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系列) 专题十三 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_高中地理_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知识架构本节内容乍看上去,好像完全是历史知识。
但其主旨是要求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世界近现代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本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线索、世界政治地图为依据分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重点说明了当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新趋势及其特点。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而“多极化”就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果和趋势。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是“多极化”在当代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用案例的形式说明了在新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下,地缘合作是必要的,而冲突也是必然的。
这三部分内容看似离散,其实联系十分紧密。
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这条主线把课本中的历史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另外,课本上关于阿以冲突的案例,可以对指导学生分析当今世界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具有示范意义。
2.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了解当代世界政治地图形成和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历史知识,收集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政治地理学的方法分析当前地区合作或冲突事件。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努力培养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
3.重点和难点(1)重点: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2)难点:分析国际政治地缘合作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教学思路设计1.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涉及到很多历史知识,如一二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等。
在目前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只学习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他内容尚未涉猎。
所以在从地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必须适当补充未学的历史知识。
阿以冲突是世界的热点问题,课前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途径搜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根据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言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地缘合作和冲突的原因。
2.课前学生准备:把全体学生分为三组搜集资料,“两次世界大战”、“东欧巨变”、“中东战争”各一组。
高中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中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和平与发展是现在社会的主题,但因为政治、历史的原由,世界仍不平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这部分知识成为高考命题很好的切入点。
复习中应关注地区合作组织与世界热门地域等,应认识这些地域的地理环境及热门事件的原由、背景、影响等。
1、世界主要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地区成经济组织立建立宗主要成员特色时旨间荷兰、比利时、卢森经济货一般堡、法国、德国、意大利、币结盟,共同说来,“教英国、奥地利、丹麦、爱外交和安全师”观点尔兰、希腊、西班牙、葡政策,司法和之形成经萄牙、芬兰、瑞典等警务合作1历了十分993 年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内部联系比较密切,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博士)《春秋谷梁疏》曰:“ 者教人以不及,故也”。
儿的“”,其就是先秦尔后代教的称之一。
《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教之弗”其“ ”当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货真价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授知识的对象和自己明确的职责。
其实,任何都离不开死记硬背,重点是记忆有技巧, “死记”以后会“活用”。
不记着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特别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单靠剖析文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一定从基础知识抓起 ,每日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语 ,以及丰富的词语、新奇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容。
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 ,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 ,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熟记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诗文也是字琅琅上口,成为博学多才的文人。
为何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年就尖利“中小学文教课成效差 ,中学文生文水平低, ⋯⋯十几年上数是9160,文是 2749,恰好是 3 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文 ,倒是大多关,莫非咄咄怪事! ”刨根问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高中地理课件: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巴士拉。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厂应设在居民区最小 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当地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且 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谢 谢 大 家
让世界充满爱! 我们需要竞争,我们更期待和平!!
(2)巴勒斯坦地处 亚 、 欧 、 非 三大洲交通要 道,是联结东西部 阿拉伯 国家的纽带。
(3)填出图中国家的名称:A 埃及 B 约旦 C 叙利亚 D 黎巴嫩 .
耶路撒冷 ,这 (4)图中F地是被三大宗教尊为“圣城”的 伊斯兰教 、犹太教。 三大宗教 分别是基督教 、
(5)该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 约旦 河,此水源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是 沿岸各国工农业 。
(美、欧、日、俄、中、印) 3、以上两例说明了二战后怎样的世界政治局面?
1.二战后,世界总体上维持着和平局面。
2.在全球性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 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
读右面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局势长期以来动荡不安,主要是因为 阿拉伯 、 和 犹太 两大民族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5.1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

5.1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世界地理概况总结与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一、本部分学生的问题
1、世界主要大洲的经纬度、轮廓、地形特征?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3、怎样理解综合国力?
