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1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说明书一、简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溶液中的吸光度的仪器。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紫外分光光度计,以便用户能准确、高效地进行实验和分析。
二、设备准备1. 确保紫外分光光度计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清洁光学路径,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3. 打开仪器电源,待指示灯亮起后,设备即可启动。
三、测量样品1. 准备要测量的样品。
确保样品浓度和体积满足实验要求。
2. 将样品转移到光学容器中。
注意避免任何污染物进入样品溶液中。
3. 将装有样品的光学容器放入样品室中,并确保它固定在指定位置。
四、设备设置1. 在设备上设置所需的波长范围。
使用控制面板上的调节按钮进行调整。
2. 调节狭缝宽度以确保测量所需的光束。
3.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并设置光程。
五、校准1. 使用参考溶液对设备进行校准。
参考溶液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而定。
2. 将参考溶液放入光学容器中,与待测样品保持相同的体积。
3. 进行零点校准,确保设备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读数为零。
六、测量操作1. 确保样品室盖子关闭,并选择开始测量。
2. 设备将开始测量,显示出吸光度的数值结果。
3. 记录测量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如多次测量或样品更换。
七、数据处理1.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制作相关的图表或报告。
2. 如果需要,可使用附加功能进行光谱扫描或记录样品的时间变化。
八、设备维护1.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设备电源,并进行日常维护。
2. 清洁光学路径,及时更换灯泡和滤光片等易损部件。
3. 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九、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3. 注意设备的用电安全,确保设备不受到潮湿、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这份使用方法说明书提供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指南,希望能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仪器,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计一、产品概述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量物质吸收和发射紫外光的仪器。
本产品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易于操作和广泛的应用范围等特点。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直接观察紫外光线,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2. 请确保设备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面上,避免跌落和碰撞。
3. 请按照操作手册指导使用和维护设备,禁止私自拆解和修理。
三、产品配置1.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机:包含光学部件和电子控制系统。
2. 光栅:用于选择不同波长的紫外光。
3. 光电传感器:用于接收样品吸收或发射的紫外光信号。
4. 数据线:用于连接主机和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
四、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a. 将紫外分光光度计主机放置在稳定平整的工作台面上。
b. 打开主机电源,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c. 连接光电传感器,并确保连接稳固。
d. 将样品放置于样品室中,注意避免样品与光路发生直接接触。
e.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光栅,安装在光路上的光栅槽中。
2. 测量操作a. 打开软件界面,并选择需要测量的波长范围。
b. 在样品槽输入样品编号和测试目的。
c.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设备开始工作,完成光强测量。
d. 等待测量结果显示完成,并进行数据保存。
3. 结果分析a. 通过软件界面查看测量结果,并进行光谱图的显示和分析。
b. 根据所需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和处理。
五、维护保养1.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设备,避免样品残留污染光学部件。
2. 定期进行校准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避免设备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或尘埃较多的环境中。
4. 注意设备的电源和电缆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5. 如遇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进行维修。
六、注意事项1. 在使用过程中请避免将样品直接接触光路,以免对光学元件造成损坏。
2.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频繁开关设备,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说明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说明书1. 简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溶液或物质的吸光度。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2. 准备工作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光度计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接通电源并打开光度计,待其预热一段时间后即可进行测量。
3. 选择测量波长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具有多种波长选择,可以通过调节波长选择器来进行设置。
根据样品的吸收特性和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
4. 样品处理在进行测量前,将待测样品处理好。
样品处理的步骤通常包括:溶解样品、稀释样品以适应仪器的测量范围等。
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小化。
5. 样品装载使用吸光度池装载待测样品。
首先用清洁的无水棉球或纸巾擦拭吸光度池的外部,以确保其干净无尘。
