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塑料衬里塔式容器技术条件
塔式容器

塔式容器目录一塔式容器的现行标准、规范二JB4710《塔式容器》修订内容简介三JB4710《塔式容器》适用范围四设计基础五材料六塔计算七结构设计八、塔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九、横风向的风力和风弯矩计算124一、 塔式容器的现行标准、规范:.JB4710《钢制塔式容器》.SH3098-2000《石油化工塔器设计规范》 .HG20592-1998《塔器设计技术规定》 .SH3088-1998《石油化工塔盘设计规范》.SH3048-1999《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设计规范》 .JB/T12050-2001《塔盘技术条件》 二、 JB4710修订内容简介.根据GB150修改了的相关内容.根据GB50009-2001《建筑结构载荷规范》修改相关内容 .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改相关内容 .增设了裙座隔气圈结构 .补充了有关分段交货的内容 .增加了横向风的风振计算 .取消高振型近似地震弯矩的计算 三、 钢制塔式容器(JB4710)范围3.1适用范围1、规定了钢制塔式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要求2、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高度H>10m,且H/D>5的裙座自支承钢制塔式容器。
D :平均直径=D 1Hh D H h D Hh ii+++ (2)213.2不适用范围1 带有拉牵装置的塔式容器2由操作平台联成一体的排塔或塔群从静力计算角度,塔是一细高的构筑物,除承受内(外)压外,还承受风载荷、地震载荷以及质量载荷,因此高度愈高,H/D愈大,其弯曲应力亦愈大;反之,对于低矮塔或H/D较小的塔,尽管风载荷、地震载荷不见得小,但由于低塔力臂较小,计算截面的弯矩相对较小,所以塔的弯曲应力不会太大,所以设计时塔的厚度通常不取决于侧向(风、地震)载荷,而可能取决压力载荷或最小厚度。
因此标准规定H>10m的使用范围。
至于在工程设计中遇到10m以下塔如何处理,我们推荐方法如下:1,按GB150,按内(外)压确定塔壳有效厚度、名义厚度2,水平地震力计算,(近似按单质点考虑)P e=0.5αe m o g设防烈度7度8度9度αe地震影响系数0.23 0.45 0.9 3,水平风载荷P w=0.95f i D H.H×10-64,应力校核5风载荷和地震载荷是一种动载荷,即载荷大小、方向及作用点是随时间变化的,由于动载荷使塔器产生加速度并引起较大的惯性力,而使塔产生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塔的位移和内力不仅与自身的几何尺寸有关,而且与塔的自身动力特性(即自振周期、振型,载荷的变化规律)相关。
第九章 钢制塔式容器

第九章钢制塔式容器第一节塔式容器结构【学习目标】学习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了解钢制塔式容器结构及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
一、JB/T4710《钢制塔式容器》标准简介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标准规定了钢制塔式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高度H大于10m、且高度H与平均直径D之比大于5的裙座自支承钢制塔式容器。
二、钢制塔式容器结构塔式容器结构示意图见图9-1。
图9-1 塔式容器结构示意图1、塔体塔体的塔壳及接管等元件的结构型式和要求应满足GB150的有关规定。
2、裙座裙座分为圆筒形和圆锥形两种型式。
圆锥形裙座的半锥顶角θ不宜超过15°,裙座壳的名义厚度不应小于6mm。
3、裙座与塔壳的连接型式裙座和塔壳的连接可采用对接或搭接型式。
图9-2 裙座壳与塔壳的对接型式图9-3 裙座壳与塔壳的搭接型式①采用对接型式时,裙座壳的外径宜与相连塔壳封头外径相等,裙座壳与相连塔壳封头的连接焊缝应采用全焊透连续焊。
其焊接结构及尺寸见图9-2。
②采用塔接型式时,搭接部位可在塔壳封头上,见图9-3a)、b),也可在圆筒体上,见图9-3c)、d)。
具体要求如下:a)当裙座壳与封头搭接时,搭接部位应位于封头的直边段。
此搭接焊缝至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连接焊缝距离宜在(1.7~3)δns范围内,但不得与该环向连接焊缝连成一体。
b)当裙座壳与圆筒搭接时,此搭接焊缝至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连接焊缝距离不应小于1.7δn,封头的环向连接焊缝应磨平,且应按JB/T4730要求100%无损检测合格。
c)搭接接头的角焊缝应填满。
4、当塔壳封头由多块板拼接制成时,拼接焊缝处的裙座壳宜开缺口,缺口型式及尺寸见图9-4和表9-1。
图9-4 裙座壳开缺口型式5、排气孔、排气管和隔气圈①无保温(保冷、防火)层的裙座上部应均匀设置排气孔,排气孔规格和数量按表9-2规定。
衬里设备技术要求

编者按:本文摘自“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TCED41002-2000,若有疑问,请查阅原文。
衬里设备技术要求5.1 衬不锈钢设备本节内容适用于直径DN≤1000mm,设计压力≤1.6Mpa,采用不锈钢薄板松衬塞焊结构的衬不锈钢压力容器或常压容器。
如采用其它方法衬里,如条焊、热套、爆炸和堆焊单独或联合的结构,应参照有关规定另外提出技术要求。
