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发芽发酵法其他共3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发酵发芽法—发酵法(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发酵发芽法—发酵法(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一、基本知识
u发酵与发芽法均借助于酶或霉菌的作用,使药物通 过发酵与发芽的过程,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 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一、基本知识
u 发酵法: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 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 泡、生衣的方法,称发酵法。
二、发酵法的分类
u药料与面粉混合发酵:如六神曲、半夏曲、建神曲、沉 香曲等。 u药料直接发酵:如淡豆豉、百药煎、红曲等。
三、发酵法所需的条件
u 菌种:发酵要求菌种纯,利用空气中微生物自然发酵。 u 营养物质:充足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 无机盐类等。 u 温度:一般要求室温以30~37℃为宜。 u 湿度:一般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 经验认为,以“握之成团,掷之即散”为宜。 u 其他方面:药料pH以4~7.6为宜,在有充足的氧气或 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
发酵发芽法 任务三
发酵法
本次课的组织与安排
u 1. 复习、提问,布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 u 2. 介绍与本次课学习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 u 3. 观看录像,各小组优化设计的炮制工艺 u 4. 老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 u 5. 根据实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共同归纳总结 u 6. 周六到实训药厂顶岗实训
u职业能力 1. 具备对少批量药物发酵的能力。 2. 具备用机械设备对大批量药物发酵的能力。 u方法能力 1. 能通过学习和自学,掌握发酵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能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发酵法炮制工艺。 u 社会能力 具有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发酵的方法
(二)淡豆豉的制备
u 原料:净黑大豆l00㎏ ,桑叶、青蒿各7~l0㎏。 u 蒸制:取桑叶、青蒿的水煎汁拌入净大豆中,待汤液被 吸尽后,蒸透,取出,稍凉。 u 第一次发酵:蒸制的大豆置于容器内,用桑叶、青蒿药 渣覆盖,在25~28℃、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闷使发酵, 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 u 第二次发酵:置于容器内,在50~60℃,再闷15~20 天,至充分发酵,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略蒸,干燥。

发酵、发芽法

发酵、发芽法
❖ 经炒后性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如用于饮 食停滞,可与山楂、神曲等同用;治中虚食少,脾胃虚弱,食 少难消,脘腹胀闷,可与人参、白术、茯苓、神曲、砂仁等配 伍,如健脾丸(《准绳》);用于妇女产后无儿食乳、乳房肿 胀、坚硬疼痛难忍的回乳四物汤(《疡医大全》)。
❖ 炒焦后性偏温而味甘微涩,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如 用于治食积泄泻的三仙散(《经验方》);治脾虚泄泻,常与 白术、党参、炮姜、乌梅炭等同用;另治脾胃虚寒、运化无权、 大便溏泄。
❖ 二、发芽的操作方法
❖ 选择新鲜、粒大、饱满、无病虫害、色泽鲜 艳的种子或果实,用清水浸泡适度,捞出, 置于能透气漏水的容器中,或已垫好竹席的 地面上,用湿物盖严,每日喷淋清水2~3次, 保持湿润,约经2~3天即可萌发幼芽,待幼 芽长出0.2~1cm左右时,取出干燥。
三、注意事项
❖ 1.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为宜,浸渍后含水量 控制在42%~45%为宜。
表面灰黄色,粗糙,质 脆易断,微有香气。 ❖ 炒神曲表面黄色,偶有 焦斑,质坚脆,有麸香 气。 ❖ 焦神曲表面焦黄色,内 为微黄色,有焦香气。
【炮制作用】
❖ 六神曲性味甘、辛,温。入脾、胃经。生六神曲健 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如用于治感冒食滞,常与 山楂、紫苏、藿香同用;又如治食滞中焦的宽中降 逆汤(《温病经》)。
微炒黄(《圣惠方》)。 ❖ 元代又有焙法(《活幼》)。 ❖ 明代则有巴豆炒(《普济方》)、发芽(《品
汇》)、炒熟(《宋氏》)、煨(《景岳》)等炮 制方法。 ❖ 清代增加有炒焦(《害利》)、炒黑的炮制方法 (《得配》)。 ❖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等。
【炮制方法】
❖ 1.麦芽 取新鲜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清水浸6~7 成透,捞出,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 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cm时,取出干 燥即得。

