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休克治疗与护理

合集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及护理发表时间:2012-02-03T10:28:36.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樊媛[导读] 电疗中护理①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除去假牙,松解颈部衣领和裤带樊媛(山西太原精神病医院山西太原 030045)【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329-02 电休克治疗又称电痉孪治疗,是用一定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孪发作,以达到治精神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该治疗方法患者身体发生的变化和反应比较剧烈,病人对治疗恐惧,引起记忆障凝,较易复发,故不主张使用。

无抽搐电休克是改良的电休克的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法,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已被多数国家作为标准的电休克治疗。

1 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共有359人进行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其中严重抑疹症39例,躁狂症39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期258例,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22例,药源性锥体外系反症1例。

除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无类著疗效外,其余均取得头著疗效。

2 治疗方法2.1 静注阿托品1mg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与防止通电时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造成心搏骤停。

2.2 静注2.5%硫喷妥钠9~14ml(约5mg/kg),静注速度前6ml约为3ml/分(较快),以后2ml/分(较慢),至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病人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为止。

2.3 硫喷妥钠静注至7.5~10ml(约为全量2/3)时给氧气吸入。

2.4 0.9%氯化钠2ml静注,防止硫喷妥纳与氯化琥珀酰胆验混合发生沉淀,然后用氯化琥珀酰胆验1ml(50mg)以注射用水稀释到3ml快速静注(10秒钟注完)。

注射药后1分钟即可见自脸面口角到胸腹四肢的肌束抽动(终板去极化),然后全身肌肉松驰,腱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

立即通电,此时可观察到面肌、额肌反射性收缩,轻微足趾反射,约10秒钟后出现手、足指轻微抽动约持续30秒钟为一次有效动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护理常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护理常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目的对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精神药物不能耐受者,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

(二)注意事项1.治疗前(1)请配合护士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以便了解您的身体状态是否适合接受治疗。

(2)因为治疗时需要打麻药,为了您的安全,所以请在治疗前6h禁食、禁水。

(3)请配合护士取下活动益齿、发夹和各种饰品、解松衣扣及腰带,以便治疗的顺利进行。

(4)临治疗前排空大小便。

2.治疗后(1)请卧床休息,起床时动作应缓慢,下床活动时走路要慢,如觉不适可与护士联系,护士会帮助您。

(2)为了您的安全,还需禁食至少2小时,等意识完全恢复后方可进食、进水。

(3)治疗后若有何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改良电抽搐治疗及护理改良电抽搐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其并发症尤其是运动系统并发病少于传统电抽搐治疗。

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已被临床广泛运用。

一、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适应证(1)抑郁症,尤其重度抑郁症、有强烈自杀念头、自杀行为的患者。

(2)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如木僵、违拗、缄默、拒食。

(3)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紧张症状群。

(4)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精神障碍患者。

无明显禁忌证,仅因肌松剂可引起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故患有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慎用。

二、治疗方法(1)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保持自然伸直姿势,解松领口和裤带。

(2)治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

按患者年龄、体重给予丙泊酚缓慢静脉推注,诱导患者入睡,待患者出现哈欠、角膜反射迟钝时,给予0.25%琥珀胆碱(司可林)静脉注射,观察肌肉松弛程度。

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出现肌纤维震颔,呼吸变浅,全身肌肉放松时,给患者戴上软泡沫小型牙垫,并用简易呼吸器给患者持续加压给氧,即可通电治疗。

观察口角、眼周、手指、足趾的轻微抽动,持续30〜40s,为一次有效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取出牙垫,继续用简易呼吸器给氧直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为止,即可送休息室继续观察。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的70例进行MECT的患者,对其开展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总结护理对策。

结果:精神科MECT治疗的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谵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发热、恶心呕吐等。

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控制,未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精神科MECT治疗后患者常见多种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可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术后护理;精神科;谵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安全护理无抽搐电休克(MECT)在患者的麻醉及肌松状态下对大脑施加一定电流刺激进而治疗精神病,MECT的特点在于没有明显的禁忌证、治疗效果理想且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该方法在精神科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应用[1]。

但是MECT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给术后护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MECT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总结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的术后安全提供一定保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的70例进行MECT的患者,本组研究对象男48例、女22例,15~68岁、平均年龄(52.31 6.67)岁。

