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导学案2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导学案(2)新人教版

第二节东南亚(2)一、自学内容:“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二、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三、重点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四、自学过程(一)自学26页“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部分内容1、读图7.28:完成27页活动1。
2东南亚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
3、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丰富的,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
4、完成27页活动2。
(二)自学28、29页1、说出东南亚的旅游胜地2、华人是;华侨是;他们对所在国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效检测(一)填空题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 。
二:选择题: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A.缅甸、老挝、越南B.老挝、柬埔寨、越南C.泰国、老挝、越南D.越南、老挝、缅甸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三:读图填空1、读“东南亚图”回答:(1)半岛、群岛:A、___ _____B、____ ____(2)洋、海峡:C、________ 洋D、________洋E、________海峡(3)河流:①________②_______学后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7.2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2.了解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特点4.了解东南亚地形与人口分布特点二、学习任务1、合作探究主题1——“十字路口”的位置【小组抢答】你能说出东南亚有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吗?【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十字路口”的位置——任务1中回答。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学生抢答】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①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 。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历史悠久)②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的最大产地。
3、合作探究主题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任务3中回答1.(1)找出以下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这些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3)这些河流的上游发源于什么地方2.(1)找出城市河内、万象、金边、曼谷、仰光。
(2)这些城市位于哪些河流沿岸(3)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首都4、知识小结: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合作探究主题4——东南亚的旅游业【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东南亚的旅游业——任务4中回答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6.课堂小结三、课后自主应用完成《7.2东南亚自主检测》。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东南亚(2)【课型】新授课【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1、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曼谷、新加坡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2、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模式】精彩互动(师生共讲)【教学方法】图导图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湿热的气候③【提问】那么咱们同学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气候类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设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气候类型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对居民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呢?4、【承接】东南亚的气候高温湿热,那么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合下列哪些农作物的生长呢?【展示图片】:玉米小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沛。
2、看图说话观察P21页图片:高脚屋、米饭和汤,说说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
①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②全班共同展示交流。
3、通过观察四幅图片,学生选择水稻。
原因是有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水稻大豆5、【延伸拓展】说说其他三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是什么样子。
4、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谈谈其他三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的能力。
过渡衔接正是因为这里有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作物的最大产地。
教学流程二:富饶的物产以图导学了解东南亚的热带作物1、【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的同时讲解主要热带作物的特性天然橡胶:常绿乔木,有乳状汁液。
直根系,三出复叶,革质全缘。
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
果实为蒴果,种子椭圆形。
1、观察图片以及图片下方关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简介,了解每种热带作物的基本情况。
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富饶的热带作物。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2、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教材中有关图表、地图中的地理信息,并加以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2、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法等【教学准备】1、东南亚地图;2、东南亚课件【教学过程】二、学导达标(25分钟)学习任务二: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7分钟)四、智能测评(8分钟)教师出示测评题,提出具体的方法、时间等要求,学生独立规范完成后,师生共同矫正、补偿。
(一)连线题1.把下面的国家与其相应的首都、流经首都附近的河流分别用线连接起来:缅甸河内湄南河泰国金边红河越南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伊洛瓦底江柬埔寨仰光萨尔温江(二)读图题下图是“东南亚地区山河分布、海陆分布略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将下列地理事物用相应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位置: [ ]A.中南半岛 B马来群岛 C.湄公河(2)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D________市,属________气候。
E________海峡,F________岛,按纬度划分,该岛位于________半球。
(3)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东南亚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河,从上游到下游,这条河顺序流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注入________海。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二)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二)](https://img.taocdn.com/s3/m/ccce89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c.png)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二)[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二)百度文库:教学资料第二节东南亚(2)学习目标1.可以叙述中南半岛山河相间、每排原产的地形特点.2.知道中南半岛上主要国家首都的分布,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3.晓得东南亚就是华人、华侨涌入的地区,介绍当地多样的旅游资源和繁盛的旅游业.学习重点东南亚的地形特点自学难点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自主学习1.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南北延展,具备、的特点.2.在中南半岛上众多河流都自向上涌,河流下游河谷沉降,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构成冲积.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和.4.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种人,是世界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5.近年来中国人赴美旅游的两大东南亚热点线路就是游等.6.缅甸仰光的、柬埔寨的、越南的、印度尼西亚的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合作探究1.先独立自主后合作顺利完成课本p27的活动.2.先独立自主后合作顺利完成课本p29活动.课堂检测1.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a.平原居多b.山河相间、每排原产c.山地居多d.高原居多2.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原产在()a.山区b.海岸c.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d.没有规律3.东南亚居民多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4.对东南亚的研发和经济繁荣作出巨大贡献的就是()a.黑人奴隶b.华人华侨c.殖民统治者d.英国移民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红河b.湄南河c.湄公河d.伊洛瓦底江6.大金塔就是以下哪个国家的知名建筑()a.泰国b.印度尼西亚c.菲律宾d.马来西亚7.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是()a.曼谷b.河内c.新加坡d.仰光8.将以下国家与主要物产用线连接起来:a菲律宾a棕油b马来西亚b蕉麻c泰国c橡胶教学资料------Auron学案设计百度文库:教学资料d印度尼西亚d椰子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c3.b4.b5.c6.a7.c8.a――b、db――ac――cd――d教学资料------导学案设计。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2)