5.1.1 设计数据表按表1-1压力容器设计数据表或按表1-4常压容器设计数据表相关内容和要求填写。
其设计、制造与检验标准需增加;:HG/T20678-1991《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JB/ TQ267-91《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塞焊衬里设备技术条件》5.1.2 其他要求1 碳钢、低合金钢壳体的材料、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及试验等要求应按2.1或2.4节相关内容选择填写。
2 塞焊或拼焊时,第一层与壳体连接的焊接接头其焊条牌号为___,第二盖面层焊条牌号为___。
<注(1)>3 塞焊孔间距为___。
<注(2)>4 设备制造完毕,衬里应进行外观检测,并以___方法进行致密性试验。
<注(3)>5 有晶间腐蚀倾向的设备,其衬里,塞焊和拼焊接头应进行晶间腐蚀试验,试验标准(GB4334.1~GB4334.5-94)及合格要求应明确规定。
<注(4)>6 有耐腐蚀要求的设备制造完毕,需清除污垢去油并做酸洗钝化处理。
必要时对所形成的钝化膜进行蓝点检查,无蓝点为合格。
7 管口及支座方位按本图或见工艺管口方位图(图号见工艺选用表)注:(1)第一层与壳体连接的焊条应采用碳钢与不锈钢过度焊条,第二层为盖面层应采用与衬层材料相应的焊条。
焊条牌号按HG20581-1998中规定选用。
(2)塞焊孔之间距离根据设备的工作温度而定,按JB/TQ267- 81中要求选定。
(3)衬层的致密性试验方法按如下选择:①压缩空气法由衬里层与壳体间夹层通入压缩空气,在塞焊点与拼接焊缝上涂以肥皂水,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塔式容器要点..

二. 钢制塔式容器的适用范围●JB/T 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独立标准;●适用于H/D>5,且高度H>10m裙座自支承的塔式容器;●H —总高(基础环板下表面至塔器上封头切线处的高度);● D —塔壳的公称直径。
●对不等直径塔式容器(加权平均值):D=D1 L1/H + D2 L2/H +···●不适用于带有拉牵装置的塔器(如:烟囱);●不适用于带有夹套的塔式容器。
塔式容器必须是自支承的。
适用范围是考虑下述因素制定的:a. 塔式容器振动时只作平面弯曲振动;b.高度小的塔式容器截面的弯曲应力小,计算臂厚取决于压力或最小厚度。
钢制塔式容器设计参数1①塔式容器应考虑的载荷:5.1.4 P8a. 压力载荷:设计压力;液柱静压力(当液柱静压力小于5%的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试验压力;b. 重力载荷:塔器空重:包括塔器壳体(圆筒和封头)、裙座和附件(如接管、管嘴、人孔、法兰、支承圈、支座和不可拆的内件等)的重力载荷;可拆的内件重力载荷:如填料(催化剂)、可拆塔盘板、除沫器、催化剂等的重力载荷;物料的重力载荷:指正常工作状态下物料的最大重量。
对于固体物料(颗粒料或粉料),应按堆积密度计算重力载荷;试压(或试漏)液体的重力载荷;隔热材料重力载荷:如保温或保冷层及其支持件的重力载荷;其他附件的重力载荷:如与塔直接连接的钢平台、扶梯、工艺配管及管架等附件的重力载荷。
c. 风载荷:顺风和横风向;d. 地震载荷: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沿塔高成倒三角形分布);e.偏心载荷;f.管道外载荷(管道推力和力矩);g.由塔外部附件(如管架、支座或其他悬挂在塔器上的设备)引起的外载荷;h.由于热膨胀量或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作用力。
②塔式容器应考虑的工况:a. 安装工况;b. 水压试验工况;c. 操作工况;d. 检修工况。
③从载荷性质上分:可以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a. 载荷大小、方向甚至作用点等不随时间变化的是静载荷,(如压力载荷,重力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是动载荷,(如风载荷,地震载荷)b. 动载荷能使结构产生加速度,引起结构振动。
塔式容器制造规范

塔式容器制造规范1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塔式容器制造、试验、检验和验收的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制造的裙座自支承钢制塔式容器;2 总则本公司塔式容器的制造、检验和验收除符合本指导书的规定外,还应遵照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和标准及本公司其它相应规程的规定,并符合图样和专用工艺文件的要求;3塔式容器结构塔式容器结构和零部件名称见图3-1;4材料4.1 用于制造塔式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必须具有钢材生产单位的钢材质量证明书和确认标记,且应符合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GB150.4《压力容器》中的有关规定;4.2塔式容器的壳体、封头、设备法兰、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250mm 的接管和管法兰等主要受压元件和一般受压元件需按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图样规定及用户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或图样的要求;4.3 