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管理思想论文
兵家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讲解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战略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企业对本土化战略管理理论的需求也将变得越来越迫切。
然而创立本土化的管理理论需要对传统管理思想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整理,离开对传统管理思想的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管理理论。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孙子兵法》等为代表先秦兵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先秦兵家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东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兵家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传统管理文化造就了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这样一种管理文化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然而进入近代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中国经济的衰落和西方学术界的话语霸权,这种极有特色的管理文化却几乎被完全无忽视和大大误解了.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大量的优秀管理思想成为开始逐渐为现代企业管理学术界和实践界所重视,一些研究者开始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
同时,我国企业正在自发地将传统管理思想中的优秀因子融合到自己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去,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在应对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巨大而宝贵的财富。
一、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中国先秦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频繁的战争实践活动和各种思想的勃兴,为兵家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兵家思想萌芽于夏商时期,初步成型与西周,春秋末期主见成圣并形成独立的流派,战国时期是兵家最繁荣的时期,秦后开始走向衰落。
学术界对于兵家思想研究的文献可谓浩如烟海,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已经成了一门孙子学。
总体上看,对兵家思想最为关注的首先莫过于军事理论界,研究兵家的著名学者吴如嵩、郭华若、于汝波、徐勇、黄朴民、纽先钟等人大多数都是精通战争理论的军界人士,他们的研究一般局限于战争领域,主要关注兵家的军事战略、战术以及治军思想。
论文四大学派(儒、道、法、兵)学说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学号:课程作业名称国学中的管理之道研究生姓名钟浩任课教师莫少昆学科专业EMBA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课程作业提交日期2010年07月08日四大学派(儒、道、法、兵)学说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引子: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刚柔并济,企业管理也是如此,道家属于柔,兵家、法家偏于刚,儒家则是兼而有之,我们把四家的学说揉合起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把兵家思维用于商战,用法家思想管事,用儒家思想来理人,用道家思想来孕育企业文化修炼企业的“底气”。
做到刚柔并济,才能集管理大成于一身。
先秦各学派中,与管理行为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以极简略的形式,从上述四家中析取最精华、最具现代价值的成分,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越来越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被管理者、合作者或是竞争对手,了解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肯定是有益的。
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的目的已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求胜”,而更重“双赢”。
)第一部分各派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联系一、儒家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的字面意思是对人际关系及身心和谐的关注,用现代语言说,儒家管理是基于人性的管理。
相应地,管理手段是“为政以德”,即使在施行法律的时候也不忘道德教化的结合使用,始终强调人性关怀、伦理亲情的感化、劝谕功能,强调“诚”、“信”、“忠”、“恕”等品质的培养、塑造。
儒家管理的推行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从自我管理开始,再到家庭管理、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这几个过程的关系既体现为逐层演进又表现在彼此的相互渗透印证中。
总起来说,儒家管理是强调自我责任、注重和谐、注重整体利益的管理。
二、道家。
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在管理方式上,道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不可越权行事,而须因势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

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第一篇:道儒法兵家与企业管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儒家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建立起了系统的人性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的道德性,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建立了一整套的人才管理理论体系,提出了“和为贵”的社会生态平衡的和“刚柔相济”、“宽严结合”的领导原则指导原则,以“阴阳互补”的方法论为指导,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标。
所以,在现如今的许多企业中,都运用了儒家的管理思想。
除了儒家的管理思想之外,主要还有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的管理思想,仍然可为我们现代的企业管理兼容并包,借鉴运用的。
如道家的管理思想是以“道法自然”,“无为而不为”的柔性管理为特征。
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要走向反面。
人们在认识问题时,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状况,要看它的发展和将来;管理还要像水一样,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利,它虽然柔弱,可是其力量却强大无比。
法家的管理思想强调法治,强调他律,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集权的权威,强调管理手段的运用,强调尚贤。
法家的管理思想追求效益,充满着强力、竞争、严密控制的倾向。
墨家的管理思想强调“兼爱”、“尚同”、“尚贤”,同时还赞成劳动过程分工的合理性,提出“各从事其所能”的原则。
强调“利”和“力”是墨子管理思想的又一显著特征,墨子强调“交相利”,“义者,利也”,“万民被其大利”;“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民无食,不可为事”。
还强调“非命”,认定人生在世要竞力而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要与命运、自然进行抗争。
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自然争战就能求得生存兵家十分重视管理中谋略的运用,管理的战略和策略的正确运用,是获得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还强调管理的环境,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运用等。
浅说兵家学说与现代管理【范本模板】

浅说兵家学说对现代管理的意义班号: 048专业:电气1002班姓名: 夏立业学号: 0909101313指导老师: 李宁琪完成时间:2011年11月30日浅说兵家学说对现代管理的意义【摘要】管理之于企业,好比甘霖之于禾木,是企业反败为胜、生死存亡、发展向上的关键。
然而连续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本土管理理论,与管理水平并没有以相同的速度跟上世界的进度。
我们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理论,将此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去。
