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发酵、发芽法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发酵、发芽法

《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发酵、发芽法

《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发酵、发芽法第一节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称为发酵法。

目的:①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用药品种【六神曲、淡豆豉】 ;②增强疗效【半夏曲】发酵品的质量要求:①气味要芳香无霉味、酸败味;②曲块表面霉衣黄白色,内部有斑点为佳。

黑色质差。

发酵条件:菌种培养基温度(30℃~37℃最佳相对湿度(70%~80%为宜)\pH 4 ~有充足氧或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①原料在发酵前应进行杀菌、杀虫的处理,以免杂菌影响发酵质量;②发酵过程必须一次完成,不能中断,或中途停顿。

③温度和湿度对发酵的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过低或过分干燥,发酵速度会慢甚至不能发酵,而温度过高则能杀死霉菌,不能发酵。

第二节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古代称为“蘖法”。

目的:改变原有的性能,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方法:①选择新鲜、粒大、饱满、无病虫害、色泽鲜艳的种子或果实;②用清水适度浸泡后,置适当地方湿物盖严,每日喷淋清水2~3 次保持湿润 ;③待幼芽长出0.2 ~1cm左右时,取出干燥。

注意事项①发芽温度以18℃~ 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 ;②种子浸泡时间应依气侯、环境而定,一般春秋季宜浸泡 4~6h,冬季 8h,夏季 4h;③选用新鲜成熟的种子或果实,在发芽前应先测定发芽率,要求发芽率在 85%以上 ;④适当避光并选择有充足氧气、通风良好的场地或容器进行发芽;⑤不能把先长的须根误认为是芽。

注意以芽长 0.2 ~1cm为标准,发芽过长则影响药效 ;⑥在发芽过程中,要勤加检查、淋水,以保持所需湿度,并防止发热霉烂。

【麦芽】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生用消食和胃,疏肝通乳 ; ~炒后行气、消食、回乳 ; ~炒焦后消食化积、止泻作用更强。

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拆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发酵、发芽法

发酵、发芽法
❖ 经炒后性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如用于饮 食停滞,可与山楂、神曲等同用;治中虚食少,脾胃虚弱,食 少难消,脘腹胀闷,可与人参、白术、茯苓、神曲、砂仁等配 伍,如健脾丸(《准绳》);用于妇女产后无儿食乳、乳房肿 胀、坚硬疼痛难忍的回乳四物汤(《疡医大全》)。
❖ 炒焦后性偏温而味甘微涩,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如 用于治食积泄泻的三仙散(《经验方》);治脾虚泄泻,常与 白术、党参、炮姜、乌梅炭等同用;另治脾胃虚寒、运化无权、 大便溏泄。
❖ 二、发芽的操作方法
❖ 选择新鲜、粒大、饱满、无病虫害、色泽鲜 艳的种子或果实,用清水浸泡适度,捞出, 置于能透气漏水的容器中,或已垫好竹席的 地面上,用湿物盖严,每日喷淋清水2~3次, 保持湿润,约经2~3天即可萌发幼芽,待幼 芽长出0.2~1cm左右时,取出干燥。
三、注意事项
❖ 1.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 控制在42%~45%为宜。
表面灰黄色,粗糙,质 脆易断,微有香气。 ❖ 炒神曲表面黄色,偶有 焦斑,质坚脆,有麸香 气。 ❖ 焦神曲表面焦黄色,内 为微黄色,有焦香气。
【炮制作用】
❖ 六神曲性味甘、辛,温。入脾、胃经。生六神曲健 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如用于治感冒食滞,常与 山楂、紫苏、藿香同用;又如治食滞中焦的宽中降 逆汤(《温病经》)。
微炒黄(《圣惠方》)。 ❖ 元代又有焙法(《活幼》)。 ❖ 明代则有巴豆炒(《普济方》)、发芽(《品
汇》)、炒熟(《宋氏》)、煨(《景岳》)等炮 制方法。 ❖ 清代增加有炒焦(《害利》)、炒黑的炮制方法 (《得配》)。 ❖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等。
【炮制方法】
❖ 1.麦芽 取新鲜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清水浸6~7 成透,捞出,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 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cm时,取出干 燥即得。

