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6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方法研究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方法研究第一章:引言土壤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基础,而微生物群落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目前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状况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健康2.1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土壤微生物群落包含多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它们在土壤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比如有益菌种可以帮助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而有害菌种则可能引发土壤病害等问题。
2.2 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健康的关系微生物群落对土壤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抗病性调控等过程。
不同土壤健康状况下,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功能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微生物群落评估方法3.1 文化基于方法文化基于方法是微生物群落评估的传统方法,通过分离纯培养菌株并进一步进行系统分类和功能分析来评估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受限于某些菌株难以培养以及培养基选择等问题。
3.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微生物DNA或RNA的序列信息进行微生物群落评估。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16S rRNA基因测序和ITS测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此外,还有PCR-DGGE、T-RFLP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群落评估。
3.3 元基因组学方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元基因组学方法成为微生物群落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征和代谢潜力。
这些方法包括元转录组学、元蛋白质组学等,其优势在于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微生物群落监测方法4.1 生物指示剂生物指示剂是通过观察特定微生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来评估土壤健康状况的方法。
例如,土壤中特定的蛋白质、酶活性或微生物细胞的含量可以被用作评估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揭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动态变化。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共存的微生物的总体,它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反映环境的健康状况和改变。
因此,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为了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
常用的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包括:1. 16S rRNA基因分析:通过对微生物群落中16S rRNA基因的测序和分析,可以获得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组成。
2. 基于功能基因的分析:通过测定微生物群落中特定功能基因的存在情况,可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潜力和代谢能力。
3. 元基因组学分析:通过测序微生物群落中的全基因组DNA,可以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征和代谢通路。
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种环境因素,如温度、pH 值、适宜的营养条件、氧气含量、盐度等,都能够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
下面以土壤微生物群落为例,具体分析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pH值:土壤的酸碱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
不同pH值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差异明显。
2. 湿度:湿度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水分含量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从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3. 温度: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的生理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4.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来源。
土壤中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多样性。
三、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是揭示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2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21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摘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养分释放和能量释放中起着重要作用量转移等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尤其是群落结构的研究工作逐渐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
本文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合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主要指土壤中那些个体微小的生物体,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还有一些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土壤生态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形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质的降解和维持地下水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土壤中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多,土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困难,土壤环境条件复杂等原因,目前为止大约仅1~10%的土壤微生物被分离和鉴定,这些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虽然,对土壤微生物的认识有限,但这并没有影响它们在维护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对土壤微生物群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关系以及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质量的维持,越来越受到土壤科学家、生态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的重视。
[1]许多研究已经证实,通过传统的分离方法鉴定的微生物只占环境微生物总数的0.1%~10%,传统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如分离计数法、显微镜法往往会过低估价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虽然使用电子显微镜或荧光抗体染色法可以对土壤微生物形态多样性进行观察,但是这两种方法并不能描述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描绘出不同群体的生理差异。
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土壤微生物学家开发出一系列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
环境微生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环境微生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环境微生物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微观生命体的生长、代谢和演化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地球气候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
环境微生物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这些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演化、生态功能等方面,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支持。
本文将从目前研究热点出发,介绍环境微生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一、环境微生物在污染物治理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微生物在污染物治理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通过研究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和吸附等作用,可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环保的生物处理技术。
例如,微生物在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滤池、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中的应用,为废水、废气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生物修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利用微生物协同实现重金属、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等。
未来,环境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不仅局限于治理传统的有机物、无机物污染,更会向复杂性、多样性方向拓展。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微生物是高度多样化的生命体,其分布和数量在不同环境中存在巨大的差异。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是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生态功能、生境适应性和演化等方面的关键。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可以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高通量、高灵敏的分析,建立完整、系统的微生物群落地图,并进一步关联其与环境因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的关系。
此外,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可为开发新的生物资源和药物提供帮助。
三、微生物与宿主系统互动研究微生物生活在各种宿主体内,如人体、动物、植物等,与其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宿主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分布和多样性与其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通过测序、代谢组学、免疫学等技术方法揭示了微生物与宿主体内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关系,并探讨了微生物干预和调节宿主体内微生物群落的治疗应用前景。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土壤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由各种不同的生物体组成,其中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近年来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等。