本文以中国著名的战略论著《孙子兵法》以及兵家学说的各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为线索对管理展开讨论.【关键字】兵家思想现代管理中国古代兵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它以孙武等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为代表人物,其主要论著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
兵家思想包括了非常多的管理思想,和一系列的管理学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客观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而且还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人是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决定着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人这种最活跃因素的利用就是管理。
因而它同时有把各种客观因素看成是相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以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正因如此,兵家的许多内容现在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以众击寡”、“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等等诸多的格言已经十分充分地影响到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
兵家管理的领域主要在于军事上的成就,但是其中蕴涵的管理战略、策略与方略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兵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主要的意义就表现在现在企业管理中的选人与用人机制上面.在选人机制上,兵家思想提出了择人任势的观点,也就是说善于作战的人能利用形式去取的胜利.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善于用人的领导不会苛求于自己的员工,利用贤才,同时利用形式.《武经总要》诠释了择人任势:“夫大将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才之勇怯,义之精粗所使人各当其分,此军之善敌也.”这充分体现了兵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选才标准。
古代兵家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哲学所用

古代兵家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哲学所用前言古代兵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承载了千年的智慧与思考。
这些古代军事家们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哲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兵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方面的具体运用。
一、战略思维与企业定位古代兵家思想中的战略思维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原则是企业定位的核心。
现代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和竞争环境,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实施有效的战略。
在企业定位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古代兵家思想中的“攻守兼备”原则。
企业在竞争中不仅要有进攻的决心,还要做好防守准备,避免被竞争对手击败。
只有在战略规划中考虑到攻守兼备,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组织架构与指挥体系古代兵家思想注重组织架构和指挥体系的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个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企业的协作效率和决策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在组织架构设计中,可以借鉴兵家思想中的“将帅制”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建立起高效的领导体系。
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指导团队取得成功。
同时,组织中的各个层级也需要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信息畅通和决策高效。
古代兵家思想中还有“兵分多路”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
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团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同时,这也能够保证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迅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人才选拔与团队建设古代兵家思想强调选才用人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这对现代企业管理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选择合适的人才并组建高效的团队。
中国古代兵家心理管理路径思想

价值工程低,导致报警限值失准。
③阻塞限值无法确定。
有些注射泵没有说明书,无法确定阻塞报警限值,使检测人员无法检测。
4.2解决方案①尽量建议科室使用厂家推荐的注射器和输液管,请厂家下科对临床科室培训注射泵的规范操作、注意事项,保养方式,防止因使用不当引起的仪器参数失准。
②如果发现报警阈值失准,应立刻送修,通过专业人员的维修,使报警值符合检测要求。
当注射泵的流量超过1000mmHg 时还未报警,应立刻送修,以免损坏检测装置。
③在无法确定阻塞报警值限值时,应与厂家沟通,了解限值范围,不能盲目检测。
总之,注射泵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注射泵的年检、新购检测、维修后检测,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送修,极大地减少了临床使用的风险,为病人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1]汤黎明,周耀平,胡新勇.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与计量管理技术规范[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80-86.[2]肖红.医用输液泵的输液质量控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0(3):76-7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706.27-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4]侯艺威,严汉民,白玫,等.注射器种类对注射泵应用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4):25-26.[5]张志强,郭洁.医用输液泵流带速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16-17.0引言中国古代兵家十分重视心理管理,认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主张带兵带心,练兵练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他们不断总结战争实践的经验,通过教化为先,爱抚士卒、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等途径,强化将帅对士卒的心理管理,促进将帅与士卒的情感交流。
当前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兵家心理管理路径思想中得到启迪,汲取其中的精华,灵活运用于部队工作中去,更好的解决部队心理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一、兵家简介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爆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司马穰苴(ráng jū)、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
各家学说虽有异同,但都以研究军事理论与军事活动为主,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二、兵家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根据刘云柏在《中国兵家管理思想》中的论述,我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由比较零散的军事管理观点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至唐朝安史之乱以前,中国古代不能兵家思想比较完整,进入分支学科研究的时期,出现了所谓的谋家、势家、阴阳家等兵家流派;第三阶段从唐朝中叶直到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并走向衰落的时期。