中药炮制学-第十四章-中药发酵、发芽

中药炮制学-第十四章-中药发酵、发芽

[炮制作用]
▪ 生品——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用于消化不良,
乳汁不通,乳癖。
▪ 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
回乳之功。小儿乳积不消;脾胃不和,饮食积滞。
▪ 焦麦芽——增强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可用于
食积腹泻。如三仙散。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思考题
▪ 1.发芽、发酵操作方法?
麦芽 ▪ [处方用名] 麦芽、大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 [来 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uden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
▪ [历史沿革] 现主要有炒黄、炒焦等炮制方法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炮制方法]
▪ 1.麦芽——净大麦,清水浸泡6-7成透,捞出,置能
五、注意事项
▪ 1.原料的处理
▪ 2.温度与湿度
▪ 3.发酵过程一次完成,不中断,不停顿。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六神曲
▪ [处方用名] 六神曲、神曲、六曲、焦神、煨神曲、麸炒六曲、 炒六曲、焦六曲、酒神曲。
▪ [来源] 本品为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
蓼等药加入面粉(或麦麸)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 [历史沿革] 现主要有炒黄、麸炒、炒焦等炮制方法。
,有焦香气,取出,摊开放凉。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炮制作用]
▪ 生品——开胃健脾,并有发散作用,可用于感冒食
滞。
▪ 炒神曲——增强健脾开胃作用,发散作用减弱。
▪ 麸炒——以醒脾和胃为主,并有甘香气。用于食积
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
▪ 焦神曲——消食力强,可用于食积腹泻。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三分。

中药炮制发芽法解释

中药炮制发芽法解释

中药炮制发芽法解释
中药炮制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制剂方法之一。

炮制的目的是通过加热、烘干、发酵等方法,使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变化、转化或减少,从而提高其药效、降低毒性或改善口感。

发芽法是炮制中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蕨类、豆类、谷类等植物。

其步骤为:
1.选择新鲜、无霉点、大小、厚薄均匀的药材;
2.浸泡:将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水深要恰好有药材表面,浸泡时间根据药材的不同而定;
3.发芽:浸泡完成后,将药材取出,放入有透气性的容器中,用湿毛巾或水喷雾器保持药材的湿润,放在通风、光线适宜的环境中,让药材发芽;
4.整理:当药材的根部、芽头发育良好时,将其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干净,晒干或烘干。

发芽法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增加药用价值。

例如,发芽的豆类能大幅增加其营养价值,发芽的麦芽具有较高的消化酶活性,能改善肠道消化。

但此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中药材,发芽后的药材口味和药用效果也有所改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采用。

14第十四章 发酵过程经济学1已

14第十四章 发酵过程经济学1已

第二节 发酵成本的控制及过程的经济学评价 二、节能
一、发酵成本的构成
1.固定成本(间接生产成本)
发酵成本 2.可变成本(直接生产成本)
第一节
1.固定成本
发酵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一、发酵成本的构成
不随或很少随产出的多少而变化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也就是说,无论工厂是否开工,有没有产出产品;也 不论开工程度多大,生产多少产品,它的数额差不多 总是固定不变的。 固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基质饱和常数小的菌株可在发酵液中维持较低的残 留基质浓度,提高基质利用率; 菌体形态影响发酵液的流变学性质,增加或者降低 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功率消耗。
二、影响发酵成本的因素
2.发酵工艺
工艺改进促使生产成本下降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①由固体发酵转向沉没发酵 固体发酵技术由于发酵速度慢、产率低、劳动强度 大、发酵过程不易控制、难于实现大规模化生产等 缺点,在绝大多数工业发酵产品的生产中,已被现 代液体沉没发酵工艺所取代。 沉没发酵产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力省,虽然 装备成本和动力消耗较高,生产成本一般仍低于固 体发酵,特别是大规模发酵生产过程。
基质至产物的实际转化得率,随菌体比生长率的上升而 下降。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保持比生产率稳定的前 提下,应当尽可能降低菌体比生长率。控制比生长率的 最有效方法是严格控制生长限制基质的流加补料速率。
一、降低原材料成本
3.选用廉价原材料
不影响产率和产品质量前提下,尽量选用廉价原料。 ①能用工业级不用试剂级;能用粗制品不用精制品。 ②有时粗制原料比高价精制原料更利于发酵,因含有各 种微量元素和生长刺激因子。 ③同时注意某些粗制原料中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及色素, 可能降低发酵产率或增加产品提炼工序的困难。 ④原材料选用,不能只看绝对价格。对碳-能源来说,只 有当价格 /碳密度比或价格 /能量密度较低时,才是真 正的廉价。氮源,以价格/氮含量比低者较为经济。

