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重庆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局):实施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评价管理统筹融合,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协同增效,实现固定污染源减污降碳源头管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加快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领域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方案》落地,我部组织部分省份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2021年12月底前,试点地区发布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研究制定建设项目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基本建立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机制。

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

二、试点范围(一)试点地区在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地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其他有条件的省(区、市)根据实际需求划定试点范围,并向生态环境部申请开展试点。

(二)试点行业试点行业为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试点地区根据各地实际选取试点行业和建设项目(详细名单见附件1)。

除上述重点行业外,试点地区还可根据本地碳排放源构成特点,结合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径安排,同步开展其他碳排放强度高的行业试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二○○五年(2005.1~2005.12)浙江省气候中心2006年1月目 录【摘要】 (1)1、气候概况 (1)2、主要气候特点 (2)2.1、气温 (2)2.2、降水 (3)2.3、日照 (5)3、农业气候 (7)3.1 大小麦 (7)3.2 早稻 (8)3.3 晚稻 (9)4 重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0)4.1 台风 (10)4.2 连阴雨(雪) (13)4.3 寒潮大雪 (13)4.4 强对流天气 (14)4.5 梅汛期暴雨 (14)4.6 夏季高温 (14)4.7 局地特大暴雨 (15)4.8 秋季高温 (15)4.9 大雾 (15)4.10 沿海大风 (16)上,其中东南沿海以及温州南部地区降水量大于2000mm,嘉兴大部降水不足1000mm,其他地区的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

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南沿海偏多2~5成,浙北大部偏少1~3成。

1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81mm,比常年偏多23%。

全省各地在57~108mm,除湖州、嘉兴比常年偏少10%以外,其他偏多20%~40%;与上年比,湖州、嘉兴偏少50~60mm,宁波、舟山与上年相近,其他偏多20~50mm。

2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156mm,比常年多92%。

同期降水量相比,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72年的第2位。

全省各地在108~259mm,比常年偏多35%~122%,天台降水量(133mm)突破2月历史最多记录。

3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100.5mm,比常年偏少29%,比上年偏多27mm。

各市平均为51.5~150.1mm,比常年偏少16~58%;与上年相比,除温州偏少6mm外,其他各市偏多7~65mm。

4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92mm,比常年少40%,比上年偏多9mm。

全省各地为42~172mm,除临海、大陈比常年偏多,宁波、宁海、椒江与常年持平外,其他台站比常年偏少14~74%。

5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200mm,比常年偏多20%,比上年偏少9mm。

各地平均为58~460mm,除湖州、嘉兴、杭州、绍兴、舟山比常年偏少10%~30%外,其他偏多10%~90%。

6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30mm,比常年少40%,比上年多27mm。

各地平均为12~543 mm,温州、丽水南部比常年偏多16%~73%,其他偏少10%~90%,其中浙北少70%以上。

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市共24 站(占统计站点41%)打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

7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53mm,与常年(145mm)相当,比上年偏多69mm。

各地分布在26~609mm,除舟山、金华、衢州在100mm以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在100~300mm之间,温州最多达400mm以上;与常年比,温州偏多一倍以上,金华、衢州、舟山、丽水大部分偏少10%~50%,其他偏多10%~100%。

天台、玉环、乐清、洞头、青田5站突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8月降水量全省平均为200mm,比常年偏多25%,比上年多35mm。

全省各地分布在25~544mm,其中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市及绍兴部分县市在200mm 以上,衢州各县市及淳安、建德在100mm以下,其他大部分市在100~200mm之3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138h,比常年偏多27%,比上年偏多27h。

各地在100~180h之间,比常年偏多5~44%;与上年相比,除金华偏少3h外,其他偏多3~54h。

4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192h,比常年偏多40%,比上年偏多26h。

各地在156~229h之间,比常年偏多20~80%。

嘉兴、绍兴、杭州、舟山、衢州等市共11站(占统计站点55%)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5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113h,比常年偏少30%,比上年偏少53h。

各地在72~168h之间,比常年偏少10%~50%。

6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05h,比常年偏多40%,比上年多65h。

各地在166~252h之间,比常年偏多20%~60%。

临安、嘉兴、绍兴、杭州、舟山、诸暨6站(占统计站点30%)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7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27h,接近常年,比上年偏少59h。

各地在176~261h 之间,与常年比,杭嘉湖3地偏少10%~20%,其他接近常年或偏多10%。

8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66h,比常年偏少20%,比上年偏少51h。

各地在143~200h之间,比常年偏少10%~40%,比上年偏少5~72h,其中大部分市偏少50h 以上。

9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11h,比常年偏多30%,比上年偏多89h。

各地在172~237h之间,湖州市接近常年,其他市比常年偏多20%~40%;各市比上年偏多49~114h。

诸暨站(241h)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10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49h,比常年偏少10%,比上年偏少63h。

