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7.2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2.了解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特点4.了解东南亚地形与人口分布特点二、学习任务1、合作探究主题1——“十字路口”的位置【小组抢答】你能说出东南亚有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吗?【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十字路口”的位置——任务1中回答。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学生抢答】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①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 。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历史悠久)②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的最大产地。

3、合作探究主题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任务3中回答1.(1)找出以下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这些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3)这些河流的上游发源于什么地方2.(1)找出城市河内、万象、金边、曼谷、仰光。

(2)这些城市位于哪些河流沿岸(3)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首都4、知识小结: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合作探究主题4——东南亚的旅游业【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东南亚的旅游业——任务4中回答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6.课堂小结三、课后自主应用完成《7.2东南亚自主检测》。

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第二节东南亚(1)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26 —30页)二、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重点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四、自学过程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一)自学1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1 .读图7.17 “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 “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部分。

2、读图7.18 “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之间,地处___________ 带。

②东南亚地处_______ 洲与________ 洲、_________ 洋与_________ 洋之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完成2 8页活动1。

4、读图7.19 “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_____ 半岛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是从____________ 、 ________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12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1、读7页图6 . 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①图7.25 “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7_2东南亚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11

七年级地理下册7_2东南亚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11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教师寄语: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

【学习目标】一、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二、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学习重点: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学习难点: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教学进程:【自主完成】(一)位置、范围认真阅读讲义,自主完成以下内容:一、在上图中填注:赤道、北回归线、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二、东南亚位于亚洲,包括和两大部份。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利海上通道。

(二)地形、河流一、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顶用红笔描出,判定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形是北南,地形呈山河、散布的特点。

3、马来群岛是地形,多,山岭、平原。

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1、东南亚要紧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份地域属于带。

由于降水的不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别离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二、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样在季播种、季收成。

在马来群岛上,终年温雨,农作物能够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成。

3、别离用箭头“↙”和“↗”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师生互动】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2、比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河流特征【构建知识网络】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洲与洲、与之间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地形特点:、。

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与农业: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在季播种,季收成河流特点:流程,上游,下游多。

《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导学案
(4)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3.学习准备:
观看微课,利用课本和地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4.学习方式和环节:
(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重要性;
(2)了解东南亚气候特点,并分析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 饮食习惯以及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等与气候的关系;
(3)运用地形图,了解东南亚地形、河流和城市分布的关系;
(4)了解旅游业在东南亚很多国家的产业地位,并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导学案Βιβλιοθήκη 1.课题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
2.学习任务:
(1)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评价该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区域分析能力。

2、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

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性特征。

热带气候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人口稠密、华人集中分布。

【学习难点】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和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分布和区别。

城市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设计(第1 课时)授课时间·········································································【导入新课】【自主学习】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结合图7.19图7.20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

七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八章第一节河山相间与城市散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域基础知识:1、认识东南亚的地形特色2、认识东南亚人口散布的特色,认识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华作出的贡献学3、认识东南亚丰富的旅行资源和发达的旅行业。

习智能的培育:1、经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剖析东南亚的地形特色,提升学生的读图和剖析图目的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学生剖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标2、培育学生采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质的能力思想教育:联合中南半岛地形特色,剖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散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散布规律。

要点学习要点:东南亚的地形特色难点学习难点: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散布的影响。

学法经过读图进行概括总结和商讨有关知识。

指导学习东南亚地图、景观图片准备课时1 课时区分教案导案第一课时十字路口的地点热带天气与农业新课引领课前预知 ----- 我自信我能行1、提示学生用简洁的语言1、交流自己知道的东南亚的有关知识2、各个国家的旅行胜地合作研究2、假如去东南亚旅行想看什么?合作研究 -----我参加我快乐1、就近取材,让课题的引入切近学生身旁的生活实质,和睦师生关系。

1、旅行胜地你知道新、马、泰位于亚洲的哪个地域?2、读图:请同学们在地图大将主要的河流找出来,想一想河流与山脉的散布有何特色3、各小组议论: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如何的利处?4、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对比较,地形有什么差别?5.各小组议论:为何马来群岛多火山? 6、各小组议论:火山给人类带来哪些害和利?2、 1)学生读图剖析、交流合作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能够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 ---- 河山相间,纵列散布。

