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件(第2版)》6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合集下载

汽车构造 第六章汽油机供给系PPT课件

汽车构造 第六章汽油机供给系PPT课件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发动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都是随过量空气系数而变化的。
1、 经济混合气 Φa=1.05~1.15
2 、功率混合气 Φa=0.85~0.95
3 、可燃混合气成分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 Φa 值随发动机负荷降低而减小。
10
11
12
13
二、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1、 冷起动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二、汽油 (1)良好的蒸发性
汽油的蒸发性用镏程和饱和蒸汽压评定。镏程有10%馏出温度、 50%馏出温度、 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 (2)高抗爆性
抗爆性好坏一般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抗爆性越好。 选用汽油的主要依据就是发动机的压缩比。
组成:加浓量孔、加浓阀、推杆、拉杆、摇臂等。 原理:节气门开到一定角度,推杆顶开加浓阀加浓。 加浓系统起作用的时刻只与节气门开度有关。 (2)真空式 组成:加浓气缸、加浓活塞、加浓杆、加浓阀等。 原理:通过活塞两端压力的变化,实现活塞的运动,从而
关闭或推开加浓阀。 加浓系统起作用的时刻完全取决于节气门后真空度。
5
二、简单化油器的结构与特性 1 、简单化油器结构 (1)结构
包括浮子机构、浮子室、量孔、喷管、喉管、节气门。 (2)工作原理
包括进气、进油、功率改变、油量控制、浮子作用。 2 、特性曲线
简单化油器特性曲线为可燃混合气浓度随节气门开度的变 化规律。
6
7
8
9
第三节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关系

电子课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二版)》-B12-3861 模块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电子课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二版)》-B12-3861 模块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模块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3. 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因素 (1)燃油性质 燃油的蒸发性、着火性能越好,越利于着火;但如果性 能过好,反而容易导致工作粗暴。因而,一般高速柴油机用 燃油的辛烷值在40~60之间。 (2)喷油定时 发动机供油提前角过大,将导致工作粗暴、功率下降、 油耗增加、怠速不稳、启动困难。供油提前角减小,备燃期 缩短,燃烧平稳,热效率高;但如果供油提前角过小,会使 燃烧过程拖后,后燃期加长,导致热效率下降,动力下降, 经济性变差。
2.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方式不同于汽油机。高压柴油喷 入燃烧室,混合气在燃烧室内形成,压燃后边喷边燃。
3.柴油机的 CO和 HC排放低,NOx较多;大负荷,易产 生碳烟颗粒。
4.柴油机结构复杂、质量大、加工精度高、制造成本较 高。
5.柴油机的排气噪声大。
模块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二、 柴油
柴油是在533~623K 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碳 氢化合物,含碳量 为87%,含氢量为12.6%,含氧量为0.4% 。
模块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5)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和换气质量 合适的气流运动可以提高燃油的蒸发速度,促进油束分 散,促进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加快燃烧速率,改善经济性。 (6)转速 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喷油延迟角及喷油持续期将随之增 大,最终导致燃烧滞后,热效率降低,排气温度升高,烟度 增大。 (7)负荷 发动机负荷增大,气缸内工作温度升高,备燃期缩短, 燃烧将得到改善。
柴油的使用性能指标有: 发火性———指燃油的自燃能力,十六烷值越高,发火 性越好。 蒸发性———由燃油在蒸馏实验中的馏程和闪点决定。 黏度———表示燃油的流动性,黏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 凝点———指柴油冷却至开始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模块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六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六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1)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用十六烷值评定。 柴油的十六烷值大,发火性好,容易自燃。国家标 准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小于45。 (45-55为宜)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车构造
2)蒸发性:指柴油蒸发汽化的能力,用柴油馏出 某一百分比的温度范围即馏程和闪点表示。比如, 50%馏出温度即柴油馏出50%的温度,此温度越 低,柴油的蒸发性越好,混合气形成速度就越快, 易完全燃烧。但蒸发性过高,则会使全部柴油迅 速燃烧,缸内压力急剧升高,柴油机工作粗暴。 闪点低,蒸发性好。
空间雾化混合
油雾的形成 燃料以高压、高速从喷油器以 圆锥形的油束喷出,由于受到 高密度空气的摩擦阻力作用, 被分裂为许多油线进而成为油粒。
空气的运动促进混合 将燃油喷成雾状油束是混合气 形成的第一步,其次是使油粒
分布得更均匀。
汽车构造
空间雾化混合
汽车构造
最有效的措施:空气运动 多采用两种办法:(l)使进气产生涡流;(2)产生挤压涡流
油膜蒸发混合
它是将柴油喷向球形油膜燃 烧室的壁面上,在强烈地空气 涡流作用下,燃油的大部分 (95%)形成油膜.由于油束贯 穿空气和室壁的反射,必然有 少量油粒(5%)悬浮在空间, 形成着火源。油膜在热能作 用下,逐层蒸发、逐层卷走、 逐层燃烧,产生了燃气涡流, 其燃烧速度是前期慢、后期 快,使燃烧过程加速进行到 终点。
混合气的形成(空间雾化混合或油膜蒸发混合)、 点火和燃烧方式不同于汽油机;
柴油机的a>1,燃烧充分,排气污染小;
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 较高;
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 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排气噪声大,颗粒排放严重,废气中含SO2多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车构造课件--发动机柴油机供给系培训