焊接材料应符合NB/T47018.1~47018.7《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5制造、检验与验收5.1 塔式容器制造检验的主要流程见图5-1;5.2 下料及坡口加工5.2.1下料前应根据容器结构及尺寸和材料情况编制容器主体(筒体、封头)及裙座筒体下料排版图;应使塔盘支持圈(或填料栅板支持圈)等内构件与塔壁焊接位置避开塔体的B类接头焊缝,使各人孔、接管等位置尽量避开塔体的A、B类接头焊缝;5.2.2封头为热压成型时,与封头连接的筒节其展开料应根据封头实测周长来决定;与设备法兰连接的筒节及与旋压封头连接的筒节其展开料可按中径尺寸展开;5.2.3 塔体料总长,排料时应考虑焊缝收缩量的影响;一般碳钢筒节按每段增加1~1.5mm、不锈钢筒节按每段增加2~3mm考虑;5.2.4 下料可采用机械加工、氧乙炔焰和等离子等方法进行切割,如采用氧乙炔焰和等离子等方法进行切割,应将切割面熔渣和氧化皮清理干净,并用砂轮打磨呈金属光泽;5.2.5对接接头坡口一般应采用机械加工,如采用氧乙炔焰和等离子等方法切割坡口,应将切割面熔渣和氧化皮清理干净,并用砂轮打磨呈金属光泽;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5.2.6 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的钢材及Cr-Mo低合金钢材经火焰气割的坡口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当无法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时,应有专用切割工艺保证坡口质量; 5.2.7 筒体料刨边后,长度、宽度允差为±1㎜,两对角线长度差应不大于2㎜;5.2.8 塔内件的下料尺寸应根据其是否预留机械加工余量来决定,对不进行机械加工的内件,其未注尺寸公差的尺寸按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的c级精度,下料后去净零件边缘上的棱角、毛刺、割瘤、熔渣等;5.3 塔体筒节按《筒体制造通用工艺规程》进行制造和验收;塔体各筒节制成后,各筒节两端面不平度不大于1㎜;并按排版图标注各筒节编号;图3-1 塔式容器结构示意图5.4 封头按《封头制造通用工艺规程》进行制造和验收;5.5 裙座的制造应符合NB/T47041《塔式容器》中的相关要求,裙座的总长尺寸及展开长度应参考下封头实际成型尺寸确定;5.6 塔体组装5.6.1 塔式容器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图5-2和表5-1的规定;5.6.2 筒体应按排版图规定进行组装;5.6.3 组装时应在两端用φ0.5㎜细钢丝拉线检查筒体直线度,合格后方可将各筒节间B类焊接接头按专用焊接工艺进行点焊;5.6.4分段交货的塔体,应进行预组装,预组装后塔体直线度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在各段塔体分段处端口距分段端面50~100㎜处划出圆周基准线,并划出纵向组对方位,且打上样冲眼,用油漆标识(不锈钢用中性笔标识),供组装校正用;并在分段口处内侧加支撑,防止吊运过程中塔体产生变形;5.6.5对于用法兰连接的塔节,组对时应先检查塔体直线度和塔节与法兰的垂直度合格后,才能将塔节与法兰进行点焊;5.6.6 裙座与塔壳的组装5.6.6.1将裙座置于平台上,将塔体下封头与裙座立式组装,检查封头端面至平台的距离四周均相等,即可将封头与裙壳点焊;下封头由多块板拼接制成时,拼接焊缝处裙座应按图纸要求开缺口;5.6.6.2 在裙座壳上划距封头端面为a的圆周基准线,在塔体筒节上划距离端面为b的圆周基准线,见图5-3所示;组装时,应使塔体筒节与裙座同轴,检测两条基准线之间的距离(即a+b+间隙)保持四周相等进行点焊;5.7 塔体划线5.7.1将塔体水平卧置于滚胎上,按排版图确定的中心线方位,将其转至侧面,在一端侧面铅垂吊线,找出准确的相切点A,然后在另一端吊线,找出切点A',转至顶部后划出中心线AA',A点的位置可参照多条纵缝与AA'的平行度情况来校对和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出准确的一条中心线AA',按两端部筒体的实测外周长等分,分别划出B、C、D和B'、C'、D'各点,则AA'、BB'、CC'、DD'为塔体的四条方位直线;如图5-4示;5.7.2根据总图及管口方位图要求在塔体上划人孔、接管开口中心位置线,打样冲眼,用油漆标识(不锈钢设备用中性笔标识);图5-2 塔式容器外形尺寸偏差图图5-35.7.35.7.4 ,5.7.5以塔体或各塔体段下端部位的基准圆周线为基准,用长钢卷尺一次丈量标注,划出各层塔盘支持圈或填料栅板支持圈的高度位置点,过各支持圈位置点划与基准圆周线平行的环向组装线,在各层塔内件安装的中心位置及起止位置点均打上样冲眼,并用油漆标识(不锈钢设备用中性笔标识);要求相邻两层支持圈位置线的间距允差不得超过±1.5㎜,任意两层支持圈位置线的间距允差在20层内不得超过±5㎜; 5.8 塔内件的制造及安装 5.8.1 塔内件的制造5.8.1.1 塔内件(塔盘板、降液板、受液盘等)下料后须校平,对允许成叠机械加工的塔内件,要求作基准的一边齐平,其余三边留有3㎜~4㎜余量,对齐压紧,点焊固定,划出外形尺寸线;5.8.1.2塔内件在压力机上压形和折弯后应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其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2000的c 级精度,降液板折弯部位与塔壁连接处形状应准确放样制成; 5.8.1.3 塔盘各零部件内外边缘毛刺应去净;5.8.1.4 塔盘板的局部不平度在300㎜长度内均不得超过2㎜,整个板面内的弯曲度按表5-2的规定;-0.1得超过±6㎜;5.8.1.7 