所有患者均满足CCMD3的诊断标准,其中不包括合并了躯体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治疗完成后在观察室内留观,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侧卧位。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当患者兴奋不安、意识还没有清醒时,将床栏拉上,陪伴患者直至其完全苏醒。

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其呼吸、血压及脉搏,判断生命体征稳定情况[2]。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对治疗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其情感状态是否正常。

鼓励患者参与到病房活动中。

当经过治疗后患者出院记忆障碍时,护理人员安慰患者,告知记忆可逐渐恢复[3]。

喉罩在改良电休克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喉罩在改良电休克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喉罩在改良电休克中的应用护理体会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患者应用喉罩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护理对策。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2例ME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期间通气功能良好,血氧饱和度均在98%以上,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均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结论改良电休克患者采用喉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给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喉罩;改良电休克;护理干预我院自2014年开展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已完成800余人次,相关护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工作中发现对于MECT治疗后呼吸恢复延迟及抑制的患者采用喉罩进行通气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就22例在MECT术中喉罩应用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MECT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6~63岁,体重42~67kg,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经精神科医师评估:患有抑郁症8例,躁狂发作3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11例。

术前查体无颈部活动受限,无张口困难,张口度大于自身2横指,排除改良电休克禁忌症及麻醉禁忌症。

美国麻醉协会分级均为ASAⅠ~Ⅱ级[1]。

1.2方法首先根据患者心率从三通管静脉推注阿托品0.25~0.5mg,待患者心率增加后,面罩给氧去氮,丙泊酚1.0~1.5mg/kg静脉推注至患者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为止。

此时患者呼吸变慢、变浅,麻醉医师使用麻醉呼吸机面罩加压给氧。

把司可林0.8~1.0mg/kg稀释至5ml,快速静脉推注(10s注完)。

肌颤消失后治疗医师按下通电开关使患者抽搐发作,完成治疗后立即取出牙垫,继续面罩给氧加压人工通气,6min后自主呼吸未恢复,血氧饱和度低于90%,给以置入喉罩通气。

1.3结果患者期间通气功能良好,血氧饱和度均在98%以上,医护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出喉罩。

35例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

35例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26期V ol.4, No.26, 201911735例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姚洁美,石秀茹,方晓娟,李 夏(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我科完成35例精神病病人共226次 MECT 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改良电休克治疗术对重性难治性精神病疗效显著。

结论 做好改良电休克治疗的观察和护理对治疗的顺利完成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6.117.0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 ECT )是病人在麻醉状态下给予肌肉松弛剂,再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其适应症广泛, 安全性高 , 并发症少, 已逐步被医院及患者接受。

现将我科完成的35例精神病病人226次 MECT 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18年3月~ 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MECT 治疗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CCMD-3)有关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共 35例,其中精神分裂症6例,双向情感障碍8例,抑郁症17例,强迫症4例,病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35例病人共治疗226次, 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治疗结束精神症状基本控制,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采用美国鹰赛公司生产的醒脉通Ⅳ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进行治疗, 6-12次为 1 个疗程。

治疗时,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安置双侧电极在两颞处,治疗前2~4分钟,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至患者意识消失,瞬目反射消失后给予琥珀胆碱(0.5-1.25mg/kg),持续予面罩正压给氧,再放置牙垫,根据年龄、体重按能量百分比进行脉冲电刺激治疗。

精神科改良电抽搐治疗及护理

精神科改良电抽搐治疗及护理

精神科改良电抽搐治疗及护理改良电抽搐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病人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其并发症尤其是运动系统并发症少于传统电抽搐治疗。

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已被临床广泛运用。

一、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适应症同传统的电抽搐治疗。

无明显禁忌症,仅因肌松剂可引起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故患有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慎用。

二、治疗方法1.让病人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保持自然伸直姿势,解松领口和裤带。

2.治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

按病人年龄、体重给予1%硫喷妥钠缓慢静脉推注,诱导病人入睡,待病人出现哈欠、角膜反射迟钝时,给予0.2%氯化琥珀酰胆碱(司可林)静脉注射,观察肌肉松弛程度。

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出现肌纤维震颤,呼吸变浅,全身肌肉放松时,给病人戴上软泡沫小型牙垫,并用简易呼吸器给病人持续加压给氧,即可通电治疗。

