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51《从“天圆地方”说起》优秀课件1大象版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模型修改计划 目的:修改太阳系模型。 分工:探探、究究搜集太阳系的资料;奇 奇、妙妙专门研究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步骤: 1.查找有关太阳系的资料,特别是有关地 球公转的资料,根据资料找出模型的不足之处。 2.准备工具与材料。 3.动手修改模型,再次与同学们交流。
探究奇妙小组 9月6日
返回目录
事实与证据
进入课题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点击进入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返回目录
制作“宇宙”模型 表达与交流 回顾与反思
返回目录
制定研究计划
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钟表,进行深入的研究。先制定 研究计划,争取研究取得成功。
我家有只 旧摆钟,我们 先研究摆钟吧!
返回目录
•谢 谢
返回目录
钟摆的秘密
返回目录
观察摆钟 研究摆的运动 制作摆
返回目录
观察摆钟
观察摆钟的内部结构,看看摆钟是怎样工作的,想想摆
在摆钟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序号 1 2
……
存入时间 9月3日 9月3日
问题银行存折 问题
宇宙有多大? 天空中有多少星座? 每天的星空都一样吗?
提取时间
返回目录
回顾与反思
哪个小组的模型制作得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在参观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还有 哪些意见和建议?
返回目录
搜集有关宇宙的信息,回答“问题银行”中的疑问,以 备下节课修改模型用。
秋夜的星座,最好辨认的是东 北方的仙后座。仙后座主要由5颗 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复习-大象版(共49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复习-大象版(共49张PPT)

马里亚纳海 沟在海平面 下11034米
陆地平均 高度670米
地球上海陆的分布
北半球 南半球
现在,地 球表面大约 71%的面积被 海水覆盖,其 余的是陆地。
五年级上 册科学 课件-第 五单元 地球 在“变 脸” 复 习 -大 象版( 共49张P PT)
课堂练习 1.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__亚__里___士__多__德_____通过长期的观测得出了结 论:“_大__地___是__球__形__的__”___。
五年级上 册科学 课件-第 五单元 地球 在“变 脸” 复 习 -大 象版( 共49张P PT)
五年级上 册科学 课件-第 五单元 地球 在“变 脸” 复 习 -大 象版( 共49张P PT)
知识拓展 地球是目前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
物等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植物
五年级上 册科学 课件-第 五单元 地球 在“变 脸” 复 习 -大 象版( 共49张P PT)
知识回顾
地球的结构
1.地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 地球
陆地部分
地壳
海洋部分
地幔 液态岩浆发源地 外核(液态)
地核 内核(固态)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量,地壳由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构成。 地幔:是液态岩浆的发原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核:地球中心部分。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格速度的测定, 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则可能是固态物质。
2.后期由地质作用引起地球表面发生变化,地质作用分为 内力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火山喷发、地震、海陆交替……
外力作用: 风化、水的搬运和侵蚀、生物因素……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共13张PPT)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共13张PPT)大象版
三、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层。
五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4、海船远去时,先 是看见船身, 最后 才看不见船的桅 杆。
动手试一试 1、用一只有桅杆的
小船,在地球仪 上模拟航行 。请 同学们观察先看 到的是船的哪一 部分? 2、由此你可以得出 什么猜想?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3、现在,宇航员和地球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 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在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在中国古 代,人们认为 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 大伞覆盖在地 上;地是方形, 像一个棋盘; 日月星辰则像 爬虫一样过往 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 为“天圆地方 说”。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1、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 自己的祖国吗?
2、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 还发现了什么?
3、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 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
换意见)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 地方” 说起》( 共13张 PPT)大 象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PPT《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2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PPT《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2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 材料超市: • 硬纸 • 剪刀 •笔 • 橡皮泥 • ……
纬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 的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观察后说出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圆形 2、纬线是否等长
不等长,越接近赤道越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经线和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有了经
纬网及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
确定了。
东西
无数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核心
•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 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 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 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 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 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 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 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 和地核三个圈层。
各种不同的地球仪地球仪就是小了的地球模型• 仔细观察地球仪,你们发现了什么? • 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 地球仪上的线表示什么? • 地球的里面有什么?
经线
经线: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
观察后说出经线的特点: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赤道和纬线
从“天圆地方”说起
度 时 90
次 大 陆 和 澳 洲
发 回 的 地 球 照 片 。 图 中 可 见 印
年 12 月 11 日 距 地 球 15 0 万 英 里
这 是 伽 利 略 木 星 探 测 器 在 19
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略 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
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前 往木星的途中于1992年拍摄的 地球与月球的合影。

《1_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1[1]