舌形塔盘板相邻固定舌片中心距的允差不得超过±1㎜,任意固定舌片中心距的允差不得超过±6㎜,固定舌片在任意方向上的弯曲度不得超过0.5㎜;5.8.1.8 圆泡帽塔盘板相邻气管孔的孔距允差不得超过±2.5㎜,其任意孔距的允差不得超过±6㎜,升气管与塔盘板制成一体后,每个升气管顶面至塔盘板面的高度按升气管顶面垂直四点测量,测量值与升气管名义高度差不得超过±1㎜;5.8.1.9对大直径薄壁塔体,塔内件安装前,应在各塔段两端及中间适当位置加支撑,防止筒体失圆;5.8.2 塔内件安装之前,必须对塔内件按图样和JB1205《塔盘技术条件》进行检查验收,对支持圈、受液盘、降液板等塔盘固定件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5.8.3 塔盘固定件安装点焊顺序为:支持圈→受液盘→降液板,应严格按划线进行装焊,点焊后要逐层检查,固定件上表面与划线偏差不得大于1㎜,同时检查各层塔盘固定件的安装尺寸应满足下述要求,如有超差必须返工校正;a) 支持圈上表面在300㎜弦长上的不平度不得大于1㎜,整个上表面水平度偏差应符合表5-4的规定;b)c)受液盘的局部不平度在300㎜长度内,均不得大于2㎜;整个受液盘的弯曲度,当受液盘长度小于或等于4000mm时,不得大于3㎜;长度大于4000mm时,不得超过其长度的1/1000,且不大于7㎜;d) 主梁上表面的不平度在300㎜长度不得大于1㎜,其弯曲度允差为梁的长度的1/1000,且不得超过7㎜;其上表面与支持圈应在同一平面上,其水平度允差按表5-2的规定;e) 相邻两层支持圈的间距允差不得超过±3㎜,任意两层支持圈间距允差在20层内不得超过±10㎜;f) 降液板底部与受液盘上表面的垂直距离K的允差不得超过±3㎜,降液板与受液盘立边的距离D的允差不超过±35㎜;见图5-5所示;图5-5g) 降液板至塔内壁距离A,两支承板间距E及中间降液板间距B允差按图5-6的规定;图5-6h) 溢流堰安装后,堰高允差按表5-5的规定;5.8.4 为减少塔体焊后弯曲变形,保证支持圈焊后的水平度,应采用如下焊接顺序:a) 支持圈与塔体间角焊缝采取分散式和对称式的焊接方法;分散式和焊接顺序如下:第一步焊第1、5、9……各层支持圈,第二步焊第2、6、10……各层支持圈,第三步焊第3、7、11……各层支持圈,第四步焊第4、8、12……各层支持圈;对称式的焊接顺序如下:先焊0°方向,次焊180°方向,再焊90°方向,最后焊270°方向; b) 支持圈先焊下侧间断焊,后焊上侧连续焊;5.8.5 主梁、支梁与支持圈连接处焊缝应磨平,清除焊渣飞溅; 5.8.6 支持圈焊后应校正,其上表面水平度应符合表5-4的规定;5.8.7塔盘固定件安装完毕,检查其安装尺寸应符合上述规定验收合格后,按不同型式尺寸的塔盘,任取图样上规定的数量各一套进行试装;安装后塔盘水平度应符合表5-6的规定;5.9 5.9.1 塔体上人孔、接管开口位置线,经检验员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开孔; 5.9.2 为防止或减少塔体开孔及焊接时变形,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a) 对人孔和DN 大于300㎜的接管开孔,焊接前在距开口边缘100㎜附近加支承,以防塔体变形;b) 对塔体同一侧有成一行分布的人孔接管,应采用分散法焊接各人孔接管,严禁几个焊工同时焊一个人孔或相邻几个人孔;c) 焊接时,对塔体采用合理的支承;焊接人孔内侧D 类焊接接头时,支承点放在塔体的两端,且人孔方向朝下;焊接人孔外侧D类焊接接头时,支承点宜放在塔体中间位置,人孔方向朝上;6 产品焊接试件6.1工艺人员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确定是否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及产品焊接试件的数量与要求;产品焊接试件的制备应符合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150.4 《压力容器》的规定;6.2 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要求6.2.1 试件的材料必须是合格的,且与容器筒体用材具有相同标准、相同牌号、相同厚度、相同热处理状态;6.2.2 试件的下料尺寸为500×260 mm,试件的宽度方向必须与轧制方向一致;6.2.3 试件应由施焊罐体的焊工,采用施焊罐体时相同的条件、过程、焊接工艺在筒节A类纵向焊接接头延长部位与筒节同时进行施焊;6.2.4 试件焊完后,应在对角上做识别标记,识别标记包括材料标记移植、试件编号和检验确认标记;标记打在先完成盖面焊缝一侧;6.2.5 有热处理要求的容器,其试件应和罐体同炉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6.2.6 试件应由检验人员进行外观检验,并符合表6-1的要求;6.2.7试件应进行100,以便在力学性能试验取样时避开缺陷;如需返修,返修工艺与所代表的焊缝的返修工艺相同; 6.2.8 应在试件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容器方能进行水压试验;6.3 产品焊接试件的检验与评定6.3.1 试件的检验项目按图样或相关标准的规定;6.3.2 试件的试验用试样,其尺寸、形状、取样部位及加工要求等均按相应的规定执行;6.3.3 试件的检验项目的试验方法、评定结果应符合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7 无损检测壳体、封头及受压元件上的焊接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按图样和专用工艺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并符合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和本公司有关规程的规定;8 