二、主要高考考点与重点内容总结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概念区分--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海(边缘海、内海、陆间海)、洋、海峡
(2)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
(3)七大洲、四大洋分界线,面积比、海拔高、深度比(4)重要海峡
2、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岭、海盆。
世界地理十三个分区的自然、经济特征

世界地理十三个分区的自然、经济特征世界地理十三个分区的自然、经济特征1 、东亚自然地理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气候以温带季风性和亚热带季风为主。
自然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为最多。
东亚以西高东低,阶梯形分布。
人文地理东亚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日本人口总量也位于前十位。
国家有:中国,韩国,蒙古,日本,朝鲜。
2、东南亚自然地理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常年高温多雨,没有冬季,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岛屿分布极多,是世界岛屿最多的地区。
仅印度尼西亚就有13667个。
也是火山多发区之一。
经济以农业为主。
人文地理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这里的佛教非常著名。
(以泰国为最)旅游业十分发达。
近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国家有: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
3、南亚自然地理南亚位于亚洲南部,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沟通了亚洲东部和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
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冷,热,雨三季更替变换。
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其中孟加拉国被称为“千河之国”。
沿海岛屿,沙洲众多。
人文地理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国————印度。
孟加拉国人口也位于前十位。
经济以农业为主。
人们信奉佛教。
国家有:印度,孟加拉国,不丹,锡金,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
4、中亚自然地理中亚位于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是最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一年四季温差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地区,部分国家以沙漠和半沙漠为主。
人文地理中亚农牧业比较发达。
信奉伊斯兰教,以采矿业,食品加工为主。
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5、西亚和北非自然地理西亚位于亚洲西部,这里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交通要塞。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⑵ 我国(开展中国度)如何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开展:① 继续的革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商;② 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兴旺地域开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经济欠兴旺地域开展:休息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④ 争取国际、国际动摇的政治形势。
⑶ 中国为什么要参与WTO? ① 以后世界国度、地域间的经济联络日益亲密;② 可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改善出口商品构成;③ 利于改动国际经济旧次第,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式中的位置。
⑷ 处置开展中国度经济开展的关键是:改动国际经济旧次第,树立起相互尊重主权、对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次第。
⑸ 跨国公司:国外组织消费的原那么( 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① 在资本过剩的国度筹集资金;② 在原资料和休息力昂贵的国度加工产品;③ 在物资充足的国度销售产品。
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的利与弊:利:引进资本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开展,利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
弊:对我国传统工业形成冲击
⑻ 西亚地域倍受西方列强关注,缘由:① 西亚石油资
源丰厚,是西方列强主要的动力供应地;② 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战略位置重要。
(财务知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财务知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网络 单元知识结构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边缘地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综合国力竞争重点讲析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2.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14—1918年起因: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三国)与协约国(英、法、俄三国) 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领土大大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欧洲出现了波兰、芬兰、匈牙利等新的国家;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综合国力竞争主要构成要素时间:1939-1945年起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日、意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苏、美、中、英、法)结果: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美苏强大,英法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东西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形成,成为东西对抗的两极格局。
(2)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
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美苏两极格局走向分化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1)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20世纪50-60年代)(2)西方阵营的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美国控制能力有所减弱)(3)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20世纪80年代)(4)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除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4.目前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想搞一极独霸,但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和日本,前者向政治一体化迈进,后者一心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国际座标未定、但地位和作用重要的俄罗斯,拥有1亿多人口、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军事实力;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占全球4/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pptx

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国家间地缘政治冲突和合作的特点及其表现 2、当前一超多强格局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3、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你知道吗?__聚焦伊拉克 2
0
0
美
3 .
英3
对.
伊2
拉0
克
发
动
战
争
美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大事记
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英联军向伊 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 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 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 战争开始。
“今天对所有阿拉伯人来说成为悲哀的一天”。 澳大利亚决定参加美英对伊战争
欧盟轮值主席国希腊外交部长帕潘德里欧20日说, 韩国总统表示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欧盟对未能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表示遗憾, 的战争
并说战争给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危机。
பைடு நூலகம்
你怎样看?