观察口角、眼周、手指、足趾的轻微抽动,持续30~40秒,为一次有效的治疗。

3.治疗结束后,取出牙垫,继续用简易呼吸器给氧直至病人自主呼吸恢复为止,即可送休息室继续观察。

三、治疗过程的护理治疗过程的护理与电抽搐治疗的不同之处有:1.治疗前禁食禁水时间一般为6~8小时。

因治疗时给病人行基础麻醉,如果禁食禁水时间短有可能引起病人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导致不良后果。

2.治疗前要准备好软泡沫小型牙垫、麻醉用品及治疗仪。

3.静脉注射时严防因药液外漏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若注射后出现瘀斑,按医嘱给予外敷。

4.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师,疏通病人气道,及时用简易呼吸器加压人工呼吸,同时给氧气吸入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5.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麻醉意外或治疗并发症,应及时配合医生急救处理。

6.在病人意识恢复后1.5~2h方能进食,并在护士的严密观察下进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效果分析抽搐性电休克是一种危重病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本文将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以及其效果分析。

一、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1.确定目标:根据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确定治疗目标。

如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维持氧供、控制病情恶化等。

2.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使用适当的药物、实施电除颤等。

3.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各个环节的责任,明确执行者和监督者。

如医生负责制定治疗方案,护士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4.制定护理计划: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

如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5.执行治疗措施:根据护理计划,执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按时给药、监测治疗效果等。

6.评估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修改和完善路径: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路径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效果分析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使得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2.提高病人满意度: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

3.减少医疗误诊和漏诊: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减少了医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

4.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规定了护理措施和监测指标,提高了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5.减少医疗费用: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了医疗费用。

建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同时减少医疗误诊和漏诊,降低医疗费用。

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以提升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

