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 中国人物画》教案下载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 中国人物画》教案下载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 中国人物画》教案下载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一、授课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及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传统。

2、能力: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韩熙载夜宴图》对韩熙载性格的刻画,及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体会韩熙载少年励志读书习武胸怀远大抱负,年老时南唐统治岌岌可危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时郁郁寡欢,忧国忧民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五、教学难点: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六、课业类型:讲授,提问探究

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探究

八、教具学具:教材,ppt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韩熙载夜宴图》

提问1:看看这个名字——《韩熙载夜宴图》什么意思?

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绘写的是夜宴的全过程。

提问2:猜猜韩熙载是谁?

介绍韩熙载生平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志向。

问题3:猜想一下夜宴应该是什么样子?

夜宴只是家里人吗?

表现的是一个场面吗?

猜猜画家画了多少个人?

宴会上都做什么事情?

气氛什么样子?

二欣赏《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绢本,宽28.7——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提问1:顾闳中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

第一段欣赏:琵琶曲音频配合欣赏

提问思考:出现的宾客较多。猜一猜画面整体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是“听琵琶演奏”,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结构紧凑,人物集中。但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

第二段——观舞

使他备感窘困,尴尬地拱手背立,但又不住侧耳静听这动人的舞乐。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第三段是“歇息”。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第四段是“清吹”。

人物疏密有致,乐伎们的吹奏动作中,使人感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

第五段是“送别”,

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弥漫着冷清、缠绵的氛围

小结:画面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景。由“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和“送别”五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画面构成,每一个画面以屏风相隔。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传统

之一:传神——深刻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情

思考题1: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夜宴图》中的韩熙载在欢宴时,非但不是心情欢畅,反而表现出悒悒不乐、心情沉重的表情。

学生讨论

韩熙载纵情声色、为了躲避拜相。

其原因是后主李煜统治时期,南唐统治岌岌可危,而李煜却不想有所作为。韩熙载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了,而且亡国当俘虏的命运迫在眉睫,个人内心和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痛苦在折磨着他,表现出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使他除了以声色自娱来安慰和消磨自己外,已别无出路。心情沉重的表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