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观察描述的内容和步骤

合集下载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一、砾岩、角砾岩、砂岩常见岩石类型: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

(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

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1)砾岩(河北宣化)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

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

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

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

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

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

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

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

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

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

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1)粉砂岩的观察方法与砂岩基本相同。

(2)泥质岩因矿物颗位非常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因而要注意其颜色及各种物理性质的观察。

岩性描述-详细讲解岩性描述基本方法

岩性描述-详细讲解岩性描述基本方法

3、构造
在手标本上构造特点, 在手标本上构造特点,是均匀的块状构 条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 造,条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变余构造、 气孔、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 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 带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等。 带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等等。
千枚岩类
特点 岩石基本上全部重结晶,但颗粒小,通常<0.1mm 岩石基本上全部重结晶,但颗粒小,通常 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绿泥石为主,少量钠 矿物成分以绢云母、石英、绿泥石为主, 长石,有时见黑云母、硬绿泥石、 长石,有时见黑云母、硬绿泥石、锰铝榴石变斑 晶 典型的千枚状构造, 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原岩成分同板岩 形成条件 低级变质,低温、 低级变质,低温、强应力作用下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板岩类
特点 致密, 致密,发育板状劈理 重结晶或变质结晶作用很弱, 重结晶或变质结晶作用很弱,隐晶质 具板状构造,变余泥质、 具板状构造,变余泥质、粉砂质结构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粉砂岩、中酸性火山岩、 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粉砂岩、中酸性火山岩、 凝灰岩 形成条件 低级变质,低温、 低级变质,低温、应力作用下形成 命名:颜色+杂质成分 杂质成分+板岩 命名:颜色 杂质成分 板岩 例:钙质板岩,黑色碳质板岩 钙质板岩,
岩石描述范例
手标本描述: 手标本描述: 岩石呈灰黑色,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呈灰黑色,具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 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 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少量角闪石和橄 榄石。 榄石。 辉石呈灰黑色,短柱状,可见解理, 辉石呈灰黑色,短柱状,可见解理,断面为八边 颗粒大小在2mm左右,含量约55% 2mm左右 55%。 形, 颗粒大小在2mm左右,含量约55%。 斜长石为细条板状,灰白色,大小1 3mm, 斜长石为细条板状,灰白色,大小1×3mm,含量 25%。 约25%。 橄榄石浅绿色,粒状,颗粒大小2 3mm,含量约15% 15%, 橄榄石浅绿色,粒状,颗粒大小2-3mm,含量约15%, 角闪石为灰绿色,短柱状,断面六边形,含量约5%。 角闪石为灰绿色,短柱状,断面六边形,含量约5%。 5% 定名: 定名:橄榄辉长岩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③喷发相 喷发相的岩石主要为各种熔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包括熔 结火山碎屑岩),其产状与沉积成因的岩石有某些相似。 由于岩浆成分的变化,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的不同,其形 成的岩石不同,可划分为两个亚相: A、爆发亚相 爆发亚相的形成是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水 蒸气),造成对围岩巨大的压力(100-300个大气压),因 而产生岩浆爆炸,形成各种粒级不同的火山碎屑物质的堆积。 爆发成因的火山物质按照粒度不同,常有规律的分布在距 火山口不同距离的地段上。在火山口附近多为粒级较大的火 山岩块堆积,距离火山口越远粒度变细。有些火山灰可飞扬 降落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地区。 爆发亚相的岩石主要为各种粒级不同的正常火山碎屑岩, 其中包括熔结凝灰岩。火山弹是最常见的产物。
③向沉积岩过渡的火山碎屑岩。 岩石名称均以某一粒度碎屑物含量大于1/2命名, 碎屑物为50-90%(沉积火山碎屑岩类)时,岩石名 称前加“沉”字,说明含有一定量的沉积物;当正 常沉积物达50-90%(火山碎屑沉积岩类)时,岩性 按沉积岩岩石命名与沉积岩相同,但名称前加“凝 灰质”三个字。以说明含有一定量的火山碎屑物, 其中碎屑物粒度按正常沉积岩粒度划分:>2mm为凝 灰质砾岩;2-0.1mm为砂;0.1-0.01mm凝灰质粉砂 岩。
(3)火山碎屑岩命名
火山碎屑岩是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组成的岩石, 同时也包括混入了一定量熔岩物质和正常沉积物组成的岩石。 1,火山碎屑物的形态和种类 由火山作用产生的各种碎屑,其物质来源主要是岩浆喷出 后的凝固(晶屑、玻屑)或半凝固(火山弹和塑性岩屑)等。 另外还包括火山通道的围岩及早先凝固的熔岩壳(同源物) 及地壳深部的岩石碎块(异源物)。 ①岩屑:一般分为三种 刚性岩屑:主要是火山通道的围岩、早先结晶的熔岩及 深部的岩石碎块,成分复杂,形态不同的棱角状,粒度大小 不一。大则可达数米,是组成集块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分。