160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临床护理

160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临床护理

妊娠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3 5 例临床分析
籍静茹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 太原 0 3 0 0 0 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 总结临床诊治经验以改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 摘要: 0 0 9 年 3 月 -2 0 1 3年1 2月我科收入的3 5 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3 子 痫 前 期6 例 , 肾 功 能 不 全5 例 , 关 节 炎3 例 , 心 包 炎1 例 , 因 并 发 疾 病 严 重 而 引 产 者2 5 例 患 者 中 并 发 狼 疮 肾 炎9 例 , 例, 无孕妇死亡;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 早产1 流产及死胎4例, 新生儿死亡2例.结论: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严重, 应警惕并发症, 及时诊断与积极治疗可 9例, 2例, 降低母婴死亡率. 关键词: 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治疗; 糖皮质激素 是一种生育期 妇 女 多 见、 累 及 全 身 多 器 官 与 组 织 的 自 身 病情轻重决定激素用量, 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妊娠合并 S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 L E) L E患者出 免疫性疾病; 妊娠合并 S 早产、 子痫前期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 现严重并发症时应视具体情况使用大剂量的激素冲击、 静滴丙种球蛋白与输注血制 L E使孕妇自然流产、 [ 1] 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而妊娠本身会加重 S 重度 S 不论患 L E 病情 .合理规律的 治 疗 对 于 改 善 预 后 品等治疗.④终止妊娠: S L E处于活动期、 L E表现且治疗方案无效时, 至关重要.现将我科妊娠合并 S 者孕周大小, 都应尽早终止妊娠; 辅助检查显示胎盘功能下降而胎儿已经 成 熟、 胎儿 L E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表现出缺氧、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经治疗后无好转者或妊娠足月者, 均应终止妊娠.至 1、 一般资料 于分娩方式则应依据患者 S 产科指征来决定. 1. 1、 L E具体病情、 本组3 经产妇9例; 年龄2 平均2 孕 龄 3、 结果 5例患者中初产妇2 6例, 0-3 6岁, 8. 2岁; 病 程 3 个 月 -8 年 , 平 均 4. 其中2 本组3 子痫前期6例, 肾功能不全5例, 关节炎3 3 2-3 9周; 3 年; 9 例孕前确诊, 6例本次妊娠早期 5例患者中并发狼疮肾炎9例, 发现. 例, 心包炎1例, 因并发疾病严重而引产 者 2 例, 无 孕 妇 死 亡;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 9 临床诊断 例, 早产1 流产及死胎4例, 新生儿死亡2例. 1. 2、 2例, 、 、 、 、 、 颊部蝶形红斑; 盘状红斑; 对光过敏; 反复口腔溃疡; 非 侵 蚀 性 的 关 节 4、 讨论 a b c d e 、 、 、 炎; 浆膜炎; 肾脏出现病变; 神经系统异常; 血液系统异常, 可表现为白细胞、 妊娠合并 S 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窘迫甚至死产、 f h、 i L E易导致孕妇女反复自然流产、 g 、 淋巴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或溶血性贫 血; 免 疫 系 统 异 常: 抗d 或 死胎等, 病情重时终止妊娠而导致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这些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 s -D NA 抗 体 阳 性 , j [ 抗S 抗 核 抗 体 阳 性 2]. 排 除 感 染 、 肿瘤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后, 合理选择妊娠时机对于妊娠结局的影 响 重 大, 处于 S m 抗体阳性; k、 1 1 条中 全; L E缓解期的孕妇妊娠结局 5] ; 符合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 S 血沉增加、 皮疹、 角膜炎、 尿蛋白 相对较好, 处于活动期时妊娠风险增加, 妊 娠 不 良 结 局 亦 明 显 增 加[ 治疗上糖皮质 L E. 患 者 凡 是 出 现 发 热 、 定量增多、 心脑肾受损、 抗d 补体 C 在治疗 S 所用剂量应根据 s -D NA 抗 体 滴 度 增 加 、 3及 C 4水平降低等情况, 激素为最常用药物之一, L E过程 中 起 到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则为 S 需要药物治疗; 无 活 动 期 表 现 者 仍 需 口 服 泼 尼 松 5-1 但同时应注意预防副作用如感染、 股骨头坏死及应激性溃 疡 等; 必要 L E活动期, 5 m g维持治 患者病情决定, . 疗[ 时可连用免疫抑制剂、 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除外合理药物治疗, 临床上对患者进行 3] 临床治疗 宣教及病情监测亦尤为重要, 务必提高患者依从性, 按时定量规律服药以 控 制 病 情, 2、 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一项, 患者的依从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宣教内 同时做好随访, 严密监测孕期患者及胎儿的状况, 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 尽最大努力 ①积极宣教: 容包含平常心正视该病、 告知患者存在风险、 清楚按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 重 视 定 期 降低母婴死亡率, 改善预后. 