热处理8.1图样规定需要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容器,应在容器本体上所有焊接工作结束和缺陷消除后,并经总检合格后方能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8.2 焊后热处理应按GB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中8.2条规定和《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及专用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8.3 塔体热处理前应采取有效的防变形措施;8.4 塔体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热处理长度不小于1500㎜,并对露在炉外的靠近炉部分1000㎜长度范围内采取保温措施;8.5 热处理应有时间与温度曲线的实测记录;9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9.1 塔式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压力试验以前通入0.4~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接管、补强圈与壳体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9.2 塔式容器的压力试验按《耐压试验及泄漏试验通用工艺规程》进行;灌水前对塔体增加支座、托架以防止充水后弯曲变形;9.3 图样规定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的容器的气密性试验应在塔式容器水压试验合格且全部附件组装完毕,并检验确认合格后进行;9.4耐压试验9.4.1耐压试验包括:液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9.4.2塔式容器制成后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的种类、要求和试验压力应符合图纸规定;试验介质应符合GB150的要求;9.4.3对于不适宜进行液压试验的塔式容器,可采用气压试验和气液组合压力试验;9.5泄漏试验9.5.1泄漏试验包括气密性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氦检漏试验等;9.5.2需进行泄漏试验时,试验的种类、要求和试验压力应符合图纸规定;10 铭牌压力试验合格后,按图样和《产品铭牌制作和安装通用工艺规程》的要求装订产品铭牌;11 油漆、包装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合格后,按图样和《产品包装通用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油漆、包装;12 检验12.1 按工序进行工序检验,并做好质量记录;12.2 水压试验前,质检部门对容器进行总体检验,要求整体热处理的容器,应在整体热处理前进行总体检验;12.3 油漆、包装后,质检部门对容器进行最终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发运)手续;13分段分片交货的塔式容器13.1分段分片交货的塔式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应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分段分片的尺寸,确保组装后的外形尺寸偏差满足要求;13.2现场组焊的对接接头坡口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在坡口表面及内外边缘50mm的范围内涂可焊性防锈涂料;13.3与分段处相邻塔盘的支持圈和降液板应做好定位标记,便于现场组装;13.4采取必要的加固支撑措施以防止分段筒体在运输中变形;。
钢制塔式容器jbt4710-word版本

一、总则
塔式容器
3. 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对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内压塔式容器、设计 压力取不小于0.1MPa;
由中间封头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压力室的塔式容 器应分别确定其设计压力;
裙座壳的设计温度取使用地区月平均最低气温的 最低值加10℃。
振型:振动时任何瞬间。
一般取前三个振型,如下图所示。
三、计算
塔式容器
体系的振动是由对称各振型的谐振叠加而来的复合振动。
塔式容器
三、计算
B. 模型的简化, 简化成一端自由、一端固定的悬臂梁,做平面弯 曲振动,对等直径、等壁厚的塔式容器,按弹性连续 体公式计算。不等直径或不等壁厚的塔式容器按多自 由度体系进行计算,方法: a) 首 先 将 各 段 的 分 布 质 量 聚 缩 成 集 中 质 量 ; b) 利 用 机 械 能 守 恒 定 律 , 并 近 似 地 给 出 振 型 函 数,即可得到自振周期公式,例如:
碳 素 钢 [σ ]b = 147 M P a
低 合 金 钢 [σ b] = 170 M P a
一、总则
塔式容器
7.载荷组合系数K
长期载荷效应与短期载荷效应不同。
方法是在应力组合后,其许用应力(强度或稳定) 乘以一个等于1.2的载荷组合系数K。
塔式容器
二、结构
1. 裙座的型式,分为圆筒形和圆锥形两种。 要求:圆锥形裙座的半锥顶角不超过15°,无论
圆筒形或圆锥形裙座壳其名义厚度不得小于 6mm。
二、结构
