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P分析法的天堂寨森林养生旅游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研究综述张国浩(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养生成为大众的一大需求。

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学界和业界较高的关注。

文章主要利用文献归纳法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森林康养旅游的起源和国内发展历程,发现国内森林康养旅游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策略、评价指标体系和开发潜力评价、产品和模式、游客森林康养旅游意愿和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不具体,未来可从跨学科、高实践的角度对森林康养旅游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康养;康养旅游;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062.9;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健康保养意识不断增强,对休闲康养旅游的需求剧增,旅游方式也由传统的大众旅游转向以休闲、个性、健康养生为主的森林康养,以康养为导向的旅游方式正成为人们追求身心健康与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

2015年,“健康中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政府部门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健康、旅游等多项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

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原国家林业局在《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加快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有助于推动森林旅游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巨大潜力。

森林康养旅游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分别以“森林康养旅游”和“康养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最终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多,而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少,因此亟待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3、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上竞争对手主要以温泉度假和农家乐为主,但这些 产品并不能满足游客对养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有别于竞争对手的 养生旅游产品,以突出重围。
二、目标客群定位
1、年龄目标客群年龄在25-50岁之间,主要集中在30-45岁之间,这部分人 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旅游需求。
2、性别目标客群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女性游客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养生 体验。
一、引言
开封市,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开 封市休闲旅游产品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次演示旨在基于RMP模式对开封市 休闲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研究,以期为开封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 考。
2、线下推广在重点城市举办推介会、参加旅游展会等活动,吸引潜在游客。
3、会员制度设立会员制度,为会员提供优惠价格、定制服务、积分兑换等 福利,增加客户忠诚度。
4、优惠活动推出节假日优惠、团队优惠、回头客优惠等优惠政策,吸引游 客重复消费。
五、风险管理
1、政策风险相关政策法规,确 保项目合规经营。
3、推广渠道选择:为了提高开封市休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选 择以下几种推广渠道: a.互联网营销: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发布 旅游产品信息,提高品牌曝光度。 b.旅游展览: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展览活动, 向游客展示开封市的特色旅游资源。 c.影视营销:借助电影、电视剧等作品, 宣传开封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提高城市知名度。
3、职业目标客群以白领、金领等职业人群为主,这些人工作繁忙,希望通 过旅游放松身心。
4、消费能力目标客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
三、产品开发与策划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天堂寨镇,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这里山峦叠嶂,风景秀丽,是黄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作为安徽省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本文将对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

一、森林植被资源调查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不同类型的森林。

主要的树种有松树、柏树、榉树、柳树等,这些树木高大、茂密,蓊蓊郁郁,为森林公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野生植物方面,这里也有不少珍稀植物,例如石楠、紫金牛等,为这片森林增添了珍贵的生物多样性。

除了植被资源外,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在这片森林中,可以看到松鼠、獾、狐狸等小型哺乳动物,还有麝、山羊等大型野生动物。

这里也是候鸟的迁徙通道,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和繁衍。

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丰富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价值。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诸多亮点的森林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天堂寨。

天堂寨是一座座重重叠叠的山峰,形态奇特,峭壁突兀,气势宏伟。

登上天堂寨,可以俯瞰整个森林公园的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还有众多的瀑布、溪流、山泉等自然景观,如丹霞地貌、古树群落等也是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资源。

这些景观资源为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览体验。

四、森林生态环境评价在对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之后,可以得出结论:这里的森林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还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其生态环境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全椒县的一处自然风景区,被誉为“江南桃源”。

这片美丽的森林公园占地约1000多公顷,是一个集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下面我们将对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

在公园内可以看到大片的密林和繁茂的草地,林木葱茏,花草繁盛。

公园内的树木种类繁多,包括樟树、松树、柏树等常见树种,还有一些罕见的珍稀树木如冷杉、香叶榧等。

公园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森林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公园内有众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豪猪、麂子、山羊等。

这些野生动物为这片森林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游客可以在公园中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体会到与自然相处的乐趣。

公园内还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有很多山峰和溪流,如天堂寨山、红花山、黑龙潭等。

这些山峰高耸入云,峰峦叠嶂,给游客带来了一种壮美的视觉享受。

而溪流清澈见底,流水潺潺,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这片森林公园历史悠久,是古代战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

公园内有一些古迹和文化遗产,如缅甸式的天神庙、楼阁,还有一些古石碑。

这些文化遗产为公园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底蕴,也是游客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森林风景资源。

这里的植被丰富,动物丰富多样,还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给人一种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感觉。

这个森林公园不仅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也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旅游胜地。

基于RMP分析的上思县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基于RMP分析的上思县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基于RMP分析的上思县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曹婷婷1 黄 竞1 汤宗虎2十万大山北麓。

