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一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化学反应的利用》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对“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认识进一步具体化。

2、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尾气处理方法,了解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通过“活动·探究—氯气的制取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利用“化学前沿”、“资料在线”等拓展性栏目,提供丰富的材料,开拓视野,从更多角度体会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物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探究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的形成。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预习案【思考、讨论】根据初中学习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进行总结,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a b c回忆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氨气时所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比较得出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取上遵循的一般原则。

探究案【活动•探究】分析以下四个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1、 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角度分析,有什么共同之处?2、 你认为哪个反应原理适合工业生产,哪些反应原理可以用在实验室中?① ②③ ④【归纳·总结】上述四个反应都是利用了氧化剂把 价的Cl 变成了 价的Cl 。

工业上利用反应④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 。

反应①是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地康法制氯气。

反应②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石时,把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有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生成,产生的就是氯气。

至今,实验室中仍用这种方法制取氯气。

反应③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氯气的方法之一。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实验制备的氯气中含有哪些杂质选择哪些实验仪器组装成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干燥的氯气装置较为合适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KMnO 4+16HCl(浓) =2MnCl 2+2KCl+8Cl 2↑+5H 2O 2NaCl +2H 2O =2NaOH+H 2↑+Cl 2↑ 通电 △ 4HCl+O 2= 2H 2O+2Cl 2↑ CuCl 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3)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4)氯气的收集方法(5)如何检验氯气已经收集满(6)尾气处理方法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训练案1、实验室由MnO2和浓盐酸制取纯净的氯气时,气体通过两个洗气瓶,第二个洗气瓶应盛()A、稀盐酸B、浓硫酸C、水D、饱和食盐2、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③在烧瓶中加入二氧锰粉末④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再缓缓滴入烧瓶中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尾气导入吸收剂中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①②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3、利用图2-3-9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新教案--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一课时

新教案--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一课时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连—根据装置图,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顺序连接。

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捂热或微热烧瓶,导管口若有气泡放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气密性好。

装—装药品,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固体MnO2,再向分液漏斗里加浓盐酸。

制—点燃酒精灯,加热制气体。

集—向上排空气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验—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瓶口,试纸变蓝色。

(5)尾气处理为防止多余的Cl2污染空气,图示药品③应选用______溶液吸收。

2.氯气的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议一议]1.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Cl2:①用0.15 mol MnO2与过量的12 mol/L的浓盐酸反应,②50 mL 12 mol/L的浓盐酸和足量的MnO2反应,所制得Cl2②比①________(填“多”或“少”)。

2.在实验室制备的Cl2中含有哪些杂质?应怎样除去?为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2一般用什么试剂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实验室制备气体装置的选择1.发生装置装置类型装置实例KMnO4→O2KClO3+MnO2→O2Ca(OH)2+NH4Cl→NH3浓盐酸+MnO2→Cl2锌+稀硫酸→H2,CaCO3+稀盐酸→CO2,H2O2+MnO2→O2,浓氨水+碱石灰→NH3,浓盐酸+KMnO4→Cl2,浓硝酸+Cu→NO2,稀硝酸+Cu→NO,2.净化装置净化原则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装置类型液体除杂不加热固体除杂不加热固体除杂不加热或加热实验装置气体的干燥方法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浓硫酸H2、O2、SO2、HCl、Cl2、CO、NO、NO2NH3、HBr、HI、H2SP2O5NH3CaCl2NH3碱石灰H2、O2、NO、CO、NH3Cl2、SO2、HCl、NO2浓硫酸可同时吸收NH3和H2O、碱石灰可同时吸收CO2(或SO2)和水。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含答案)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含答案)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含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类(含答案)离子反应⑴(含答案)离子反应(2)(含答案)氧化还原反应⑴(含答案)氧化还原反应⑵(含答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含答案)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含答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含答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含答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含答案)硫和氮的氧化物(1)(含答案)硫和氮的氧化物(2)(含答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试剂的存放易挥发类:见光易分解类: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2.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lO3,Zn为例进行分析)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反应类仪器:量器类:其他常用仪器: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自学内容】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堂互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学习过程】1.初中知识回顾〖探究活动〗学生回答课前预习题目,教师点评〖教师释疑〗指出实验中重点部分〖思考与交流〗(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 D.酒精可C.剩余的BaCl2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B.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3体积的浓硫酸缓慢倒入1体积的酒精中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碎瓷片2.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问题。