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和农学意义。
首先,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形成肥料,促进植物生长;其次,微生物可以抑制土壤病原体的发生,保持土壤健康;最后,微生物还可以作为远古传染病病原体的宿主,对于防治传染病有一定的贡献。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则是指土壤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微生物分解物质、氮循环、病原体抑制和养分提供等功能均由许多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完成。
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土壤pH、水分、温度、养分、植被等。
其中,土壤pH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不同的pH值适宜不同的细菌、真菌生长。
高养分量容易导致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群落失衡,例如会增加光合细菌的数量。
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关系方面,现有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基于微生物DNA的研究方法,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DNA序列,建立微生物群落的基因库,最后通过比对不同区系中的微生物基因库,找出存在的不同。
另一种是基于微生物质量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等过程,来了解微生物的数目和活性,常常采用荧光染色等技术来检测微生物数量和代谢活性。
总的来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了解依然不足。
未来的工作应该将焦点放在生态相互作用和生态功能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可以承载着广泛的生物群落,由于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土壤的各种生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对这些微生物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在过去的几年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热门领域,这是因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元组学技术的引入,让我们有能力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和生态学特征。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是如何描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菌群组成的,这主要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通过次级单调分析和多样性分析可以描述菌群组成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进行菌群组成的比较,可以了解菌群组成的变化情况和原因。
有许多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例如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实践等。
近年来,已经发现了有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一些明显的联系。
例如,尽管土壤中存在9000多种真菌,但它们的比例是由土地使用模式和管理实践等因素所决定的。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包括了土壤微生物所参与的许多环境过程,例如,岩石的矿化、病原体和病毒的生物降解、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等。
微生物降解的过程可以通过检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基因来研究。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对于物种和群落的联合分析,来预测未来土壤模式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然而,随着新的高通量技术的出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生态学特征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解决。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地管理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地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可以预见到的,并且这种联系是由土地使用模式、土壤物化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所决定的。
采用特定的土地管理方式,可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非常密切的影响。
例如,垄行林分块对于土壤菌群组成、真菌丰富度、线虫和螨的种类丰度等都有一个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土壤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上生长着各种植物,供人类食用。
而支持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是丰富多样的土壤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生态学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通常是指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DNA提取和PCR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获取一定的土壤微生物丰度数据和多样性信息。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1. 高通量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通常指Illumina测序平台。
通过将土壤DNA片段插入到Illumina通用测序适配器中,然后通过PCR扩增,最后将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高通量测序。
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同时获得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种类信息。
2. 16S rRNA测序16S rRNA基因是微生物中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核糖体RNA分子。
利用16S rRNA基因的序列来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利用引物筛选该基因片段,可以通过PCR扩增生成DNA产物然后进一步进行测序。
这种方法在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显得尤为有用。
3. 其他方法除了高通量测序和16S rRNA测序之外,还可以利用DGGE、T-RFLP和FISH等技术来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通常包括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生境保持等方面。
因此,在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时,我们通常关注微生物拥有哪些代谢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1. 生物量测定生物量测定是通过测量微生物群落的总体积或总重量来估计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代谢活性程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研究人员更准确地预测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能力。
2. 基础、包氧和脱氯代谢微生物基础代谢是指其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羟化的能力。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日益深入,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土壤性质的影响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微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环境下相互作用的微生物群体,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等群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对土壤生物活性和养分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也是了解土壤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
一、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种类可能相当繁多,从土壤的性质、环境和某些有益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
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我们能掌握土壤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跃性的信息,并进一步理解土壤有机质的脆弱性、养分循环和氮固定等的过程。
此外,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的有机质降解和泥炭土形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土壤中的有机质水解和养分释放,微生物群落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者,这对土壤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土壤水、热、气和肥力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推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此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也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固定和释放养分的影响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释放代谢产物、以及促进根系吸收养分等方式,对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和固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于生长旺盛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会将固定的养分耗尽,从而形成营养不足的土壤环境。
而一些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可能引发化学反应和添加土壤改良剂的必要性,比如添加短链碳水化合物能真实构造出相应的垮地土壤、增强固氮活性等等。
四、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微生物群落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分解有机质、养分生存、水平运输、抵抗紫外线辐射等方式,维持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养分释放、能量转移等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尤其是群落结构的研究工作逐渐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