岩心观察与描述

岩心观察与描述

岩心观察与描述
《岩心观察与描述:一场独特的探索之旅》
嘿呀,你们知道吗,我最近干了一件超级有趣的事儿,就是去观察岩心啦!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记得那天,我跟着一群地质专家来到了那个满是岩石的地方。

哇塞,一进去就感觉进入了一个石头的世界。

然后他们就拿出了那些岩心,我一看,哎呀妈呀,这就是岩心啊,长得奇奇怪怪的。

我拿起一块岩心,就开始仔细端详起来。

你还别说,这岩心上面的纹路啊,就跟一幅幅画似的。

有的地方凸起来,有的地方凹下去,感觉就像是大自然这个超级画家在上面随意挥洒的杰作。

我就在那想啊,这些纹路到底是咋形成的呢?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沉淀,多少风雨的洗礼啊。

我凑近了去看,还能看到一些小小的颗粒,嘿,这可真有意思。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不停地这儿摸摸,那儿看看。

旁边的专家看着我那好奇的样子,还笑着给我讲解了好多关于岩心的知识呢。

然后我又看到了一块岩心,上面居然有一条像小蛇一样的痕迹,我当时就乐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我就琢磨着,这是不是远古时候有个小虫子或者小动物在上面爬过留下的呀。

哎呀呀,越想越觉得有趣。

就这么观察着,描述着,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岩石世界,在那里探寻着无数的秘密。

到最后要走的时候,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还想再好好研究研究这些奇妙的岩心。

总之啊,这次的岩心观察与描述之旅,真的是让我特别难忘,让我对这些平时不怎么注意的石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原来岩心的世界这么丰富多彩呀!嘿嘿!。

简述岩心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

简述岩心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

简述岩心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
岩心观察是指对地下岩石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岩石类型和组成:岩心观察可以确定岩石的类型,如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并进一步确定其具体的岩石组成,如矿物成分、晶粒大小和排列等。

2. 岩石结构:岩心观察还可以描述岩石的结构特征,如层理、节理、褶皱和岩层倾向等。

这些结构特征可以揭示地层的层序关系,以及岩石的历史变形过程。

3. 岩石纹理:岩心观察可以描述岩石的纹理特征,如晶体形状、岩石的变质程度和变质产物的分布等。

这些纹理特征可以提供关于岩石形成和变质过程的重要信息。

4. 岩石孔隙和孔隙度:岩心观察可以测量岩石的孔隙度,即岩石中孔隙的占空率。

通过观察岩心中的孔隙类型和大小,可以评估岩石的多孔性和渗透性,进而对岩石中的水、石油或天然气储集条件进行评估。

5. 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通过岩心观察,可以辨识不同岩石的特征,从而划分地层。

通过对不同地层的岩心进行比较和对比,可以建立地层时代和空间分布的模型。

岩心观察是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中重要的技术方法,能够为岩
石岩层的性质、产状、构造以及岩石中的各种矿产资源等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变质岩野外观察描述一、变质岩观察与描述方法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

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

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

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

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

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

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

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

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

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

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

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

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l.颜⾊岩浆岩的颜⾊⼤致可分为浅⾊、中⾊和暗⾊⼏种。

观察时,应分出原⽣⾊(即新鲜⾯的颜⾊)及次⽣⾊(即经过次⽣变化后风化⾯的颜⾊)。

原⽣⾊可反映岩⽯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可反映岩⽯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深浅,是暗⾊矿物含量和浅⾊矿物含量⽐率的反映。

辉长岩、撖榄岩为深⾊;闪长岩为中⾊;花岗岩、霞⽯正长岩为浅⾊。

浅成岩的颜⾊深浅,多受矿物拉度⼤⼩。

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深。

喷出岩的颜⾊深浅,则受到岩⽯成分、次⽣变化、结晶程度等⽅⾯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的影响。

