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临时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临时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大道站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临时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3年11月24日

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大道站地下空间开发工程

施工临时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1.编制依据

1.1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长沙大道站地下空间开发工程设计图。

1.2 现有交通情况。

1.3长沙大道和沙湾路现场情况的摸底调查:

1.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1.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

2.工程概况

2.1运达中心广场位于地铁二号线长沙大道站1#出入口周边,为了把地铁人流引入运达广场,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疏导地铁人流,拟建设一条人行地下通道连接地铁二号线1#出入口到运达广场。

2.2长沙轨道交通2#线长沙大道站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工程位于长沙大道与沙湾路交叉口西侧,横穿长沙大道,主体位处地下12米左右,连接南面的地铁1#出入口和北面的运达广场,长110.3m,最宽处18.5m,总建筑面积2396.21平方米。施工时须临时占用长沙大道部分道路及长沙大道与沙湾路交叉口部分道路。

3.原道路情况:

施工段长沙大道主道为高架桥,东西走向,东通向京珠高速,西接二环线,两侧为辅道,通向沙湾路,沙湾路和长沙大道交叉路口四周大部分为新开发商住区和在建商务区,行人不多、但长沙大道为

进出城主道,车辆交通比较繁忙。沙湾路为城市主道车流量也较大。

长沙大道总道路宽70m,中间为直行高架桥,宽17m,两侧道路为 4.5m(绿化带)+0.5m(路缘带)+4+3.75x2m(机动车道)+4.5m (非机动车道)+5.5m(人行道)=26.5m

4、交通疏解的原则:

交通配合是城市施工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施工期间我们将遵循:“服从指挥、合理安排、科学疏导、适当分流、专人负责、确保畅通”的原则,切实做好交通配合工作,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通畅。

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市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出行习惯,尽可能降低对道路现有车道的调整幅度,减少调整给市民出行所带来的不便。

2.坚持与施工计划保持“一致性”原则,在制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时,按分期施工方案进行交通疏解,保证交通疏解方案以及实施时间与道路交通施工一致性,保证疏解方案顺利实施。

3.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争取做到疏解车道数不少于原车道数,最大限度保障机动车日常交通。

4.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进行临时道路施工和疏解车道的划分。

5.确保施工期间,行人、车辆与施工的安全,降低行人、车辆及施工等风险。

6.标线施划时,应尽量减小标线偏折角度,增加变化段的直线长度,加大转折点的转弯半径,保证行车顺畅。

4.交通疏解方案

长沙轨道交通2#线长沙大道站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工程施工时须临时占用长沙大道高架桥下部分辅道及长沙大道与沙湾路交叉口部分道路。保证施工期间长沙大道辅道的交通畅通和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出行,根据现场实际道路状况,使施工期间道路畅通,交通疏解合理、有序、安全。在工程整个施工期间,根据线路与附近道路的关系,拟定疏解方案如下:

4.1运达地下通道施工为保证长沙大道高架桥两侧辅道的正常通行,分四期施工,分别为预备期、一期、二期、恢复期,预备期主要为人行道该行车路面管线迁改及保护,工期较短,一期施工长沙大道中间部分,二期施工南北两侧部分。恢复期为二期占道道路和人行道恢复施工。

4.2 预备期只占用两侧长沙大道两侧辅道人行道,占道长度北侧为66.7m,南侧为55m。合并两侧辅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宽为两侧道路为4.5m(绿化带)+0.5m(路缘带)+3.75x2+4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0.5m(路缘带)=20.5m。详见预备期工程施工交通疏解平面图。

4.3一期施工占用长沙大道与沙湾路交叉口西侧长沙大道高架桥下中间部分,占道长度86m,围挡后,北侧辅道改道长度为123m,改

道后保持原有三个机动车道,合并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宽度为0.5m(路缘带)+3x3m(机动车道)十3.5m(人非混行道)=13m;南侧辅道改道长度为118m,改道后保持原有三个机动车道,合并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宽度为0.5m(路缘带)+-3x3m(机动车道)+2m(人非混行道)=11.5m。详见一期工程施工交通疏解平面图。