各地在124~175h之间,与常年比,湖州、杭州、丽水、温州偏少10%~20%,其他持平或相近。

11月全省平均为101h,比常年偏少27%,比上年偏少45h。

各地在60~134h 之间,比常年偏少10%~50%。

12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39h,与常年相近,比上年偏多30h。

各地在116~157h 之间,与常年比,杭州、绍兴、衢州偏多10%,舟山、宁波、台州、温州偏少10%~20%,其他地区接近常年。

海棠龙王泰利南部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8日08时到21日08时乐清气象站累计雨量603.8mm;砩头雨量站达729.8mm。

19日青田、瑞安、洞头、平阳4站的日降水量破历史极端最多记录。

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2.2亿元,其中水利设施11.7亿,交通、电力、通讯设施30.9亿,农林牧渔业23.3亿。

温州、台州、丽水、杭州等地有31个县(市、区)、555个乡镇因台风海棠受灾,受灾人口762.4万,因灾死亡6人,失踪5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6万多人。

倒塌房屋7553间,损坏5.8万间。

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15.4千公顷,成灾面积105.2千公顷,绝收面积47.0千公顷。

水产养殖受灾面积75.5千公顷,损失31.9万吨。

6.59万多家工矿企业停产。

全省有10座小型水库损坏,损坏堤防3491处519.3公里,堤防决口1679处82.8公里,损坏护岸2416处,损坏水闸136座,水文测站31座。

全省损坏输变电设备线路1331条,变电所38所。

损坏通信线路497.4公里。

全省有786条公路中断,毁坏公路路基1014公里。

温州机场、萧山机场航班受阻暂停;温州开往福建各地的客运班车和温州市区至山区班线一度全部停开。

但这次台风对缓解高温干旱和电力紧张起到了积极作用。

0509号-麦莎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于8月6日3时40分在我省玉环干江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2级以上(45 m/s),6日22时15分离开我省。

期间有5个气象站日降水量打破历史记录;沿海和沿海海面出现了12 级以上大风,东部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有9~12 级大风;舟山的普陀东亭出现最大风力达到49.2m/s。

受9号台风影响,我省除衢州市外,其余10个市49个县(市、区)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受灾地区为台州、温州、宁波市,损失最大的集中在乐清市、永嘉县、宁海县、温岭市、苍南县等。

我省共有840.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3108间;农作物受灾200.5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71.2千公顷,绝收面积22.4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63.7千公顷,损失水产养殖产品32.1万吨;工矿企业停产60911家,公路中断459条,毁坏公路路基638.2km,损坏输电线路1301.5km,损坏通讯线路834.9km;损坏小型水库和山塘水库131座,损坏堤防2234处453.5km,堤防决口583处47.1km。

因灾死亡5人(有4人系乐清市2处山体滑坡压倒房屋所致)。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5.6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台风灾害,全省紧急动员转移群众124万,创造了在最短时间内转移人数最多、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防台奇迹。

0513号-泰利2005年第13号台风“泰利”于9月1日下午14时30分在福建省莆田县平海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5m/s)。

受其影响,我省东南部沿海地区从8月30日起出现8级大风,至9月2日08时,我省有65个测站(含中尺度站)风力超过17m/s,其中有16个测站超过24m/s (最大站为:赵山渡36.7m/s)。

从31日下午起出现降雨。

8月31日08时-9月2日08时我省温州、丽水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它地区也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

有23个测站过程降雨达到100mm以上,其中10个测站超过200mm,巨屿389.3mm、新浦355.8mm、文成334.9mm、石垟308.4mm等4站超过300mm。

强降雨中心位于温州市文成、泰顺、平阳和丽水市云和、景宁等地。

其中9月1日08时到2日08时文成、云和气象站的日雨量打破历史极端最大记录。

这次台风造成温州等18个县(市、区)22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50.6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2亿元。

0515号-卡努第15号台风“卡努”于9月11日14:50登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登陆时中心气压94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50m/s),9月12日4:15离开我省进入江苏境内。

“卡努”台风为1956年以来在浙江沿海登陆风力最强的台风,在9月份登陆的强台风中尤为少见,大陈气象站11日13:55实测极大风力达59.5m/s,超过2004年“云娜”影响时该站58.7m/s的我省实测极大记录值。

受其直接登陆影响,我省东部地区从9月10日起出现8级强风和降雨。

过程总雨量≥100mm的157个站,≥200mm的61个站,≥300mm的10个站,最大的站为:望海岗(宁海)424.5mm。

降雨集中在宁波、台州、绍兴、舟山、嘉兴、杭州等我省东北部地区。

至9月12日08时,过程极大风速达到8级及以上293个站,达到附图1、浙江省2005年降水量图(mm)附图2、浙江省2005年降水量距平图(%)附图3、浙江省2005年平均气温图(℃)附图4、浙江省2005年平均气温距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