1、美英籍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反巩作 战”而对伊开战,你认为其真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 《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
于 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中东和平路线图
美国 白宫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2002.6
你如何看?_阿以冲突
1.巴基斯坦问题;2.耶路撒冷问题; 3.被占领土问题;4.水源问题
83人死亡,125人受伤。
克 10月26日,美国占领当局在巴格达的“心 发 脏”——拉希德饭店遭数枚火箭袭击,造成1死
17伤。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幸免于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题主要是历史问题,犹太民族在巴 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地区 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后流散到 世界各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 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战后获得 世界大国的支持。 第(3)题主要是政治问题。弱小的以色列 为何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圈中成长,并迅速 强大,这完全靠美国的支持。因为中东具有 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美国通过支持 以色列,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 平衡,然后通过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从中渔利。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的重点是:①世界政治 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②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的背景、表现形式和前景;③影响综合国力的主要 因素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途径。
经典例题
读右图所示区域,回 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具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__________。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 压控制。所以,_____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 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C是世 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 之一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比较独特的空间位置 判断题,在此基础上考查多方面的地理知识。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 能力。从图示的经线看,这一区域为东半球, 且120°E经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若3 0.5是北纬,则此地为长江三角洲一带, 再往东就进入了太平洋,而题干信息告诉我 们却是一大块陆地,可见,该30.5°是 南纬,所以答案是D。
(2)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由什么民族在该区域的什么地方建立什么国 家?该地区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为何插手该地区的事务?如何插 手的?
【思路点拨】 该题以世界热点地区为切入点进行 命题,在地理上考查了该地区最突出的环境特点— —资源特点、气候特点与成因及其对当地生活和生 产的影响等区域特征的掌握程度,当然要回答这些 内容,关键是对该区域地图的判断能力。
专题十三
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 地理格局
热点搜索
世界重点地区主要是热点动荡地区、环境问题 敏感地区、交通咽喉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具体有 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日本列岛、东盟、克什米尔 及周边地区、中亚及里海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大 湖地区、西部非洲、非洲南部、欧洲西部地区(包 括西欧、北欧、中欧、南欧)、北冰洋周边地区、 南极洲、美国、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南美南部 地区等。
右图2为世界上的 一段纬线。P点以 西为海洋,Q 点以 东为海洋,PQ之间 为陆地。读图判断1~4题。
1.PQ 线位于 (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四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是( ) A 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 C 时逢干旱 D 气旋活动频繁 4.Y地所在国( )
区域地图的判读要从经纬度、海陆及国家或地 区轮廓、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等方面入手。由上述 方法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有三 方面重要内容使其成为世界的焦点,一是阿以(或 巴以)矛盾,二是世界油库,三是重要的战略要道。 所以该地区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石油。从 纬度位置及“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可知,本 区域不但干燥,还很炎热,所以,水资源成为当地 生产生活的限制性因素。
③ ④
3.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的结束,有
从上面分析可知,位于南半球的该陆地位 于我国东南方向,所以“澳大利亚”便浮出 水面。且第2题中B(印度)、C(南非)、 D(英国)从经度看明显可排除,A的选项 更印证了这个国家是澳大利亚。因此,第4 题就变得很简单:澳大利亚东南的新西兰处 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自身在印度洋板 块内;东岸有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世界主要 的水稻生产国在亚洲季风区。故正确的是选 项C。
对第3题如果不知道X地属什么气候, 也可运用排除法:A与C意思相近, 所以均不对;澳大利亚西部没有季风 气候,所以B去除。当然,从X 地 处于30.5°大陆西岸这一点上来 说,应该断定属于地中海气候,当北 京多雨季——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 也正是地中海气候多雨的季节,所以 正确选项为D。
【考点指引】 这道题要求我们具有很强的全球海陆分布及经 纬网的空间概念,同时对主要国家位置、气候、洋流等的分布 了然于胸,做到胸有成“图”。要做到这一点,复习时关键要 掌握几条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 0°经线、75°E线(或80°E、90°E,就是通过我 国的西部的经线)、120°E(通过我国东部,东八区中央 经线)、180°经线、75°W(华盛顿时间,西五区的中 央经线,过美国东部,南美西部)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 °N、40°N、南北极圈等。虽然这些经纬线穿越哪些地区 不一定要十分清楚,但一定要通过这些线穿越的一些重要的参 照点起“控制”作用,如上面这道题,30.5°纬线处,1 20°E以东有大片陆地,很显然,由于我国东部以东是一片 大洋,所以此30.5°必为南纬30.5°,这样“我国东 南的大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就显现出来了。同样,如果 75°W以东有一块大陆,以西为海洋,则此大陆必为南美大 陆。 【答案】 1.D 2.A 3.D 4.C
能力达标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 化和全球一体化是主要特点,据此回 答1~4题。
1.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和全球
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分工
B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C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 盾
D国家根本利益的冲突
2.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 国应该: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 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②增强经济安 全意识,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③把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联合起来,组 建一大批跨国经营的大公司;④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其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