然后用吸管或移液器将样品吸取到吸光度池中,注意避免空气泡存在。
6. 执行测量将装有样品的吸光度池放置于仪器的样品室内,轻轻关闭样品室的盖子。
调节光度计的曝光时间和增益,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和准确。
然后按下测量按钮,开始记录吸光度的数值。
7. 记录和分析数据测量结束后,将测得的吸光度数值记录下来,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或实验记录本进行记录。
根据实验需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如计算样品的浓度或比较不同样品的吸光度差异等。
8. 清洁和维护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洁吸光度池和其他仪器部件,避免残留对后续测量的干扰。
关闭光度计电源,并妥善保管仪器。
如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切勿私自拆解仪器。
本说明书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请务必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UV-1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工作准备
1. 开机前检查:清洁光栅、检查光源和探测器是否正常。
2.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并进行标定。
3.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转移至透明的玻璃试管或石英比色皿中。
二、仪器调节
1. 打开光度计: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打开光度计,等待仪器预热。
2. 调节参比通道:选择适当的参比波长,并将参比通道调至零点。
3. 调节样品通道:选择待测波长,并将样品通道调至零点。
三、测量操作
1. 测量样品:将待测溶液装入样品比色皿中,放入光度计样品槽内。
2. 执行测量: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3. 清洗仪器: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洗样品比色皿和样品槽。
四、数据处理
1. 计算浓度:根据测量数据和标定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
2. 记录结果:将浓度及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仪器关闭
1. 关闭光度计:根据操作说明,正确关闭光度计。
2. 清洁仪器:清洁光度计表面和槽口,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准确地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也能够保护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实验室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 准备工作我们需要准备好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购买时,要选择一款性能稳定、精度高的仪器。
在使用前,还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标准溶液,用于后续的实验操作。
1.2 实验操作步骤(1)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个较小的范围,如200-400nm,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的变化。
(3)将标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然后将比色皿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中。
注意不要让比色皿中的溶液溢出。
(4)调整仪器的参数,如增益、狭缝宽度等,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5)等待仪器显示稳定的读数后,记录下测量值。
这个数值就是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
(6)重复上述操作,分别测量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值。
根据实验需求,计算出样品的总吸光度。
1.3 注意事项(1)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因为该仪器会产生较强的紫外线辐射,长时间直接观察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
(2)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比色皿中的溶液不会溢出。
如果发现溶液有溢出的现象,要及时停止实验,避免影响测量结果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3)在调整仪器参数时,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参数设置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验需求。
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拓展。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吸收光谱,从而为药物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在新材料研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等信息。
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说明

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说明一、简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和透射特性。
本文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仪器准备1. 将紫外分光光度计放置在干净、稳定的工作台上,并连接电源。
2.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并在显示屏上确认仪器是否正常启动。
三、操作步骤1. 校准a. 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软件,并选择校准模式。
b. 清洗紫外分光光度计样品池,确保样品池干净无污染。
c. 将紫外分光光度计样品池放置于样品槽中。
d. 系统校准前,请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校准模式和校准物质。
e. 点击软件上的校准按钮,开始校准过程。
2. 测量样品a. 清洗紫外分光光度计样品池,确保样品池干净无污染。
b. 将待测样品溶液吸入样品池中。
c. 在软件界面上设置所需的测量模式和参数。
d. 点击软件上的测量按钮,开始测量过程。
e. 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洗样品池。
3. 分析数据a. 在软件界面上查看测量数据。