汽车构造课件--发动机柴油机供给系培训
13
二、高压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性能良好,使用可靠,多用。 国产系列:0#、Ⅰ # 、Ⅱ # 、 Ⅲ # 、A型、B型等。 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体积小、质量轻等。分为: 径向压缩式:PDA型分配泵 轴向压缩式:VE型分配泵 喷油泵-喷油器(P-T泵):喷油泵和喷油器合 为一体,消除了高压油管带来的不 良影响,中、大型功率机用,有专 门的PT燃油系统。
8
燃烧室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小,动力性、经济性好,热效率高,冷启动性 能好;但是由于油与气的混合要求速度快,所以对喷油系统产生的喷油压力要 求高,工作比较粗暴,排放较差。 2、分开式燃烧室(5-2) 由主、副燃烧室构成: 主燃烧室:位于活塞顶与缸盖的底平面之间。 副燃烧室:在缸盖中加工而成。有通道与主燃
管接头 9-进油孔 10一调压垫片 11-环形油
槽 12-压力室 13一横向扎 14一中心孔
36
图5-10 分流型轴针式喷油嘴及其喷射情况 a)分流型轴针式喷油嘴 b)起动时的喷射情况 c)起动后的喷射情况¥
1一主喷孔 2一分流孔 3一气流方向
37
图5-14柱塞偶件 1-柱塞 2-柱塞套 3-螺旋槽 4-直槽 5-油孔
柱塞与柱塞套的配合间隙为0.0015~0.0025mm,加工精度高, 成本高。两者易磨损。
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出油阀座):保证供油敏捷,停油 干脆;出油阀和出油阀座的配合间隙稍大于柱塞偶件的配合间 隙。 还有柱塞弹簧、上下柱塞弹簧座、出油阀弹簧、出油阀紧座等。
16
2)供油量调节机构: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动柱塞来 改变循环供油量。 组成:供油拉杆等( 5-16 )
负荷 ,转速n ,△g ,转速n , “飞车”。 负荷 ,转速n ,△g ,转速n , “熄火”。 2、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

汽车构造课件第六章汽油机供给系

汽车构造课件第六章汽油机供给系

化油器类型-管腔数目电控化油器油箱Fra bibliotek燃油管
进油管接 头
汽油滤清器

出油管接 头
滤芯
沉淀杯
放油螺塞
机械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触点工作
电磁式燃油表
恒温式燃油表
作业
可燃混合气浓度表示方法有哪些? 汽车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要求有哪些? 汽油机供给系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化油器是由哪几个系统组成的?
汽车构造课件第六章汽油机供给 系
汽油机供给系组成
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简单化油器组成
喷雾原理
简单化油器特性
理想化油器特性
化油器构造
主供油系统
怠速系统
机械加浓系统
真空加浓系统
活塞式加速泵
膜片式加速泵
起动系统
电加热式自动阻风门装置
化油器类型-气流方向
化油器类型-喉管数目
谢谢!

汽车构造课件第六章柴油机供给系统

汽车构造课件第六章柴油机供给系统
汽车构造课件第六章柴油机供给系 统
contents
目录
• 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 •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 •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控制原理 •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柴油机供给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01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输油泵
将柴油从油箱中抽 出,并加压输送到 燃油滤清器。
02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
燃油箱
01
燃油箱用于储存柴油, 通常安装在汽车底部或 后部。
02
燃油箱的材质多为金属 或塑料,形状多为圆形 或方形。
03
燃油箱内部设有隔板, 以减少柴油在行驶过程 中的晃动。
04
燃油箱盖子通常采用铝 制或塑料材质,以确保 密封性。
燃油滤清器
01
02
03
04
燃油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柴油 中的杂质和颗粒物,确保柴油
喷油泵供油不足或不供油
总结词
喷油泵供油不足或不供油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启动困难 等问题。
详细描述
喷油泵供油不足或不供油的原因可能是喷油泵磨损、调速器 故障或燃油系统中有空气等。排除此故障的方法包括检查喷 油泵、调整调速器、排除燃油系统中的空气等。
调速器工作不正常
总结词
调速器工作不正常会影响发动机的转速控制和运行稳定性。
喷油泵的调节器用于控制柴油的供油量和供油时间,以 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喷油嘴
喷油嘴的作用是将高压柴油雾 化成细小的油滴,以便与空气
混合燃烧。
喷油嘴通常安装在气缸盖上, 由喷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
喷油嘴的材质多为金属,内部 设有针阀和弹簧等元件。
喷油嘴的喷雾形状和雾化效果 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有重要 影响。