塔式容器
二、结构
塔式容器
2. 筒体与裙座的连接型式
JB4710钢制塔式容器

塔式容器
三、计算 2. 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 • 震源:地壳内发生断层破坏的一点,实际上断层面积很大, 震源:地壳内发生断层破坏的一点,实际上断层面积很大, 很难确定其中的一点,一般采用其几何中心代替。 很难确定其中的一点,一般采用其几何中心代替。 • 震中:震源在地表面的投影。 震中:震源在地表面的投影。 • 震中距:地表面上任一点距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中距:地表面上任一点距震中的直线距离。 • 震级:表示地震大小的尺度,用震源释放能量大小度量。 震级:表示地震大小的尺度,用震源释放能量大小度量。 • 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各类结构物和建筑物宏观破坏程度。 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各类结构物和建筑物宏观破坏程度。
塔式容器
二、结构 5. 塔式容器操作过程中,可能有气体逸出积聚在 塔式容器操作过程中, 裙座与塔底封头之间的死区中, 裙座与塔底封头之间的死区中,它们有些是易 易爆的气体,有些是具有腐蚀作用的气体, 燃,易爆的气体,有些是具有腐蚀作用的气体, 会危及塔器正常操作或检修人员的安全, 会危及塔器正常操作或检修人员的安全,故设 置排气孔,如图所示。 置排气孔,如图所示。 排气孔在裙座有保温或防火层时,应改为排气管。 排气孔在裙座有保温或防火层时,应改为排气管。
塔式容器
一、总则 塔式容器必须是自支承的。 塔式容器必须是自支承的。 适用范围是考虑下述因素制定的: 适用范围是考虑下述因素制定的: a. 塔式容器振动时只作平面弯曲振动; 塔式容器振动时只作平面弯曲振动; b. 高度小的塔式容器截面的弯曲应力小,计算臂 高度小的塔式容器截面的弯曲应力小, 厚取决于压力或最小厚度。 厚取决于压力或最小厚度。
2006第一期标准宣贯班 第一期标准宣贯班
塔式容器

塔式容器第一节概述一、直立设备与塔式容器化工厂的各种容器都是通过支座固定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位置上,我们把垂直安装的,外形为圆形的容器称为直立设备。
常见的有塔器、反应器、立式罐等。
塔式容器是直立设备中的一种,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可使气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传质及传热的目的。
塔式容器的主要特点是:体型高,长宽比大,荷载重,塔身除了承受压力载荷、温度载荷外,还承受风载荷、地震载荷和重量载荷。
塔式容器的支座通常为裙式支座,塔式的整个重量都是由裙座支撑。
地脚螺栓又将裙座固定在基础上。
二、钢制塔式容器标准简介JB4710-92是我国现行的塔式容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行业标准。
它适用于H/D>5,且H>10m的裙座自支承式钢制塔器。
塔式容器属于高耸结构,其承受的载荷除压力、温度载荷外,还有风载荷、地震载荷、重量载荷、偏心载荷等。
由于以上诸多载荷的存在,塔式容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于一般的压力容器。
高塔在压力较低时,风载荷、地震载荷决定了塔器的壁厚。
而低矮的塔器的壁厚大多数取决于压力载荷和最小壁厚。
由于风载荷和地震载荷的计算都是动力计算。
在作动力计算时,可视塔器为一底端固定的悬臂梁。
其振动形式为剪切振动或弯曲振动,有时也可为剪、弯联合振动。
当H/D≤4时,以剪切振动为主;4<H/D ≤10时为剪、弯联合振动;10<H/D时以弯曲振动为主。
设计塔器时仅考虑弯曲振动,忽略了剪切振动,才使得自振周期和地震计算得以简化。
这样给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
这样作的结果,使自振周期变小,地震影响系数变大,计算出的地震载荷与地震弯矩较考虑剪切变形时大,设计上略趋于保守,但还是可行的。
本标准仅适用于裙座自支承的塔器,所谓裙座自支承是指由裙座支承在基础上的独立塔器,塔与塔之间,塔与框架之间毫无关连。
这也使计算自振特性时得以方便。
塔式容器的设计压力可以是内压,也可以是外压。
本标准主要引用标准有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J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71.120;83.140HG G 94备案号:XXXX-XX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277-2011钢制塑料衬里塔式容器技术条件Plastic lining tower steel container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2011年12月20日发布 2012年7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温州市东方防腐设备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秀峰张俊科林慧钢制塑料衬里塔式容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衬里的钢制塔式容器(以下简称衬里塔)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试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四氟乙烯和乙烯共聚物(ETFE)、聚全氟乙丙烯(FEP)、聚乙烯(PE)、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烯烃共聚物(PO)、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三氟氯乙等不同塑料衬里的水洗塔、精溜塔、干燥塔、吸收塔等衬里塔。