本文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合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微生物群落Review and prospects on methodology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Abstract:Soil microorganism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il ecosystem and playcentral roles in biogeochemicalcycling such as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mineral nutrient release,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intensive comprehen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We also discussed the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Key words: biodiversity, community structure ; soil;microbial community引言土壤微生物主要指土壤中那些个体微小的生物体,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还有一些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土壤生态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形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质的降解和维持地下水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土壤中微生物个体微小, 数量多,土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困难,土壤环境条件复杂等原因, 目前为止大约仅1~10%的土壤微生物被分离和鉴定,这些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虽然,对土壤微生物的认识有限,但这并没有影响它们在维护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质量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土壤学家、生态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
[1]许多研究已经证实,通过传统的分离方法鉴定的微生物只占环境微生物总数的0.1% ~10%,传统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如分离计数法、显微镜法往往会过低估价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虽然使用电子显微镜或荧光抗体染色法可以对土壤微生物形态多样性进行观察,但是这两种方法并不能描述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描绘出不同群体的生理差异。
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土壤微生物学家开发出一系列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
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1.1土壤生态系统内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1.1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
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植物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植物多样性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进而间接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3]。
森林植物物种组成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活性。
Bardgett 等发现栽种不同草本植物的土壤具有明显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磷脂酸图谱( PFLA)。
Grayston等利用BIOLOG系统研究发现长有不同草本植物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
森林植被能影响林地微环境,通过根系分泌物、地上和地下凋落物以及树冠的拦截和淋洗作用改变土壤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物质的数量和质量。
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凋落物和地下根系分泌物为土壤中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不同的植物凋落物理化性状不同,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有机,无机物也不同,从而对土壤中微生物生长具有选择性刺激作用。
另外,不同植物的根系分泌物也有很大差异,很早的研究就发现活的根系能分泌种类繁多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包括糖、氨基酸和有机酸等,这些分泌物质为土壤生物提供C源引起根际微生物的快速生长,一般由活根分泌的可溶性有机物质通常在1 ~10g/100g根干重。
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发现根际中的真菌微生物比以前认识要丰富得多。
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具有几个特点: ( i)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特别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选择性影响( ii)这种选择影响的强度随植物不同而有差异( iii) ,这种选择性影响具有植物特异性[4] 。
植物的这种特异性在菌根菌和Frankia菌等与植物具有共生关系的微生物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1.1.2土壤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包括共生,互生,捕食等. 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整个土壤生态系统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凋落物的分解,推动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此外,在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有益菌群,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根际促生菌( PGPR) ,它们能维持土壤质量的健康,减少土壤中病源微生物的生长。
土壤微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土壤中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影响其它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直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细菌的挥发物质影响真菌的生长和酶的活性,这种作用受细菌种类、年龄、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真菌对不同细菌的产物具有特异性[5]。
土壤微生物之间更多的是半共生关系,即“一种生态依赖关系,一种生物体改变周围的环境,为其后来的另一种生物体的生长创造条件”[6]。
在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不同土壤微生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凋落物的分解,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具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通常,真菌在凋落物分解过程初期占主要地位,分解凋落物中新鲜物质,而细菌在分解后期占主要地位完成凋落物的最终分解和矿化过程。
1.1.3土壤动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群落结构影响[7]土壤动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土壤动物的粉碎、搅拌、混合作用。
土壤动物通过这些作用使进入土壤的凋落物等物质充分的与土壤混合,增加了土壤微生物与这些物质的接触机会。
土壤动物消化植物残体后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改变了这些物质的化学成分,大小等理化性状,导致了土壤微环境的改变。
改变了土壤中细菌,真菌等不同微生物类群的竞争能力,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2)土壤动物的选择性捕食作用。
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主要以细菌和酵母菌为食物,最适合的食物来源是一些假单胞菌( Pseudom onadaceae)和肠细菌( En terobacteriaeae ) , 酵母菌中的可勒克氏酵母(Kloeckera) 、红酵母( Rhodotorula ) 而有些细菌,放线菌,真菌能产生对原生动物有毒害作用的细胞外物质。
(3)土壤动物的传播作用。
土壤动物对土壤微生物体或孢子的散布有作用,特别是在地表下,在干燥条件下,这时风和水对孢子的散步作用相对小。
土壤动物的传播作用主要通过体表,口腔,粪便等途径。
1.2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8]1.2.1土壤物理性状ⅰ壤颗粒大小不同的颗粒等级的土壤其中的土壤微生物差异很大,粘粒部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细菌数量多,主要通过减少土壤微生物被土壤动物捕食的机会,增加微生物获得营养的机会,增加土壤环境的多样性如降低氧气浓度为厌氧菌提供生长条件等,相反在较大颗粒的土壤中真菌数量相对增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由于土壤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ⅱ水分水分保持能力极大影响了孔隙中的氧气条件, 进而影响了相关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
Cook等( 1970 ) 就注意到土壤中细菌在高的水势(waterpotential)情况下活性高,而真菌,放线菌在相对低的水势情况下活性较高。
在森林立地条件中土壤湿度是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Joshua (1999)等研究了桦树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湿度对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发现长时间干燥导致微生物呼吸和生物量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别是潮湿和干燥的时间长度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很大。
ⅲ土壤温度通常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生长温度。
微生物生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当达到最适生长温度后再升高温度,反而使微生物生长变慢,而且不同的微生物种类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所以,由于土壤温度的差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也不同,并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土壤温度变化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某些微生物群落成员在较高的温度时有能力代谢那些在较低温度时不能被利用的基质[9]。
ⅳ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不同母岩发育而来的土壤其类型不同,决定了土壤颗粒组成、湿度、温度、pH值等理化性状的不同。
因此,不同土壤类型的中的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及组成的差别很大。
Martina S. Girvan等(2003)用B IOLOG方法, rDNA - DGGE和16S rRNA多种方法对不同管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所用研究的样地明显分为两组,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差异是由于土壤类型决定的,而不同有机物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不大。
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物理、化学性状差异较大,而对于同一类型土壤来说由于土壤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所以土地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短期影响较小。
但是长期作用下,管理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可能更大,这些有待进一步研究[10]。
1.2.2土壤化学性状土壤中的微生物除了受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受到土壤中微生物可利用营养物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