《中药炮制学》-发酵、发芽法共42页

《中药炮制学》-发酵、发芽法共42页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中药炮制学》-发酵、发芽法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中药炮制技术 发酵发芽法发酵法发芽法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 发酵发芽法发酵法发芽法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的重要性
确保药物安全
中药炮制能够降低药物毒性, 提高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
应的发生。
提高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能够改变药物成分, 提高药物疗效,使药物更好地 发挥治疗作用。
便于制剂和贮藏
中药炮制能够使药材易于粉碎 、混合、提取等操作,便于制 剂和贮藏,同时还能延长药物 保质期。
保证药品质量
中药炮制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 和质量标准,确保药品质量的
活性的物质,用于食品、饲料等领域。
03
发酵3
挑选药材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药 材,确保药材质量。
清洗药材
将药材清洗干净,去除泥 沙和其他杂质。
切制处理
根据需要将药材切制成适 当的大小和形状,以便于 发酵和发芽。
发酵阶段
控制温度和湿度
将切制好的药材放入适当 的容器中,控制温度和湿 度,使药材发酵。
定期翻动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 翻动药材,以便更好地发 酵。
观察变化
注意观察药材的变化,如 出现异味或霉变等情况应 及时处理。
发芽阶段
控制温度和湿度
将发酵好的药材放置在适宜的温 度和湿度条件下,促进其发芽。
定期喷水
在发芽过程中,需要定期喷水, 保持药材湿润。
观察生长情况
注意观察药材的生长情况,如出 现生长过快或过慢等情况应及时
05
中药炮制技术中的发酵 发芽法实例分析
实例一:黄芩的发酵发芽法炮制
总结词
黄芩发酵发芽法炮制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热病、湿热泄泻 、肺热咳嗽等症。
详细描述
黄芩的发酵发芽法炮制过程包括将黄芩洗净、晾干,加入适量清水浸泡,待其 发酵后取出晾干,再经过切片、晒干等工序即可。这种炮制方法能够增强黄芩 的药效,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

中药炮制学课件 第十六章 发酵、发芽法

中药炮制学课件 第十六章 发酵、发芽法
造神曲,古时用带麸白面,现多用40%面粉、 60%麦麸代替。青蒿、苍耳草、辣蓼亦可用干 品,用量为鲜品的1/3量
六神曲
[炮制研究]
神曲是以发酵的方法制成,含有淀粉酶,其功 效是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而利于脂肪的转化 和吸收。 神曲经炒制后,可以将一部分杂菌杀死。 另在使用磁石、朱砂等矿石类药物时,常佐用 一些神曲,以防止矿石类药物伤脾胃,促进消 化。
1.神曲 (2)制法:
①药料的粉碎和拌匀
②拌曲
③成形
④堆曲
⑤发酵
六神曲
1.神曲 (3)曲品质量要求: ①气味:芳香气,无霉烂发臭的气味 ②外观:表面布满黄白菌丝及少数黑孢子,曲块边
缘呈鲜黄色 ③内部:块坚实 2.炒神曲 麸炒 3.焦神曲
六神曲
[质量要求] 六神曲为立方形小块或扁平长方块,表面灰
麦芽
[质量要求] 麦芽 炒麦芽表面深黄色或淡棕色,偶见焦黄斑
点,有香气 焦麦芽表面焦黄色或深棕色,有焦香气。 [炮制作用] 生用:消食、健脾和胃、疏肝通乳 炒后:增强开胃消食,回乳 炒焦:消食化积
麦芽
[炮制研究] 1.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长出胚芽者酶的活力约为未长出胚芽的5倍 左右 乳酸含量也以长出胚芽者为高 麦芽经炒制后乳酸含量也有变化 麦芽微炒不影响淀粉酶的含量,炒焦则明 显降低,煎煮也能损耗淀粉酶 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健胃与消食两个方 面
小结
一 、发酵法定义、主要目的、操作方法(条 件)、注意事项
二、六神曲、半夏曲、淡豆豉、红曲、建神曲
第二节 发芽法sprouting method
定义:古称“蘖法” (一)发芽的主要目的 改变原有的性能,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
药品种。如麦芽 发芽常用的物质有稻、麦、粟、大豆等 (二)发芽的操作方法 工艺:选种→浸泡→发芽→干燥→备用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