4.4二期施工围挡后长沙大道高架桥北侧辅道改道长度为120m,改道后保持原有三个机动车道,合并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宽度为0.5m(路缘带)+3×3.5m(机动车道)+3m(人非混行道)+1m(路缘带)=15m;南侧辅道改道长度为120m,由于长沙大道南侧辅道在本通道及西侧位置桥下净空可满足机动车辆通行,故在南侧交通疏解时利用桥下3m宽度范围,布置机动车道;改道后保持原有三个机动车道,合并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宽度为3*3.25m(机动车道)+2.25m(人非混行道)=12m。二期施工围挡占用沙湾路路口处人行道,保持正常行车道,详见二期工程施工交通疏解平面图。

4.5 一、二期施工改道后车道变窄,为确保行车安全,通过改道交通疏解路段减速至20km/h,分别在长沙大道和沙湾路相应位置设置减速标志和减速终点标志,具体位置见交通疏解平面图。

4.6 既有围挡外临时占道时间

4.6.1 预备期: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元月15日(共45天)4.6.2 第1期:2014年元月15日至2014年6月30日(共167天)。

4.6.3第2期: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共153天)4.6.4 恢复期:2014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20日(共20天)

5.交通疏解标志:

5.1、交通标志分期分阶段设置,具体设置见交通疏解各阶段图。5.2、如有不足之处,按公安交警部门的指导要求进一步完善设置。6.交通安全保证措施:

6.1施工前积极与当地各级行政及公安交警部门协商,严格按批准的方案的范围、期限进行施工。

6.2在施工范围内与车行道之间用施工护拦分隔,同时按要求用隔离护栏将车道与施工围挡区域形成缓冲区域,防止车辆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6.3施工材料及机械停放一律在施工范围内,不准占用行车通道及人非车道。

6.4机械进退场尽量选择行车较少的时段,避免造成交通阻塞;6.5在工地施工地段每天派专人清扫施工现场和附近的道路,并且对现场的机动车道洒水清洗。

6.6 在进入施工路段出入口设置大型提示减速慢行标志。

6.7施工场地设置交通疏导员,人数满足要求,保证机动车辆与行人正常、安全、有序通行

6.8围挡施工、交通标志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晚上或者交通压力不大的时候,保证交通畅通。

6.9 在围挡立柱项安装低压黄闪警示灯,保证夜间车辆行驶安全。

6.10 在围挡、护栏及绿化合理设置线形诱导标志。

6.11 因牵涉到路面行车、既有桥梁、周边房屋建筑安全,必须采用

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边坡防护。

7.交通组织配套措施:

7.l 在分流点路口设置临时执勤岗亭,由交警部门安排人员分班24小时值守。

7.2 在施工路段及外围发生一般交通事故和车辆抛锚时,在做好

现场标记的前提下,及时将事故、抛锚车辆移至路边,恢复正常行驶。

7.3 合理安排好施工工期,重点部位采取交叉作业的方式,坚决杜绝占路不施工的现象。

7.4 施工单位的运输车辆,应严格按有关部门的规定,在允许的线路上通行,并在进出施工区专用通道口派专人指挥,以保证车辆出入安全。

7.5 工程项目部与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合理疏导,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7.6主体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必须保证路基牢固、路面平整,围挡整齐完好,以保障车辆顺利通行

8.施工注意事项及建议:

8.1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进行宣传,向社会公告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措施,让过往驾驶员提前知晓并调整出行线路。

8.2 要随时对道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路基牢固、路面平整,确保车辆通行顺畅。

8.3做好分流前的各项准备,选择…个合适的时间进行道路封闭。

8.4交通分流后,封闭的路段先期暂缓对路面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让分流车辆试行一周无大碍后,即进行正式施工。如分流中出现新的情况、问题,应及时调整、完善分流方案。

8.5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由相关责任人立即作出整改。

9.施工保证措施:

9.1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交通组织方案执行,确保道路基本畅通,安全有序。

9.2因牵影响路面交通,须请交警队配合及办理相关手续。

2013年11月24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