第十四章发酵经济学

第十四章发酵经济学

本章内容▪前言▪优良菌株选育▪培养基成本分析▪无菌空气与通气搅拌▪动力费(加热、冷却)▪培养方式▪后处理成本▪发酵规模▪市场经济信息分析及管理技术菌株发酵工程原理反应过程(代谢、工艺过程及控制)后处理发酵经济学发酵产品及发酵工厂设计(具体工艺、设备、效益分析)在开发一个新的发酵产品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菌种:应选用高产稳定、适应性强的优良生产菌株;▪原料:来源广泛(易采购、价廉), 利用率高;有替代品;▪发酵过程:易于控制,可实现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产品质量▪培养方式: 尽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如果采用的是分批培养方式,则要尽量缩短生长周期,或采用补料分批提高发酵产量。

在开发一个新的发酵产品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续)▪动力费用:充分利用动力和热量,最大限度降低单位能耗▪后处理:产物回收和纯化过程要简便、快速;▪投资额要求:对发酵及辅助设备的投资额要尽可能低,且要求设备对不同的发酵产品有一定的通用能力;▪厂房规划及设计:建筑利用率高,要考虑发展余地;▪清洁(洁净)生产: 排放物的数量和浓度应小,这样可减少物料的损失,降低废水处理的开支。

发酵产品成本的主要组成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原材料▪公用设施(动力费、污水处理费);▪工资及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费;▪销售费用;▪其它费用。

盈亏平衡点产量费用(价值)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销售收入提高筛选效率很重要▪分离一支有价值的菌株并不容易,通常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代价,甚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仍一无所获。

除了注意高产外,还应考虑提高发酵过程经济效益的其他性能因素▪耐热性:在筛选菌体蛋白生产株时,国外曾选定了耐热放线菌,这是由于:▪此菌可在55℃生长,所以可节约冷却水;▪该菌体蛋白富含甲硫氨酸,可用作强化蛋白添加剂;▪该菌菌体系由菌丝构成,简单的过滤技术即可获得产品。

▪ICI公司选定生产scp的菌株时,考虑了几个经济技术指标:▪有较高的甲醇同化效率(利用石油发酵)。

14章

14章

讨论: 讨论:
1麦芽长度0.5cm? 麦芽长度0.5cm?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酶活性 乳酸
讨论: 讨论:
2是否炒制? 是否炒制?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生品 炒品 炒焦品 乳酸 维生素B 维生素 B 淀粉酶
炮制作用: 炮制作用:
生,健脾和胃 炒焦, 麸、炒焦,增强疗效
单 味 药
2建神曲 建神曲
来源:为面粉、藿香、青蒿等中药混合后, 来源:为面粉、藿香、青蒿等中药混合后, 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炮制方法:建神曲、炒品、 炮制方法:建神曲、炒品、焦品 炮制作用:消食化积、发散风寒、 炮制作用:消食化积、发散风寒、健脾和 胃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神曲: 神曲: 原料:面粉100kg,杏仁、赤小豆各4kg, 原料:面粉100kg,杏仁、赤小豆各4kg,鲜 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各7kg 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各7kg 制法: 粉料②煎汤拌曲③制型④ 制法:①粉料②煎汤拌曲③制型④发酵 炒神曲: 炒神曲:单炒或麸炒至表面棕黄色 焦神曲:中火加热至表面焦褐色, 焦神曲:中火加热至表面焦褐色,有香气
炮制作用: 炮制作用:
增强健脾温胃、燥湿化痰 增强健脾温胃、 麸炒后健胃消食作用增强
单 味 药
4淡豆豉 淡豆豉
来源:为豆科植物黑大豆Glycine 来源:为豆科植物黑大豆Glycine max (L.) Merr.黑色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Merr.黑色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黑色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历史沿革:熬令黄香,九蒸九曝,酒制, 历史沿革:熬令黄香,九蒸九曝,酒制, 醋制,造豉汁法,盐醋拌蒸法,清蒸法, 醋制,造豉汁法,盐醋拌蒸法,清蒸法, 酒浸制法。 酒浸制法。