上思县东北与南宁市交界,东连钦州市,南随着我国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县域旅游开发逐渐得到政府二、研究地概况上思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座落在风景绮丽的2013年12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2.上思县旅游资源优势分析①丰富优美的森林景观上思县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以马尾松、细叶云南松以及阔叶树为主的森林面积254.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

北部湾动植物王国、广西北部湾沿海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上思县境内,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总面积58277公顷,植物种类达2233种以上,动物种类有700多种,有动植物王国之称,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上思县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独特浓郁的民俗风情上思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以壮族居多,其境内还有广西北部湾沿海少有的、防城港市唯一的瑶族乡——南屏瑶族乡,上思县南屏瑶族乡的过山瑶是清代中后期从广西博白一带迁徙而来,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藏汉语系。

他们早期过着频繁的游耕生活,民族文化独特,民风民俗仍保持较原始的风貌,其婚俗更是独具特色。

③舒适宜人的养生度假环境上思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6.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114.39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217.3毫米。

而四方岭、凤凰山等山地气候则更加舒适宜人,是居住、旅游、养生的好去处。

十万大山更是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9万个/立方米,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和康体养生福地。

④厚重的红色文化上思县地理位置独特,既是左江革命根据地重要的一部分,又是十万大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的一部分。

保留的遗迹有文岭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思起义旧址、上思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叫丁特支、念板沟军政会议旧址等,上思县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潜力评价分析

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潜力评价分析

2019年第12期现代园艺自进入21世纪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仅如此,居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在此发展形势下,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不再只是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对休闲、养生以及健康旅游产品需求日渐增加,渴望亲近自然,从而放松身心、舒缓解压,因此,森林养生旅游业发展步伐日渐加快。

简而言之,森林衍生资源的开发与现阶段人们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值得大力推广。

1构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潜力指标体系的理念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潜力具有不确定性,在落实此项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旅游资源特点,而后再总结养生规律,将两者有效结合,最终发掘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经济性以及社会性,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会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潜力易受各类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以及养生文化等,同时,也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连。

若想在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过程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应事先做好相关评价,而后再构建完善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潜力指标体系,并根据外在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景区的食宿条件等,做好有效的评价,确保评价信息的客观性。

除此之外,还应始终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以及层次性的原则,体现评价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切实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工作落到实处,进而满足人们的森林养生需要[1]。

2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估———以青海省湟源地区为例2.1青海省湟源地区自然资源条件概述树莓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位于青海省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三面环山,自然地理环境优美,该地区拥有林地面积超3.6万hm2,森林资源主要是以云杉纯林为主,伴生有白桦、山杨和人工落叶松林为辅的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区。

整个景区山体玲珑、别致、丰满,轮廓线条柔和,林相整齐、群峰竟秀,环境极为清幽秀丽。

森林及地貌组合形成了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的森林环境,其具有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产生负氧离子等影响人类生理健康的功能,能对人类心理起到调节作用。

同时,该地区优质的自然条件也可作为我国大健康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创意的试验地区,如果效益明显,可在其它地区加以推广。

江西省森林旅游开发的RMP规划分析

江西省森林旅游开发的RMP规划分析

江西省森林旅游开发的RMP规划分析江西省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使得森林旅游的开发具有很高的潜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江西省制定了一套关于森林旅游的RMP(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规划,旨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发展经济。

下面就结合江西省森林旅游的实际情况,对其RMP规划进行分析。

首先,江西省共有森林面积约为4.4万平方千米,其中洪泽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井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一系列具有旅游价值的景区和保护区便位于其中。

江西省RMP规划制定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及其特殊性质,加强对其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鼓励开发一些适度的旅游产品,以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和环保的最小化,同时提高游客体验。

其次,江西省是一个山水交织的省份,有吉安市、上饶市等多个地区的山、水、林、田、湖、村景区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

规划应注重将景区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而且可以在各大景区间加强交通联通,提高游客出行的便利性,同时通过景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宣传效应,提高江西省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再次,江西省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是森林旅游的独特资源。

例如井冈山、岳阳楼、白鹭洲、龙虎山等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胜区.江西省RMP规划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根据景区的不同历史特色,开发出一些精品旅游商品,为游客提供了解江西文化历史的机会,以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的需求。

最后,江西省RMP规划还应加强文化保护和教育。

该省存在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江西龙虎山寺、赣南大院子、彭泽梅园等,规划应确保其历史性和文化性不被破坏,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江西省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RMP规划应注重资源保护和环保,完善旅游线路,挖掘文化资源,同时加强文化保护与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江西省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基于RMP分析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作者:金红霞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4期摘要: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重点推进的三大国际旅游项目之一。

文章从养生旅游的理论着手,运用RMP分析法对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养生旅游市场和养生旅游产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RMP分析法;养生旅游产品;广西巴马县地带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的健康养生产业正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大好契机。