第三节印度【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
认识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基本知识。
2.通过比较学习印度,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
目标达成: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及其对环境、社会的影响,认识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第六组组长进行课前一练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2、印度主要的地形区有,,。
3.印度的人口有,居世界位。
4. 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特点是,容易发生灾害。
5. 印度的粮食作物有,。
6.(1)图A中箭头表示的风是____月前后的季风活动,称_______风。
(2)图B中箭头表示的风是____月前后的季风活动,称_____风。
【创境激趣】由高新技术产业导入【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P35一段回答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有利因素是什么?2、认真阅读P35一段回答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领域有哪些?3. 认真阅读P35二段回答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比例?软件外包占多少?4. 认真阅读P35三段回答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做P36活动1.2、做P36活动2.3. 做P36活动3.【展示提升】介绍印度的牛典例分析知识迁移由印度的软件产业联想到我国的软件产业【强化训练】1、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有利因素是,,,。
2、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领域有,,,,。
3、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的业务,软件外包占。
4、印度被形象地成为“”。
5、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是,,。
6、印度的首都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7、20世纪90年代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附近。
【归纳总结】1、掌握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有利因素2、掌握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板书设计】1、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有利因素2、印度发展外包产业的领域3、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4、印度的首都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东南亚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分析说明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2了解东南亚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发达的旅游业以及东南亚的华人文化二、学习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重点)2、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难点)三、学习指导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课本P26内容及图7.28,和图7.29和 P301分析中南半岛上地形和河流有什么特征,以及主要河流分别注入什么海洋2分析了解河流对中南半岛的影响。
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
而马来群岛地形则比较,山岭众多,平原面积,地壳(稳定或不稳定)而且多、。
2、城市分布特点:分布在及。
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课本P28内容及图7.31,1举例说明东南亚典型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2东南亚的华人文化。
二.热带旅游胜地3. 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带气息,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文化景观多姿多彩,众多,风土人情多样。
3.东南亚是世界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他们为当地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来重要贡献四、归纳小结五、学后反思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地形和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南亚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是湄公河C.东南亚城市全部分布在河流下游地区D.东南亚河流都注入印度洋2. 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C.中南半岛的河流均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D.中南半岛地处低纬度地区3. 下列关于东南亚旅游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南亚拥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B.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C.老挝,印度尼西亚的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来源D.东南亚拥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元宗教文化4. 下列名胜古迹,位于缅甸的是()A.吴哥窟 B. 泰姬陵 C. 仰光大金塔 D. 婆罗浮屠5. 陆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方的地形,河流的分布特点()A.印度半岛 B. 阿拉伯半岛 C. 马来群岛 D. 中南半岛6. 新加坡所在的地区是()A.东亚 B. 东南亚 C. 北美 D. 西欧7. 东南亚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来自我国的()A. 广东、广西B. 广东、海南C. 广东、福建D. 海南、福建8. 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这说明中南半岛()A.面积狭小 B. 南高东低 C. 北高南低 D. 山河相间。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下七章2《东南亚》第2课时导学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 东南亚 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2、分析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3、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重 点:中南半岛主要河流、城市,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难 点:河流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链接亚洲的地势_____高,_____低。
(思考: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呢?) 知识点三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地形地势特点 阅读P26,读图7.28-7.30,完成1-2填充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中南半岛的河流名称源地 注入海洋 共 同 特 征 伊洛瓦底江中国 印度洋 自___向___流。
上游流经山区,在山谷中穿行,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平稳,利于航运。
萨尔温江中国 印度洋 湄南河泰国 太平洋 湄公河中国 太平洋 红 河 中国 太平洋 3、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思考后填充⑴ 分布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_____沿岸及河口_______。
⑵ 形成原因:这些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_____,土壤_____,有河流流经,易于_____,交通_____,河流是这些城市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
经过长期开发,已经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和城市密集的重要地区。
活动 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⑴ 完成P27表格⑵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建设用地 弊端:河流水患→经济损失 水运通道→便于_____ 污水排放→环境_____ 淡水资源→生产、_____ 过度取水→水源_____ 河流落差→_____资源 我还想到了?知识点四热带旅游胜地读P28-29页、图7.31,完成填充1、自然旅游资源: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____(温度带)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
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目标达成:
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第四组组长组织课前一练环节
1、东南亚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群岛国家是____ 。
3、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4.泰国: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5.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6.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7.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8.稻米的出口国是、、。
【创境激趣】
为什么东南亚引人入胜?
【自学导航】
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分布地区?
3、看书P28回答旅游胜地有哪些?著名景观?
【合作探究】
4、做P27活动1的(1)。
5、做P27活动1的(2)。
6、做P27活动2。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做P27活动2.
【强化训练】
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分布在及。
3、P27活动填表。
4、东南亚旅游胜地有,。
著名景观有,,,,,。
【归纳总结】
1、掌握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大城市的分布特点。
2、掌握东南亚旅游胜地和著名景观。
【板书设计】
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分布地区:
3、旅游胜地有:
4、著名景观: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