《1_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1[1]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得出结论:
神五拍下的地球照片: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未解之谜
• • • • • •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海底金字塔之谜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 古人是否还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区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 ……
• 作业:课后查找地球未解之谜的相关内容进行阅 读。
月蚀现象:
太阳
地球
月球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 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上(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一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第一次环球航行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来自9个国家的270名水手,5条船的船队 开始了环球航行。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到南美洲。一路上他 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波涛汹涌,缺水缺食品,特别是缺蔬菜,不少船员 患病。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很多人士却了信心,吵闹着要返航。麦哲伦 十分坚定,他说服大家继续航行。 • 1520年10月,船队终于通过南美洲南端和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 入到“南海”,麦哲伦和船员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时船队只剩下 3 条船了。因为那里风平浪静,被取名“太平洋”,一直沿用至今。他们 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了5个月,于1521年3月到达了菲律宾的棉兰老岛。 在 4 月的一天,麦哲伦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被杀害。他未完成的 航行由埃尔卡诺指挥,从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 • 1522 年 9月幸存的 18 名探险者驾着仅存的一艘“维多利亚号”船 回到了西班牙,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不容置 疑的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

《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

《从“天圆地方”说起》课件

经线和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有了经纬网 及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 了。
东西 无数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核心
•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 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 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 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 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 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 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 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 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个圈层。
从“天圆地方”说起
和 回 12 这 澳的 月 是 洲 地 11 伽 球日利 照距略 片地木 。球星 图一探 中百测 可五器 见十在 印万一 度英九 次里九 大时 0 陆发年
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略探测 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
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前往木 星的途中于1992年拍摄的地球 与月球的合影。
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神五拍下的中国的照片:
地球仪就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 • • • 仔细观察地球仪,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地球仪上的线表示什么? 地球的里面有什么?
各种不同的地球仪
经线
经线: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
观察后说出经线的特点: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 • • • • • 材料超市: 硬纸 剪刀 笔 橡皮泥 ……
1、经线的形状 2、经线是否等长
半圆形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赤道和纬线
纬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 的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观察后说出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 》 大象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51《从“天圆地方”说起 》 大象版


7.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 国、热 爱学习 、遵守 纪律、 团结友 爱等方 面的入 学常规 教育和 良好学 习习惯 的养成 教育。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次环球航行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来自9个国家的270名水手,5条 船的船队开始了环球航行。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到 南美洲。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波涛汹涌,缺水缺食品 ,特别是缺蔬菜,不少船员患病。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很多人 士却了信心,吵闹着要返航。麦哲伦十分坚定,他说服大家继 续航行。 • 1520年10月,船队终于通过南美洲南端和火地岛之间的 海峡,进入到“南海”,麦哲伦和船员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时船队只剩下3条船了。因为那里风平浪静,被取名“太平 洋”,一直沿用至今。他们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了5个月,于 1521年3月到达了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在4月的一天,麦哲伦 在一次与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被杀害。他未完成的航行由埃尔卡 诺指挥,从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 • 1522年9月幸存的18名探险者驾着仅存的一艘“维多利 亚号”船回到了西班牙,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 球航行,用不容置疑的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全椒县十字小学 执教者:胡业义
一、古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目中的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 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在中国古代对地球的认识“天圆地方说”。
在中国古 代,人们认为 天是圆形的, 像一把张开的 大伞覆盖在地 上;地是方形, 像一个棋盘; 日月星辰则像 爬虫一样过往 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 为“天圆地方 说”。

【精选】五年级科学课件-《从“天圆地方”说起》大象版 (共14张PPT)

【精选】五年级科学课件-《从“天圆地方”说起》大象版 (共14张PPT)
从“天圆地方”说起
1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认识地球仪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2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古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印度盛产大象,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像 个圆盾,由3头大象驮着,大象站在海龟 背上,海龟又站在眼镜蛇的身上。
古埃及人更相信神灵,认为大地是身 佩植物斜卧的男神,天空是一个由大气 之神浮托着的女神,太阳神每天乘船在 天空中往来穿行。
3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古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 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 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4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关于地球的形状,每个古代民族都有自己的感觉和判断:
古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古希腊诗人荷马把大地想象成一个盾形的大盘子,河流和海洋从四周 围绕着大地,天穹就像扣在盘子上的铜碗; 古代俄罗斯人说驮着大地的是3头巨大的鲸鱼……
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 我们生活在古代,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5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人们通过哪些事 实与证据推测出地球的形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 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他观察到海里的船靠近时总是先看见桅 杆、后看见船身,而远离时正好相反。
12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提示: 1.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
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2.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3.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