二年级春季《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的利用——认识汽车燃料导学案

二年级春季《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的利用——认识汽车燃料导学案
3.学习准备:
准备好前课本、练习本,边观看边练习,并做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学习方式: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并就所讲解的重点知识的进行笔记,对老师要求的课堂活动进行思考和练习。
学习环节:
1.了解汽油的标号
2.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选择汽车燃料
3.探究汽车尾气的处理方法
导《化学反应的利用——认识汽车燃料》
2.学习任务:
1.了解汽油的标号和代用燃料等生活中汽车燃料的知识,尝试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选择和优化燃料。
2.了解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与危害,尝试用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等知识,选择反应、试剂和条件对有害气体进行转化。

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焓变(高二化学上学期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焓变(高二化学上学期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导学案)编辑人:李雪芹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2: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自主学习: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问题一、什么是反应热?反应热是怎样表示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的?确定一个反应的反应热通常有哪些方法?⑴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下进行时,反应所或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通常用符号表示。

⑵应热时,反应热(Q)为正值;反应热时,反应热(Q)为负值。

(3)定某一反应的反应热通常方法有用测定的实验方法和通过理论计算来求。

问题二、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的角度来分析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⑴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的角度来分析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如:。

Ⅱ. 酸碱中和反应。

如:。

Ⅲ.燃烧反应。

如:。

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Ⅰ.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如:。

Ⅱ. 。

Ⅲ. 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Ⅳ.问题三、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测定反应热的实验的仪器称为测定反应的反应热:表达式:△H=== 。

针对练习:1、50 mL 0.050 mol/L 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⑵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教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初中教材,能举出常见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例子,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初中教材电子截图,复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化合价,更好地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通过阅读、观察,利用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

2、通过观察、资料收集、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展示幻灯片1]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总结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优缺点。

具体如下:[素材] 在下面的学习中用到的反应有:①CaO+H 2O ═Ca(OH)2 ②CaCO 3CO 2↑+CaO ③CuO+H 2 ═Cu+H 2O ④2H 2+O 2 ═ 2H 2O ⑤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⑥Fe+CuSO 4═FeSO 4+Cu⑦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⑧Fe 2O 3+3CO ═ 2Fe+3CO 2 ⑨2HgO ═ 2Hg + O 2↑[独立思考] 上述素材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④(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②⑨;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③⑥;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⑤⑦;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⑧[展示幻灯片2、提出问题]有没有既包含所有化学反应,又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的分类标准吗?[推进新课].[问题探究一]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展示幻灯片3、讨论1]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④; 属于还原反应的是③⑧.[小结]化学反应根据物质得氧或失氧可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2.3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导学案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2.3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导学案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2.3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导学案鲁科版必修2【思考】每当地震或是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医务人员通常往水中撒入一些物质进行消毒,你知道饮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吗?制备这种消毒剂的原料又是什么?氯气又是如何制备的呢?下面就以氯气的制备为例来学习怎样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板书】1探究实验室制取氯气【活动?探究】分析以下三个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1.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角度分析,有什么共同之处?△2•你认为哪个反应原理适合工业生产,哪些反应原理可以用在实验室中?MnO+4HCI(浓)=MnC2+CI2 T +2HO①2KMnO+16HCI(浓)=2MnCI2+2KCI+8CI2 T +5耳0②2NaCI +2H2O= 2NaOH+2T +CI2 T③【评述】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可得出这几个反应都是利用了氧化剂把-1价的CI变成了0价的CI 。

【媒体显示】电解食盐水装置。

工业上利用反应④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反应①是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地康法制氯气。

【评述】反应②和③从原料、反应条件分析都可以用于实验室中制取氯气。

【讲述】反应②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石时,把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有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生成,产生的就是氯气。

至今,实验室中仍用这种方法制取氯气。

反应③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氯气的方法之一。

【板书】反应原理:MnO2+4HC= MnCI2+CI2 T +2H2O【过渡】确定了反应原理和药品,还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装置。