b. 可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c. 若需要保存数据,可选择合适的格式和路径保存数据文件。
四、使用注意事项1. 注意仪器的使用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使用前,请检查仪器的光源是否正常,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灯泡。
3. 注意样品池的清洁,避免使用有污染或损坏的样品池,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 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和光程,以保证最佳测量效果。
5.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触摸样品池,并注意避免将手指接触到紫外光源,以免损坏仪器或造成伤害。
6. 使用完成后,及时清洗样品池,并将仪器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总结: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能够准确测量物质在紫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和透射特性。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仪器稳定性的关键。
通过本文提供的使用说明,用户可以更好地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紫外分光光度计
使用说明
1.打开仪器开关,仪器预热15分钟;
2.转动波长旋钮,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量波长;
3.根据测量波长,拨动光源切换杆,手动切换光源;
4.调T零:在透视比(T)模式,将遮光体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
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0%”键,屏幕上显示“000.0”或“-000.0”时,调T零完成;
5.调100%T/ OA:先用参比(空白)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参比(空白)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
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按下“调100%”键,屏幕上显示“BL”延时数秒便出现“100.0”(T模式)或“000.0”、“-000.0”(A模式)。
调100%T/ OA 完成;
6.测量吸光度:在吸光度(A)模式下,用待测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待测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
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读取测量数据;
7.测量完毕后,清理样品室,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倒置晾干后收起;
8.关闭电源,盖好防尘罩,结束试验。
注意事项
1.调100%T/ OA后,仪器应稳定2分钟再进行测量;
2.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
3.取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而不能碰比色皿的光学表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是移动过样品架后需要注意的)。
1.4、仪器的预热以及判定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
1.4.1、接通电源后,最好预热半个小时后使用,这样确保读出的数据更可靠。
1.4.2、若是新仪器,预热半个小时后,在 T 或 A 状态下观察仪器是否稳定,若稳定可正常
使用。一般在 T(A)状态下出现 99.9(0.001)、100.0(0.000)、100.1(-0.001)来回跳
2
·生产部
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 仪器的应用领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因波长范围是 200-1000nm 的连续光谱,所以能在紫外、可见、 近红外光谱区域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此系列仪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读数准 确,广泛应用于高校基础教学、医疗卫生、临床检验、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冶金和电力等 领域,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分析类仪器。
上键,选择向上移动 下键,选择向下移动 返回上级菜单和停止键 确认键,用于数据和菜单的确认
6
·将详细为您讲解本系列仪器具体的操作。本章有以下内容:
一、 仪器开机和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
确定仪器的使用环境以及对仪器能否正常使用的判定。
二、 仪器开启和自检
详细说明仪器开启和自检的过程。
1852 年,比尔研究了各种无机盐的水溶液对红光的吸收后指出:光的吸收和光所遇到 的吸光度的数量有关;如果吸光物质于不吸光的溶剂中,则吸光度和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这就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lgI。/I=K1C 式中,A 为吸光度;I。为入射光强度;I 为透射光强度;C 为溶液的浓度;K1 为比例常数。 将琅伯定律和比尔定律结合起来,则为琅伯-比尔定律,公式如下: A=lgI。/I=K2bC 式中,A 为吸光度;I。为入射光强度;I 为透射光强度;C 为溶液的浓度;b 为液层厚度(即 光程);K2 为比例常数。
2.2.1 系统自检错误 如果某一项自检出错,仪器会自动鸣叫报警,同时显示错误项,用户可按任意键跳过,
继续自检下一项。 如:若暗电流太大,超出限定范围,仪器在自检到此项时,便不能通过,后面出现×号。
三、 光度测量功能
详细说明光度测量功能的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四、 定量测量(含标准曲线功能)
详细说明定量测量中标准曲线法的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五、 系数法
详细说明定量测量中系数法的操作使用步骤和方法。
六、 浓度单位选择
详细说明浓度单位的选择方法。
七. 系统设定
详细介绍仪器的波长校正、灯源的开关、暗电流校正等
UV-1200 200-1000nm
2nm ±1nm
3
·生产部
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四章 仪器的工作原理
1、琅伯-比尔定律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琅伯-比尔定律,18 世纪初,琅伯在前人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厚度的关系,并于 1760 年指出:如果溶液的浓度一定, 则光对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它通过的溶液厚度成正比,这就是琅伯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lgI。/I=K。b 式中,A 为吸光度;I。为入射光强度;I 为透射光强度;b 为液层厚度(即光程);K。为比 例常数。