随访、 告诫患者避免疲劳及过多紫外线照晒等.②监测病情: 依据患者病情缩短产检 参考文献 ] : 的周期, 定期复查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狼疮抗体全套、 心脏彩 [ 狄文, 赵珣璇. 妊 娠 合 并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的 药 物 治 疗[ 上海医药, E S R、 2 4 h尿 蛋 白 定 量 、 1] J . 2 0 1 2( 2 1) 3. ] 超及免疫全套等; 除孕 妇 监 测 外, 还 应 重 视 对 胎 儿 监 测, 妊娠早期 B超监测胚胎情 [ 綦春蕾, 陈必良. 妊 娠 合 并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的 诊 治[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 J . 2 0 1 2, 2 3 : 况, 中、 晚期注意胎儿发育情况与有无畸形, 尤其是妊娠晚期应严密监测胎动, 进行胎 ( 4) 5 4 9-5 5 0. ] 心电子监护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③用药: 糖皮质激素是妊娠合并 S 杨洁, 刘付春等.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 中国实用妇科 L E主要治 [ 3] 6例妊娠结局分析[ J . : 疗药物及首选抢救药物, 可以很好地控制疾病活动性.病情稳定者可常规 口 服 泼 尼 与产科杂志, 2 0 0 8, 2 4( 6) 4 5 1. / , ] 松 5-1 伴 有 皮 疹 及 光 过 敏 者 可 加 用 羟 氯 喹 1-2 片 , 依据患者病情与监测指 [ 李东燕, 郝敏等. 妊娠合 并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3 中 国 药 物 与 临 床, 0 m d 4] 0例临床分析[ J . g 4] ; / , / ; : 标 来 调 整 用 量[ 活动期可加大泼尼松剂量到4 最大达6 分娩时静滴 2 0 m d 0 m d 0 1 2, 1 2( 1 0) 1 3 2 5. g g / , , ] : 地 塞 米 松 5-1 连用3 之后恢复至 口 服 剂 量, 逐 渐 减 停, 分娩时要根据患者 [ 赵萍.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5 医药前沿, 0 m d d 5] 6 例 临 床 分 析[ J . 2 0 1 2, 0 2( 7) 1 8 0.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电休克治疗与护理
医学PPT
1
概念
• 电痉挛治疗: • 改良电痉挛治疗:
医学PPT
2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
• 禁忌症:
医学PPT
3
治疗前的准备
• 问题一: • 应从哪些方面来准备?
医学PPT
4
(一)、病人的准备
• 病人身体方面的准备:
• 病人心理方面的准备:
医学PPT
5
• (二)、环境的准备: • 治疗室应安静、宽敞明亮 • 室温保持18--26℃。
• 注意体位,呼吸道通畅, 观察生 命体征 – 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 吸氧、继续心电监护,维持良 好体位。
医学PPT
17
(二)、注意事项:
• 丙泊酚、司可林不能漏出血管外 • 在麻醉师指导下给药 • 无菌操作 • 三查七对 • 配合抢救,吸痰、吸氧 • 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医学PPT
18
治疗后的观查与护理
问题三: 怎么做?注意什么?
医学PPT
19
(一)电疗室监护: 保持良好体位,安静的环境 生命体征监测:意识、P、BP、R、
SO2
安全护理:注意病人跌伤。 约1—2小时病人完全清醒则可离开回病
室继续观察。
医学PPT
20
• (二)、饮食护理
• (三)、安全护理
• (四)、心理护理:让病人表 达对治疗的感受,观察其情绪 状态。
医学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五)、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 电疗反应的观察: • 记忆障碍:
医学PPT
22
(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常见症状:头疼、恶心、呕吐 • 呼吸暂停延长: • 骨折和脱位: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什么?)
医学PPT
15
通电做电疗
时机(何时通电最佳): 检查肌肉松弛后即刻进行 (肌束颤动停止,约为用司可林后1-2分钟) • 注意什么? 医师、麻师、护士三者密切配合 麻师:保护好口腔、牙齿、垫好牙垫,保持
呼吸道通畅(小下颌、短劲项、肥胖者) 护士:保护好关节,静脉通道畅通
医学PPT
16
麻醉复苏
医学PPT
10
操作程序(重点)
• 问题二: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医学PPT
11
(一)、步骤:
• 三查七对:
• 首次 :查对病人各项检查是否 完善,有无躯体疾病危险性, 电疗知情同意书。
• 麻师向家属讲解并当场签订麻 醉知情同意书。
医学PPT
12
体位:
• 病人仰卧 • 除去义齿,检查口腔 • 松解衣领裤带
医学PPT
6
(三)、物资的准备
• 治疗前应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器械:
• 急救药品:[1]、肾上腺素1mg

[2]、麻黄碱

[3]、阿托品0.5mg
• 急救物质:除颤仪、气管插管全套、
简易呼吸机
医学PPT
7
• 检查吸痰器功能是否完好,氧气是否 充足以备用。
• 麻师检查麻醉机是否通畅,是否有漏 气
• 电疗医师检查电疗机是否处于正常状 态
医学PPT
13
生命体征检测:
• 安置心电监护:检测P、BP、SO2。
• P、BP有异常时需做处理,若不能 稳定则需要考虑是否取消电疗。
医学PPT
14
静脉给药
– 用10%GS建立静脉通道 – 提前5分钟静脉缓推长托林 – 静脉缓推丙泊酚(1.5~2.5mg/
公斤体重) – 快推司可林 (用完药后应注意
• 其他
医学PPT
8
(四)、药物的准备
• 1、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 • 1mg稀释成10ml(生理盐水)。 • 选择性抗胆碱药。 • 用于麻醉前给药以抑制唾液腺和气道
腺体分泌。 • 对心脏(M2受体)无明显作用,故对
心率无明显影响。
医学PPT
9
• 2、、丙泊酚: • 3、司可林(盐酸虎泊胆碱) • 4、10%GS3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