3、各小组议论解决储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能够形成肥饶的平原。

所以成为东南亚人口浓密的地域,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国都主要多散布在大河的沿岸。

7、各小组议论:人们为何称马六甲海峡是交流亚洲与大洋州、4、相同多山,但大河极少,一般河流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短小,平原少,地形曲折,并且多火山。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
显而易见,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气候类型形成了不同农业生产特点。
板书: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8.自读课本P26,勾画重点,然后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思考:中南半岛山脉河流有什么特点?对城市分布有什么影响?
提示:1、先自主在地图7.28上判断中南半岛的山脉走向和河流走向,然后观察、分析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差异。
3.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5.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能力目标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布置作业]
1、补全地理《填充册》11-13页及《能力培养与测试》13-16页;
2、自学第三节印度,自主完成《填充册》14-16页及《能力培养与测试》17-20页,并在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教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力培养与测试》13页-16页及《填充册》11-13页,然后小组交流,疑难问题待课堂师生共同解决,实现教学目标。
教具
准备
课本、地图册、《能力培养与测试》及《填充册》
5.学生自主完成P23的活动,教师重点指导第二题。
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第七章第二节 东南亚 导学案

第七章第二节 东南亚 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第二节东南亚【学习目标】知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能说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初步学会利用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征;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及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知道东南亚地区是华人华侨的集中地。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热带气候影响下的东南亚农业; 东南亚地区华人分布集中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导学流程】一.导:1.导入:复习: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亚洲的范围和分区。

2.导学:在自读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画出并识记你认为的重要的内容。

充分运用地图;要善于与同学交流,在互助互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一)范围、位置、读课本p11页“东南亚地形图”、p13页马六甲海峡航线图和相关文字,归纳:1.东南亚范围:,包括和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就是因为在_______的南部而得名。

2.东南亚海陆位置:亚洲的__________部,临太平洋、印度洋。

3.东南亚交通位置:地处亚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从、向东航行到太平洋西岸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4..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主要位于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河流在地图册p12页“东南亚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并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找到长山山脉、若开山脉并用黑笔在图上圈出,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及河流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南,地形呈山河 __ 、 _______分布。

结合课本p11页图、文,归纳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地质特征:(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地势中间高、四周低,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活动频繁,原因是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东南亚(1)
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26—30页)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重点
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自学1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
于,范围包括和两部分。

2、读图7.18“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之间,地处带。

②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

3、完成28页活动1。

4、读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是从、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12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
1、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4、读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说出以上两种气候的主要区别:
④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的过程。

5、读图7.22、7.23、7.24和29页的阅读材料《橡胶和油棕》,填表:
五、建构知网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用2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简要写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六、学效检测
第二节东南亚学效检测(1)
(一)选择题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A.油棕和天然橡胶
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
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二)综合分析
读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
(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_______气候。

(2)新加坡西北部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峡,它既
是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之间,又是__________
洋和___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2)
一、自学内容:“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31—33)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
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三、重点
1、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自学31页“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部分内容
1、读图7.28:完成31页活动1。

2、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

3、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丰富的,下游可以形成肥沃
的。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
在。

4、完成32页活动2。

(二)自学32页“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部分内容
1、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读32页图7.29华人分别占到该国的和。

2、读32页阅读材料《外籍华人与华侨》回答:
华人是;华侨
是;他们对所在国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3、读图7.30,说出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五、建构知网
收获之窗-----我努力我充实
用2分钟的时间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

第二节东南亚学效检测(2)
(一)填空题
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 ___
3、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二:选择题:
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
A.缅甸、老挝、越南
B.老挝、柬埔寨、越南
C.泰国、老挝、越南
D.越南、老挝、缅甸
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大山众多、平原少
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C.多平原、少山地
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
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
A.地形崎岖,山多
B.火山地震多
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
D.平原广土壤肥沃
三:读图填空
1、读“东南亚图”回答:
(1)半岛、群岛:
A、___ _____
B、____ ____
(2)洋、海峡:
C、________ 洋
D、________洋
E、________海峡
(3)河流:
①________
②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