第11~14章—复制、发芽发酵法、其他_PPT幻灯片

第11~14章—复制、发芽发酵法、其他_PPT幻灯片

❖ 黑大豆:甘平,清热解毒,补肾,
❖ 炮制后:桑叶、青蒿炮制,其性变凉,发酵后具

香气,能升能散,故解表除烦。
❖ 第二节 发芽法 ❖ 含义:豆谷麦、温、湿度下,萌发 幼芽。 ❖ 方法:豆谷+清水浸泡--膨胀,漏水容器里,上覆盖物,放
温暖处,淋水2-3次/日,芽长至0.5-1cm,干燥。 ❖ 注意: ❖ 1.选种。新鲜,成熟,粒大无病虫害,发芽率>85%。 ❖ 2.水分和氧气:漏水容器能通风,覆盖不要太厚,用井水 ❖ 3. 温湿度。太湿腐烂,太干不利芽生长,温度18-25℃ ❖ 4.季节:以春末夏初为好,气候温和,湿度较大。 ❖ 5.发芽中,应勤检查,勤淋水,免发热霉烂。 ❖ 6.发芽时,先生根后生芽,待芽生长至合乎要求时取出干燥。 ❖ 作用:发芽,具有疗效,为临床制备中药材

具焦香气时取出。
❖ 成品性状:
❖ (1)神曲:扁平长方形或小方块,表面粗糙,质较硬,呈

灰黄色,有油香气。
❖ (2)炒神曲:形如神曲,表面呈黄色,焦斑 有麸香或香气。
❖ (3)焦神曲:表面呈焦黄色,具焦香气。
❖ 功能:消食健脾
❖ 炮制作用:
❖ 生六神曲: a.制备六神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消食解表;食积不化兼外感发热。
❖ 制后:a.麸炒或炒焦后,→焦香气,醒脾和胃。

b. 杀死杂菌
❖ 注意:
❖ ① 面粉:古时使用带麸的面,现在多用40%、60%的麦麸 皮代替。
❖ ② 青蒿、苍耳、辣萼若为干品,则用量为鲜品的1/3。
❖ 【淡豆豉】
❖ 炮制方法:固体辅料水煎液发酵
❖ ①煎汤:桑叶、青蒿水煎汤,取汤。
❖ ②拌豆:药汤+大豆拌匀,待汤吸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发酵、发芽法

第一节 发酵法
• 一、含义
• 二、目的
• 1.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药效。
• 六神曲:健脾开胃,发散
• 建神曲:消食化积、发散风寒、健脾和胃
• 淡豆豉:解表、除烦
• 2.增强疗效
• 半夏曲:健脾温胃、燥湿化痰
2021/2/4
1
2
• 三、发酵条件: • (1)温度 • 30℃~37℃。 • (2)湿度 • 70%~80%。 • (3)其他 • 菌种、培养基、PH值4~7.6、充足的
2021/2/4
1
5
2021/2/4
1
6

六神曲
• 【处方用名】 神曲、六曲。
• 【来源】 本品为苦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 麦麸)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 【历史沿革】 汉代始见有曲(《金匮》)。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麸炒、炒焦等。
2021/2/4
1
7
• 【炮制方法】
• 1.神曲
• 配料―成型―发酵―切制―干燥―成品
2021/2/4
1
26
• 炮制作用: • 大豆黄卷:清利湿热、解表 • 制大豆黄卷:增强清热利湿作用 • 炒大豆黄卷:长于利湿舒筋和胃
2021/2/4
1
27
谢谢!
• 原料:面粉(100)、杏仁、赤小豆(4)、 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7)
• 2. 炒神曲
• 净药――炒黄――至光滑-微黄色
• ――麸炒――至光滑-棕黄

药:麦麸=100:10
• 3.焦神曲
• 净药――(炒焦法-文火)――至表面焦
褐色,具焦香气
2021/2/4
1
8
• 【炮制作用】 • 生六神曲:消食解表 • 食积不化兼外感发热。 • 制后 • (1)产生焦香气,增强消食和胃的药效 • (2)杀死杂菌

桑叶、青蒿



煎液
煎渣(覆盖)

• 净大豆――(拌匀,吸尽,煮透)――取出、稍凉、盖药
面――(发酵,生黄衣)取出――药――(洗净,润15-
20天)――香气溢出――蒸――干燥――成品(药渣去除)

药:桑叶、青蒿=100:7~10
2021/2/4
1
15
• 【炮制作用】 • 淡豆豉性味辛、甘、微苦,寒,解表除烦 • 感冒发热、胸脘不舒—葱豉桔梗汤 • 热病虚烦,虚烦不眠—栀子豉汤。 • 研究:辅料还可用苏叶、麻黄
温度和湿度――(约3天)――发芽 ――干燥(晒干)――成品 • 条件: • (1)种子粒大饱满,发芽率85%以上 • (2)发芽后芽长至0.2-1公分。 • (3)温度为18-250C,浸渍后含水量 控制在42%~45%为宜。 • (4)有充足的氧气。
2021/2/4
1
18
•2021/2/4源自119• 苏叶、麻黄制品—性味辛温 • 桑叶、青蒿制品—性味辛苦寒
2021/2/4
1
16