三、兵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姜尚与《六韬》姜尚,又称吕尚,姓姜,字子牙,号太公望。
公元前1211年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代表作《六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之—,也是最早涉及管理的著作。
《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
(二)、孙武与《孙子兵法》孙武,字长卿,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被国外誉之“东方兵学鼻祖”。
《孙子兵法》(“兵学圣典”)全书共十三篇:《始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三)、田穰苴(ráng jū)与《司马法》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严法治军,克敌制胜而知名于世。
因功被封为大司马,故史上多尊称其为司马穰苴。
《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2020年中国古代兵家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兵家的管理思想兵家的管理思想及主张(一)信息管理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信息对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预测和判断的依据,是及时纠偏、防止失败或减少损失的前提。
先秦兵家的军事论著中对此有比较成熟的思想,特别重视信息管理在用兵作战中的决定性价值,它的著名论断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一书开篇即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
所谓“索情”,即掌握信息。
兵家认为,高质量的索情必然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客观真实性和全面精细性。
客观真实性,是指在索情活动中应该摒弃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方法或手段。
孙武就明确反对三种“索情”方法,一是“取于鬼神”,认为占卜问神无济于事,一是“象于事”,即对信息作 ___的模拟揣测,一是“验于度”,即运用陈旧方法对信息作教条主义演绎、验证,强调“索情”的正确方法是“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不允许掺杂一点迷信或主观的成份,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客观与真实。
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就说:“料敌者,料其彼我之形”,而他所说的“彼我之形”,就包含了将吏、主客、排甲、器械、教练、地势、城池、骑畜、粮储、工匠、资货等等。
而孙武将影响战争胜负的诸多信息归纳为“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指敌友我的国情政情,“天”指各种气象情况,“地”指各类地形、地物,“将”指将帅统领军队、训练士卒、提高战力的各种才能。
“法”指军队管理、后勤供应的各种制度、法令等等。
可以说与军事有关的所有方面的信息都在搜集之列。
其实,不惟军事谋略如此,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谋略的成功,都离不开全面掌握信息。
收集到信息之后,兵家还主张要进行分析。
因为搜集到的信息往往是零碎的、杂乱的,仅凭这些信息素材,仍然无法形成正确决策,因此,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对信息的分析,即孙子所说的“较计”。
“较计”包括、分析、比较诸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孙子兵法》
读《孙子兵法》有感摘要:一)《孙子兵法》{(1)核心思想:全(2)因变制宜(3)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国共战争
三)现代企业以及公关人员之做法
四)珍惜生命
正文: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它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战争中更是运用的惟妙惟肖,而在当代更是成了企业家必看之书。
为何它有如此魅力,孙武又为何为后世敬仰?以下是我的浅析。
一.以“全”取胜
以全取胜,是贯穿《孙》的核心思想。
孙武说:凡…….善之善者也。
任何情况下以全为核心,为达此目的,应用正确方法去实现。
在解放战争中,中共在平津战役中,为求“全”,多次与傅作义将军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和平解放北京,使得百年古都免遭战乱。
而且在解放大西南过程中更是多次策反国民党高级将领,使得大部分地区免遭战乱。
这是孙武“全”思想在近代战争中的应用。
者一以全为核心的思想不仅使许多地方免遭战乱,更让无数百姓免遭战乱流离之苦,赢得了无数百姓之称赞,为中共在人民心中再次树立了良好形象。
在当今这一和平时代,战争已离我们远去,而《孙子兵法》却历久弥新更加适用于当代,尤其适用当代企业。
“全”的思想内容也随之不断增加与改进。
“全”有保全之意,不仅是保全城池,更有以大局为重、保全实力、名誉之意。
在当代企业中,有多少企业为顾眼前、为追逐小利而不顾质量、不顾长远,最终落得个停业破产的后果。
这些企业不得不说其目光短浅。
而有些企业始终将质量摆在首位,为自己赢得了生意,赢得了名誉。
这些企业是值得称道的。
而企业在运行中谁又能保证不出差错呢?其实出错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解决。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的公关人员在处理企业问题时应以大局为重,考虑长远利益,切不可因小失大。
二.因变制宜
夫…………….月有死生。
孙武认为领兵应因变制宜。
而因时而变,因变制宜不只是在战争中,在制定国策和企业政策上也应如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全国人民都在奋勇抗敌,抵御外辱。
而蒋氏政权却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军节节退让,全力围剿红军。
蒋介石的一句攘外必先安内,不仅使国民党内部出现矛盾,更是让全国人民寒心,使国民党形象大打折扣。
其不识时务不分时局的做法,为其最后败逃台湾埋下祸根。
而中共以大局为重,适时调整政策。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放,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
中共政策因势而变,因利而变,将《孙子兵法》用于政治之中,因此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良好形象。
一国之策尚要因时而变,而作为当代企业更要因时而变。
企业在千变万化市场经济时代,应正确分析时局,适时调整政策。
如08金融危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一些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订单少的情况下,认识到单纯依靠国际市场是不行的,因此各企业开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在面临资金技术不足请况下,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型企业,在危机中寻找到了机遇。
所以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企业者不仅要有极强的专业素质、领导才能、个人魅力,更要有处变不惊、适时改革的魄力,做到因时而变,化危为机。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发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攻城为不得已等成为指导战争的根本原则。
与其说是谋求战争的胜利,毋宁说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古人在战争中尚且如此爱惜人的性命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有何理由轻生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轻言赴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能太过于苛求完美。
坎坷挫折更是人生常有之事,自古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
所以在困难、苦难面前我们更要坚强,不可轻易求死,人只有活着才能战斗。
总结:
我敬佩一位老军人说,他费尽心血但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部下在战争中能少死几个。
他说,这是军人的人道。
自古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之人,虽其行为值得人敬佩,却很少有人去敬佩其为人,因为他虽理由正当,但却杀戮太重。
而孙武为后世所敬仰,不只在其军事修为,更在其心怀天下,热爱和平之心。
因为他强调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力求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战争。
所以其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