2015汽车构造(劳动版)教学课件: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2015汽车构造(劳动版)教学课件: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五、燃烧室
1. ω 形燃烧室
柴油直接喷射在活塞顶的浅凹坑内,喷射的柴油雾化 要好,而且要均匀地分布在空气中。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2. 球形燃烧室
优点是工作柔和,噪音小;缺点是起动困难,螺旋形 进气道结构复杂,制造困难。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3. 涡流室式燃烧室
优点是工作柔和,空气利用率较高,喷射压力较低。 缺点是热损失大,经济性差,起动困难。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4. 预燃室式燃烧室
缸盖上有预燃室,占燃烧室总容积的1/3,预燃室与主 燃室有通道,活塞为平顶。
其优缺点与涡流室式燃烧室基本相同。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二节 喷 油 器
学习目标
1.掌握喷油器的分类及作用。 2.掌握喷油器的结构。
一、柱塞式喷油泵
1. 泵油机构
分泵结构
柱塞偶件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出油阀偶件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柱塞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2. 油量调节机构
油量调节机构 a)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 b)拨叉式油量调节机构
第六章 柴油机燃Biblioteka 供给系统3. 传动机构喷油泵传动机构的作用是控制喷油泵柱塞的上、下移 动。它是由凸轮轴和挺杆传动部件组成,喷油泵的挺杆 多采用滚轮式。凸轮轴由轴承支承在泵体下部,前端装 有联轴器从动盘,后端装有调速器。带有衬套的滚轮松 套在滚轮轴上,滚轮轴装在滚轮架的座孔中。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分配柱塞
第六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2. 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1)进油过程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㈣对混合气形成的要求:
①成分要求:α=1.3~1.5
α过大,混合气过稀,燃烧速度慢,散发热量多,Ne↓ α
过小,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油耗增加,冒黑烟,
经济性变坏。 •②喷油时刻要准确
a.过早:混合
气提前形成,并在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像爆炸似的着火燃烧,
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
速升高,泵油压力>出油阀弹簧力+
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时,推开出油阀,
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
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C.回油过程
• 柱塞向上供油,当上行到柱塞上 的斜槽(停供边)与套筒上的回油孔 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 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 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 迅速关闭,停止供油。此后柱塞还要 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 在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又下行。此时 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泵体 •手油泵
积增大,产生真空, •推杆
进油阀开启,柴油 经进油口进入下泵 •出油口
•B
腔。同时,上泵腔 容积缩小,压力增 大,出油阀关闭, 上泵腔中的柴油经 出油口压出。
•出油阀 •A
•活塞
•进油阀
•弹簧 •活塞 •进油口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2)准备压油行 程:偏心轮推动滚 轮、挺杆和活塞向 下运动,下泵腔油 压增高,进油阀关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教程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D.油量调节
•供油有效行程:柱塞顶面封闭
柱塞套径向油孔至柱塞斜槽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图6.1 柱塞式喷油泵燃油供给系统 1—喷油器 2—燃油滤清器 3—直列柱塞式喷油泵 4—喷油提前器 5—输油泵 6—调速器 7—油水分离器 8—油箱 9—高压油管 10— 回油管 11—低压油管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图6.2 分配式喷油泵燃油供给系统 l—油箱 2—油水分离器 3—一级输油泵 4—二级输油泵 5—燃油滤 清器 6—调压阀 7—分配式喷油泵传动轴 8—调速手柄 9—分配式 喷油泵体 10—喷油器 11—回油管 12—分配式喷油泵 13—喷油提 前器 14—调速器传动齿轮 15—调速器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3) 调节每次喷油的喷油量,即对于确定的柴油机运转工况(转速和负 荷),精确控制每个循环的喷油量,能随工况变化自动调节,工况不变 时,各循环的喷油量要一致,多缸机各缸间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相同; (4) 调节每次喷油的喷油时刻; (5) 将燃油分配到各个汽缸中; (6) 将燃油喷入燃烧室,并使燃油雾化,避免出现异常喷射现象。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2.1 功用与分类
