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动计算
沥青路面压实度全自动计算方法

压实度标准值K0(%): 98 S = 0.49 小于K0-1的点数m = 0
n =3
k = 99.0 K=k-Stа /√n = 98.1
tа /√n = 1.686
合格率(n-m)÷n×100% = 100.0
K 结论:
于K0
试验:
计算:
校核:
2.43 2.42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水中质量 (g)
689.9 7 1169.9
毛体积 密度 (g/cm3)
2.403 2.420 2.410
路面 吸水率 密实度 (%) (%)
0.4 0.4 0.4 98.6 99.3 98.9
K61+900 距中6.0m K62+010 距中9.0m K64+450 距中4.0m
湖南省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
CY412
沥青路面密度试验记录表(钻芯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单位 起止桩号
混合料配合比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长沙中核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洞新高速公路LM3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K61+800-K62+100左幅
1#:2#:3#:4#:5#:6#:矿粉=25:11:15:14:16:17:2.0
合同号: LM3 编 号:
2013年6月26日
试验日期
混合料种类 AC-25C 水温(℃)
25.0
3
标准试件密度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2.437 2.556
g/cm3
水密度(g/cm ) 表干法
0.9971
钻芯取样桩号及位置
芯样厚度 空气中 (cm) 质量 (g)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表干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1)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的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2)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 仪具与材料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当最大称量在3kg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最大称量3kg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最大称量10kg以上时,感量5g,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
2)网篮。
3)溢流水箱:如图4.4.2.1所示,使用洁净水,有水位溢流装置,保持试件和网篮浸入水中后的水位一定。
4)试件悬吊装置:天平下方悬吊网篮及试件的装置,吊线应采用图4.4.2.1 溢流水箱及下挂法水中重称量方法示意图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2-试件;3-网篮;4-溢流水箱;5-水位搁板;6-注入口;7-放水阀门不吸水的细尼龙线绳,并有足够的长度。
对轮碾成型机成型的板块状试件可用铁丝悬挂。
5)秒表。
6)毛巾。
7)电风扇或烘箱。
3 方法与步骤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min~5min,称取水中质量(mw)。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本规程4.6的蜡封法测定。
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5)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它试验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
沥青粗集料筛分、密度等自动计算表

98.3 82.6 66.1 43.3 26.2 17.8 9.0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电子天平/LQT-07 正常
温度/湿 度 25℃
/40%
结论:依据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料试验规程》所检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 (工程 师)意 见:
签名:
签 名:
试验室 盖章:
主要仪器名称/编 号
499.6 方孔标准筛/JL-01
499.5 恒温干燥箱/LQT-04
使用情况
正常
正常
结论:依据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批准人
料试验规程》所检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意见:
1.7 17.6 33.9 56.7 73.7 82.0 91.2
98.3 82.4 66.1 43.3 26.3 18.0 8.8
通过率 (%)
(%)
水
洗
4.75
后
2.36
干 筛
1.18
法
0.6
筛
0.3
分
0.15
0.075
筛底m底 干筛后总
量∑ mi(g) 损耗m5(g)
损耗率(%)
8.2 77.5 83.9 114.1 86.2 42.1 42.0 0.0
453.4
0.5 0.10
1.6 15.5 16.8 22.8 17.2 8.4 8.4
工程名称: 承包人 监理人
混合料筛分记录
试验编号:
合同号
一
试样编号
/
试验人
0-3
标准依据 试验日期 试样描述
JTG E20-2011(T0725-2000)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表干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1)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的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2)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 仪具与材料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当最大称量在3kg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最大称量3kg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最大称量10kg以上时,感量5g,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
2)网篮。
3)溢流水箱:如图4.4.2.1所示,使用洁净水,有水位溢流装置,保持试件和网篮浸入水中后的水位一定。
4)试件悬吊装置:天平下方悬吊网篮及试件的装置,吊线应采用图4.4.2.1 溢流水箱及下挂法水中重称量方法示意图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2-试件;3-网篮;4-溢流水箱;5-水位搁板;6-注入口;7-放水阀门不吸水的细尼龙线绳,并有足够的长度。
对轮碾成型机成型的板块状试件可用铁丝悬挂。
5)秒表。
6)毛巾。
7)电风扇或烘箱。
3 方法与步骤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min~5min,称取水中质量(mw)。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本规程4.6的蜡封法测定。
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5)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它试验时,也可用6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 表干法 自动计算

2.322
2.35
98.8
36.4 671.46 390.39
682.76
1.68
2.297
2.290
2.35
97.4
45.6 840.90 496.71
856.95
1.91
2.334
2.327
2.35
99.0
52.2 963.45 560.05
980.66
1.79
2.291
2.284
2.35
97.2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干法)
建设项目: 合同号: 施工路段: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厚度:
40
mm
D-24.1 (自/抽)检:
结构层名称:
试验日期:
路面桩号
试件的吸水率(%) Sa=(mf-ma)/(mf-mω)×100
25℃ρω=1.026
试件厚度 (mm)
干燥试件 空中质量
ma(g)
试件的 水中质量
备注:试验规程T0705-2000(表干法)适用于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实型沥青砼面层)。 表中理想最大相对密度rt—由T0711(D-24.4)或T0712(D-24.5)测定。 标准密度ρ0—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ρm计算压实度时,应进行孔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ρ0=ρm×[(100-VV)/100]。
试验:
计算:
复核:
mω(g)
试件的 表干质量
mf(g)
吸水率 Sa(%)
相对密度 rf=
ma/(mf-mω)
密度 ρf= rf×ρω
沥青混合 料的标准
密度 ρo= (g/cm3)
压实度K(%) (ρf/ρo)×100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表干法)记录