其公称尺寸为DN(300~4000 )mm,公称压力按设计压力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GB/T 4701 甲型平焊法兰GB/T 4702 乙型平焊法兰GB/T 1033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040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844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9019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GB/T 9113.1 平面突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T 13306 标牌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HG/T 4088 塑料衬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HG/T 4089 塑料衬里设备水压试验方法HG/T 4090 塑料衬里设备电火花试验方法HG/T 4091 塑料衬里设备耐温试验方法HG/T 4092 塑料衬里设备热胀冷缩试验方法HG/T 4093 塑料衬里设备衬里耐负压试验方法HG/T 20581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3 产品分类与命名3.1 分类衬里塔分为水洗塔(SXT)、精溜塔(JLT)、干燥塔(GZT)、吸收塔(XST)、中和塔(ZHT)和填料塔(TLT)四大类。
3.2衬里材料的分类和代号衬里塔的衬里材料的分类和代号见表1。
1HG/T4277-2011表1 衬里材料的分类和代号3.3衬里塔的型号编制C L改进设计顺序号:A、B、C……塔外壳材料代号:碳素钢:CS;不锈钢:SUS衬里材料代号按GB/T1844公称压力,MPa; 单位为:兆帕公称尺寸(DN),mm; 单位为:毫米类型代号衬里3.4 衬里塔型号编制示例示例1:塔外壳材料为碳素钢、衬里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公称尺寸(DN)DN 1000、公称压力0.6 MPa,二端为平焊法兰的精馏塔:CLJLT 1000-0.6-PTFE/CS。
示例2:塔外壳材料为不锈钢、衬里材料为聚烯烃共聚物、公称尺寸(DN)DN 1000、公称压力0.6 MPa,二端为平焊法兰的吸收塔:CLXST 1000-0.6-PO/SUS。
4 要求4.1 衬里塔的基本参数23HG/T4277-2011衬里塔结构简图见图1,衬里塔基本参数按表2。
其中公称直径尺寸(DN )按GB/T 9019的规定。
图1衬里塔结构简图HG/T4277-2011表2 衬里塔基本参数4HG/T4277-2011 4.2 材料要求4.2.1 衬里材料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衬里塑料的物理性能4.2.2 衬里材料适用温度和介质衬里产品应能在下列环境中正常工作,见表4.表4 衬里产品的适用环境温度和介质4.2.3 衬里塔钢制外壳及材料当设备为常压衬里塔其钢制外壳应符合HGT 20678中规定要求;当设备为压力衬里塔其钢制外壳应符合GB/T150中规定要求;衬里塔钢制外壳材料应符合HG/T 20581中规定的要求。
5HG/T4277-20114.2.4 衬里塔衬层厚度及外观衬里塔衬层厚度应符合表2规定。
衬里层呈白色或自然色,内表面应光滑、质地均匀,不允许有裂纹、气泡分层及影响产品性能的其它缺陷。
4.3 衬里塔性能要求衬里塔性能要求应符合HG/T 4088 塑料衬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4 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型式和尺寸应优先采用GB/T 9113.1 GB/T 4701 GB/T 4702,但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法兰标准;法兰的尺寸公差应符合规定。
连接法兰上用于聚四氟乙烯层翻边处的飞边毛刺应打磨平整,转角处应加工成半径不小于3mm的圆角并去除氧化层、油污。
4.5 塔体内表面预处理衬里施工前,钢壳所有衬里内表面必须去锈处理,除锈等级应达到GB/T 8923中Sa2的规定。
4.6涂装衬里塔应对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并涂加铁红快干防锈油漆及醇酸面漆,不允许有漏涂、流挂、皱皮、起泡等缺陷。
4.7工艺衬里塔可用化工设备内衬氟材料复合结构的制造方法(即聚四氟乙烯PTFE衬里与金属构件复合的成型技术工艺)或滚衬(ETFE、PE、PO、PP)工艺或喷涂工艺(ECTFE)方法成型。
4.8外观要求塔衬里表面应光滑流畅,色泽均匀,无翘曲和泛白现象,无划痕、裂纹及塑化不良等缺陷。
允许有少量压制时产生的凹陷及印痕。
凹陷的深度和凸起的高度均应小于0.5mm,其凹陷和印痕的面积不得大于整个表面积的5%。
4.9文件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符合GB/T14436、GB150中10.10.1有关部分规定的出厂检验报告单、产品合格证;钢制外壳、法兰、衬里材料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及产品竣工图。