首先,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以中青年群体为主的亚健康人数不断扩大,为此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亟需在乡间、山地或海滨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以调节过快的生活节奏,舒缓疲惫的身心。

其次,女性群体对美容、美体的特殊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广大的老龄人口中,养生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总之,社会中的多种需求正在促使养生保健需求不断升温,从而推动我国休闲生态养生旅游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养生方式不断多样化。

文章从养生旅游的理论着手,运用RMP分析法对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养生旅游市场和养生旅游产品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设想,以期为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随着养生旅游的兴起,对于养生旅游的研究也掀起一股热潮。

近年来,国内有关生态养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养生旅游概念内涵的探讨。

国内学者大多数从生态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两个角度对休闲生态养生旅游进行了定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金霞,罗安宁(2009)的观点,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休闲养生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第二,关于养生的开发模式研究。

对于休闲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特定区域的生态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王俊青(2010)对楼观台景区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养生旅游资源和市场特征,提出了当地楼观台养生旅游的开发模式和营销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RMP分析法的天堂寨森林养生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杨懿
来源:《市场周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文章立足于养生旅游理论,对5A级景区天堂寨的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森林养生旅游市场进行分析,采用RMP模型对天堂寨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进行规划,从而为金寨地区森林养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金寨;天堂寨景区;RMP分析法;森林养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1-47-0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养生旅游是养生与旅游的融合体,是将与养生有关的理念与活动贯穿在旅游行为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旅游体现。

我国的养生旅游始于本世纪海南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随后在四川、山东、安徽、黑龙江等省迅速发展。

森林养生旅游在海外其他国家比如德国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旅游项目,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还属于新生事物。

201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开展一般性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各有侧重的森林养生服务,特别是要结合中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构建集吃、住、行、游、娱和文化、体育、保健、医疗等于一体的森林养生体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学术界关于BMP模型在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应用上的研究还不深入,未成形成系统的理论结论和实践应用。

文章结合RMP模型着重分析天堂寨景区森林养生旅游资源,评估市场价值,设计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并提出创新思路。

二、森林养生旅游研究现状
森林旅游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R,道格拉斯提出。

国外对森林养生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极度丰富的国家比如古巴,或者国民对健康疗养有较高需求的国家比如日本。

学者Tim和Denny指出养生旅游发展需要优质养生旅游产品和养生旅游目的地配套措施的共同支撑,尤其在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每方面都进行养生内涵的拓展。

国内学者对于森林养生旅游更多的研究是集中在对森林养生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包括森林养生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森林浴旅游的背景和条件以及森林养生旅游资源中各种健康因子的分析。

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森林浴”养生保健模式和开发条件研究、森林养生产品类型发掘和森林浴场开发规划等方面,对于每种森林养生产品应如何进行具体开发和如何进入市场缺乏深入探究。

三、RMP模型在森林养生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RMP(昂谱)模型于1999年由吴必虎提出,旨在解决旅游市场上产品无效供给太多、结构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

该模型以旅游产品开发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与M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P性分析。

RMP模型中,资源(Resource)是旅游产品的基础,产品(Product)是旅游资源的体现,市场(Market)则是搭建在旅游产品和旅游者之间的桥梁,通过对市场的分析与定位来进行旅游产品组合并确定营销方案。

学术界目前研究成果仅限于RMP模型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范畴,主要为对某具体景点或者景区的实例研究,提出各类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对如何保障旅游产品养生效果研究不足。

四、天堂寨景区森林养生旅游RMP模型分析
(一)开发条件
1.地形条件
天堂寨景区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西南部,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原始次森林地带面积为30平方公里。

景区内山地总面积超过78%,千米以上的高峰有25座,整体地势呈南高北低,开阔区、平缓区和陡峭区兼有。

2.森林覆盖率条件
天堂寨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4%,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完整。

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高达1.8万个/cm3,峰值达2.6万个/cm3,为天然氧吧。

3.微气候条件
天堂寨为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350mm,湿度85%,年均温度12.6度。

程鸿发(2013)指出,天堂寨主要气候特征为湿润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少,云雾多,并兼有水体气候,高海拔气候等微气候条件。

4.养生资源
天堂寨景区内饮用水质量优良,pH值6.9,重金属含量较低,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山区盛产板栗、观音豆腐、野菜、山核桃、石耳、灵芝等绿色农产品。

5.配套设施
天堂寨于2012年被评为5A级景区,配套设施完善,游客接待能力强。

景区内外大小宾馆超过百家,其中四星级酒店和度假村5家,三星级酒店约40家。

(二)RMP模型在天堂寨景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上的具体应用
1.R性分析(Resource Analysis)
天堂寨景区拥有丰富的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山岳养生资源(白马尖)、林间养生资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水文养生资源(瀑布群)美食养生资源(绿色林业产品和农副产品)。