1.清炒法①炒黄——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②炒焦——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③炒炭——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黄色或焦褐色。

2.加辅料炒①麸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

②米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的方法。

③土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灶心土(伏龙肝)拌炒的方法。

亦有用黄土、赤石脂炒者。

④砂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砂共同拌炒的方法。

亦称砂烫。

⑤蛤粉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蛤粉共同拌炒的方法。

⑥滑石粉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滑石粉共同拌炒的方法。

又称滑石粉烫。

二、炙法1.酒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2.醋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醋拌炒的方法。

3.盐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拌炒的方法。

4.姜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

5.蜜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6.油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

又称酥法。

三、煅法1.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

又称直火煅法。

2.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3.扣锅煅法——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四、蒸煮燀法1.蒸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不加辅料者为清蒸,加辅料蒸为加辅料蒸。

2.煮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放入锅内(固体辅料需先捣碎),加适量清水同煮的方法。

2021年中药炮制学复制发芽发酵制霜法整理

2021年中药炮制学复制发芽发酵制霜法整理

2021年中药炮制学复制发芽发酵制霜法整理
【复制法】:
1、半夏
『辅料』
生半夏:无辅料。

清半夏:8%白矾溶液。

每100kg净半夏20kg白矾。

姜半夏:生姜+白矾。

每100kg净半夏25kg生姜,12.5kg白矾。

法半夏:甘草汁+石灰液。

每100kg净半夏15kg甘草,10kg生石灰。

『作用』:
生半夏:化痰止咳,消肿散结。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

用于湿痰咳嗽。

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的功效,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

用于痰多咳嗽。

2、天南星:
『辅料』:
制天南星:生姜,白矾。

每100kg天南星,用生姜、白矾各12.5kg。

胆南星:牛(猪、羊)胆汁。

每100kg制天南星细粉,用牛(猪、羊)胆汁400kg(胆膏粉40kg)
『作用』:
生天南星:辛温燥烈,有毒,多外用。

亦可内服,以祛风止痉为主。

复制法发酵发芽其他

复制法发酵发芽其他

天南星
• 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其中载 有:姜汁浸制,炮制,醋煮制,面煨制及 石灰炒制5种制法
炮制方法
天南星 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天南星
净南星清水浸漂,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用生姜、 白矾水共煮至内无干心,切薄片。 天南星每100kg,用 生姜、白矾各12.5kg。 胆南星 制南星细粉加胆汁拌匀蒸透,制成小块;或生南星 细粉加胆汁发酵5~ 7天,再连续蒸或隔水炖9昼夜,至 成黑色浸膏状,无麻舌感。制成小块。 天南星每100kg,用胆汁400kg(胆膏粉40kg)。
去油制霜
作用 • 1. 降低毒性 • 2. 缓和药性 • 3. 降低副作用
※巴 豆
• [历史沿革]《神农本草经》--下品;巴菽 • [炮制方法] • 1.生巴豆 暴晒烘干后脱去外壳 • 2.巴豆霜 净巴豆仁→碾如泥状→纸布 包严→蒸热→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药物松 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 • 3.炒巴豆 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焦巴豆) 或内外均呈黑色(巴豆炭) • 脂肪油含量18%~20%
4.干燥
注意事项
• 取新鲜、成熟、饱满的果实或种子,要 求发芽率在85%以上。 • 勤检查,防止霉烂。 • 芽不可过长。
麦芽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 发芽干燥而得。 麦 芽 净大麦,水泡6~7成透,置容 器内发芽,每天淋水2~3次,待芽长 0.5cm时,取出干燥。 炒麦芽 麦芽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鼓起, 有香气。 焦麦芽 麦芽中火炒至爆裂声,表面焦黄 色,鼓起,有焦香气。
操作方法
1.降温结晶(冷结晶):药物与辅料加水共煮→滤去杂 质→滤液置阴凉处→重结晶
2.蒸发结晶(热结晶):药物适当粉碎→加适量水加热 溶化→滤去杂质→滤液置搪瓷盆中→加入定量米醋→ 隔水加热→液面析出结晶物,随析随捞取,至析尽为 止或原药与醋共煮→滤去杂质→滤液加热蒸发至一定 体积→使自然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