通常⽞武岩类多呈⿊、⿊绿⾊、蚀变后呈中绿~浅绿⾊;安⼭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

描述岩⽯颜⾊时,应分出新鲜⾯(原⽣⾊),风化⾯(次⽣⾊),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显晶质岩⽯,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结构名称。

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长结构、粗粒半⾃形结构等;隐晶质⾄玻璃质岩⽯,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玻璃质的岩⽯,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只有在岩⽯薄⽚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

侵⼊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矿物。

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颜⾊、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估百分含量等。

岩⽯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中的⽬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岩石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物质组成部分之一,其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三大类岩石为火山岩、沉积岩和岩浆岩。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外貌特征、颜色、质地、结晶程度、矿物组成等方面,以便准确鉴定其种类。

以下分别介绍如何进行这三类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一、火山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岩石,分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多种类型。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玄武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1. 外貌特征:玄武岩色泽深浅不一,大多呈黑灰色或暗绿色。

质地致密坚硬,有时呈毛细结构,切割面有光泽。

2. 结晶程度:玄武岩为深成岩,具有颗粒状的结晶,但结晶程度一般较低。

3. 矿物组成: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黑云母、辉长岩、磁铁矿等矿物组成,这些矿物一般肉眼可见。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安山岩时,也可从上述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安山岩形成于中酸性岩浆,与玄武岩相比,其颜色较浅,通常为灰色或棕灰色。

其质地也比玄武岩稍微细腻,有时呈流纹状结构。

安山岩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有镁铁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

1. 外貌特征:流纹岩表面常有米粒状或半球形凸起,由于形状类似牛乳突起而得名。

颜色一般呈浅灰色或黄灰色,质地坚硬。

2. 结晶程度:流纹岩的晶体一般很小,肉眼很难看到。

其基质由细小的熔岩组成,直径约为0.1毫米至3毫米,成团状的熔岩通常有多种颜色和形态。

沉积岩是由地层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类型有砂岩、泥岩、灰岩等。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颜色、粒度、质地、厚度以及沉积环境等方面。

1. 砂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由石英砂颗粒累积而成,颜色和质地均较不均匀。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a. 粒度大小:砂岩的砂粒大小差异较大,范围从0.063毫米到2毫米不等。