根据金寨地区旅游发展整体规划,结合天堂寨景区自身旅游资源,森林养生旅游产品规划体系为深度参与型养身旅游产品,多维体验型养心旅游产品和全面综合型养生旅游产品。

2.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
和其他产品相比,旅游产品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其中长线旅游产品价格弹性大于短线旅游产品价格弹性。

森林养生产品和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相比,更注重对游客身体和心灵上深层次需求的满足。

市场可细分为:1)需要理疗治疗的中老年:2)需要保健放松的中青年:3)需要塑造身体,树立正确养生观念的青少年。

只有明确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人群对养生的不同需求,才能进行精准营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创新性。

3.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
天堂寨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首先是有国家政策和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处于一个健康良好的外部环境中。

但是天堂寨景区本身可进入性一般,景区内外部交通不甚便利,相关配套设施缺乏养生体系的完全渗透,造成的结果是推出的各种旅游产品空有养生形式,没有实质的养生效果。

笔者认为,天堂寨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点在于要引入完整的人体健康评估体系到养生旅游产品线中,通过对旅游者出游前、出游中、出游后的身心状态进行比对,定量定性分析旅游产品带来的养生功效,从而吸引游客对森林养生产品的反复购买。

养生旅游效果难以在一次体验中产生显著改善,必须要在一定周期内的坚持才让游客体会到身心的洗礼与超然。

(三)天堂寨森林养生旅游RMP体系构建
学术界此前已经对各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类型分析的足够透彻,比如结合资源类型,可以设计出观光养生、体育养生、温泉养生等旅游项目。

笔者认为这种规划思路虽体现出了资源本身的特点,却无法给旅游者带来一个完整的养生体验: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难点是如何最大化地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体现旅游休闲、娱乐的作用,最终达到显著的身体状况改善和精神状态优化,并促使游客反复购买。

1.产品体系构建
养生旅游在中国旅游市场上是一个新兴事物,森林养生旅游更是近年来才进入旅游者的选择范围之内。

旅游产品从单纯的观光逐渐升级为体验参与,游客迫切希望通过旅行得到身心两方面的同时愉悦。

根据游客需求、自身特征和接受程度,养生旅游可以拆分成三个层次,深度参与型养身旅游,重在对身体素质、个人机能的提高;多维体验型养心旅游,重在对生活状态、心灵思想的净化;全面综合型养生旅游为二者的结合,能使游客得到由内而外的改善其内涵最丰富、执行难度最大。

天堂寨景区在进行养生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时,要遵循“养身——养心——养生”这一逐步递进的层次,开发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经济消费能力游客群体的森林养生产品,甚至可以为高端客户进行定制化的森林养生产品。

2.养生效果评估
学术界对森林内各项生态资源的养生作用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比如花木释放出来的芳香类物质可以治疗疾病,含氧量高的空气有助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复,但并未有学者关注旅游市场上现有的形形色色冠有养生保健之名的旅游产品,是否确有效果。

也就是说鲜有学者去关注森林资源养生效果在旅游产品中的实际转化率,比如森林浴能给人体带来诸多好处,并不代表旅游途中导游带着游客在森林中随意漫步就可以达到学术研究得到的效果。

养生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完备的社区管家服务、精细的跟踪服务与定制的私人身体评估等内外环节进行支撑。

这不仅要求要有旅游开发与运作资本进入,还要有强大的养生人力提供专业指导。

3.反复购买刺激
传统观光型甚至体验型旅游多数情况下属于一次性消费,游客购买了一次后不太会反复购买,也就是说这种旅游冲动不具备持续性。

养生旅游的独特性在于能够充分借助游客对产品效果的依赖性增加产品黏性,会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从开始准备直到返程路上这一完整过程中收获巨大。

美景、美食等对人五感的刺激是短暂难以持久的,但养生产品给游客身体带来的好转和改善是一个长期的感知过程。

一方面,游客身心的优化会加深旅游印象与好感,另一方面,一次养生活动的收益会促使游客进行反复购买类似的或者补充的养生旅游产品来反复体验,得到身心的循环进步。

这也要求天堂寨景区管理者、旅游产品开发者、旅游活动组织者要掌握基本的养生知识,为每位游客建立健康档案,并借助各类健康保健APP或者公众平台与游客保持联系,通过与游客的高频对话了解需求,力争达到森林养生产品和游客的无缝对接。

五、结语
文章以天堂寨风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RMP模型探究了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思路,构建了完整的规划思路,并指出森林养生旅游重在对游客身体与心灵两方面可持续需求的挖掘与保持,从而实现森林养生旅游产品的全面与深入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