·生产部
产品使用说明书
V-1200/UV-1100/UV-1200 型
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仪器使用说明书
·生产部
产品使用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仪器的应用领域............................................3 第二章 仪器的工作环境............................................3 第三章 仪器的技术参数............................................3 第四章 仪器的工作原理............................................4
公司所标配的原装比色皿都是经过配对测试的,一般差值应控制在 0.2%T 以内。比色皿的透
光表面,不能有指印或未洗净的残留痕迹。
1.4.6、注意待测溶液的浓度是否在仪器的测量范围内,建议将溶液配制成吸光度在 0.09A~
0.9A 范围内,因为这样测出的数据更准确。
二、开启和自检
2.1 仪器开启 用电源线连接上电源,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开机后进入系统自检过程。 2.2 系统自检
5
·生产部
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五章 仪器的功能键
功能键描述:
MODE
用于测量模式(T,A,C,F)的切换
SET
用于系统参数设定
GOTOλ
用于波长设置
ZERO
PRINT CLEAR
校空白键,用于调 0.000 Abs 和 100.0 %T 用于打印测试结果及数据删除
ESC STOP
ENTER START
第三章 仪器的技术参数
仪器型号 波长范围 光谱带宽 波长准确度 波长重复性 光度准确度 光度重复性 稳定性 杂散光 数据输出 打印输出 显示系统 光源 光度显示范围 外形尺寸
V-1200 325-1000nm
2nm ±1nm
UV-1100 200-1000nm
4nm ±2nm 0.2nm ±0.5%T 0.2%T 0.002A/h ≤0.05%T USB 口 并行口 128*64 位液晶显示器 进口氘灯,钨灯 0-200%T、-0.3-3A、0-9999C 400*300*160mm
1、琅伯-比尔定律.............................................4 2、琅伯-比尔定律在实用过程中的可靠性.........................4 第五章 仪器的外部结构............................................6 1、主机外表面图..............................................6 2、操作面板图................................................6 第六章 内容介绍..................................................8 一、仪器功能简介(结构图)....................................9 二、仪器开机和使用之前的注意事项.............................9 三、仪器开启和自检...........................................11 四、光度测量功能.............................................13 五、定量测量(含标准曲线功能)................................13 六、系数法...................................................17 七、系统设定................................................ 19 第七章 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3 第八章 常见问题判断与检修....................................... 24 第九章 常见问题解答............................................. 27
比尔定律认为: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 的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琅伯-比尔定律的真正物理意义,它是光度分析中定量 分析的最基础、最根本的依据,也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2、琅伯-比尔定律在实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琅伯-比尔定律假设的分析条件与实际的分析条件有偏离,因此在使用中就会出现可靠性的 问题。在琅伯-比尔定律的推导中,至少有三个假设是与实际不相符的:第一:假设采用的 是单色光;第二:入射光是平行光;第三:吸光粒子的行为相互无关,而且不论其数量和种 类如何都是如此。此外,样品的处理、测量的光程、杂散光的影响、噪声的影响、光谱带宽 的影响、化学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会使定律发生偏离。 A、 非单色光 在比尔定律的推导过程中,都是采用单色光,而实际中不可能是真正的单色光,即使是选用 仪器上设置的最小光谱带宽也是如此,非单色光的谱带宽度与使用仪器的光谱带宽有关,所 用的光谱带宽越大,非单色光的谱带宽度就越大,光谱纯度就越差,由于实际的非单色光与 假设的单色光不符,就产生了琅伯-比尔定律的偏差。 B、 非平行光 假设入射到样品上的光是真正的平行光,这在实际中也是不可能。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入射 到样品上的光,总是有一个孔径角。这与假设入射到样品上的光是平行光不符,也产生了琅 伯-比尔定律的误差(如图 4.1 为通过比色皿的实际光路)。
图 4.1 通过比色皿的实际光路
4
比色皿
·生产部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吸光物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琅伯-比尔定律的推导中,假设所有的吸光粒子(分子或离子)的行为都是相互无关的, 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稀溶液(浓度≤0.01mol/L)中才存在。因为在浓度增大时,往往产 生某些附加效应,如聚焦、聚合或缔合作用、水解以及络合物配位数的改变等,这样就影响 到物质的吸光效应。吸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必将改变吸光成分或被激发的成分,或改变电 荷分布,从而改变对所吸收的入射光能量的要求,导致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和高度随着浓度 的增加而改变。 D、浓度对琅伯-比尔定律的影响 琅伯-比尔定律所描述的物质对光的吸收值(吸光度 A)、光程(b)和物质的浓度(C)成线 性关系。但是,这只是在稀溶液时才成立。因为在高浓度时吸收成分之间的平均距离将缩小 到一定程度,邻近质点彼此的电荷分布都会相互受到影响,将改变它们对特定辐射的吸收能 力,这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它可使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生偏离。 E、其他因素对琅伯-比尔定律的影响 杂散光、噪声、光谱带宽、化学因素和其他因素都会对琅伯-比尔定律产生影响。 我们在常规的测试中很少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