【思考、讨论、提问】回忆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氨气时所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比较得出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取上遵循的一般原则【评述】可根据原料的状态、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物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1 人氢气固一液不加热型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二氧化碳固一液不加热型向上排空气法氨气固一固加热型向下排空气法【讨论并回答】根据以上信息,选择哪些实验仪器组装成制取氯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较为合适?可以采用固一液混合加热制气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第3节化学反应的利用1-2课时导学案

第3节化学反应的利用1-2课时导学案

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课前自主预习一、氯气的制备及应用1.工业上通过电解 制备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利用氯气和氢气合成 ,利用盐酸与 反应制消毒剂——二氧化氯。

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收集氯气可用 法;要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应将气体先通过盛有 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 的洗气瓶;收集满Cl 2后,尾气要通入 溶液被吸收。

二、其他物质的制备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制备出许多自然界里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如 、 、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等。

不仅如此,化学家还通过认识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人工合成出许多自然界中原本就有的物质,如现在用做食品添加剂的 大都是人造的。

课堂深化探究一、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纷繁复杂,但它们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完全⎩⎪⎨⎪⎧ 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收能量的反应放出能量的反应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室中通常用黑色的MnO 2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化学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3)浓盐酸在此反应中既表现了 性,又表现了 。

且表现还原性的盐酸与表现酸性的盐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

(4)注意事项①MnO 2只能氧化浓盐酸,不能氧化稀盐酸,因为盐酸的还原性与浓度有关,浓度越大还原越强。

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越来越小,当变为稀盐酸时,反应自动停止。

②必须加热,常温下MnO 2与浓盐酸几乎不反应,但须缓2.Cl 2的制取装置(1)制气类型:“固+液――→△气”型(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熟练掌握氯气制取的原理、装置、收集和尾气处理方法,能够从物质制备的视角整合学过的化学反应。

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

3.激情投入,体会化学创造的魅力。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依据学科特点给学生作相应说明及学法指导
1. 用15分钟阅读课本47-48页,了解氧气、二氧化碳、氯气、氢气实验室和工业制法,能够
举例说明利用各种化学反应既能制造出自然界里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又能人工合成自然界里原
本就有的物质。

用15分钟完成预习案部分,找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写在我的疑问栏和我
的收获栏内。

A层B层同学提前思考、拓展。

2. 独立思考,限时16分钟,A、B层同学规范完成探究案所有内容,C层同学规范完成探究案
课题除针对训练外所有内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课堂讨论。

预习:
一、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生产生活中所需物质
【预习自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久置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常温下不能制得氯气,必须加热才行
D.实验室用200mL12mol/L 浓盐酸和足量MnO 2加热制氯气,充分反应后可制得0.6mol 氯气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 究 案
I.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2012年位于常州城东郑陆镇的波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一名工人氯气中毒抢救无效身亡,另有两人伤势危重。

周围一百多名村民都被送到附近的多家医院治疗。

这已经是该化工厂再次发生氯气泄漏事件了。

2012年6月29日,该波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辆槽罐车罐体出现裂缝,导致氯气泄漏,数百村民紧急转移。

那么氯气怎样制取,又怎样防止泄漏后中毒呢? 学习建议:用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上述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惑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II.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探究点一:在制取过程中用到的药品有哪些?写出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浓盐酸的作
用?
探究点二:将装置连接好后实验前必要的操作是?如何操作?
探究点三:收集氯气可采用哪些方法?检验氯气有哪些方法?
探究点四:制得的氯气中含有哪些杂质?画出除去杂质的装置示意图。

探究点五:C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什么?
III.我的知识树——归纳总结,串联整合
气体制备的原理和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和尾气处理装置的选取原则
IV.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现有10mol.L-1的浓盐酸100ml和足量的二氧化锰,能否制得0.25mol氯气?解释原因。

2.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的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 D.①③④②⑥⑤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训练案
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
A.加热NaHCO3固体制CO2B.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SO2
2.室验室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除去氯化氢气体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A.水B.NaOH溶液C.饱和食盐水D.氨水
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作用制氯气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HCl和参加反应的HCl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1∶2 D.任意比
4.已知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可产生氯气Ca(ClO)2+4HCl====CaCl2+2Cl2↑+2H2O某同学试图测定氯气的体积并验证干燥纯净的氯气无漂白性,现有如下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
a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

(2)洗气瓶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4)某同学实验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发现量筒中未收集到液体,则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