第二节 发芽法
• 一、含义
• 二、目的
• 产生新药效,扩大用药品种。
• 淀粉――糊精、葡萄糖及果糖;
• 蛋白质――氨基酸,
•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2021/2/4
1
17
• 三、工艺 • 原药材――清水浸泡适度――保持一定
• 麸炒(炒)六神曲:具有甘香气,以健脾、
消食和中为主。
• 焦六神曲:消食化积力强
• 治食积泄泻为主
2021/2/4
1
9
半夏曲
炮制方法 1、半夏曲: 法半夏、赤小豆、苦杏仁
与面粉混匀,加入鲜青蒿、鲜辣蓼、鲜 苍耳草煎出液,拌匀并堆置发酵,压成 片状,切成小块,晒干。 2、麸炒半夏曲
2021/2/4

麦芽
• 【处方用名】 大麦芽
• 【来源】 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 芽干燥而得。
• 【历史沿革】 晋代有熬制法(《肘后》)。 明代则有发芽(《品汇》)。现在主要的 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等。
2021/2/4
1
20
• 【炮制方法】 • 1.麦芽 • 净大麦--发芽法--芽长0.5cm――干
燥,出芽率大于85%。 • 2.炒麦芽 • 净药――(炒黄法-文火)――炒至深
2021/2/4
1
13

淡豆 豉
• 【来源】 豆科植物黑大豆黑色成熟种子的 发酵加工品。
• 【历史沿革】 晋代有熬令黄香(《肘后》) 法。唐代增加有九蒸九曝(《心鉴》),酒 制(《食疗》),醋制(《外台》),并记 载有造豉汁法(《食疗》)。现在主要的炮 制方法有制淡豆豉。
2021/2/4
1
14
• 【炮制方法】
黄或棕黄,鼓起透香气。
• 3.焦麦芽 • 净药――(炒焦法-中火)――至色焦
黄或焦褐,鼓起有爆裂具焦香气。
• 【质量要求】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芽长不得少于0.5cm。
2021/2/4
1
21
• 【炮制作用】 • 生麦芽:甘平偏凉,健脾和胃、疏肝理

• 治一般消化不良,对米、面或果积有化
积开胃作用。
氧或二氧化碳。
2021/2/4
1
3
• 发酵制品要求: • (1)曲块表面霉衣黄白色,内部有斑点,
有酵香气味。
• (3)不应出现黑色、霉味及酸败味。
2021/2/4
1
4
• 四、注意事项
• 1.发酵进行杀菌、杀虫处理
• 2.发酵过程须一次完成。
• 3.注意温度条件:发酵过程多为放 热反应,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
• 食积化热者 • 炒麦芽:甘平偏温,行气、消食、回乳
之功。
• 焦麦芽:甘平偏温,消食化积力强
• 淀粉性食物消化
• 微涩,消食化滞、止泻 • 食积泄泻—三仙散。
2021/2/4
1
22
• 【炮制研究】
• (1)萌发使酶恢复活性
• (2)芽过长,种子内成分损失多, 效低。
2021/2/4
1
23
稻芽
•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 经发芽干燥而得。
1
10
• 炮制作用 • 半夏曲:化痰止咳、消食积。
• 麸炒半夏曲:增强健胃消食作用。
2021/2/4
1
11
红曲
• 来源:本品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的 菌丝体及孢子,经人工培养,使菌丝在 粳米内部生长,使整个米粒变为红色的 制品。
• 炮制方法: • 红曲 • 红曲炭
2021/2/4
1
12
• 红曲:消食健胃、活血疗伤 • 红曲炭:收敛止血、止泻
• 炮制方法: • 1、稻芽 注:须根长至1厘米时,取出
干燥。 • 2、炒稻芽 • 3、焦稻芽
2021/2/4
1
24
• 炮制作用 • 生稻芽:养胃消食
• 炒稻芽:消食力胜
• 焦稻芽:善化积滞
2021/2/4
1
25
大豆黄卷
• 来源:豆科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经发芽干 燥而得。
• 炮制方法: • 1、大豆黄卷(芽长至0.5~1厘米) • 2、制大豆黄卷(辅料为灯心草、淡竹叶) • 3、炒大豆黄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