b. 粒度成分:由于砂岩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因此其质地较细,切割面常有光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鉴定岩石的一般工作程序是:先作野 外地质调查,了解岩石产状、采集手 标本,再对手标本进行鉴定、初步定 名。然后,进一步在偏光显微镜下对 薄片进行详细鉴定。最后,综合野外 产状、手标本定名及镜下的岩性特征, 参照有关命名原则确定岩石名称。
一、概述
野外地质调查时,天天都要观察描述岩石, 如果不会将是非常痛苦的。 回到室内需要磨薄片对岩石作进一步观察 鉴定。不会看薄片,就不能为进一步的矿 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学研究提 供正确基础资料和研究方向。 遗憾的是,不少毕业生野外不用放大镜, 室内不会用显微镜看薄片,这不能不说是 地质教育的败笔。
二、岩石总体特征
3.矿物组成上的总特点 与手标本描述一样,通常是依次指出主要 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的矿物种类、各矿 物的百分含量(按含量自多至少为序);对 斑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的岩石,先斑晶或 变斑晶,后基质;对碎屑(陆源、内源或构 造碎屑),则先碎屑,后填隙物质(基质和 胶结物),镜下要求严格区分基质和胶结物。
五、定名
根据岩石基本特征,结合分类命名原则给岩石以 正确定名。确定岩石类型后,进一步可按构造和 矿物命名,如片麻状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片 麻状黑云母花岗岩等。当岩石名称中有不只1个矿 物(一般不超过3个)时,矿物一般按含量“少前 多后”的原则排列,矿物直接用半字符“-”连接, 如十字石-石榴石-白云母片岩。当要强调次生变 化或退变质时,用“××化”冠于岩石名称最前 面,如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 实例 定名:灰绿色中粒海绿石质石英岩状砂岩
二、岩石总体特征
包括构造、岩石总体结构和矿物组成上的 总特点(矿物种类、含量)。 1. 构造 主要在手标本上观察,镜下对构造的 描述要求依据手标本对构造的描述和镜下 看到的岩石在矿物空间分布方面的特征, 确定岩石的构造类型。
二、岩石总体特征
2. 岩石总体结构 与构造主要在手标本上观察相反,结构 是镜下观察的重点。这一部分岩石总体结构指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大小、形状方面的特点。同 样对斑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碎屑结构者, 需描述基质的结构。 至于矿物之间相互关系(包裹关系、反 应关系、交生关系等)方面的结构特点,则放 在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之中描述
(a) (b) (c)
二、岩石总体特征
(2)形状:
结晶岩的颗粒形状:包括矿物的自形程度和结晶习性 按自形程度分:自形、半自形和它形
() a () b () c
() d
() e
() f
按结晶习性分:等轴粒状、板状、鳞片状、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对火成岩而言自形程度较重要,而对变质岩而言结晶习性较重要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从何处下手? 建议首先用低倍物镜在单偏光、正交偏光 镜下反复把整个岩石薄片概略地浏览一下, 根据矿物的颜色、多色性、晶形、突起、 糙面、双晶、干涉色和解理等特点,分出 镜下有几种矿物,这样就不会漏掉矿物。 然后再对每种矿物形状、大小和其他鉴定 特征进行详细观察。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五、成因分析
根据岩石基本特征,结合分类命名原则给岩石以 正确定名。确定岩石类型后,进一步可按构造和 矿物命名,如片麻状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片 麻状黑云母花岗岩等。当岩石名称中有不只1个矿 物(一般不超过3个)时,矿物一般按含量“少前 多后”的原则排列,矿物直接用半字符“-”连接, 如十字石-石榴石-白云母片岩。当要强调次生变 化或退变质时,用“××化”冠于岩石名称最前 面,如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 实例 定名:灰绿色中粒海绿石质石英岩状砂岩
通常按含量自多至少为序,逐一描述每种矿物的形 状、大小和其他鉴定特征。对斑状结构或斑状变晶 结构的岩石,先描述斑晶或变斑晶,后描述基质; 对碎屑(陆源、内源或构造碎屑),先描述碎屑, 后描述填隙物质(基质和胶结物)。 描述内容主要是矿物单偏光、正交偏光下的晶体光 学参数,包括: 形状、大小、颜色、多色性、突起等级、解理特征 最高干涉色、消光类型、消光角、双晶类型 与其它矿物之间的关系、次生变化等 在此基础上,将矿物进一步划分种属。
二、岩石总体 特征
镜下估计矿物 含量 比较法(颗粒 细时) 集中 法(颗粒 粗时)
二、岩石总体特征
实例 砂岩 产地:河北唐山;层位:震旦亚界 中粒砂状结构。多数颗粒粒径在0.2~ 0.4mm之间,分选好,磨圆度为圆到极圆状。 碎屑含量80%,胶结物20%。碎屑由陆源碎 屑和自生海绿石碎屑组成,它们分别占碎 屑总量的90%、10%。陆源碎屑中97%以上都 是石英,仅有极少量的长石和锆英石、帘 石等重矿物。重矿物粒度较细,但磨圆度 很高。
成因分析方法和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
四、成因分析
对火成岩,通常要求根据矿物自形程度、相对大 小、包裹关系、反应关系等结构特征分析矿物结 晶顺序,区分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 对变质岩,通常要求根据矿物成分、结构特点, 区分热峰前进变质矿物残留、热峰矿物组合和退 变质矿物,分析变质岩化学类型、原岩性质、变 质作用热峰条件(变质相、带) 和退变质条件 对陆源碎屑岩,通常要求根据结构成分等特征, 分析搬运距离、水动力条件、沉积环境、成岩方 式。