5检验和试验方法5.1 外观检验用感官法或配以其它必要的手段。
当采用感官法检验时,应在天然散射光或无反射的白色透射光下进行,光照度应不低于300Lx。
5.2 材料检验材料质量检验为检查产品设计图样,应提交批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本标准的相符性,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检6HG/T4277-2011 定。
5.3 联接法兰的尺寸及公差检验联接法兰的尺寸及公差检验用示值精度为0.02的游标卡尺或卷尺,转角半径检验用圆弧规。
5.4 塑料材料的密度应按照GB/T 1033进行,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应按照GB/T 1040进行。
注:测试塑料密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试样不必从设备衬里的本体上得到,可直接使用相同的原材料制成。
5.5 衬里壁厚尺寸:用磁性测厚仪测量:MikroTest S10 Typ:644-0001。
5.6 衬里塔性能检验5.6.1 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正压试验)应按照HG/T 4089进行。
5.6.2 电火花试验电火花试验应按照HG/T 4090进行。
5.6.3 耐温试验5.6.3.1 耐温试验分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
5.6.3.2 高温试验应按照HG/T 4091进行。
5.6.3.3 低温试验应按照HG/T 4091进行。
5.6.4 热胀冷缩试验热胀冷缩试验应按照HG/T 4092进行。
5.6.5 衬里耐负压试验衬里耐负压试验应按照HG/T 4093进行。
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1 出厂检验衬里塔出厂交付前必须逐只进行出厂检验,检验由制造厂质检部门负责。
检验合格后,质检部门应提交出厂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按照HG/T 4088 塑料衬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6.1.2 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7HG/T4277-2011c)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和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正式生产后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g)合同规定时。
注:型式检验项目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由制造商根据自己的材料、产品和工艺情况而定,或制造商与用户,或制造商与检验方共同商定。
型式检验项目按照HG/T 4088 塑料衬里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6.2判定规则6.2.1 出厂检验的判定衬里塔出厂检验项目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判为合格品,如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则判为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允许修补一次进行复验,复验后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品。
6.2.2型式检验的判定衬里塔型式检验项目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判为合格品,如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则判为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允许修补两次进行复验,复验后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经检验合格的衬里塔,应有按GB/T 13306 标牌的规定下列内容的铭牌:a)生产厂名或商标;b)衬里塔产品名称、产品代号,产品执行标准;c)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工作温度、壳体材料、衬里材料,直径、容积和重量等参数;d)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e)根据使用单位或者业主的要求,还可以标注诸如顺序号、项目号等内容。
7.2 包装7.2.1 法兰翻边面应用合适方法保护,如用橡胶板、人造板密封、加保护帽等。
7.2.2 包装内应有装在防水、防潮薄膜塑料袋内的下述文件:a) 装箱单;b) 出厂检验报告单;c) 合格证。
8HG/T4277-2011 7.3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将产品适当固定,不应受剧烈冲击和重物堆压,装卸时严禁抛掷。
7.4 贮存产品应妥善保管,平直贮存在干净的室内;法兰翻边面保护材料在未安装时不得取下、破损或脱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