喷油器(injector)的工作原理如图6.8所示。由喷油泵送来的压缩燃油通 过喷油嘴的通油孔进入压力室中,燃油压力使针阀克服喷油器中的调
压弹簧的作用力F而升起,燃油从喷油孔中喷出。另一方面,由于调
压弹簧的作用,针阀总是被压向阀座。因此,喷油器实际上是一种机 械和液力作用下的自动阀。压力室中使针阀升起时的燃油压力叫做喷 油器开启压力 ,开启p0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1 概述 6.1.1 柴油的基本特性
柴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柴油,柴油的基本特性是其理化特性,这些特性 决定了燃料供给方式和燃烧方式。柴油的使用特性包括自燃性、低温 流动性(凝点)、雾化和蒸发性(馏程)、黏度、闪点等。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1.2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p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F (dn2
ds2 )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针阀从开启状态转变到针阀关闭 时压力室的燃油压力叫做针阀关闭压
力 p,c 针阀关闭压力计算公式为
图6.8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pc
4F dn2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2.2 孔式喷油器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a. 四角形 b. 微涡流MTCC c. Quardram d. 花瓣形 图6.5 非回转体燃烧室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非回转体燃烧室可以促进燃油与空气的微观混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有日本五十铃公司推出的四角形燃烧室、日本小松公司的微涡流燃烧 室MTCC(Micro-Turbulence Combustion Chamber)、英国Perkins公司的 Quardram燃烧室以及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研制的花瓣形燃烧室(图6.3)。
1. 对供油系统的要求 喷油系统的作用是定时、定量并按一定规律向柴油机各缸供给高压 燃油。经过近百年来的技术发展,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出现了许多不 同的结构。但是,燃油系统的实质性功能却是相承的。就其本质来说, 柴油机对供油系统的要求可以概括如下。 (1) 通过加压机构使燃油变成高压,即能产生足够高的喷油压力,以 保证燃料良好的雾化、混合和燃烧,包括雾化质量(喷雾粒度及均匀性) 和空间分布,以及与燃烧室、气流运动的匹配; (2) 实现所要求的喷油规律,保证合理的燃烧放热规律和良好的综合 性能;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1.4 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影响因素与燃烧室
2.柴油机燃烧室
1) 直喷式燃烧室(direct injection type) 直喷式燃烧室可根据活塞顶部凹坑的深浅分为半开式燃烧室和开式 燃烧室两类。图6.1为有代表性的各种直喷式燃烧室的形式。开式燃烧 室有浅盆形,半开式燃烧室有ω形、挤流口形、各种非回转体形、球 形等。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a. 浅盆形 b. 形 c. 挤流口形
图6.3 各种直喷式燃烧室形式
d. 球形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图6.4 ω形燃烧室尺寸参数
ω形燃烧室(图6.3b)属于半开式燃烧室,尺寸参数如图6.4所示,在 活塞顶部设有比较深的凹坑,其中形凹坑的中心凸起是为了帮助形成 涡流以及排除气流运动很弱的中心区域的空气而设置的。
图6.6 涡流室燃烧室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a. 倾斜偏置,单孔道 b. 中央正置,多孔道 图6.7 预燃室燃烧室
c. 侧面正置,单孔道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2 喷 油 器
喷油器的作用是将燃油雾化成容易着火和燃烧的雾滴,并使喷雾和燃 烧室大小、形状相配合,分散到燃烧室各处,和空气充分混合。喷油 器的喷油嘴是由针阀和针阀体组成的一对精密偶件,其配合间隙仅为 0.002~0.004mm。为此,在精加工之后,再配对研磨,在使用中不能 互换。根据喷油嘴结构形式的不同,闭式喷油器又可分为孔式喷油器 和轴针式喷油器两种。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6.1.3 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常见的有直列柱塞式喷油泵供油系统(图6.1)和分配式喷油泵供油系统 (图6.2)两种类型。柱塞式喷油泵(plunger fuel injection pump)供油系统一 般由油箱(fuel tank)8(图6.1)、输油泵(supply pump)5、柴油滤清器(fuel filter)2、直列柱塞式喷油泵(in-line plunger fuel injection pump)3、喷油器 (injector)1等组成,另外还包括调速器(governor)6、油水分离器(oil and water separator)7和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4等。
第6章 柴油机供给系统
2)非直喷式燃烧室(indirect injection type) 非直喷式燃烧室的结构特点是除位于活塞顶部的主燃烧室外,还
有位于缸盖内的副燃烧室,两者之间有通道相连。燃油不直接喷入主 燃烧室内,而是喷入副燃烧室内。典型的非直喷式燃烧室有涡流室燃 烧室(swirl combustion chamber)和预燃室燃烧室(prechamber),如图6.4、 6.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