锆石
海绿石石英砂岩
石英颗粒
海绿石胶结物 (微晶结构)
自生海绿石 碎屑
海绿石被氧化为褐铁矿
石英的自生加大边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掌握常见矿物光性特征 就个人经验而言,要掌握矿物光性特征关键有三: 多看多练 记住矿物典型切面光性方位 是十分有帮助的。还是在70年代,我买到王德滋先生 编写的《光性矿物学》,与其他类似的工具书不同的是, 书中有大量矿物典型切面光性方位图,这使得我能在较短 的时间内掌握常见矿物光性特征,为我的岩石学教学和科 研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终身受益匪浅。最近,我得到 内华达大学M. J. Hibbard(1995)的新书 Petrography to Petrogenesis, 书中有系统的常见造岩矿物典型切面 光性方位图(而不是立体的光性方位图),很有参考价值。
四、成因分析
实例 岩石中石英碎屑含量极高,分选、磨圆度均 好,即两个成熟度都较高,说明碎屑石英经过了 长距离搬运,又经反复筛选磨蚀,不稳定组分已 大量淘汰,泥基已被冲洗干净,碎屑形成于稳定 地台区。海滩是形成上述特征的有利地段,海绿 石为典型的海相指示矿物,故此砂岩的形成可能 与浅海环境有关。沉积物无明显压实现象,其成 岩方式主要为胶结作用。在同生阶段仅有少量海 绿石胶结物,随着埋深增加,进一步被共轴增生 石英胶结而成岩。
二、岩石总体特征
(1)大小:包括粒度及其分布 粒度:岩浆岩以2、5mm为界分细、中、粗粒 变质岩以1、2mm为界分细、中、粗粒 碎屑岩0.05、2mm为界分粉砂、砂、砾等 粒度分布: 结晶岩: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岩 浆岩)或斑状变 晶结构(变质岩) 对碎屑岩而言, 粒度分布相当 于分选性
一、概述
一份岩石鉴定报告通常由手标本描述和镜 下描述两部分组成,不管是手标本描述, 还是镜下描述,都包括岩石总体特征、组 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次生变化等其 他特征三个方面。尽管由于观察对象、尺 度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但写法相同,会 写薄片鉴定报告,就会在野外描述岩石。 薄片描述与手标本描述类似,描述内容依 次为:岩石总体特征、组成岩石各矿物的 基本特征、成因分析、定名及素描图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当然,单矿物描述的内容不一定包罗全部 光学性质,要抓住最好能反映矿物鉴定特 征的特性,简单而准确地表达出来。鉴定 特征观察到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照抄书 上的描述。有光性异常时,要将异常的特 征说明,如石英出现波状消光。对常见的 造岩矿物不必用锥光测光性;对出现的不 常见矿物,要按《晶体光学》介绍的步骤 进行系统鉴定,正确确定其名称、种属。
岩石观察描述的内容和步骤
中地大(武汉)岩矿系
桑隆康 2009-01
提纲
一、概述 二、岩石总体特征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四、成因分析 五、定名 六、素描图
一、概述
用肉眼(包括放大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鉴定岩 石是岩石学工作基本内容,也是地质学家和工程 师的基本功。其目的是全面描述肉眼对手标本和 镜下对薄片观察到的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 分等岩石基本特征,依据这些基本特征定名,提 供有关成因信息,写出鉴定报告,为进一步的矿 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学研究提供基础 资料和研究方向。 可以说,这是地质地矿类学生在学校学的最重要 的本领,学好了终生受益。
五、素描图
尽管现代显微照相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美的显微照 片,但仍代替不了显微素描图。素描图以其直观、 能清楚地说明问题而深受欢迎。
素描图分两类,一类主要反 映岩石整体结构、成分特 点。如图,它很好地反映 了该岩石具有“斑状变晶 结构,变斑晶为十字石、 石榴石和黑云母,基质由 石英和白云母组成”和变 斑晶大小等总体特征,还 反映了变斑晶的各种嵌状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普通辉石光性方位图 1. 晶系晶形;2. 解理;3. 光轴面、消光类型、消光角、延性。再记住单偏 光下无色、正高突起,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二级绿。光性特征就掌握了
多比较:如比较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
四、成因分析
成因分析是根据观察到的岩石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等岩相学基本特征,利用岩石学 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岩石成因,是 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 由于不同岩石类型形成条件、机制不同,
三、组成岩石各矿物的基本特征
对辉石、角闪石,要确定出是单斜的,还 是斜方的;对单斜辉石、单斜角闪石,要 求测定最大消光角Ng′∧c; 对斜长石,要根据其结晶程度、蚀变情况、 双晶发育类型及切面方位等特点,选择适 当的方法测定其牌号及其变化范围,以便 准确定出斜长石亚种。斑状结构岩石中当 有斜长石斑晶时,要分别测出斑晶和基质 斜长石的牌号,对有环带的斜长石,则视 可能及需要决定是否分环带测牌号。
二、岩石总体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