结论:
监理意见:
主
管:
复
核:
试 验:
报告编号: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表干法)报告
合同段: 工程名称 试验规程 施工路段
沥青种类 级配类型 试 验 编 号 S1 40~75 桩号 (部位) 厚度 (mm) 水密度 试件重 (g)
试验编号: 试验单位 JTJ 052-2000(T 0705-2000)、 JTJ 059-95(T0924-95) 试验日期 取样地点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表干法记录沥青压实度沥青路面压实度压实度试验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压实度灌砂法压实度试验压实度试验规程压实度计算公式路基压实度灌砂法测压实度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表干法)记录
合同段: 工程名称 试验规程 施工路段
沥青种类 级配类型 试 验 编 号 S1 40~75 桩号 (部位) 厚度 (mm) 水密度 试件重 (g)
试验编号: 试验单位 JTJ 052-2000(T 0705-2000)、 JTJ 059-95(T0924-95) 试验日期 取样地点
混合料种类 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用途 上面层 压实度 (%)
1
1.0 g/cm
试件 水 中质 量
3
日期
试件 表 干质 量
试件 密度 (g/cm3)
标准 密度 (g/cm3)
混合料种类 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用途 上面层 压实度 (%)
1
1.0 g/cm
试件 水 中质 量
3
日期
试件 表 干质 量
试件 密度 3 (g/cm )
标准 密度 3 (g/cm )
结论:
监理意见: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 表干法 自动计算

备注:试验规程T0705-2000(表干法)适用于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实型沥青砼面层)。 表中理想最大相对密度rt—由T0711(D-24.4)或T0712(D-24.5)测定。 标准密度ρ0—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ρm计算压实度时,应进行孔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ρ0=ρm×[(100-VV)/100]。
2.322
2.35
98.8
36.4 671.46 390.39
682.76
1.68
2.297
2.290
2.35
97.4
45.6 840.90 496.71
856.95
1.91
2.334
2.327
2.35
99.0
52.2 963.45 560.05
980.66
1.79
2.291
2.284
2.35
97.2
897.17
1.28
2.322
2.316
2.35
98.5
42.2 777.79 450.58790.03源自1.572.291
2.284
2.35
97.2
49.8 918.86 539.06
934.73
1.73
2.322
2.315
2.35
98.5
39.4 727.40 427.51
739.82
1.71
2.329
mω(g)
试件的 表干质量
mf(g)
吸水率 Sa(%)
相对密度 rf=
ma/(mf-mω)
密度 ρf= rf×ρω
沥青混合 料的标准
密度 ρo= (g/cm3)
压实度K(%) (ρf/ρo)×100
全自动计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 (1)

0.12 筛上重
35.07 分计筛余
19
0.0
0
0
100
19
0.0
0
16
0.0
0
0
100
16
0.0
0
13.2
151.9
8.8
8.8
91.2
13.2
154.1
9
9.5
495.5
28.7
37.5 62.5
9.5
488.1
28.5
4.75
638.8
37
74.5 25.5
4.75
635.4
37.1
容器中留 下 集料干
燥质量
圆形滤纸 在试验前 后的增重
抽提液的 总量
取出干燥 的抽提液
数量
1726.59 1689.59 1.18 2713
10
1712.59 1676.52 1.00 2722
10
筛上重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率 筛孔尺寸
105.84
5.82
第二组
坩埚中残渣 0.12
泄露入抽 提液中的 矿粉质量
0.075
32.8
1.9
89.6 10.4 0.075
27.4
1.6
底
170.0
底
171.7
1716.9
1704.4
第二组
油石比
6.12 6.18
规范通过率
平均通过率
累计筛余 通过率
0
100
0
100
9
91
37.5 62.5
74.6 25.4
78.7 21.3
82.9 1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干法)
建设项目: 合同号: 施工路段: 结构层名称: 试件的吸水率(%) Sa=(mf-ma)/(mf-mω )×100 路面桩号 试件厚度 (mm) 干燥试件 空中质量 ma(g) 636.48 671.43 662.59 893.75 710.87 711.38 694.83 886.71 试件的 水中质量 mω (g) 365.14 390.71 386.00 527.60 418.46 413.10 408.70 516.89 试件的 表干质量 mf(g) 642.96 683.45 672.50 907.52 724.75 722.11 707.61 899.74 吸水率 Sa(%) 1.02 1.79 1.50 1.54 1.95 1.51 1.84 1.47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厚度: 试验日期: 25℃ρ ω =1.026 相对密度 rf= ma/(mf-mω ) 2.291 2.294 2.313 2.352 2.321 2.302 2.325 2.316 密度 ρ f= rf× ρ ω 2.284 2.287 2.306 2.345 2.314 2.295 2.318 2.309 沥青混合 料的标准 密度 ρ o= (g/cm3) 2.35 2.35 2.35 2.35 2.35 2.35 2.35 2.35 40 mm D-) (ρ f/ρ o)× 100
34.5 36.4 35.9 48.4 38.5 38.6 37.7 48.1
97.2 97.3 98.1 99.8 98.5 97.7 98.6 98.3
备注:试验规程T0705-2000(表干法)适用于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实型沥青砼面层)。 表中理想最大相对密度rt—由T0711(D-24.4)或T0712(D-24.5)测定。 标准密度ρ 0—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ρ m计算压实度时,应进行孔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ρ 0=ρm× [(100-VV)/100]。 试验: 计算: 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